Workflow
京通小程序
icon
搜索文档
法治经纬|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13 10:07
近年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理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性,将接诉即办工作作为政府民 生服务的突破口,坚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致力于"事要解决,群众满意",不断优化为民服 务,切实增强首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持续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工作,是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北京市规划自然资 源委加强党对接诉即办工作的领导,明确委员会和分局两级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针对民生高频难点 诉求,专项统筹调度,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推动问题解决;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完 善"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主动治理"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全委系统为民服务意识和水 平;纪检监察部门强化专项监督,在"实"上狠下功夫,定期开展梳理筛查,跟踪监督诉求办理质量,不 断提升群众诉求办理质效。自2022年6月至2024年12月,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接诉即办工作在北京市 已连续31个月月度考评综合成绩均为100分。根据《接诉即办工作评价实施办法》,自2025年1月起,北 京市 ...
焦点访谈|从“理念倡导”到“行动自觉” 公众参与绘就美丽中国壮美画卷
央视网· 2025-06-05 21:48
沈阳地铁碳积分平台 - 沈阳地铁推出碳积分平台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市民通过盛京通小程序乘坐地铁可自动积累碳积分并兑换福利 [3] - 平台自2023年1月推出以来已吸引15万人注册使用 单个碳积分约等于1元人民币消费价值 [4] - 碳积分可抵扣餐饮 休闲娱乐 购物消费等场景消费 例如原价35元套餐可用6碳积分加23.92元兑换 [4] - 地铁方以站点1.5公里为半径拓展200多家商户入驻 商户通过让利吸引客流 地铁方为商户增加曝光宣传 [6] - 平台创新模式吸引企业合作 如推出"光盘行动送碳积分"活动 将低碳理念延伸至更多消费场景 [6] 青山村环保实践 - 浙江杭州青山村通过"未来乡村议事会"机制组织村民参与环保志愿活动 如清理景区垃圾 [8] - 该村早年通过水源地保护试点积累经验 从生态修复扩展到生物多样性保护 带动80%以上民宿农家乐加入"自然好邻居"计划 [10] - "自然好邻居"计划要求商户禁用一次性用品 做好垃圾分类 评级高的商户可获得更多客源引流 [12] - 参与商户需拿出订单金额5%-10%反哺环保项目 形成商业与环保良性循环 [12] 和平社区废旧家电回收 - 内蒙古鄂尔多斯和平社区开展废旧家电回收活动 居民可用废旧家电兑换生活用品 [14] - 活动源于当地年电子废弃物超800吨但规范回收率低的问题 社区与正规回收企业合作建立专业处理渠道 [14] - 社区建立"网格化回收地图"实现15分钟回收服务圈全覆盖 两年累计回收1800多件家电 有害垃圾总量下降36% [16] 全国环保参与数据 - 全国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达30万支 志愿者超3500万人 实施项目活动151万多个 [18] - 生态环境部推动《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落实 计划制定碳普惠机制管理规范激励公众参与低碳行动 [18]
零排队、秒结算,北京经开区2家医院微信端医保移动支付功能上线
新京报· 2025-05-28 11:13
便捷支付建立在经开区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投入和创新之上。前期,经开区人力社保中心指导区内 国康医院和爱育华医院两家试点医院,完成了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改造工作,实现了医保接口的精 准对接以及联调测试的顺利通过。值得一提的是,为保障参保群众的个人隐私安全,在数据加密传输测 试环节,有关部门严格把控安全标准,经过层层检测与验证,确保支付过程安全可靠,让参保群众能够 放心使用。 经开区人力社保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经开区将继续深化医保服务改革,拓展医保移动支付服务 应用范围,不断提升参保群众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为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体系而不懈 努力。 新京报讯 据"北京亦庄"微信公众号消息,"看完病不用排队缴费,直接在手机上就能完成医保缴费,真 是太方便了!"赵女士就医后激动地说。近日,北京经开区国康医院和爱育华医院微信端医保移动支付 功能正式上线,为居民提供全流程移动支付服务,真正实现了"零排队、秒结算",让就医变得更加便 捷、高效。 服务升级后,参保居民只需通过微信"京通"小程序,绑定医保电子凭证,即可轻松使用微信、支付宝、 银行卡3种渠道,实现"挂号-就诊-缴费"全流程环节的医保实时结算 ...
北京推行“扫码检查”改革 阻断88%重复检查、低效检查
北京商报· 2025-04-27 19:56
市场监管数字化改革进展 - 北京市非现场检查量占比达40.9%,涉及49个监管部门应用数据比对、远程检查等八种非现场监管方式 [1] - 截至2025年3月实现1682项监管数据跨部门共享,为企业减负成效显著 [1] - 自2024年7月全面推行"扫码检查"改革,执法人员需扫描营业执照"企业码"后方可实施检查 [1] "综合监管e码查"成效 - 小程序启动以来累计扫码检查29.3万次,重复检查与低效检查提示阻断成功率达88% [2] - 经营主体可通过"京通"小程序反馈执法人员不规范检查行为,政企评价通道畅通 [1] "无事不扰"清单实施效果 - 清单覆盖专精特新、人工智能等重点行业企业,总量达23.1万家占全市企业10.25% [2] - 首批清单内企业被检查量环比下降79.1%,显示政策显著减少行政干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