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硫原油
搜索文档
俄媒曝光:印度又开始买了
搜狐财经· 2025-11-15 23:45
此外,彭博社看到的招标文件显示,印度石油公司为明年初采购的原油包括俄罗斯的ESPO混合原油和 索科尔原油。该公司在维持对远东俄罗斯混合原油常规采购的同时,也欢迎来自西非、美国等地区的低 硫原油报价。 尽管受到美国压力,印度仍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俄新社14日报道称,几个月来,美国政府一直要求新 德里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甚至对印度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还曾表示,在美国的压 力下,印度炼油厂"基本停止"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知情人士告诉路透社,印度国有炼油商——印度石油公司已支付了五批将于12月交付的俄罗斯石油货 款。这些石油均来自未受制裁实体。知情人士称,印度石油公司以接近迪拜报价的价格采购了约350万 桶俄罗斯ESPO原油,将于12月在印度东部港口交货。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辛斌 文件显示,这批原油需在1月下旬至2月初期间运抵印度港口。印度石油公司在采购招标中特别明确,卖 方须确保货品并非来自受美国、英国、欧盟、联合国或印度制裁的生产商或终端码头。印度石油公司首 席财务官阿努杰·贾恩表示,该公司无意放弃与莫斯科的合作,"只要交易符合制裁规定,该公司将继续 购买俄罗斯石油"。 ...
为啥俄罗斯原油占比首超沙特!我国进口能源版图中东惊变值得吗
搜狐财经· 2025-08-01 19:53
能源战略与全球布局 - 中东地区掌握全球超过一半石油资源,美国中东战略实质牵动中俄崛起[1] - 中国2024年石油产量达历史新高2.12亿吨,但仍无法满足7.56亿吨需求,原油进口量5.53亿吨,对外依存度71.9%[3] - 中国通过波斯湾和西伯利亚多元化战略降低能源风险,俄罗斯石油供应占比升至15.5%[5][7] 运输通道与基础设施 - 中国四大油气运输通道破解马六甲困局,陆路管道输油量占进口总量15%[7] - 中俄原油管道年输油量3000万吨,中哈管道输送能力突破2000万吨,中缅管道成印度洋新动脉[7] - 中俄管道日输送量相当于3艘巨型油轮,运输效率显著提升[19] 能源来源多元化 - 中东石油占比从20年前65%降至51%,俄罗斯占比15.5%,哈萨克斯坦原油占比4.5%[9] - 非洲低硫原油占比12%,安哥拉和尼日利亚成新兴来源[9] - 西非原油占比预计2025年突破15%,北海低硫油进口持续增长[16] 能源安全与储备 - 中国建立100天净进口量战略储备,舟山、黄岛等基地提供缓冲[11] - 2024年页岩气产量150亿立方米,深海油气田保障南海能源自主[11]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000万辆,替代汽油约2800万吨[12] 绿色转型与技术突破 - 光伏组件全球产能占比80%,动力电池市场份额超70%[12] - CCUS技术推进石油化工绿色转型[16] -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和宁德时代墨西哥基地突破西方贸易壁垒[18] 金融与结算体系 - 中俄石油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达99.6%,沙特首次同意人民币结算对华交易[14] - 人民币石油交易逐步瓦解美元石油霸权[14]
化危为机:大宗商品贸易与采购管理的战略转型与创新实践
麦肯锡· 2025-04-29 09:42
市场趋势洞察 - 全球大宗商品流动格局因乌克兰粮食出口中断和中国大豆进口转移等地缘政治因素深度调整,物流成本激增,2022年海运价格指数较疫情前增长400% [2] - 价格波动性显著上升,俄乌冲突导致天然气价格单日波动超30%,头部贸易商通过建立"波动率指数矩阵"在能源品类实现22%超额收益 [2] - 行业竞争要素从传统资源禀赋转向数据资产和人才储备,全球大宗交易机构对量化分析师需求三年增长170%,顶尖交易团队中机器学习专家占比超40% [3] 采购模式革新 - 采购模式经历"三级跃迁",某生猪养殖企业通过"采购决策驾驶舱"实现玉米采购成本累计降本2.3亿元人民币 [4] - 精益采购方法论中,某农牧企业通过"五日复盘机制"将问题响应周期从14天压缩至4小时,供应商数量精简至45家但单家采购规模提升300% [6] - 数字化采购体系包含市场情报、套利模型、物流调度和风险管控四大模块,使采购团队人均管理品类从3个提升至9个 [6] 贸易策略升级 - 禀赋延伸型贸易成为新增长引擎,某炼化企业通过"仓储+金融+贸易"模式使储罐周转率从2.8次提升至4.5次,单罐年收益增加120万美元 [7] - 套利策略专业化程度提升,某金属贸易商通过"跨市场套利指数"使铜精矿交易毛利提升至28美元/吨,某石油公司利用分子管理技术实现每桶6美元溢价 [11] - 机器学习在交易策略中发挥核心作用,某对冲基金"多因子套利模型"在农产品领域策略胜率达68%,量子计算使衍生品对冲成本降低40% [11] 组织能力建设 - 某矿业集团建立"五维雷达图"评估模型,涵盖风险管理、市场研判等28项指标,精准识别数字化分析和跨市场套利短板 [13] - 敏捷型组织架构使决策链条从7级压缩至3级,某农产品贸易商新产品上线周期从90天缩短至21天 [21] - 人才战略呈现复合型特征,某金属交易所要求交易员三年内通过CFA等认证,AI训练系统使人才培养周期缩短60% [21][22] 未来战略抉择 - 头部贸易商在新兴市场建立"区域枢纽",某粮商在鹿特丹、新加坡、芝加哥设立三大定价中心实现24小时连续交易 [23] - 组织形态创新如"交易员合伙人制"将收益分成比例提高至40%,技术工具选择分化为自主开发CTRM或SaaS化方案 [23] - 转型本质是构建"动态能力体系",需完成采购精益化、贸易多元化、组织平台化、决策智能化的系统性重构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