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补充品及产品

搜索文档
业绩一年狂飙214%,正品控股还有后劲吗?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20:04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要在中国香港从事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的开发、销售、营销及分销 通过外包生产并主要透过万宁零售门市以自有品牌及第三方品牌分销产品 [2] - 按2024年零售值计算 公司在香港本地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供应商中排名第七 市场份额约1.6% [2] - 在鹿相关保健补充品细分市场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达29.4% 自有品牌"炎痛消"位列万宁关节痛症类最畅销产品前五名 [3] - 经营六个自有品牌(正品/炎痛消/Organicpharm/日药堂/维再生/Profix)和六个第三方品牌(iPro+/Boiron等) [2] 财务表现 - 2023-2025财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43亿港元/1.10亿港元/1.30亿港元 复合年增长率73.6% [3] - 同期股东应占净利润分别为1131.3万港元/3548.3万港元/3625.7万港元 复合年增长率79% [3] - 2024财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猛增155%和214% 但2025财年增长明显放缓 [3] - 毛利率保持高位但逐年下滑 报告期内分别为81.6%/78.6%/75% [5] - 收益98%以上来自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销售 [4] 客户集中度 - 报告期内向最大客户"牛奶公司"销售额分别为3850万港元/8400万港元/9710万港元 占总营收比例89.1%/76.7%/74.5% [6] - 超7成营收依赖该大客户 公司通过其旗下万宁门店及线上渠道销售产品 [1][6] - 批发业务占比极高 报告期内分别占营收89.7%/93.0%/88.8% [6] 行业背景 - 香港保健补充品市场2024年规模78亿港元 预计2029年将突破97亿港元 [3] - 外用止痛产品市场2024年规模16亿港元 预计2029年达24亿港元 [3] - 疫情提升健康意识 人口老龄化及跨境电商发展推动行业增长 [3] 募资用途 - IPO募集资金拟用于拓展中国台湾市场 在香港进行市场推广 开设自营门店 拓展销售网络及开发新产品线 [7]
业绩一年狂飙214%,正品控股还有后劲吗?
IPO日报· 2025-07-31 16:43
公司概况 - 正品控股主要在中国香港从事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的开发、销售、营销及分销 产品生产外包给供应商 主要通过万宁零售门市以自有品牌及第三方品牌分销 [3] - 公司产品组合覆盖各年龄层 专注于鹿相关保健补充品、关节及痛症以及外用止痛产品利基市场 [3] - 经营6个自有品牌和6个第三方品牌 自有品牌包括"正品""炎痛消"等 第三方品牌包括"iPro+""Boiron"等 [3]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零售值计算 公司在香港本地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供应商中排名第七 市场份额约1.6% [3] - 在鹿相关保健补充品领域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达29.4% [4] - 自有品牌"炎痛消"是万宁零售门市最畅销的五种关节及痛症补充品之一 [4] 财务表现 - 2023-2025财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43亿港元、1.10亿港元、1.3亿港元 复合年增长率73.6% [5] - 同期纯利分别为1131.3万港元、3548.3万港元、3625.7万港元 复合年增长率79% [5] - 2024财年营收和纯利同比猛增155%和214% 但2025财年增长明显放缓 [6] - 毛利率从2023财年81.6%逐年下滑至2025财年75% 主要因促销折扣增加和第三方品牌产品占比提升 [8] 业务模式 - 收益98%以上来自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销售 [6] - 批发业务占比近90% 主要客户为牛奶公司 通过其万宁零售门市及线上渠道销售 [8] - 零售业务通过自营电商平台、天猫国际、小红书等渠道直接面向消费者 [9] 客户集中度 - 2023-2025财年对牛奶公司销售额占总营收89.1%、76.7%、74.5% [9] - 公司承认存在依赖单一客户风险 若与牛奶公司关系恶化将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9] 行业前景 - 香港保健补充品市场2024年规模78亿港元 预计2029年将突破97亿港元 [5] - 外用止痛产品市场2024年16亿港元 预计2029年增至24亿港元 [5] - 疫情后健康意识提升、人口老龄化及跨境电商发展推动行业增长 [5] 募资用途 - 计划拓展中国台湾市场 在香港进行市场推广及开设自营门店 [9] - 资金将用于开发新产品线及补充营运资金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