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健及美容
icon
搜索文档
正品控股港股IPO:高度依赖单一客户
经济观察报· 2025-08-12 18:09
公司概况 - 正品控股有限公司主要在香港从事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的开发、销售、营销及分销,将产品的生产外包给供应商(包括制造商)[1] - 公司通过万宁在香港的零售门市,以自有品牌及第三方品牌分销产品[1] - 按2024年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的零售值计算,公司在香港所有本地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供应商中排名第七,市场占有率约为1.6%[1] 业务模式 - 公司通常委聘供应商(包括制造商)向公司提供自有品牌产品,同时向品牌商采购第三方品牌产品[1] - 公司也采购包装物料,以于仓库自主包装公司的产品[1] - 零售业务主要通过公司网站的自营电子商务平台以及第三方线上平台等进行销售[2] 客户结构 - 客户主要包括批发客户(包括牛奶公司及其他批发客户)、一般公众最终客户、企业客户[2] - 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9.1百万港元、98.0百万港元及108.6百万港元,分别占公司的总营收约90.6%、89.4%及83.4%[2] - 公司对牛奶公司存在重大依赖,来自牛奶公司的收益分别占总收益约89.1%、76.7%及74.5%[3] 供应商结构 - 公司向五大供应商的总采购额分别约占总采购额86.3%、77.3%及80.3%[2] - 向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约占总采购额55.6%、34.5%及27.8%[2] 财务表现 - 2023财年、2024财年以及2025财年,公司的收益分别为43.2百万港元、109.6百万港元和130.2百万港元[3] - 同期,年度纯利分别为11.3百万港元、35.5百万港元和36.3百万港元[3] - 各期毛利率分别为81.6%、78.6%及75%,呈逐年下滑趋势[3] 业务风险 - 若与牛奶公司的合作关系破裂,产品销售将受重创,且难以找到可替代的大规模销售渠道[3] - 毛利率下滑压缩利润空间,影响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3] - 依赖单一客户和现有业务模式难以持续推动业绩增长,拓展新市场和业务面临诸多挑战[3]
正品控股港股IPO:对最大客户牛奶公司存在重大依赖风险 债台高筑仍持续向实控人“清仓式”分红
新浪证券· 2025-08-11 13:32
上市计划与资金用途 - 公司首次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上市,独家保荐人为浤博资本 [1] - 募集资金拟用于拓展台湾市场、香港市场推广、开设自营门市、扩展产品线及一般营运资金 [1] 经营业绩 - 2023-2025财年营收分别为4319.3万港元、1.1亿港元及1.3亿港元,净利润分别为1131.3万港元、3548.3万港元及3625.7万港元 [4] - 2025财年净利润同比仅微增2.18%,显示业绩增长后劲不足 [4] 客户依赖风险 - 对单一客户牛奶公司销售占比分别为89.1%、76.7%及74.5%,存在重大依赖风险 [4] - 公司几乎所有产品均在牛奶公司旗下万宁零售门市销售,商业模式与万宁深度绑定 [5][6]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仅剩81万港元,计息借款高达3148.9万港元 [11] - 截至2025年5月底,现金储备进一步降至12.1万港元,计息借款增至3164.4万港元,约为现金储备的261.52倍 [13] 分红政策 - 2023-2025财年累计向实控人派发股息6170万港元,占期间净利润总和的74.29% [1] - 各财年向实控人宣派股息分别占当期净利润的127.29%、28.75%及102.33% [14] 渠道与毛利率 - 毛利率呈逐年下滑趋势,分别为81.6%、78.6%及75%,或源于渠道成本转嫁 [7] - 公司坦言在万宁门市销售产品上无议价能力,控制定价及业务策略权力有限 [7] 应收款项与回款 - 贸易应收款项连年增长,分别为1440万港元、3160万港元及4250万港元 [8]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分别为87天、77天及104天,显示回款周期延长 [8] 营销与合规 - 销售及分销开支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4.52%、27.94%及27.98% [9] - 广告及促销开支呈逐年增长趋势,分别为676万港元、1120.9万港元及1348.1万港元 [9] - 报告期内收到4封香港卫生署警告函,涉及产品广告可能违反不良广告条例 [9]
业绩一年狂飙214%,正品控股还有后劲吗?
IPO日报· 2025-07-31 16:43
公司概况 - 正品控股主要在中国香港从事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的开发、销售、营销及分销 产品生产外包给供应商 主要通过万宁零售门市以自有品牌及第三方品牌分销 [3] - 公司产品组合覆盖各年龄层 专注于鹿相关保健补充品、关节及痛症以及外用止痛产品利基市场 [3] - 经营6个自有品牌和6个第三方品牌 自有品牌包括"正品""炎痛消"等 第三方品牌包括"iPro+""Boiron"等 [3]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零售值计算 公司在香港本地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供应商中排名第七 市场份额约1.6% [3] - 在鹿相关保健补充品领域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达29.4% [4] - 自有品牌"炎痛消"是万宁零售门市最畅销的五种关节及痛症补充品之一 [4] 财务表现 - 2023-2025财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43亿港元、1.10亿港元、1.3亿港元 复合年增长率73.6% [5] - 同期纯利分别为1131.3万港元、3548.3万港元、3625.7万港元 复合年增长率79% [5] - 2024财年营收和纯利同比猛增155%和214% 但2025财年增长明显放缓 [6] - 毛利率从2023财年81.6%逐年下滑至2025财年75% 主要因促销折扣增加和第三方品牌产品占比提升 [8] 业务模式 - 收益98%以上来自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销售 [6] - 批发业务占比近90% 主要客户为牛奶公司 通过其万宁零售门市及线上渠道销售 [8] - 零售业务通过自营电商平台、天猫国际、小红书等渠道直接面向消费者 [9] 客户集中度 - 2023-2025财年对牛奶公司销售额占总营收89.1%、76.7%、74.5% [9] - 公司承认存在依赖单一客户风险 若与牛奶公司关系恶化将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9] 行业前景 - 香港保健补充品市场2024年规模78亿港元 预计2029年将突破97亿港元 [5] - 外用止痛产品市场2024年16亿港元 预计2029年增至24亿港元 [5] - 疫情后健康意识提升、人口老龄化及跨境电商发展推动行业增长 [5] 募资用途 - 计划拓展中国台湾市场 在香港进行市场推广及开设自营门店 [9] - 资金将用于开发新产品线及补充营运资金 [9]
《资本杂志》资本杰出上市企业大奖暨第二十五届企业成就奖
搜狐网· 2025-05-30 09:45
香港企业成就与表彰 - 香港经济在逆境中保持优势得益于中外企业的持续努力和贡献 [1] - 《资本杂志》举办颁奖典礼表彰各行业表现优异的企业 [1] - 颁奖典礼旨在向企业的努力和成就致敬 [1] 获奖企业交流与展望 - 颁奖活动促进公众、投资者和同业了解获奖企业过去一年的努力和成就 [5] - 杰出企业管理层在典礼上分享经营心得和经验 [5] - 期望未来企业能延续出色的商业成就并促进社会繁荣 [5] 2024杰出上市企业大奖 - 安乐工程集团(1977)获得企业管治大奖 [7] -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0268)获得业绩表现大奖 [7] - 中国海外发展(00688)获得企业管治大奖 [8] - 越秀交通基建(1052)获得企业管治大奖 [8] 第二十五届资本杰出企业成就奖 - 瑞士尊贵理财获得杰出财富管理奖 [8] - 雅娜360环球获得杰出保健及美容企业奖 [8] - 潮发贸易获得杰出中西成药品牌代理商奖 [8] - GrowthOps获得杰出AI及数码转型创新科技企业奖 [8] - 1O1O HOME获得杰出家居宽频服务奖 [8] - HKT Enterprise Solutions I 1O1O获得杰出5.5G应用创新奖 [8] - 香港电讯获得杰出活动资讯科技服务供应商奖 [8] - 香港电讯获得杰出人工智能应用方案供应商奖 [8] - 汉声集团获得杰出贵金属交易商奖 [8] - 仁安医院获得杰出医疗服务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