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CCER)
icon
搜索文档
碳价下跌约三成 供需博弈持续升级
金融时报· 2025-07-01 11:11
全国碳市场发展现状 - 全国碳市场启动四周年 行业扩容落地 方法学完善 市场运行逐渐成熟 [1] - 截至6月27日碳排放配额(CEA)成交均价为74.96元/吨 较去年11月高点累计下降约三成 [1] - 碳价下降主因包括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下行 宽松政策叠加 需求放缓 供给预期增加 [1][2] 碳价下跌原因分析 - 需求端:火电发电量下降导致碳配额需求疲弱 1至4月全国总发电量同比仅增0.1% 明显低于去年同期6.1% [2] - 国际能源市场影响:4月上旬原油价格下降约10美元/桶 天然气价格同步下降 碳价与国际清洁能源价格正相关 [2] - 政策端:2025年全国碳市场配额总量同比微增3% 改变市场对碳配额稀缺性预期 [2] - 供给端:部分企业因短期资金紧张卖出CEA变现 CCER启动增加碳配额供给 [4] 碳市场中长期展望 - 业内普遍认为中长期碳价稳中有升概率较大 碳价有序上升是高排放产业转型和新能源产业壮大的内在要求 [5] - 全球主要碳市场对我国市场有溢出效应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起实施 可能拉动我国碳价 [6] - 欧盟碳市场价格远高于国内 尽管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欧盟碳市场运行近20年 机制成熟 [6][7] 碳市场发展建议 - 建议有序引入金融机构参与交易 加快推出碳金融衍生产品 加强市场交易监管 完善交易规则 [8] - 稳步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优先纳入碳排放量大 产能过剩严重 减污降碳协同效果好的重点行业 [10] - 协调CEA与CCER的作用边界 明确功能定位和衔接规则 建立规范有效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10]
全国碳市场:CEA延续弱势,CCER市场活跃度下滑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4-06 20: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剩余40%强制流通配额只能满足部分市场需求,约0.5 - 0.6亿吨市场需求或由盈余企业自愿卖出来满足,2025年市场抛压将小于2024年四季度 [3] - 新纳入行业2024年度履约不设配额缺口,全国碳市场缺口略有下调,但对供需平衡影响有限;扩围方案带来短期情绪利空,或加速强制流通配额释放,综合价格短期支撑位86元附近,跌破后下方看76元/吨 [3] - 关注2024年度配额预分配期限前后(4月14日)的成交活跃度;强制流通配额耗尽节点延后,强势上涨动能或出现在25Q2及以后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国碳市场综合数据 - 本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偏弱运行,收盘价85.4元/吨,周环比 - 0.84%,年同比 - 2.59%;周度成交均价76.76元/吨,周环比下滑10.28%,主要受大宗协议成交拖累 [1][2] - 全国碳市场周度总成交量约174万吨,环比上周增加40%;其中,挂牌协议成交约17万吨,占周度总成交量的9.9%;碳配额23成交热度最高,约占周总成交量比例降至96%(下滑3个百分点) [1] - 各年份碳配额成交情况:碳配额21、22暂无成交,碳配额19 - 20、23环比上周分别下跌2.34%、1.08%;碳配额19 - 20周度总成交量6.50万吨,周度总成交额542.75万元,周度成交均价83.50元/吨;碳配额23周度总成交量166.96万吨,周度总成交额12766.43万元,周度成交均价76.46元/吨 [1][12] 各年份碳配额行情数据 - 年度标签上线至今,各年份碳配额挂牌协议与大宗协议成交均价存在价差,碳配额19 - 20、21、22、23价差分别为 - 4.83%、 - 11.88%、 - 10.99%、 - 2.22% [20] - 各年份碳配额成交量方面,大宗协议成交量占比较高,碳配额19 - 20、21、22、23大宗占比分别为79%、78%、82%、84% [20]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登记与市场交易数据 - 2025年首批登记减排量合计948万吨,涉及多个项目业主和方法学,不同项目预期误差率不同,如中广核新能源(惠州)有限公司预期误差率 - 7%,敦煌首航节能新能源有限公司部分项目预期误差率 - 71%等 [21]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最新单日成交均价93元/吨,周环比 - 1.80%;周度总成交量约1万吨,环比下滑79%;周度成交均价93.69元/吨,周环比下滑1.42%,较全国碳市场挂牌协议周度成交均价高出12.29% [1][2] 推荐策略 建议缺口企业在76至80元/吨区间分批逢低采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