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

搜索文档
为何美企依然看好中国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8-06 06:13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芮思博近日率团访华,传递出美国企业界对两国经贸对话的支持与期 待,为中美产业合作和经贸往来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美方挥舞关税大棒的阴云下,美国企业依 然坚定看好中国市场,这份选择难能可贵,更折射出中国发展不可替代的确定性魅力。 这份确定性,首先源于中国自身发展的稳健步伐。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以5.3%的增速交出高含金量 答卷,总量向140万亿元迈进。多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为全球经济发 展提供了关键支撑。亮眼成绩背后是连贯的政策引领,通过科学制定并接续实施五年规划,辅以务实精 准的宏观政策,为中国勾勒出清晰可预期的发展蓝图,赋予企业应对发展周期各种挑战的稳定预期和强 大韧性。 这份确定性,更源于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坚定承诺。中国正以实际行动为包括美企在内的全球企业 创造增量机遇。例如,服务业扩大开放加速推进155项试点任务,金融、医疗等领域新空间不断拓展; 绿色转型浪潮催生清洁能源、碳交易、储能等新赛道,为外企技术合作开辟蓝海;高质量实施《区域全 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结构性深化,使外企以中国为枢纽,辐射东 盟、中东等 ...
价跌量缩后 全国碳市场后市如何走?
证券时报网· 2025-08-02 17:47
碳市场价格走势 - 8月1日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收盘价为72.43元/吨,较前一日下跌0.07% [1] - 7月全国碳市场收盘价72.48元/吨,较6月底下跌3.39%,价格区间从月初74.28元/吨收窄至月末72.33元/吨 [1] - 7月CEA总成交量1166.42万吨,环比下降26.57%,日均成交量51.03万吨,较6月79.42万吨下降35.75% [1] 碳市场未来预期 - 2025年8月CEA买入价格预期71.25元/吨,卖出预期76.04元/吨,中间价73.65元/吨 [2] - 同期CCER买入价格预期76.25元/吨,卖出预期83.59元/吨,中间价79.91元/吨 [2] - CEA买入价格指数上涨0.83%至178.13,CCER中间价格指数上涨2.98%至196.46 [2] 碳市场发展动态 -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68.11亿吨,累计成交额468.23亿元 [2] - 2024年5月起施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确立交易制度 [2] - 2025年市场首次扩围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新增单向竞价交易方式 [2] -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表示将持续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3]
北京碳市场各种交易产品累计实现交易量超1.1亿吨
新京报· 2025-08-02 15:27
北京绿色交易所发展概况 - 北京环境交易所于2008年设立,2020年更名为北京绿色交易所并迁址至城市副中心,定位为环境权益交易服务平台 [1] - 公司作为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指定机构,配合主管部门开展碳配额竞价发放及重点排放单位履约工作 [1]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于2024年1月启动,公司负责建设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已开户超2000家单位 [2] 北京碳市场运行数据 - 碳市场累计交易量超1.1亿吨,交易额近47亿元,覆盖电力、石化、热力等900家重点排放单位(年碳排放5000吨以上) [1][2] - 碳排放配额线上均价从开市50元/吨上涨至2024年111元/吨,11个履约周期内保持稳中有升趋势 [2] - 全国自愿减排市场累计交易量超240万吨,交易额超2亿元 [2] 碳交易机制成效 - 配额短缺单位通过购买配额完成减排任务,富余单位可出售配额获利,形成市场化减排驱动机制 [2] - 北京市碳试点涵盖工业和服务业多领域,年管控碳排放量约4500万吨 [1]
北京绿色交易所: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金额超过2亿元
中证网· 2025-08-01 20:50
面向未来,北京绿色交易所确立"一主五专两化"发展策略。将坚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主业,落 实生态环境部各类管理要求,持续支撑市场稳定高效运行;同时拓展北京地方碳市场交易服务、企业绿 色低碳发展服务、绿色技术交易服务、ESG综合服务、绿色债券发行与交易服务等五类绿色交易专业服 务。 王乃祥介绍,2023年,北京绿色交易所获得生态环境部授权,作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的运 行和管理机构,提供核证自愿减排量的集中统一交易与结算服务。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以北 京绿色交易所为主体设立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刘丽靓)北京绿色交易所8月1日消息,日前,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在北京 绿色交易所2025年参与人大会上表示,截至2025年7月28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 量接近240万吨,累计成交金额超过2亿元,市场规模稳步攀升。 ...
复旦碳价指数:2025年8月GEC价格指数走势分化
财富在线· 2025-07-29 11:28
复旦碳价指数发布 - 研究中心公布2025年8月CEA价格指数 买入预期71 25元 吨 卖出预期76 04元 吨 中间价73 65元 吨 [1][2] - 2025年12月CEA价格指数 买入预期72 04元 吨 卖出预期79 61元 吨 中间价75 82元 吨 [2] - 2025年8月CCER价格指数全面上涨 买入预期76 25元 吨 卖出预期83 59元 吨 中间价79 91元 吨 买入价格指数上涨2 49% 卖出上涨3 45% 中间价上涨2 98% [2][3] 国内绿证价格走势 - 2024年生产绿证价格 集中式项目3 50元 个 分布式3 36元 个 生物质发电3 66元 个 [4][5] - 2025年生产绿证价格显著高于2024年 集中式7 82元 个 分布式6 94元 个 生物质发电6 77元 个 [4][5] - 三类绿证价格指数分化 2024年集中式和分布式下跌 生物质发电上涨 2025年集中式上涨 分布式和生物质发电下跌 [4] 全国碳市场7月运行情况 - CEA日均收盘价73 64元 吨 环比6月上涨3% 价格区间收窄 从月初74 28元 吨降至月末73 7元 吨 [6] - 日均成交量51 03万吨 环比下降35 75% 但同比仍增长236% 显示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6] 零碳园区建设政策 - 三部门联合启动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 要求各地区推荐不超过2个园区 8月22日前提交方案 [7] - 政策包含1主文件+4细则 明确建设标准 碳排放核算方法及指标体系 重点考核碳排放强度和清洁能源占比 [8] 全球碳市场7月表现 - 欧盟碳市场日均成交量环比下跌31% 英国跌12 15% 韩国涨13 11% [9] - 主要碳市场价格普遍下跌 英国跌幅最大达4 56% 欧盟跌1 37% 韩国跌3 17% 新西兰跌0 77% [9]
中国碳中和(01372.HK):碳信用稳定币协定Carbon Coin完成数据对接 二十万吨碳信用成功上链
格隆汇· 2025-07-25 18:25
碳信用稳定币技术进展 - 公司旗下Future Marvel Limited的Carbon Coin协定完成数据对接工作,成功将二十万吨碳信用实现上链 [1] - 碳信用上链指通过区块链技术对VCS及Gold Standard等碳资产进行数位化表徵和确权,实现透明化管理和高效流转 [1] - 技术调试已完成与碳信用数据源、交易平台介面及公链系统的全面对接,确保数据即时同步与一致性 [1] 碳信用来源与技术模式 - 本次上链碳信用源自生物质热电联产及可再生能源等VCS专案 [2] - 采用"绿信链(联盟链)+公链"双链模式,具备去中心化、高安全性和全流程可追溯特性 [2] - 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碳信用登记、确权及流转管理,成为全球碳市场升级核心力量 [2] 区块链技术应用优势 - 提升数据可信度,防止篡改,确保排放数据与交易记录真实性 [2] - 交易效率显著提高,智慧合约使交易周期从数周缩短至分钟级 [2] - 创新金融模式包括碳信用代币化增强流动性,支援碳资产质押融资 [2] - 强化监管协同,实现跨链数据互通与实时监管,从"事后核查"转向"事中管控" [2] ESG与战略意义 - 碳信用上链是公司践行ESG理念的具体体现,展示碳资产数位化技术创新成果 [3] - 有助于增强公司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品牌影响力,符合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趋势 [3] - 推动碳资产透明交易、市场定价及绿色资产融资发展,完善绿色金融生态 [3] - 为拓展相关业务奠定基础,巩固集团及股东整体利益 [3]
专访赖晓明:持续推动全国碳市场各项机制发展与完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6:44
全国碳市场运行情况 -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突破6.7亿吨,累计成交额超459亿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交易价格稳中有升 [1][2] - 2024年《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出台,2025年首次扩围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新增单向竞价交易方式 [1][2] - 2024年综合价格收盘价首次突破100元/吨,近期价格在70-80元/吨,年度成交额181.14亿元创历史新高 [3] 上海碳市场发展 - 上海碳市场覆盖全市碳排放总量约2/3,工业领域纳管单位排放量下降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 [4] - 2024履约年度碳普惠减排量使用量达15690吨(同比+72%),绿电消费量增长24%,8家企业获38710吨配额激励 [5] - 现货累计成交2.65亿吨/55.21亿元,连续12年100%履约,推出碳质押等创新产品盘活800万吨碳资产 [5][6] 碳金融创新 - 上海环交所推出碳质押、回购、保险等产品,碳回购业务累计成交18万吨/600万元 [6] - 发布碳中和指数(100家上市公司)及碳价格指数,推出规模最大的低碳主题ETF [6][7] - 计划推出转型金融指数,强化碳市场与绿色投融资联动 [7] CBAM应对策略 - CBAM将影响我国高碳行业出口竞争力,绿电/氢能等技术或迎发展机遇 [8] - 全国碳市场扩容覆盖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均为CBAM重点领域),需加速绿电应用和碳足迹摸底 [9]
双碳周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下降-20250722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22 12: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跟踪了2025年7月14日 - 2025年7月18日国内外“双碳”领域碳配额交易等重要动态,指出欧洲碳市场碳配额价格下降、美韩成交量下降,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金额下降,国内试点碳市场周交易总量大幅上涨,还介绍了绿色金融目录发布和宁夏新能源创新高两项重要事件 [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际碳交易市场跟踪 - 欧洲碳配额价格及成交量:EUA现货价格从7月14日的69.68欧元/吨降至7月18日的69.18欧元/吨,周降幅0.72%,上周成交25.00万吨,涨幅21.95%;EUA期货价格从7月14日的70.43欧元/吨降至7月18日的69.89欧元/吨,周降幅0.77%,上周成交333.10万吨,降幅3.25% [6] - 美国碳配额价格及成交量:EUA期货价格从7月14日的70.42欧元/吨降至7月18日的69.89欧元/吨,周降幅0.75%,上周总成交量119.46百万吨,降幅0.99%;UKA期货价格从7月14日的48.15英镑/吨涨至7月18日的49.21英镑/吨,周涨幅2.20% [9] - 韩国碳配额价格及成交量:KAU24现货价格从7月14日的8600韩元/吨涨至7月18日的8660韩元/吨,周涨幅0.70%,上周共交易114.12万吨,降幅2.82% [15] 国内碳市场跟踪 - 全国碳市场碳配额成交量及成交均价:上周全国碳市场碳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55.70万吨,累计成交金额11407.25万元,成交量和成交金额降幅为20.88%和22.74%,截至7月18日,上周CEA日成交均价73.94元/吨,降幅1.67% [19] - 国内各试点省市碳市场碳配额周成交均价:上周除湖北省HBEA和广东省GDEA外均呈上涨趋势,上海市SHEA涨幅最大达2.75%;与上月同期相比,除深圳市SZA外均呈下降趋势,上海市SHEA降幅最大达8.80% [23] - 国内各试点省市碳市场碳配额成交量及成交金额:上周交易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深圳市和湖北省碳市场,其周交易量占全部试点碳市场周交易总量的99.21%,成交金额占比98.65%,上周国内各试点碳市场周交易总量52.99万吨,涨幅290.82% [25] 双碳前沿技术跟踪 - 三部门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10月1日起施行,构建八大产业分类,明确与既有标准衔接方案,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突破40.6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达2.13万亿元 [27] - 宁夏新能源电力电量均创新高:7月11日,宁夏新能源最大出力2841万千瓦,单日最大发电量3.82亿千瓦时,创造历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至34.66%,下半年计划新增超1700万千瓦新能源并网 [27][29]
全国碳市场四年累计成交462亿 湖北47家企业纳入市场引领绿色转型
长江商报· 2025-07-17 07:49
全国碳市场四周年发展概况 -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达6.73亿吨,累计成交额462.46亿元[1][5] - 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高耗能行业后,二氧化碳排放当量新增约30亿吨,叠加电力行业覆盖的50多亿吨,总规模超80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六成[5] - 全国碳市场已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规模最大的碳市场[5] 中碳登的核心职能与活动 - 中碳登作为全国碳市场"碳资产大脑"和"碳交易枢纽",承担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职能[3][5] - 举办开放日活动展示碳普惠机制,将市民低碳行为量化为碳积分并兑换激励[2][3] - 通过模拟交易系统让公众体验碳配额买卖流程,提升市场认知度[3] 湖北碳市场领先地位 - 湖北碳市场主体超2万个,包括343家控排企业和959家投资机构,配额总量1.82亿吨,覆盖16个工业行业[5] - 湖北碳市场交易量和日交易额长期占全国总量50%以上[5] - 2025年新增47家重点排放企业从区域试点纳入全国碳市场,包括武汉钢铁等7家钢铁企业[6] 碳市场基础设施与历史沿革 - 中碳登大厦为全国唯一以"碳"为特色的33层地标建筑[2] -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3.3亿元,管理环境资源交易和矿业权交易平台[4] - 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启动,中碳登落户武汉武昌区[5]
全国碳市场上线四周年 中碳登累计交易额超462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7-17 00:58
全国碳市场运行四周年成果 - 全国碳市场已累计运行超900个交易日,交易量达6.73亿吨,交易额达462.49亿元 [1] - 市场覆盖发电、钢铁、水泥和铝冶炼四大行业约3700家重点排放单位,年度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80亿吨 [4] - 中碳登作为全国碳市场核心机构,提供账户注册、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等全流程服务 [4] 中碳登区域经济效应 - 武昌区以中碳登大厦为核心打造环沙湖双碳经济带,吸引碳交易、碳金融等90多家企业及科研机构入驻 [4] - 形成"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产业链协同效应,涵盖碳管理、碳科技等五大方向 [4] 公众参与与市场教育 - 开放日活动通过模拟交易系统让市民体验碳配额买卖,增强对碳市场机制的理解 [2] - 展览展示湖北省减排成效及碳市场数据,激发公众对碳交易的兴趣 [2][4] 行业覆盖与减排实践 - 发电、钢铁等高排放行业已纳入碳市场体系,企业需核算"碳账"实现减排目标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