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价

搜索文档
全国碳市场7月碳价预计全面上涨 启用单向竞价交易
证券时报· 2025-07-01 19:48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6月30日发布公告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启用单向竞价交易方式。 单向竞价可以采用统一价成交或者申报价成交的成交价格模式。竞价申报结束后,交易系统按照"价格 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对所有有效申报进行排序。采用统一价成交的,以意向卖出总量内最低申报价 作为统一价成交;采用申报价成交的,以意向卖出总量内各意向买入方申报价逐一成交。 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公告,意向卖出方单笔单向竞价最小申报数量应当不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 量。意向卖出方可以选择竞价日期前1个交易日指定年度碳排放配额的收盘价或者收盘价的-10%作为底 价。意向买入方最高申报价格不得超过竞价日期前1个交易日指定年度碳排放配额收盘价的+10%。 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碳价指数显示,7月份,全国碳市场价格预计将全面上涨。具 体来看,2025年7月全国碳排放配额的买入价格预期为70.67元/吨,卖出价格预期为76.67元/吨,中间价 为73.67元/吨;买入价格指数为176.66,上涨3.37%;卖出价格指数为172.98,上涨2.52%;中间价格指 数为174.73,上涨2.93%。 6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 ...
碳价下跌约三成 供需博弈持续升级
金融时报· 2025-07-01 11:11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廷辰对《金融时报》记者分析称,需求放缓叠加供给预期增加等因素共同 作用拉低价格,但长期来看碳价格稳中有升概率较大。不过,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行业扩 容的逐步实施以及全球碳市场的联动影响,碳价稳中有升的趋势较为明确。在业内专家看来,发展碳金 融、完善市场机制是推动碳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路径,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在政策支持和市场主体的 共同努力下,我国碳市场有望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需求放缓叠加供给预期增加多重因素拉低碳价 对于本轮碳价走低,赵廷辰分析认为,从需求端来看,火电是全国碳市场的主体行业,火电发电量下降 导致碳配额需求相对疲弱。今年1至4月,包括火电在内的全国总发电量累计同比增长0.1%,明显低于 去年同期的6.1%。他表示,受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4月以后制造业PMI跌破50%,工业用电增速放 缓。此外,今年气温相对较高,导致居民取暖等用电量减少。1至4月,光伏和风力发电量均保持10%以 上快速增长,压缩火电发电量份额。 国际能源市场的表现也有影响。祁星表示,4月上旬各类原油价格均出现约10美元/桶的大幅下降,天然 气价格也同步出现下降。一般情况下,碳价与 ...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面对“双碳”目标,如何推动技术驱动的工业碳中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17:57
每经记者|杨弃非 每经编辑|杨欢 在今年4月举行的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峰会上,我国再次向全球发起承诺:我国将于11月举行的联合 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前,宣布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面对迫近的"双碳"目标,我国下一步发力重点何在?6月12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 流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天府永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指 出,技术问题仍然是实现"双碳"目标最大的障碍之一。 根据他引用的数据,现有碳中和技术体系下技术成熟度处于实验和示范阶段的技术最多,50%左右的技 术尚未进入应用阶段,其中,低碳燃料、原料替代技术和固碳、存碳、负碳技术成熟度最低,面临未来 技术发展挑战。 碳价仍有提升空间,以市场化方式解决工业减碳难题 在各类技术问题中,工业碳中和技术又格外难突破。 据贺克斌所说,在7大类45项工业碳中和技术清单中,有70%尚处于示范、实验甚至理论阶段。 但要最终走向氢能炼钢,除了目前已经取得的技术突破之外,还需解决成本问题。 事实上,技术驱动减碳的一大阻碍正来自成本。在贺克斌看来,必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平衡,那么现在 其中最关键的 ...
【财经分析】港航业“绿色变革”迫在眉睫 业界呼吁强化全球合作加速脱碳进程
新华财经· 2025-05-29 22:00
新华财经杭州5月29日电(记者吕昂)航运承担着80%以上的国际贸易运输量,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 要纽带,同时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面对气候变化加剧等挑战,绿色转型当前已成为全球港口与航运 发展的核心命题。在浙江宁波举行的2025海丝港口合作论坛期间,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全球港航业"绿 色变革"迫在眉睫,亟待通过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能源结构优化、智能应用等举措来促进全行业加速脱 碳进程,以绿色实践推进可持续发展。 全球航运确立净零排放目标港口将发挥关键推动作用 当前,全球航运业正在经历深刻的绿色变革。今年4月,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3届会议 达成重要协议,通过"J9"碳信用交易和燃料标准两级机制,设立了全球首个单一行业碳价机制,这项具 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将使全球航运业有望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据业界不完全统计,若不采取有效减排措施,到2050年航运业碳排放量较2008年可能增加50%至 250%。"绿色转型已经是非转不可的必答题。"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徐祖远表示,港航业如不加 速转型,将会面临重大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正如欧盟碳边界调节机制已将航运纳入全覆盖范围,未来 绿色通行证将成为国际航运准 ...
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4月全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
证券日报网· 2025-04-30 10:46
本报讯 (记者李春莲) 4月29日,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公布了2025年5月复旦碳价指数结果。此次公布了2025年 5月全国碳排放配额(简称CEA)价格指数、2025年12月全国CEA价格指数、2025年5月全国CCER价格指数以及2025年5月中国 绿色电力证书GEC价格指数。 研究中心模型计算得出,2025年5月全国碳排放配额(CEA)的买入价格预期为78.37元/吨,卖出价格预期为82.66元/吨, 中间价为80.52元/吨;买入价格指数为195.92,下跌7.70%;卖出价格指数为186.51,下跌7.32%;中间价格指数为190.97,下跌 7.51%。 研究中心还公布了2024年和2025年生产的集中式项目、分布式项目与生物质发电三类国内绿证价格。 市场预期2025年5月交易的2024年生产的集中式项目绿证价格为2.49元/个,价格指数为50.25;分布式项目绿证价格为2.24 元/个,价格指数为42.82;生物质发电绿证价格为2.05元/个,价格指数为45.66。市场预期5月交易的2025年生产的集中式项目 绿证价格为5.20元/个,价格指数为94.55;分布式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