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极耳圆柱电芯

搜索文档
鑫椤锂电一周观察 | LG新能源:预计第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52%
鑫椤锂电· 2025-07-11 16:24
行业动态 - 容百科技宣布进军磷酸铁锂行业 将依托欧洲基地落地首条万吨级高端产线 同时巩固三元材料龙头地位 拓展低空经济 固态电池等新兴应用 [1] - 容百科技已在仙桃基地筹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试线 并陆续落地磷酸锰铁锂等其他高端材料产线 [1] - LG新能源预计第二季度营业利润4922亿韩元 同比增长152% 主要受电池销售强劲推动 [2] - 力神电池推出六款全极耳圆柱电池新品 其中46120-55Ah产品能量密度突破330Wh/kg 硅含量高达25% 面向eVTOL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3] - 湖南郴州临武县探获超大型锂矿床 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 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4] 锂电材料市场 碳酸锂 - 国内碳酸锂市场价格小幅波动 市场对后市总体看空 成本端有进一步走低趋势 [5] - 7月11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6.25-6.35万元/吨 工业级6.03-6.08万元/吨 [6] 三元材料 - 国内三元材料市场价格总体稳定 7-8月进入传统淡季 市场整体需求偏弱 [6] - 7月11日三元材料5系单晶型价格12.1-12.9万元/吨 8系811型14.2-14.7万元/吨 [7] 磷酸铁锂 - 国内磷酸铁锂价格总体稳定 7月产量微增 贵州裕能计划建设年产30万吨磷酸铁产能 [7] - 7月11日磷酸铁锂动力型价格2.99-3.1万元/吨 储能型2.86-2.946万元/吨 [8] 负极材料 - 负极材料市场价格暂稳 石油焦价格上涨对成本有一定支撑 7月延续6月生产节奏 [8] - 7月11日天然石墨高端产品价格50000-65000元/吨 高端动力人造石墨32000-65000元/吨 [9] 隔膜 - 隔膜市场总体平稳 7月产量环比增幅约3% 受8月1日储能抢出口影响需求维持强势 [10] - 7月11日基膜9μm/湿法价格0.55-0.825元/平方米 16μm/干法0.35-0.5元/平方米 [11] 电解液 - 电解液总体表现良好 储能需求拉动较好 6F价格有向下走弱趋势 [11] - 7月11日六氟磷酸锂电解液价格4.85-5.1万元/吨 动力磷酸铁锂电解液1.68-2.22万元/吨 [12] 下游需求 电池 - 国内锂电池市场变化不大 头部企业仍以磷酸铁锂动力为主 三元材料动力除小米订单外无变化 [12] - 上半年全球锂电池产量986GWh 美国储能备货操作远大于预期 [12] 新能源车 - 上周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1.1万辆 同比+22.90% 新能源渗透率51.84% 同比+2.86个百分点 [13] - 特斯拉美国上半年交付25.5万台 同比下降13% Rivian交付1.9万台 同比下降24.3% [13] 储能 - 6月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2.33GW/5.63GWh 二季度新增装机12.61GW/30.82GWh 同比+24%/+27% [14] - 美国2025年1-5月新增大型电池储能装机4.618GW/15.09GWh 同比+43.74%/70.45% [14]
2025大圆柱电池风口强劲!轻型动力/中小储能/汽车定点全面开花!
起点锂电· 2025-03-03 18:35
大圆柱电池产业化进展 - 宝马宣布大圆柱电池即将上车,能量密度提升20%,续航提升30%,充电速度提升30%,搭配800V高压平台,充电10分钟续航300km,预计随新世代车型量产,已在沈阳基地试生产并开启本土测试与验证 [1] - 多位电池专家指出,圆柱电池市场各细分领域呈现蓬勃发展姿态,新技术推动传统小圆柱及32/40/46/60等型号大圆柱出货量上升 [1] - 46大圆柱电池在动力端量产装车进度滞后,主要受工艺制造难点影响,包括电极制造、极耳成型/整形、集流盘焊接及电解液浸润 [3][4] 46大圆柱技术突破与多元化应用 - 2024年焊接、装配等环节工艺升级,通过优化全极耳成型工艺、焊接技术等措施提升生产效率,目前大圆柱电池生产效率普遍在50-150PPM [5] - 特斯拉、宝马等车企带动下游多元化场景需求,催化工艺制造升级,2025年46大圆柱有望实现规模化量产 [5] - 46系列电池不局限于汽车动力领域,企业孵化出变种型号用于储能、小动力、无人机、eVTOL、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 [4] 全极耳圆柱电池市场表现 - 全极耳工艺突破为18系、21系小圆柱电池打开高倍率市场,新能安Jumbo Power系列全极耳圆柱电芯欧姆阻抗降低80%,显著提升充放电效率和功率性能 [7] - 全极耳大圆柱在二三轮车、家储、便携式储能领域表现突出,鹏辉能源40系列出货超五千万只,中比新能源32系列去年出货超两千万只,多氟多60系列市占比居国内第一 [8] - 中比新能源全极耳结构创新将内阻降至1毫欧级,推动产品倍率性能提升40%,并建立大圆柱设计双维度模型,独创直径阈值工艺选择法 [8] 多元化技术路线发展 - 比克探索磷酸锰铁锂掺混高镍三元材料方案,改善导电性并增加能量密度 [12] - 圆柱钠离子电池受行业追捧,金钠科技超大圆柱钠电池系列具备高安全、长循环、低成本优势,低温性能优异(零下40度放电>90%) [13] - 固态+大圆柱被视为未来高端车型主要技术路线之一,半固态在圆柱上使用具有机械强度高、标准化生产、高能量密度等优点 [13]
2025起点锂电圆柱电池技术论坛暨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发布会圆满闭幕!
起点锂电· 2025-02-28 20:35
圆柱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 全极耳大圆柱电池成为主流技术路线,特斯拉等车企引领下在轻型动力、电动两轮车、便携式储能领域增速超越方形和软包电池[5] - 技术路线以"全极耳+大圆柱+铁锂"为核心,持续提升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6] - 大圆柱电池具备"三高一低"特性(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功率、低成本),加速渗透电动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领域[16] 全极耳技术创新 - 全极耳技术将正负极集流体整体转化为极耳,电子迁移路径缩短80%,显著降低内阻和发热量[14] - 新能安Jumbo Power系列全极耳圆柱电芯欧姆阻抗降低80%,充放电效率和功率性能大幅提升[14] - 逸飞激光攻克全极耳无损成型、集流盘焊接等核心工艺,专利布局超1000项,整线良率提升至360ppm[18] 企业产业化进展 - 蓝京新能源规划2025年达成10GWh产能目标,重点攻克大尺寸电芯均匀性、温度场分布等技术难题[16] - 多氟多第三代大圆柱电池温升控制、循环寿命达行业领先水平,年出货量超4500万颗[20] - 中比新能源32系列10Ah产品通过GB/REC认证,便携电源市场配套率达70%,2024年新增产能聚焦32/40系大圆柱[26] 材料与装备创新 - 威金迈预镀镍带钢工艺实现±0.1微米镀层均匀性,30万吨智能工厂效率达常规产线3倍[23] - 比克电池开发磷酸锰铁锂圆柱电池,18650型号针刺通过率100%,-20℃放电保持75%容量[30] - 诺达智慧半固态圆柱电池可在80℃以上连续循环500次,兼容现有工艺且安全性突出[32] 智能制造升级 - 诚捷智能4680大圆柱设备单机速度达20PPM,覆盖26-60mm全尺寸生产[35] - 达力智能涂布分切机将极片精度提升至≤±0.3mm,设备成本降低20%-30%[40] - 科迈罗PACK产线模块化设计使交付周期从5个月压缩至2个月,良率达99.9%[43] 新兴应用场景 - 便携储能产品300Wh-2kWh容量段中圆柱电池占比近100%,磷酸铁锂电芯主导70-90%市场[26] - 亮见钠电开发三维多孔箔材技术,圆柱电池循环达4000次,能量密度120Wh/kg[55] - 长安汽车推出"欧尚520"换电车型,2分钟完成换电,电池可租可售降低使用成本[47] 产业链协同发展 - 中国已形成全球最完善的大圆柱产业链,从材料、装备到应用各环节优势显著[9] - 逸飞激光呼吁上下游协作突破量产技术壁垒,推动标准统一以引领全球技术路线[9] - 多氟多主张行业严控B品流通、规范梯次利用,强调技术平权需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前提[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