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钠电大圆柱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多氟多第三代大圆柱电池应用“全面开花”
起点锂电· 2025-03-06 18:05
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行业趋势 - 全球主流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持续高增,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需求快速增加 [2]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及电动摩托车兴起推动锂电化趋势 [2] - 大圆柱电池成为新兴主流路线之一,电池企业纷纷投入开发并推进量产 [2] 多氟多大圆柱电池产品与市场应用 - 公司创新性设计40/42/46/60/65等系列大圆柱电池,满足多元化需求,在30度电以内、100Ah容量的应用场景具备综合优势 [2] - 2024年大圆柱电池订单供不应求,产能利用率饱满,主要出货领域包括汽车动力、轻型车、家储、便携式储能 [3] - 产品矩阵覆盖四大领域:海外储能市场(软包/方形)、汽车领域(60/65系列)、户外电源/家储(40/42系列)、国内轻型车市场(40/46/60系列) [4] - 全系列大圆柱装车量国内位列前茅,客户包括奇瑞、五菱、爱玛、金彭等 [4] 大圆柱电池技术优势与产能布局 - 公司采用全极耳工艺,去年出货量四五千万颗,产线效率50ppm至150ppm,第三代大圆柱电池集成安全、容量、成本最新成果 [6] - 全极耳结构内阻更低、安全性更高、充放电效率更优,已成为行业普遍技术路线 [6] - 当前产能12GWh,年底将达30GWh,产线支持40/46/60系列柔性切换,换型时间短效率高 [6] 钠离子电池研发与市场逻辑 - 公司2017年起布局钠电核心材料,2022年完成大圆柱钠离子电池装车测试及冬标测试,与中国铁塔联合研发储能应用 [6] - 钠电市场拓展基于成本优势与性能差异化逻辑,适合低温场景及价格敏感领域 [7] - 钠电产业化需产业链协同降本并快速切入合适需求场景 [7] 海外家储与轻型车市场前景 - 海外家储/便携式储能在亚非拉地区需求旺盛,大圆柱电池因灵活性、经济性、安全性成为30度电以下场景最优选 [8] - 国内两轮锂电渗透加速但市场乱象频发,公司第三代大圆柱电池通过双向泄压防爆等技术实现极致安全 [8] - 行业需政府监管与企业自律共同保障安全,推动大圆柱电池在轻型车市场应用 [9]
2025大圆柱电池风口强劲!轻型动力/中小储能/汽车定点全面开花!
起点锂电· 2025-03-03 18:35
大圆柱电池产业化进展 - 宝马宣布大圆柱电池即将上车,能量密度提升20%,续航提升30%,充电速度提升30%,搭配800V高压平台,充电10分钟续航300km,预计随新世代车型量产,已在沈阳基地试生产并开启本土测试与验证 [1] - 多位电池专家指出,圆柱电池市场各细分领域呈现蓬勃发展姿态,新技术推动传统小圆柱及32/40/46/60等型号大圆柱出货量上升 [1] - 46大圆柱电池在动力端量产装车进度滞后,主要受工艺制造难点影响,包括电极制造、极耳成型/整形、集流盘焊接及电解液浸润 [3][4] 46大圆柱技术突破与多元化应用 - 2024年焊接、装配等环节工艺升级,通过优化全极耳成型工艺、焊接技术等措施提升生产效率,目前大圆柱电池生产效率普遍在50-150PPM [5] - 特斯拉、宝马等车企带动下游多元化场景需求,催化工艺制造升级,2025年46大圆柱有望实现规模化量产 [5] - 46系列电池不局限于汽车动力领域,企业孵化出变种型号用于储能、小动力、无人机、eVTOL、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 [4] 全极耳圆柱电池市场表现 - 全极耳工艺突破为18系、21系小圆柱电池打开高倍率市场,新能安Jumbo Power系列全极耳圆柱电芯欧姆阻抗降低80%,显著提升充放电效率和功率性能 [7] - 全极耳大圆柱在二三轮车、家储、便携式储能领域表现突出,鹏辉能源40系列出货超五千万只,中比新能源32系列去年出货超两千万只,多氟多60系列市占比居国内第一 [8] - 中比新能源全极耳结构创新将内阻降至1毫欧级,推动产品倍率性能提升40%,并建立大圆柱设计双维度模型,独创直径阈值工艺选择法 [8] 多元化技术路线发展 - 比克探索磷酸锰铁锂掺混高镍三元材料方案,改善导电性并增加能量密度 [12] - 圆柱钠离子电池受行业追捧,金钠科技超大圆柱钠电池系列具备高安全、长循环、低成本优势,低温性能优异(零下40度放电>90%) [13] - 固态+大圆柱被视为未来高端车型主要技术路线之一,半固态在圆柱上使用具有机械强度高、标准化生产、高能量密度等优点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