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柱电池技术

搜索文档
大圆柱电池:在国内沉默,在海外爆发
虎嗅· 2025-06-25 16:52
大圆柱电池技术发展现状 - 特斯拉4680电池在2024年底实现度电生产成本领先,并计划2025年继续优化干法电极技术以提升成本竞争力 [2] - 特斯拉4680电池装车量在剔除中国市场后达1.9GWh,同比飙升447.9%,位列全球第10位 [4] - 远景动力46系圆柱电池已下线并供货宝马,其中4695电池用于轿车,46120电池用于SUV,能量密度提升20% [5] - 蔚来与迈凯伦达成4680电池供货协议,奇瑞与LG新能源签订8GWh大圆柱电池合同用于海外出口 [7][9] 圆柱电池的技术优势 - 圆柱电池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达300PPM以上,远超方形的20-35PPM [11][16][17] - 圆柱电池单产线年产能达13.677GWh(良率97%),高于方形的11.11GWh(良率95%) [17] - 圆柱电池生产流程连续标准化,类似易拉罐生产线,而方形电池需要频繁停顿检查对齐 [14][15] - 圆柱电池规格标准化程度高,国轩高科4695电池可实现单GWh人力成本降低37.5% [30] 海外市场的适配性 - 圆柱电池高效率生产可缓解欧美劳动力短缺问题,美国新能源行业熟练工人供给不足且薪资飙升 [22][23] - 美国劳动力成本过去五年增长50%,超过通胀率,欧洲也面临劳动力素质与新能源转型不匹配的问题 [24][25] - 圆柱电池标准化产线易于全球复制,符合大众Unified Cell和特斯拉4680的供应链策略 [31][32] - 欧盟电池回收法案要求金属回收率(钴/铜/镍≥90%,锂≥50%),圆柱标准化更易满足回收要求 [34][36] 行业技术路线选择逻辑 - 中国大圆柱市场出现电池企业发力但整车企业观望的局面,部分厂商转向储能/3C领域 [6] - 宁德时代曾公开质疑大圆柱技术路线,称"大圆柱电池必然失败" [6] - 技术选择需考虑供应链现实,海外因产能短缺更倾向圆柱,而中国方形方案在集成效率/安全性/成本占优 [39][40] - 宝马/特斯拉/奇瑞等选择大圆柱的共同标签是海外市场布局需求 [9][37]
奇瑞/迈凯伦下单,46系大圆柱海外市场“抢跑”
高工锂电· 2025-06-17 18:34
会议预告 - 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主题为"产业链格局重整 全场景应用共振",由高工锂电、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主办 [1]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聚焦"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 [1]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中国成都邛崃举行,总冠名为英联复合集流体 [2] LG新能源与奇瑞合作 - LG新能源与奇瑞子公司O&J Automotive Netherlands签署6年8GWh的46系列圆柱电池供应协议,预计满足12万辆电动汽车需求(单车装机量65-70kWh) [2] - 合同价值估算超1万亿韩元(约53亿元人民币),2026年初开始交付 [2] - LG新能源CEO称此为"以差异化技术突破市场壁垒"的关键里程碑,体现韩系电池企业"三元+大圆柱"技术弯道超车战略 [2] 蔚来电池技术动态 - 蔚来将为英国迈凯伦开发基于4680大圆柱电池的动力电池,用于混动车型,预计明年小批量量产 [2] - 在股东CYVN牵线下,蔚来重启46105大圆柱电池和120度电池包研发,计划由亿纬锂能或富士康量产 [3][4] - 蔚来曾因成本压力(单季亏损46亿元)和技术瓶颈(中试线良率不足)裁撤40%电池团队,暂停自建产线 [6] 奇瑞电池技术布局 - 奇瑞2024年10月发布"鲲鹏电池"品牌,展示46110大圆柱电芯,能量密度突破300Wh/kg,支持ASIL D级安全标准 [5] - 该电池系统实现续航700公里、云端30分钟风险预警、干法电极工艺降本17%及生产能耗减少30% [5] - 计划应用于欧洲市场OMODA与Jaecoo车型,对标大众ID系列和特斯拉Model Y [5] 海外市场大圆柱电池进展 - 三星SDI量产新一代46系大圆柱电池,首批供应美国微型移动设备,计划扩展至电动汽车客户 [9] - 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获建筑许可,加速配套宝马大圆柱电池产能建设 [9] - 保时捷收购德国V4Drive并更名V4Smart,整合圆柱电池技术用于高性能混动系统及新款911 GTS [10] - 宝马第六代eDrive将搭载4695与46120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超20%,供应商为宁德时代、远景动力、亿纬锂能 [11] - 特斯拉4680电池周产能可装配2500辆Cybertruck,年产能约17GWh [12] 行业趋势与标准化优势 - 远景动力预测大圆柱电池将率先在海外释放产能,成为应对行业变革的最佳选择 [12] - 宝马认为圆柱电池标准化设计最利于全球产能复制和高度自动化 [12] - 46mm直径电池可覆盖400V-800V平台,通过调整高度(如95mm/120mm)适配多车型需求 [12] - 欧美市场要求电池本地化生产,远景动力海外工厂实现100%可再生能源"零碳电池"生产 [12] 产业链活动 - 6月25-26日常州高工锂电峰会将设"圆柱电池新拐点"专场,力华电源、云山动力等企业参与演讲与圆桌讨论 [13]
最前线 | 太蓝新能源推出大圆柱“冷芯电池”,支持 6C 超快充
36氪· 2025-05-30 11:31
4680大圆柱电池技术发展现状 - 2020年特斯拉发布的4680大圆柱电池采用全极耳与干法电极技术 曾被视作动力电池未来方向 [1] - 受圆柱结构物理特性限制 4680电池快充能力成为短板 热管理问题导致其无法跟进方壳/软包电池的快充突破 [1] - 生产良率与产能爬坡不及预期 市场出现"抛弃大圆柱"舆论 [1] 太蓝新能源冷芯电池技术创新 结构突破 - 开发"轴心直通"结构 通过半通孔设计扩大换热面积17%-20% 全通孔设计构建散热"高速公路" [1] - 轴向+底部双区域穿透散热系统 相当于电芯内部"智能空调" [3] 材料创新 - 正极材料包覆改性提升离子传输速度 建立立体导电网络降低阻抗 [3] - 负极采用各向同性石墨搭配多层涂布技术 优化锂离子移动路径 [3] 工艺升级 - 极耳-集流盘-壳体环形焊接工艺降低内阻 [3] - "卷轴加固工艺"解决极片松动问题 防止性能衰减 [3] - 模块化设计提升产线通用性 不同型号电池可共享核心工艺 [3] 冷芯电池性能参数 - 4695与50190系列支持6C超快充 10%-80%充电仅需9分钟 [4] - 工作温度范围-30℃至55℃ 极端环境下性能稳定 [4] - 已完成30余项核心专利布局 解决传统圆柱电池快充与散热矛盾 [4]
大圆柱卷向“低电量”市场
高工锂电· 2025-05-25 17:19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1][2]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利元亨 [2] 46系大圆柱电池应用进展 - 宝马确认将在第六代平台车型规模采用46系大圆柱技术 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等厂商正推动其进入eVTOL领域 [3] - 大圆柱电池加速渗透PHEV和电动两轮车市场 吉利银河推出星耀8插混系列 搭载8.5kWh磷酸铁锂电池 定价11.58万元 支持60公里纯电续航 [3] - 截至2025年4月 国内新能源汽车单车平均带电量为52.9kWh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平均带电量增长13.5%至29.3kWh [3] PHEV市场电池技术趋势 - 中创新航采用46系大圆柱方案布局PHEV市场 认为竞争核心在于价格和极致成本控制 需满足低电量下的成本与功率匹配 [5] - 中创新航顶流高功率插混电池基于46系大圆柱结构 支持铁锂和磷酸锰铁锂体系 实现15C高倍率放电 磷酸锰铁锂系列计划2025年三季度投产 [6] - 亿纬锂能判断46大圆柱在动力领域放量将由三元和铁锂并行驱动 看好铁锂大圆柱在混动市场潜力 [6] 电动两轮车市场锂电化趋势 - 两轮车市场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趋势深化 驱动因素包括消费者对续航与耐用性需求提升 以及2024年11月实施的新国标强制要求电池通过针刺测试 [7] - GGII预计2030年二轮车锂电渗透率将超40% 2024年两轮车领域大圆柱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150%至2.5GWh [7] - 亿纬锂能、比克电池等企业推动大圆柱与磷酸锰铁锂材料协同升级 提升能量密度与宽温性能 [7] 企业动态与技术突破 - 亿纬锂能OMNI全能LMX系列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达200Wh/kg 支持3C快充 循环寿命超4000次 成本降低30% [8] - 比亚迪弗迪电池布局大圆柱技术 推出46129 LFP电芯 覆盖两轮、三轮车等场景 并与新日、立马等品牌达成合作 [9] - 亿纬锂能2024年成为两轮车锂电池出货量首位 马来西亚圆柱工厂年产能达6.8亿只 主攻电动工具和两轮车市场 [9] 行业竞争格局 - 大圆柱电池高度标准化特性使其能快速实现规模化生产效应 成本优势是其广泛应用的核心 [9][10] - 科达利主营新能源汽车和便携式锂电池精密结构件 在国内重点锂电地区完成制造基地全覆盖 [11][12][13]
日产7.5万支!云山动力大圆柱电池项目一期量产
起点锂电· 2025-03-08 18:23
云山动力大圆柱电池量产线投产 - 云山动力在浙江宁波海曙区启动建设1.5GWh(75PPM)大圆柱全极耳动力电池一期量产示范线 日产能达7.5万支46系列大圆柱电池 [2] - 该产线为行业首条大圆柱全极耳超充磁悬浮量产线 采用快速浸润注液技术 实现8天快速制造周期 [2] - 公司同期发布全新PSS电池产品 强化大圆柱电池技术壁垒 [2] - 广东惠州大圆柱电池研发线已建成 显示技术研发与量产能力同步推进 [2] 锂电池产业链动态 - 钴盐价格近期出现大幅上涨 多家企业已调整报价 [2] - 瑞浦兰钧新增设备订单 反映产能扩张需求 [2] - 宁德时代成立新公司 业务布局持续延伸 [2] - 超威集团与国家电投能研院合作 聚焦新型储能领域 [2] 贤辰智享循环包装业务 - 公司为锂电池可循环包装方案和共享租赁服务龙头企业 拥有40万个周转箱的全国运营网络 [4] - 业务覆盖研发制造到全国调度配送 在宁德/厦门等6地设运营工厂 [4] - 控股3家子公司+1家参股公司 形成光伏/零售/化工等多领域拓展能力 [4] - 技术创新驱动成本优化 提供定制化与通用化循环包装产品组合 [4] 平台服务内容 - 提供研究咨询/资本服务/品牌服务/政府服务四大板块 [5] - 细分服务包括IPO顾问/行业调研/融资规划/招商咨询等12项功能 [5]
2025大圆柱电池风口强劲!轻型动力/中小储能/汽车定点全面开花!
起点锂电· 2025-03-03 18:35
大圆柱电池产业化进展 - 宝马宣布大圆柱电池即将上车,能量密度提升20%,续航提升30%,充电速度提升30%,搭配800V高压平台,充电10分钟续航300km,预计随新世代车型量产,已在沈阳基地试生产并开启本土测试与验证 [1] - 多位电池专家指出,圆柱电池市场各细分领域呈现蓬勃发展姿态,新技术推动传统小圆柱及32/40/46/60等型号大圆柱出货量上升 [1] - 46大圆柱电池在动力端量产装车进度滞后,主要受工艺制造难点影响,包括电极制造、极耳成型/整形、集流盘焊接及电解液浸润 [3][4] 46大圆柱技术突破与多元化应用 - 2024年焊接、装配等环节工艺升级,通过优化全极耳成型工艺、焊接技术等措施提升生产效率,目前大圆柱电池生产效率普遍在50-150PPM [5] - 特斯拉、宝马等车企带动下游多元化场景需求,催化工艺制造升级,2025年46大圆柱有望实现规模化量产 [5] - 46系列电池不局限于汽车动力领域,企业孵化出变种型号用于储能、小动力、无人机、eVTOL、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 [4] 全极耳圆柱电池市场表现 - 全极耳工艺突破为18系、21系小圆柱电池打开高倍率市场,新能安Jumbo Power系列全极耳圆柱电芯欧姆阻抗降低80%,显著提升充放电效率和功率性能 [7] - 全极耳大圆柱在二三轮车、家储、便携式储能领域表现突出,鹏辉能源40系列出货超五千万只,中比新能源32系列去年出货超两千万只,多氟多60系列市占比居国内第一 [8] - 中比新能源全极耳结构创新将内阻降至1毫欧级,推动产品倍率性能提升40%,并建立大圆柱设计双维度模型,独创直径阈值工艺选择法 [8] 多元化技术路线发展 - 比克探索磷酸锰铁锂掺混高镍三元材料方案,改善导电性并增加能量密度 [12] - 圆柱钠离子电池受行业追捧,金钠科技超大圆柱钠电池系列具备高安全、长循环、低成本优势,低温性能优异(零下40度放电>90%) [13] - 固态+大圆柱被视为未来高端车型主要技术路线之一,半固态在圆柱上使用具有机械强度高、标准化生产、高能量密度等优点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