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固态电池技术
搜索文档
 移动电源行业大洗牌,鹏辉半固态高安全电池瞄准百亿蛋糕
 高工锂电· 2025-10-14 18:3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移动电源行业因自燃风险在2024年7月经历大规模产品召回,引发全产业链对安全、价格、质量等问题的严肃审视 [1][2][5] - 行业陷入低价内卷竞争,导致产品质量大幅滑坡,2024年电商平台10000mAh充电宝平均售价为69元,较2021年下降42% [3][5] - 市场监管总局抽检数据显示,网售充电宝不合格率从2020年的19.8%飙升至2023年的44.4% [4] - 一个质量合格且性能优异的充电宝物料清单成本至少为50元,其中安全可靠的电池成本至少为40元 [3]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国家认监委发布的新版强制性产品认证规则(CNCA-C09-02:2025)于2024年8月15日起正式实施,对生产企业关键工序提出明确要求,旨在从源头提升产品质量及安全水平 [7][8] - 行业发展趋势正从"拼规模"转向"重质量",消费者的选择标准从"谁更便宜"转向"谁更靠谱、更安全" [12][13][14]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充电宝生产及消费国,2024年市场规模超过1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三成以上 [13]   鹏辉能源的技术解决方案 - 公司推出新一代移动电源高安全半固态电池Secu系列,通过不燃电解液和陶瓷隔膜等底层材料创新,使电池可通过针刺测试,不起火、不爆炸 [8][15][18] - 不燃电解液在原位凝胶化后能在正负极与电解质间形成安全稳固界面,从源头避免热失控,且不影响电化学性能 [15][17] - 电芯结构采用多极耳设计、卷芯内部多重保护及涂层安全材料添加,构筑更安全的电芯结构,增强散热能力,降低温升 [19] - 该系列电池可实现30分钟充电80%,充电过程温升控制在15℃以内,循环寿命超过500周,以每周两次满充满放计算可持续使用5年以上 [21][22]   产品优势与市场影响 - Secu系列电池破解了移动电源安全、快充、长循环的"不可能三角",为行业带来更安全可靠的半固态电池解决方案 [19][23] - 该系列电池即将在公司最新引入的全自动生产线上正式量产,有望凭借高安全性能实现对低价劣质电池的大规模替换 [11][23] - 公司拥有24年锂电池研发经验,其软包、圆柱系列电池已实现数码领域多元消费电子品类配套,安全与可靠成为其发展基石 [10]
 欣旺达:消费类半固态电池量产突破800万颗
 DT新材料· 2025-10-12 00:05
 公司半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欣旺达于2021年9月正式立项研发半固态电池,并于2024年3月完成核心技术定型后累计产量突破800万颗 [2] - 公司通过研究固态电解质材料的构效关系及固-液两相协同作用机理,确定了关键性能优化路径和界面调控方案 [2] - 通过优化浆料制备工艺解决了超细粉体团聚难题,实现了高效、高品质制备,消费类半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已申请专利70余项 [2]   半固态电池核心优势 - 无惧低温:依托固液协同机制,在-30℃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70%以上的容量与稳定放电性能 [3] - 安全随行:内部构筑高强度防护网络,极大提升耐滥用极限,可直面挤压、冲击等严苛考验 [4] - 更宽温域:实现-30℃至60℃宽温域稳定工作,适配家庭、户外、工业辅助等多元场景 [5] - 更简工艺:搭配自动化率100%的产线,实现从设计定型到规模化量产的快速落地,全工序良率稳定在96%以上 [5]   公司市场地位与技术展望 - 欣旺达手机电池出货量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市占率达34.3%,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电池厂商 [5] - 消费类半固态电池的规模化量产为整个半固态/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提供了重要的“商业跳板” [5] - 未来技术迭代方向为适配高能量密度(≥1000Wh/L)、高容量(≥10Ah)、高电压(≥4.60V)的固态技术 [5] - 半固态产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移动电源、无人机等消费电子领域 [5]
 孚能科技:公司目前半固态电池出货量已达GWh级别,半固态电池出货量占比较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7:53
 半固态电池出货情况 - 公司半固态电池出货量已达GWh级别且占比较高 [2] - 半固态电池已获得三一重卡、一汽解放、美国头部eVTOL客户、上海时的、小鹏汇天、沃飞长空、零重力等多领域头部客户认可 [2]   第二代半固态电池技术参数 - 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达330-350Wh/kg [2] - 循环寿命超4000圈且位于行业领先水平 [2]   未来产能预期 - 随着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量产 公司半固态电池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显著提升 [2]
 东昱欣晟2000万支电芯下线 欣旺达与东风共创拆解“电池密码”
 中国青年报· 2025-09-25 08:21
 产能与生产里程碑 - 东昱欣晟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超充电池项目开工暨第2000万支电芯下线仪式[2] - 从2023年10月首支电芯下线到第2000万支电芯交付 实现产能跨越式发展仅用不到两年时间[2] - 新开工超充电池项目将提供更高效 更安全 更可靠动力电池解决方案[4]   技术创新与产品性能 - 公司量产行业首款4C超充电池(2022年9月) 并发布12C闪充电池4.0产品(2024年5月)[4] - 超充电池具备超快充 高续航和优良低温性能 可缓解用户补能焦虑[4] - 生产设备100%实时互联 实现实时AI质检和工艺控制 质量与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98%以上[3]   市场表现与客户合作 - 搭载东昱欣晟电池的东风日产N7销量从4月665台攀升至8月1.01万台 成为首个月交付破万的合资纯电车型[2] - 产品覆盖东风体系多个品牌 部分单品出货量突破百万级别[5] - 赢得国内外多家头部车企深度信任 成为HEV混动系统和超级快充领域高端品牌首选合作伙伴[4]   合作模式与生产理念 - 采用主机厂与电池企业深度联动的"共创"模式 共同定义产品方案和发展规划[2] - 研发人员直接调研终端用户需求 将前端反馈纳入产品开发流程[2] - 合资模式结合欣旺达30年锂电技术积累与东风汽车市场洞察能力 形成产业链协同创新范式[5]   智能制造与质量体系 - 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 物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与制造环节深度整合[3] - 坚持"用心做好每一块电池"理念 强调对高质量交付的敬畏践行[3] - 通过平台化 标准化设计发挥规模化效应 同时注重新质技术应用[5]
 长虹能源(836239):碱性及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半固态领域取得量产级突破、无人机电池完成开发
 华源证券· 2025-09-23 15:44
 投资评级 - 增持(首次)评级,基于碱性及锂离子电池业务增长潜力和半固态电池等领域的技术突破 [5][7]   核心观点 - 智能家居和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推动锌锰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需求增长,2023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7157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8000亿元,物联网市场规模2023年3.35万亿元,预计2025年达4.55万亿元 [5] - 锂离子电池行业2024年中国产量1170GWh,同比增长24%,全球市场份额76%,下游电动工具、园艺机具和吸尘器市场持续增长 [5] - 公司主营碱性锌锰电池和锂离子电池,2024年归母净利润19718万元,2025H1营收20.18亿元(yoy+24%),归母净利润11116万元(yoy+29%) [5][6] - 研发取得实质进展,半固态电池3000mAh容量产品可量产,硅碳负极电池达量产状态,4.25V无人机电池项目完成开发 [6][7][12] - 产能扩张加速,泰国工厂预计年底投产,形成"绵阳+嘉兴+泰国"碱电制造基地,泰兴四期21700/18650新产线已投产,湖南聚和源二期扩能项目推进中 [6][7][11]   行业分析 - 锌锰电池行业受益于智能家居和物联网发展,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36.54亿美元,需求量488.5亿支,碱性电池替代碳性电池为趋势 [5][18][22] - 锂离子电池上游原材料供应充足,下游应用广泛,包括电动工具、园艺机具和吸尘器,2023年中国电动工具市场规模200.8亿元,预计2027年达259.6亿元,吸尘器市场规模2023年384亿元,预计2025年超500亿元 [5][34][37]   公司业务 - 锌锰电池以OEM销售为主,自有品牌为辅,锂离子电池以自有品牌销售为主,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32.99% [5][6][61] - 业务分为碱性锌锰电池、高倍率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和碳电,2024年营收分别为16.68亿元、16.39亿元、2.87亿元和0.1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0.46%、10.45%、15.09%和18.49% [54][55] - 2025H1各业务收入增长,碱电8.64亿元(yoy+22%),高倍率锂电9.76亿元(yoy+29%),聚合物锂电1.36亿元(yoy+9%) [55]   研发与产能 - 截至2024年底有21项研发项目,4项已量产,包括碱锰电池新型电解质等 [70][71] - 泰国工厂建成后预计年产7亿只碱性电池,湖南聚和源扩建后新增日产3万只中方形聚合物锂电池产能 [73][78] - 钠离子、磷酸锰铁锂、半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形成储备 [6][7][1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38亿元、3.02亿元和3.80亿元,对应PE 28.2倍、22.3倍和17.7倍 [7][8][9] - 可比公司2025年PE均值66.8倍,包括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和安孚科技 [7][83] - 各业务收入增长假设:碱电2025-2027年同比+14%/+14%/+16%,高倍率锂电+19%/+23%/+25%,聚合物锂电+28%/+25%/+30%,碳电+25%/+25%/+25% [10]
 孚能科技(688567.SH):第三代半固态电池在正负极引入固态电解质
 格隆汇· 2025-09-16 16:37
 技术进展 - 公司第三代半固态电池在正负极引入固态电解质并采用原位固态化技术 计划于2026年量产[1] - 软包电芯能量密度目前已达到400Wh/kg 目标实现500Wh/kg以上能量密度[1] - 电解液含量进一步减少 固态氧化物电解质提升对高能量密度活性材料的兼容性[1]   产品性能 - 固态电解质技术有助于提高电芯安全性[1] - 结合高能量密度正负极材料实现能量密度突破[1]
 第398批公告:中创新航配套小鹏首款混动MVP
 高工锂电· 2025-08-22 16:43
 新车公告概况 - 工信部第398批公告披露128款新车 其中BEV车型67款 PHEV/HEV车型61款 增混与纯电车型数量差距缩小 [2] - LFP/锰基锂电池车型达104款 三元电池车型仅24款 LFP电池技术路线保持主流地位 [2]   电池配套格局 - 宁德时代以配套50款新车位居榜首 其中LFP电池车型33款 三元电池车型17款 BEV车型32款 PHEV/HEV车型18款 [2] - 弗迪电池配套17款新车 包括16款比亚迪矩阵车型(海豹/海狮/海鸥/宋/夏/秦/方程豹/仰望)及1款外供车型 [2] - 中创新航配套11款新车位列第三 覆盖埃安i60/V系列 东风风神L8 北汽北京 极狐T1 小鹏X9 长安深蓝L06等车型 [3]   重点车型与技术突破 - 小鹏X9作为品牌首款混动车型(7座增程MPV)由中创新航配套 CLTC纯电续航450km 综合续航达1500km 计划第四季度内地上市 [4] - 上汽名爵MG4搭载清陶锰基半固态电池 电解液含量降至5% 预计售价10万级别 较欧洲售价折半 加速半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 [4] - 仰望U9实现LFP电池性能突破 定位电动超跑高端市场 [2]   其他电池企业动态 - 楚能新能配套东风风神 瑞浦兰钧配套东风日产N6插混车型 国轩高科配套奇瑞/森源予风/远程 亿纬锂能配套零跑/极狐/远程 [4] - 蜂巢能源配套长城/哈弗系列 正力新能配套昊铂/红旗 国轩高科另配套奇瑞/五菱等品牌 [4]
 四款新品发布 诺达智慧多极耳+半固态圆柱电池100%过针刺
 起点锂电· 2025-08-06 17:43
 诺达智慧电池技术发展   - 公司产品总监黄毅彪在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上展示四款多极耳圆柱电池产品,并分享多极耳及半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1]   - 多极耳/全极耳技术和半固态电池获行业关注,公司多极耳工艺成本与传统产线持平,当前总产能达3GWh [1]   - 2024年9月研发成功的圆柱半固态电池采用耐500度高温隔离膜,安全性、比能量提升,电芯针刺测试通过率100% [1]     产品矩阵与优势   - 主推18650和21700型号圆柱电池,小批量生产26650和32650型号 [5]   - 四款产品优势:通过国内外安全检测(含半固态电池第三方认证)、适温范围广(-15℃充电/-60℃放电)、工艺精湛(柔性产线快速切换) [7]   - 应用领域覆盖数码、储能、动力及高低温特殊型,包括电动车、便携储能、电动工具等12类场景 [7]     核心技术突破   - 多极耳技术通过增加极耳数量降低内阻,提升倍率性能,解决电动工具堵转、过热、低温限制等四大痛点 [10]   - 21700系列搭载20极耳,未来将推出35极耳的32140大圆柱产品,激光模切工艺加速市场化 [10]   - 半固态电池机械强度高且标准化生产,支持80℃以上连续500次循环,能量密度较传统锂电池提升30%-50% [13][15]     产业链与知识产权布局   - 完成上游原材料至下游回收的全产业链布局,专利累计51项(发明专利10项) [7][8]   - 多极耳技术全球专利62项,欧美专利已获批,固态电池技术覆盖电解质材料、隔离膜及系统解决方案 [12]   - 自研半固态电池去除电解液,功率提升30%、循环寿命延长1-2倍,充电20分钟达90%以上 [15]     行业技术动态   - 沧州中孚新能源研发"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通过原位固化技术降低液态电解质固载率,兼容传统产线 [17]   - 该技术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失控耐受等级,具备无感化产线适配、化学稳定、原生阻燃等四大核心优势 [18][19]
 搭载半固态电池 全新MG4预售价7.38万元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08:34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全新MG4于8月5日开启预售 价格区间为7.38万至10.58万元 [1] - 搭载半固态电池版本车型价格将于9月公布 年内实现批量交付 [1]   技术创新与配置 - 新车采用高通骁龙8155芯片 搭载上汽零束自研架构与OPPO生态深度融合的新车机系统 [1] - 全球首发半固态电池批量上车 支持零下20度及更低极低温环境正常充电和行驶 [1]
 孚能科技:公司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30Wh/kg,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17:11
 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 - 公司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远高于液态电池 [2] - 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30Wh/kg 计划2025年下半年量产 [2] - 第三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 预计2026年量产 [2]   半固态电池安全性能 - 公司半固态电池可通过针刺测试 [2] - 热箱加热测试温度超过200℃ 安全性能优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