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空间智能感知巡检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给场景”,给出成果转化新效能
新华网· 2025-11-16 12:36
作为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应用场景是试验场,也是训练场。有了首试首用的场景,才有规模化商业化应用的可能;有了真 实场景的训练,才能迭代优化升级技术,才有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新华社合肥11月16日电题:新华社经济随笔:"给场景",给出成果转化新效能 新华社记者张紫赟、吴慧珺 在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桃花潭站,一套全空间智能感知巡检系统正在运行,灵敏捕捉细微振动,全天候自动监测地铁保护区安全。其运用的分布式 光纤传感技术,从"实验室里转圈圈"到落地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路径的打通,秘诀就在于——"给场景"。 3年前,研究团队手握这一先进技术,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得知这一情况,合肥市场景工作专班主动对接,帮助挖掘出轨道交通巡检的 应用场景,既推动了技术产业化,也有效破解传统人力巡检"成本高、效率低"的痛点。 记者曾经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好不容易攻克的新技术、研发的新产品,因难以找到应用场景相匹配,无法形成规模市场甚至难以存活。因此, 场景工作,重在供需对接,既要给技术找场景,也要为场景找产品。 不少地方的探索值得关注。比如,有的城市探索"能力清单""机会清单"双向对接机制,"能力 ...
新华社经济随笔:“给场景”,给出成果转化新效能
新华网· 2025-11-16 11:13
新华社合肥11月16日电 题:新华社经济随笔:"给场景",给出成果转化新效能 新华社记者张紫赟、吴慧珺 在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桃花潭站,一套全空间智能感知巡检系统正在运行,灵敏捕捉细微振动,全天候自动监测地铁保护区安全。其运用的分布式 光纤传感技术,从"实验室里转圈圈"到落地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路径的打通,秘诀就在于——"给场景"。 3年前,研究团队手握这一先进技术,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得知这一情况,合肥市场景工作专班主动对接,帮助挖掘出轨道交通巡检的 应用场景,既推动了技术产业化,也有效破解传统人力巡检"成本高、效率低"的痛点。 作为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应用场景是试验场,也是训练场。有了首试首用的场景,才有规模化商业化应用的可能;有了真 实场景的训练,才能迭代优化升级技术,才有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给场景",重在理念革新和机制创新。一些城市打破公共资源的封闭壁垒,打造"全域场景应用创新之城",市行政大楼也开放为"智慧办公""无人 快递"的示范点,引领推动民生、政务、交通等公共资源开放,为空中成像、超级充电站等技术提供应用场景。 2025年7月2日,一架电动垂直起降飞 ...
瞭望 | 投资之问看合肥
新华社· 2025-11-03 17:27
文章核心观点 - 合肥市政府通过国有资本引领投资,成功探索出一条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条-产业集群”路径发展新兴产业的有效模式 [1] - 合肥投资模式的核心在于坚持长期主义,发挥国有资本“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以解决社会资金因高风险而不敢投的问题 [1][4] - 截至2025年6月底,合肥市国资累计投向战新产业超过2100亿元,带动项目总投资超8100亿元,实现了较高的投资成功率 [5] 投资策略与方向 - 投资重心从产业端大项目向创新链前端延伸拓展,更加注重扶持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和构建创新生态 [2] - 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和地方产业发展方向进行投资,例如因家电产业缺屏而投资京东方,因显示产业缺芯而投资长鑫存储 [9] - 每年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10%,领跑全国主要城市,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7] 投资决策与风险管理 - 构建了市政府体系、专家体系、社会化机构、园区共同参与的常态化决策机制,并借助智库、高校等社会“智囊团”提升决策科学性 [11] - 在具体项目决策中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导向、调查技术先进性,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全面尽职调查,如投资蔚来汽车的案例 [11] - 逐步减少直接补贴,更多通过基金、股权投资等市场化工具支持产业,并建立包括协议转让、收益让渡等多种基金退出机制 [13] 产业链构建与集群发展 - 跳出具体企业的“点”性思维,关注要素“对接”与“匹配”,通过补链、延链、强链形成完整产业链,例如新型显示产业实现从沙子到整机的布局 [1][10] - 已成功培育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6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37.6万辆,跃居全国城市第二 [1][5] - 今年上半年合肥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7.3%,围绕16条重点产业链形成“链长+群主”的推进机制 [10] 创新生态与场景支持 - 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丛林”,注重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例如合肥高新创投十年累计投资400个项目,八成以上属早期首轮投资 [7] - 自2021年起打造全域场景应用创新之城,累计发布约1000项场景机会,服务超3000家科技企业,为好技术好项目找应用场景 [1][12] - 通过“创投城市计划”品牌,形成涵盖200多只基金、2700多个场景单位等资源的“政策包”,以组合拳营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