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全商业模式优选混合
搜索文档
翟相栋50.26%收益领跑百亿权益基金自购榜,萧楠自购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超百万份,近一年收益-1.67%
新浪基金· 2025-07-14 21:54
基金经理自购行为整体概况 - 全市场超过半数的基金经理未持有自家基金份额,持有超百万份的基金经理仅占7% [1] - 混合型基金是自购主力军,自购率高达57.03%,远超股票型基金的33.80%和债券型基金 [1][2] - 管理规模超百亿的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经理中,张坤、谢治宇、赵诣、刘旭等均持有自家基金超百万份 [2] 不同类型基金的自购特点 - 另类投资基金自购率领跑全市场,达到60.87%,可转债基金自购率也达56.82% [2] - 货币基金自购率意外达到52.97%,反映出对流动性管理的重视 [2] - 股票型基金自购意愿最低,414位基金经理持有份额不足10万份 [2] 基金公司自购行为分析 - 南方基金以51.72%的自购率位居基金公司榜首 [2] - 易方达基金自购率48.05%位列第二,但其73只百万份自购基金数量冠绝全行业,覆盖张坤、萧楠等顶流经理产品 [2] - 富国基金以46.50%自购率紧随其后,债券型产品自购尤为突出 [2] - 华夏基金在454只基金中仅24只获百万份自购,18.06%的自购率与行业头部相差近三倍 [2] 知名基金经理自购案例 - 张坤管理规模超608亿元,其执掌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规模389.08亿元)与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规模141.69亿元)均获超百万份自购,尽管近一年回报分别为4.68%和7.07% [3][4] - 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混合(规模226亿元)与兴全合宜灵活配置混合(规模156.69亿元)分别获得17.39%和31.07%的年回报,自购份额均超百万份 [3][4] - 翟相栋管理的招商优势企业混合A规模101.46亿元,近一年回报高达50.26%,成为自购基金中业绩冠军 [3][4] - 赵枫管理的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A(规模120.55亿元)与赵诣执掌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规模135.02亿元)回报率分别为20.02%和19.40%,体现长期投资理念 [3][5] 自购行为的市场意义 - 头部基金经理超过百万份的自购成为一种“风险共担契约”,构建了以资金为信用媒介的“信号传递”机制 [5] - 大额自购将管理人收益与持有人收益深度绑定,为市场提供可观测、可验证的信任坐标 [5] - 兴全基金旗下三家产品形成头部公司特有的“自购集群”效应,合计规模超522亿元 [4]
【晨星焦点基金系列】:买价值or 成长?聪明的基民已在布局这种“中间策略”
Morningstar晨星· 2025-05-28 17:20
基金概况 - 基金代码163415 类型为积极配置-大盘成长 基准指数为沪深300相对成长 [1] - 成立于2012-12-18 截至2025-03-31规模达140.12亿元 年度综合费率1.87%显著低于同类平均2.41% [2][21] - 基金经理乔迁采用GARP策略 任期年化回报12.17% 跑赢基准11.57% 同类排名前9% [2][17] 投资策略 - 选股框架融合宏观/中观判断与自下而上分析 要求未来三年绝对收益 侧重竞争格局/管理层/ROE等指标 [8] - 行业配置均衡(单一行业<30%) 前十大个股集中度<50% 换手率稳定在200%左右 [9] - 卖出触发条件包括核心价值变化/估值过高/出现更高性价比标的 [9] 历史表现 - 2019-2020成长风格占优及2023-2024价值风格占优阶段均跑赢同类 2021年因低配新能源排名61% [15] - 近3年/5年同类排名分别为7%/23% 夏普比率0.74显著优于基准0.11 [17] - 2022年受宏观误判拖累 但医药/有色/电力设备选股贡献超额收益 [15] 团队实力 - 基金经理乔迁拥有17年投研经验 管理规模231亿元 现任投资总监专注组合管理 [4] - 兴证全球权益研究团队规模/经验/稳定性行业领先 支持个股挖掘能力 [4] 市场环境 - 2025年A股风格轮动加速 宏观预期与流动性变化驱动资金配置逻辑转变 [3] - GARP策略在平衡市中表现突出 但极端分化行情可能落后 [3] 数据指标 - 持仓市值略低于同类平均 成功挖掘思源电气/易点天下等中小市值标的 [9] - 运作费用1.4%+交易费用0.47%构成1.87%综合费率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