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多模态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1500余件展品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机器人又学了哪些新本领
人民日报· 2025-08-11 15:14
产品与技术进展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出1500余件展品,100余款新品首发首秀,涵盖大载重工业机器人、仿生蜜蜂等尖端成果[1]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可调度多台机器人协同完成电力检修、分拣等任务[1] - 宇树科技G1格斗款人形机器人采用动态平衡算法,实现毫秒级动作响应,具备快速起身能力[2] - 因时科技推出高自由度仿人五指灵巧手,傲意科技智能仿生手实现27种手势1秒响应[3] - 优必选Walker S2人形机器人搭载深度思考大模型,支持3分钟自主换电,实现全天候工作[9]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5.6%,服务机器人增长25.5%[4][5] - 中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2024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达30.2万套[5] -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国1/3,2024年上半年营收增长近40%,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全国第一[6] - 中国厂商占据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84.7%出货量份额[10] 产业链与生态 - 北京经开区集聚300余家机器人企业,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应用场景的完整产业链[5] - 松延动力上半年获超2000台商业化订单,增设北京生产基地应对需求增长[4] - 京东发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目标助力100个品牌销售额破10亿元,覆盖百万终端场景[8] - 北京亦庄启动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开放近千个真实场景数据采集点位,建设PB级数据池[11] 应用场景拓展 - 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36个行业中类,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全球第三[10] - 优必选计划2024年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已实现分拣协同作业[7] - 云迹科技UP机器人在酒店场景实现送餐、清洁、巡逻多角色切换[7] - 北京亦庄今明两年将释放近50亿元机器人需求,包括超千台人形机器人,覆盖医疗、电力等9大领域[12] 技术创新 - 2024年中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2/3,突破大模型、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2] - 人形机器人运动能力显著提升,国产产品实现连续后空翻、格斗等高难度动作[3] - 中国电子学会发布《2025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推动技术产业化落地[10]
机器人又学了哪些新本领(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8-11 06:20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可调度机器人协同完成电力检修、流水线分拣等4个多场景任务[2] - 宇树科技升级G1格斗款人形机器人,采用动态平衡算法实现毫秒级动作响应,可完成侧踢、勾拳等高难度动作[3][4] - 因时科技推出高自由度仿人五指灵巧手,傲意科技智能仿生手实现27种手势1秒响应[5] - 2024年我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2/3,核心零部件已形成自有产品谱系[4][5] 产业发展与市场表现 - 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产量增35.6%,连续12年全球销量第一[6] - 松延动力获超2000台商业化订单,增设北京生产基地应对需求[6] -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国1/3,上半年营收增长近40%,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全国首位[7] - 2024年中国厂商占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出货量84.7%[11] 应用场景拓展 - 工业机器人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全球第三[11] - 优必选Walker S1机器人实现分拣协同作业,计划年内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9] - 云迹科技UP机器人实现酒店送餐、清洁、巡逻多角色切换[9] - 京东启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目标推动100个品牌销售额破10亿元[10] 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北京经开区集聚300余家机器人企业,形成完整具身智能产业链[7] - 北京亦庄启动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开放近千个真实场景数据采集点位,首批20个实训场本月开放[12][13] - 北京亦庄将释放近50亿元机器人应用需求,含超千台人形机器人[13]
头部互联网具身实验室招募:多模态大模型、机器人多模态交互、强化学习等算法岗位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7-13 13:03
招聘岗位概述 - 头部大型互联网具身实验室正在招聘具身多模态大模型、机器人多模态交互、强化学习等方向的研究员 岗位base北京 薪资open [1] 具身多模态大模型研究员 职位描述 - 主导具身智能大模型的核心算法研发 包括多模态感知(视觉、语言、动作)、强化学习策略优化、世界模型构建等方向 [1] - 研究传统仿真与生成式仿真相结合的数据合成方案 构建机器人及具身智能领域的新型数据范式 [1] - 跟踪学术界与工业界最新进展(如VLA、具身智能等) 保持技术领先性并推动团队技术迭代 [1] - 推动模型在机器人场景的落地 解决实际应用中的挑战 [1] 职位要求 - 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数学、机器人学等相关专业 博士学位优先 5年左右大模型相关工作经验 [2] - 熟悉机器人学、强化学习、多模态融合(VLA)等技术 具备学术敏感度与工程化思维 [2] - 对具身智能、通用机器人方向有浓厚兴趣 具备优秀的逻辑表达与跨团队沟通能力 [2] - 在顶会(CVPR、ICLR、ICRA等)发表过相关论文或主导过开源项目 [2] 机器人多模态交互算法研究员 职位描述 - 研究多模态智能体、多模态推理规划、流式音视频对话模型等前沿技术 推动机器人交互技术创新 [3] - 探索多模态大模型、强化学习算法、大模型Agent在机器人上的创新应用 参与研发下一代智能机器人系统 [3] 职位要求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具备优秀的代码能力、数据结构和基础算法功底 [4] - 在大模型、多模态、NLP、CV、强化学习等领域有一定研究基础或项目经验 [4] - 主导过相关重要项目或在顶会(CVPR、ACL、NeurIPS等)发表过论文者优先 [4] - 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 能够与团队紧密合作推进项目 [4] 强化学习研究员 职位描述 - 探索多模态大模型、VLA等前沿技术方向 [5] - 推动世界模型、强化学习在具身智能的应用 参与研发下一代智能机器人 [5] 职位要求 - 计算机、自动化、电子等相关专业 [6] - 扎实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基础 [6] - 在具身智能、多模态、大模型等领域有研究基础或项目经验 在顶会发表过论文 [6] - 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 能推进技术进步 [6] 加分项 - 动手能力和代码能力强 ACM、ICPC等比赛获奖者优先 [9] - 对机器人技术有浓厚兴趣 参加过机器人比赛者优先 [9] - 熟悉物理仿真和常见的虚拟仿真环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