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基金Y份额
icon
搜索文档
[5月8日]指数估值数据(哪些基金适合养老;红利专题估值表更新;百分位估值表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5-08 22:04
市场表现 - 大盘整体上涨,收盘回到5星级水平 [1] - 大中小盘股普涨,成长风格涨幅略高于价值风格 [2][3] - 港股延续上涨趋势 [4] 美联储政策与宏观影响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但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延缓通胀下降,导致降息节奏放缓 [5][6][7] - 2024年降息预期仍存在,但幅度较此前市场预测缩小 [8] 国内政策利好 -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释放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号 [10] - 当前市场处于熊市底部阶段,利好信号集中出现 [11] - 政策效果需最终转化为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才能驱动股价 [12] 养老基金投资品种分析 1 养老基金Y份额 - 专供个人养老金账户,享个税递延优惠,适合高收入及未退休人群 [14][15][16][17] - 年投资上限1.2万元,流动性差(通常需退休后提取) [18][19] - 2024年12月首次纳入低费率指数基金(如A500、红利指数),Y份额费率为同类最低 [21][22][23] 2 红利指数基金 - 高股息率特性适合长期持有,分红随上市公司盈利增长而提升 [26][27][28] - 需关注基金历史分红记录(非强制分红) [29][30] - 代表性指数数据:上证红利股息率6.11%、中证红利5.8%、港股红利5.02% [33][34][63] 3 定期现金流组合(如月薪宝) - 分红频率更高(周/月),股债配比40%/60%,波动低于纯股票基金 [39][40][41][43] - 股票部分侧重红利、价值、低波动风格 [42] 其他潜在养老品种 - REITs指数基金:高分红(90%现金流分配),分散于基建、环保等领域,未来或成主流 [45][46][48] - 指数型分红险:海外市场成熟,提供保底收益+指数收益,内地尚未普及 [50][51][54] 上市公司与投资工具更新 - 小程序「今天几星」新增中证A500、港股科技等指数估值数据,支持分类筛选及基金购买 [59] - 5月9日直播将解读2024年报盈利变化及投资策略 [57] 代表性指数估值数据(部分) - 上证红利:市盈率9.76、市净率0.96、ROE 9.84% [63] - 中证A500:市盈率18.23、市净率1.76 [63] - 恒生指数:市盈率12.52、股息率3.44% [63]
公募基金小幅撤离,养老资金“越跌越买”,五一假期红利资产如何配置
华夏时报· 2025-04-30 20:26
但另一方面,红利资产正获得养老金资金的青睐。一季度,不少红利策略基金在规模增量上位列个人养 老基金Y份额前列。此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红利基金总规模达2513.67亿元,较去年四季度末增加约 270亿元。 面对红利资金的"降温",投资者有不同的看法。4月29日,上海招商银行投资经理张女士对《华夏时 报》记者表示,红利主题基金主要投资分红能力强的优质企业,同国家倡导价值投资理念相一致,更适 合投资者长期持有。前段时间,科技、机器人等板块引领股市,随着风格轮动,资金流向了确定性高的 板块,低波红利就遭到部分投资者抛售。 "目前,红利主题基金处于下跌状态,有的价值投资者根据自身风格情况和投资倾向,选择低位分批买 入。但也有投资者延续第一季度继续抛售,转向购买人工智能等科技股。"张女士称。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红利主题基金如何配置? 公募基金对红利热情"降温" 今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对红利配置热情"降温"。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数据显示,偏股基金持有 红利低波指数和中证红利指数配置比例均小幅下降。一季度,偏股基金重仓股持有红利低波指数下降 0.62pct至4.73%,持有中证红利指数成分股仓位下降1.14pct至 ...
个人养老基金Y份额首破百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4-27 22:45
【导读】个人养老基金Y份额首破百亿元,多元扩容锚定长投新生态 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三周年之际,我国个人养老金市场迎来重要节点。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总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元,达113.9亿元,较去年年末增 长超20%。与此同时,产品池持续扩容,个人养老金基金增至288只。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随着指数基金等低成本、高透明工具的引入,个人养老金账户有望提升配置效 率,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构建"长钱长投"的良性生态。 Y份额规模突破百亿元 证监会公布的《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个人养老金基金数量扩容至288只。 "纳入指数基金等具有工具属性的资产可能是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的一个方向。从这个思路延伸,可以 覆盖的资产类别还包括固定收益类指数基金和黄金类指数基金等,能更好地体现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普惠 性和可持续性。"李正一说。 民生加银基金认为,指数基金与养老金投资者的需求高度适配。首先,被动投资者不用过度担心非系统 性风险和主动策略失效,有助于养老金账户在长期投资中保持相对稳定的收益轨迹,符合养老资金 对"稳健增值"的核心需求——以较低的管理费率获得与市场指数相近的收益,再借由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