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产品

搜索文档
工行吉林省分行:全方位布局打造吉林特色养老金融服务网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5 21:12
银发经济博览会 - 2025吉林(长春)银发经济博览会暨医疗康养产业大会于7月25日在长春国际农业会展中心开幕 主题为"银发新经济 康养新未来" [1] - 博览会汇聚行业精英与专家学者 共同探讨银发经济新趋势和医疗康养产业新发展 [1] - 中国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积极参与 展示其在养老金融服务领域的全面布局与显著成就 [1] 工行吉林省分行养老金融服务 - 公司通过"贷款 债券 股权 代理 租赁 顾问"六位一体的投融资模式 为养老照护 医疗康复等领域提供金融支持 [5] - 公司积极服务养老产业新质生产力 打造养老资产全景视图 用户可通过手机银行查询养老资产 [5] - 公司提供全生命周期养老财富管理服务 为不同年龄段客户提供精细化服务方案 [6] - 公司各类养老金业务总规模超过200亿元 上线个人养老金产品128只 开户数量超60万户 [6] - 公司已完成1家旗舰网点 20家标杆网点 239家基础网点建设 为老年人提供金融服务和社交场所 [6] - 公司为省内养老产业提供投融资支持超过2亿元 并开发"银发产业云"平台助力养老服务机构 [6] 工行养老金融发展历程 - 中国工商银行2004年率先成立负责养老金业务的总行部室 [6] - 经过20余年发展 已建立先进成熟的养老金融综合服务体系 [6] - 工行吉林省分行秉承总行理念 建立涵盖养老金 养老服务 养老产业为一体的服务网络 [6]
全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7亿人
南方农村报· 2025-07-24 21:06
全国人均预期寿 命达79岁,基本 养老保险覆盖 10.7亿人_南方 +_南方plus 7月24日,民政 部和全国老龄办 发布《2024年度 国家老龄事业发 展公报》。公报 显示,截至2024 年末,全国60周 岁及以上老年人 口31031万人, 占总人口的 22.0%;65周岁 及以上老年人口 22023万人,占 比达15.6%。全 国65周岁及以上 老年人口抚养比 22.8%。公报同 时显示,全国人 均预期寿命达到 79.0岁,比2023 年提高0.4岁。 多支柱养老保障 体系成型 养老保险覆盖范 围继续扩大。 2024年,全国参 加基本养老保险 超10.72亿人, 较上年末增加 639万人。同步 调整企业和机关 事业单位退休人 员基本养老金, 2024年全国总体 调整比例为 3%。2024年城 乡居民基本养老 保险全国基础养 老金最低标准提 高20元。 个人养老金制度 于2024年12月15 日起在全国范围 内全面实施。市 场共提供各类理 财、储蓄存款、 商业养老保险和 公募基金等个人 养老金产品1010 款,第三支柱养 老保险体系逐步 完善。 基本医疗保险覆 盖面持续扩大。 截至2024年末, 全国基本 ...
一组数据看2024年我国老龄事业各方面发展
央视新闻· 2025-07-24 13:40
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日前发布《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全面展示2024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概 况和老龄事业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2024年全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 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 口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22.8%。全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9.0 岁,比2023年提高了0.4岁,已位于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更加完善 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截至2024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 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均比上年末有所增加;全国有15.93万户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3242万人, 企业年金投资运营规模3.6万亿元;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有序发展,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在售各类理 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和公募基金等个人养老金产品共1010款。 老年助餐服务稳步发展,截至2024年末,全国老年助餐点达7.5万个。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2024年,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健康服务的 ...
个人养老金产品开始拼收益了:“存量客户”最高回报近30%
搜狐财经· 2025-07-23 15:14
个人养老金产品表现 - 首批个人养老金客户通过投资偏股型FOF产品获得可观收益,24000元本金产生近5000元收益,账面投资回报接近30% [2] - 资本市场活跃带动高风险类养老基金表现优异,尤其是FOF产品在四大类产品中表现突出 [2] - 养老目标Y份额FOF产品回报率领先,年内平均回报率达4.96%,工银养老2050Y以18.42%领跑 [4] - 30只Y份额基金成立以来回报率突破10%,广发养老目标2060五年持有期Y以27.65%居首 [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个人养老金产品数量达1060款,较一季度末增加47只,其中基金类产品297只 [8] - 个人养老金基金规模一季度突破百亿达113.9亿元,较年初增长21.28%,FOF规模占102.04亿元 [6] - 指数基金Y份额规模较年初增长4倍,显示投资者理念成熟推动长线投资趋势 [6] - 截至2024年11月已有7279万人开通账户,潜在资金体量达8735亿元 [7] 产品类型与特点 - 四类产品中储蓄类466款、基金类297款、保险类262款、理财类35款 [8] - 养老基金Y份额新增9只均为FOF产品,多家机构首次有产品纳入 [6] - 保险和储蓄类产品仍为主流,但基金类产品随市场反弹吸引力增强 [8] - 不同产品满足不同需求:保险重保障、基金重增值、理财储蓄重安全保值 [10] 行业发展趋势 - 资管机构将持续加大养老金融支持力度,预计Y份额产品持续扩容 [6] -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推广后产品类型增加,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目录 [7] - 长期资金入市有望优化A股市场生态,为长牛奠定基础 [7] - 投资者理念成熟推动"长钱长投"趋势形成,产品选择呈现"各有所好"局面 [6][8]
天天基金养老投教活动首进上市公司,带您解锁从容养老密码
天天基金网· 2025-07-23 14:32
行业背景与政策推动 - 2025年是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的关键之年,行业正推动养老投教活动从"落地生根"走向"深入人心"[1] - 中国老龄化加速,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迫在眉睫,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应对老龄化的关键举措和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源头活水[19] - 公募基金作为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金管理的核心力量,需进一步发挥优势助力个人养老金高质量发展[19] 公司战略与活动概况 - 天天基金联合东方财富证券发起"从容规划,稳健增值"养老投教系列活动,聚焦上市公司职工群体,首场活动于江苏江阴恒润股份举办[1][3] - 活动覆盖上市公司高管、中青年骨干及基层员工,通过系统化知识讲解和场景化案例解析提升职工科学养老意识[14] - 公司作为首批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构建覆盖"投前、投中、投后"的全流程养老投教陪伴体系,未来将持续深化创新实践[20][21] 活动内容与实施细节 - 富达基金团队进行养老政策解读,使用"富达养老计算器"模拟不同年龄/收入职工的养老储备需求,强调"早规划、早收益"逻辑[6] - 详细讲解个人养老金账户税收优惠政策及四类养老产品(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的选择与投资策略[9] - 设置互动问答环节,围绕"个人养老金提取税率""年度节税上限"等话题增强参与感,职工反馈税收优惠力度大且能增值退休保障[11] 目标企业与市场潜力 - 恒润股份作为风电零部件及算力设备供应商,2024年合并销售额超17亿元,拥有1500余名员工,养老需求日益增长[7] - 活动精准触达不同收入层次与养老需求的职工群体,后续将扩展至更多上市公司,强化企业职工养老规划认知[14][17] 行业价值与社会意义 - 活动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助力实现"老有所养"目标,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普及[13][21] - 公募基金行业需探索多样化养老需求服务路径,优化产品创新功能以提升投资者体验[21]
金融为帆 奋楫“银发蓝海”
金融时报· 2025-07-21 10:29
银发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业、适老类家庭服务业、适老类社会看护与帮助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0.9%、14.1%、8.8%,较全国服务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37.7个、10.9个、5.6个百分点 [1] - 银发经济内涵已超越传统养老范畴,涵盖衣食住行、文教娱乐、医护康养等全链条产品与服务,包括老年食品、功能服饰、适老化改造、居家养老机器人、中医保健、旅居养老、个性化教育、老年益智游戏等 [1] - 当前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预计2035年达30万亿元 [1] 金融政策支持 - 2024年12月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目标2028年基本建立养老金融体系,2035年实现金融与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良性循环 [2] - 2024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强调健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金融体系,完善相关政策 [2] - 2024年5月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及养老产业 [3] 金融政策落地案例 - 黑龙江省首笔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2.71亿元投向康养社区项目,用于养老护理设施升级与智能照护系统建设,建成后可提供384套旅居养老公寓和1365张养老床位 [3] - 陕西省截至2024年6月末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领域贷款余额314.82亿元,6月新发放养老产业贷款10.97亿元 [3] 行业发展挑战 - 老年群体支付能力分化、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专业人才短缺、高科技适老产品落地难等问题突出,源于产业供给端结构性短板与制度环境协同不足 [3] 金融解决方案 - 完善养老金融产品体系:针对老年人风险偏好开发专属产品,个人养老金产品数量已超1000只,覆盖存款、理财、保险、基金等品类,需加强投资者教育 [4] - 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探索政府、企业、个人多元筹资机制 [4] - 加大产业融资支持:开发长期限、轻担保信贷产品,保险资金可投资养老社区、康复机构股权,资本市场应畅通IPO、债券发行等融资渠道 [4] 经济影响 - 银发经济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也是挖掘内需潜力的新引擎,金融支持将释放其增长动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5]
法巴农银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业务获突破
中国基金报· 2025-07-20 21:41
外资控股合资理财公司发展概况 - 外资控股合资理财公司发展势头强劲 法巴农银理财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 贝莱德建信理财规模超过513亿元 [1] - 市场上共有5家外商控股合资理财公司 分别为汇华理财 贝莱德建信理财 施罗德交银理财 高盛工银理财和法巴农银理财 [2] - 中国理财市场规模约为30万亿元 外商控股理财公司占比仍然较小 但未来有较大发展空间 [4] - 安本投资和信银理财有意设立合资理财公司 以进入中国理财市场 [5] 法巴农银理财业务进展 - 法巴农银理财于2023年9月开业 是5家公司中开业最晚的一家 但业务发展较快 管理规模突破600亿元 [2] - 二季度以来进入发展快车道 4月底规模突破400亿元 两周前突破500亿元 [2] - 产品布局均衡 封闭型产品业绩基准达标率较好 农业银行大力支持形成良性循环 [2] - 产品布局聚焦三个方向 扩充QDII产品类型 加强量化能力开发 增加短期开放式产品供给 [2] - 公司规模需达到1500亿元才可能实现盈利 [4] 贝莱德建信理财业务进展 - 贝莱德建信理财2021年成立至今规模持续增长 已推出120只产品 最新规模超过513亿元 [3] - 产品线完整 分为八大系列 覆盖R1到R5各风险等级 包括人民币和外币 公募和私募等不同形态 [3] - 三大核心发展目标 第一是养老理财 拥有"养老理财"和"个人养老金"产品发行试点资格 已推出3只养老产品 [3] - 第二是全球配置能力 通过贝莱德全球平台应用战略资产配置理念 QDII产品是重要载体 [3] - 第三是重视风险管理 在产品设计 资产配置 运营管理等环节全面落实风险管理 [4] - 发展离不开建行的渠道力量 同时尝试多元化渠道建设 与中行建立合作关系 [4] 其他外资控股合资理财公司动态 - 高盛工银理财规模增长相当快 近期因产品到期规模有所降低 待新品发行后有望反弹 [4]
首尾规模相差超百倍,券商如何破局养老金融?
搜狐财经· 2025-07-20 20:46
券商养老金融业务现状 - 券商个人养老金产品代销规模首尾差距超100倍,从20多万元到2000多万元不等 [3] - 25家券商具备代销资格,18家披露规模,其中6家超千万元:中金公司(2482.76万元)、中国银河证券(1806.2万元)、广发证券(1718.36万元)、招商证券(1391.35万元)、国信证券(1377.94万元)、兴业证券(1142.22万元) [3] - 券商代销规模仅占公募Y份额基金总规模(91.43亿元)的1.5% [3] 业务发展制约因素 - 银行可代销全品类养老产品(储蓄、保险、理财、公募基金),券商主要限于公募基金 [1] -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仅限银行开立,券商交易账户依赖银行合作导致流程繁琐 [4] - 分业监管模式导致协调成本高,个人养老金业务涉及多领域牌照 [6] 券商破局策略 - 中金财富采取"投教+投顾"模式,推出养老知识普及内容和重点产品推荐清单 [7] - 中国银河证券打造"银河星安养"体系,结合资产配置和康养医疗服务,账户突破18万户,业务规模近4亿元 [8] - 平安证券推动从销售导向转向"买方投顾服务",基于AUM收费模式转型 [8]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中证协推动券商获取银行理财、保险产品销售牌照 [11] - 发展独立第三方个人养老金产品评价服务,从1060只产品中筛选最适合产品 [12] - 引入银行理财、保险产品满足多元化需求,服务国家养老金融战略 [13] - 从开户争夺转向产品力与生态服务全方位竞争 [14] 市场挑战 - 运作满2年的FOF产品平均收益率2.92%,中位数3.56%,119只产品取得正收益 [4] - 储蓄、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基金业绩波动大导致参与热情不高 [4] - 投资者普遍缺乏付费习惯,面对复杂产品体系投顾难以面面俱到 [12]
首尾规模相差超百倍,券商如何破局养老金融?
中国基金报· 2025-07-20 20:32
券商个人养老金业务现状 - 券商个人养老金代销规模分化显著 首尾差距超100倍 代销规模从20多万元到2000多万元不等 [3] - 18家券商披露代销数据 其中6家超千万元 中金公司以2482.76万元居首 银河证券(1806.2万元)和广发证券(1718.36万元)分列二三位 [3] - 券商代销规模仅占公募Y份额基金总规模(91.43亿元)的1.5% 与银行存在显著鸿沟 [3] 业务发展制约因素 - 银行可提供全品类养老产品(储蓄/保险/理财/公募) 券商主要限于FOF基金 仅少数拥有保险销售牌照 [1][4] - 业务流程繁琐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仅限银行开立 券商交易账户需依赖银行合作 [4] - 分业监管模式导致协调成本高 个人养老金涉及基金/银行/信托/保险等多领域牌照 [7] 产品表现与市场环境 - 运作满2年的150只FOF中 119只取得正收益 平均收益率2.92% 中位数3.56% [5] - 低利率环境下储蓄/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 保险预定利率下调 基金业绩波动大 影响投资者参与热情 [5] - 个人养老金产品数量达1060只 投资者面临选择困难 [11] 券商突破路径 - 中金财富采取"投教+投顾"模式 推出养老知识短视频和产品推荐清单 上半年重点制作《养老金融:打工人如何规划养老?》等内容 [7] - 银河证券打造"银河星安养"体系 结合保险/康养/医疗服务 账户突破18万户 业务规模近4亿元 [8][9] - 平安证券推动"买方投顾服务"转型 重构资金属性/客户关系/服务模式 强调长期资产配置 [9] 政策与行业建议 - 中证协推动券商获取银行理财/保险销售牌照 金融监管总局将实施《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 [11] - 建议发展第三方养老金产品评价服务 从1060只产品中筛选最适合选项 [11] - 券商呼吁纳入银行理财/保险产品 完善服务能力 满足多元化需求 [12]
中国A股月度报告_ 2025年6月:得益于市场情绪和流动性改善,股市上涨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信息技术、金融、材料、通讯服务、工业、能源、房地产、医疗保健、可选消费、公用事业、日常消费等 [2] - **公司**:协鑫能科、金龙羽、巨人网络、建设工业、沪电股份、盐津铺子、光启技术、恩华药业、长源电力、粤电力A等A股公司;国泰君安国际、亚盛医药、趣致集团、中信金融资产、国银金租、中环新能源、东风集团股份、脑再生、小马智行、联掌门户等香港、美国上市中国公司 [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表现 - **指数表现**:6月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分别上涨2.5%/4.3%/5.5%,同期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分别上涨3.4%/2.9%,原因是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提振市场情绪以及中小盘股受益于境内流动性充裕 [4] - **行业表现**:信息技术(涨10%)、金融(涨7%)和材料(涨7%)表现居前;日常消费 (跌3%) 、公用事业 (0%) 和可选消费 (0%) 排名垫底 [4] - **个股表现**:协鑫能科1个月涨幅达76.3%,金龙羽涨70.6%,巨人网络涨63.1%等;盐津铺子跌9.0%,光启技术跌9.9%,恩华药业跌10.1%等 [2] 市场驱动因素 - **正面因素**: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提振市场情绪,中小盘股受益于境内流动性充裕;潜在的改革或带来上行利好,如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贸易顺差收窄以及产业政策调整 [4] - **负面因素**:近期达成中美贸易协定面临更高障碍 [4] 资金流动 - **A股资金流向**:截至6月20日的四周内,EPFR数据显示净卖出A股4.75亿美元,金融、工业和日常消费为首,房地产、通信服务和能源净卖出最少;自2024年9月23日以来,净买入A股总额为8400万美元,自今年3月中旬高点以来,净卖出A股总额为18亿美元,96%的净买入等值资金已获利了结 [4] - **海外上市中国股票资金流向**: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录得净流入,自3月高点以来有14亿美元净流入,占24年9月23日以来总计45亿美元净流入的约30% [4] 主要宏观数据 - **经济活动**:5月零售额强于预期,同比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令人失望,同比增长2.9%,各经济部门之间不平衡持续存在 [4][31] - **工业产值**:5月工业产值同比增长5.8%,略低于4月的6.1% [4] - **商品出口**:5月商品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增长4.8%,低于4月的8.1% [4] - **外汇储备**:5月中国外汇储备升至32,850亿美元,隐含资本流出545亿美元 [4] - **汇率和国债收益率**:美元/人民币汇率降至7.16,6月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降至1.65% [4] 板块走势原因 - **信息技术**:科技硬件股尤其是AI主题股以及软件股推动其强劲反弹 [6] - **金融**:券商股受益于稳定币主题,中国政府推动个人养老金产品和商业年金提振保险公司表现 [6] - **材料**:稀土和黄金股上涨使其跑赢大市 [6] - **日常消费**:监管对中国政府官员和国企员工实行禁酒令导致其表现不佳 [7] - **公用事业**:发电量低迷使其表现停滞不前 [7] - **可选消费**:耐用消费品和服务跑赢大盘,但家电和汽车跑输大盘,表现分化 [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两融及基金发行**:6月A股两融余额占A股市值的比重稳定在2.3%左右,6月底总融资买入量占A股总成交量的比重从5月底的约8%进一步提升至9.8%;6月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发行量为100亿元/50亿元,而5月为240亿元/240亿元 [18][20] - **沪深300指数每股收益预期调整&估值**:6月底,市场对沪深300指数2025/2026年每股收益预期同比增长15.5%/12.5%,与5月底持平,对应市场一致预期的2025/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13.9倍/12.3倍 [24] - **经济与政治因素回顾**:6月1年期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平均下降5个基点,10年期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3个基点;5月社会融资规模为22,870亿元,社会融资增速保持8.7%不变;新增贷款不及预期,为6200亿元,增速小幅下降至7.1%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