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镜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天风医药细分领域分析与展望(2025Q3):医疗设备行业及个股2025三季度回顾与展望
天风证券· 2025-11-14 11:11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且评级为“维持” [2]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三季度医疗设备板块业绩曙光初现,营收实现同比增长,但前三季度整体业绩仍承压 [3] - 国内医疗设备招投标活动持续恢复,中标总金额同比大幅增长,行业需求迎来拐点 [3] - 医疗设备企业出海趋势显著,全球化布局加速,海外业务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3] 医疗设备2025年三季报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板块整体营业收入为647.89亿元,同比下滑1.65%,归母净利润为106.30亿元,同比下滑21.13% [8] - 2025年第三季度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1.28%至223.9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70%至31.66亿元,业绩呈现复苏迹象 [8] - 2025年前三季度板块毛利率为50.53%,第三季度为50.60%,同比小幅下降0.70个百分点,主要受国内集采和招采价格压力影响 [8][9] - 2025年1-9月医疗设备中标总金额达1259.08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CT和磁共振设备中标金额同比增速分别高达86%和72% [10][11] 细分领域分析 - **医学影像设备**:国内招采需求稳步复苏,海外市场增长潜力加速释放 [16] - 联影医疗2025年前三季度海外业务收入19.93亿元,同比增长41.97%,收入占比提升至22.50% [19] - 迈瑞医疗医学影像产线第三季度收入16.89亿元,其中国际业务占比达61% [19] - 2025年9月医学影像设备中标金额155.34亿元,招标活动持续回暖 [19] - **常规医疗设备**:海外市场业绩增长亮眼 [20] - 迈瑞医疗2025年第三季度国际业务同比增长11.93%,欧洲市场增速超过20% [24] - 理邦仪器美国本土制造项目进展顺利,新增场地获相关生产认证 [24] - **家用医疗设备**:影响力持续提升,产品冲向海外市场 [25] - 鱼跃医疗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18.86亿元,同比增长9.6%,海外收入保持高速增长 [27] - 瑞迈特家用呼吸机全球销量世界第二,致力于打造全球呼吸健康管理平台 [27] - **康复设备**:行业需求逐步回暖,经营情况边际好转 [28] - 诚益通第三季度营收2.25亿元,同比上涨48.67% [32] - 翔宇医疗、麦澜德等公司积极布局以“脑机接口”为代表的新兴技术 [32] - **医院自动化**:板块业绩亮眼,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33] - 健麾信息第三季度营收1.12亿元,同比增长124.93%,海外多个市场实现突破 [35] - 艾隆科技第三季度营收1.49亿元,同比增长83.53% [35] - **软镜**:国内市场受益于招采标回暖市场复苏 [36] - 开立医疗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4.95亿元,同比增长28.42%,内镜业务市占率提升 [38] - 澳华内镜新品AQ-400系列国内获证,有望拉动业绩增长 [38] 相关标的三季报总结 - **迈瑞医疗**: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90.91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国际业务同比增长12%,欧洲市场增速达20% [43][47] - **联影医疗**: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8.59亿元,同比增长27.39%,海外业务收入19.93亿元,同比增长41.97% [48][52] - **华大智造**: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7.55亿元,同比增长14.45%,亏损幅度同比收窄74% [53][56] - **开立医疗**: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4.59亿元,同比增长4.37%,血管内超声业务同比增长270% [57][63] - **鱼跃医疗**: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5.45亿元,同比增长8.58%,海外市场保持高速增长 [64][66] - **万东医疗**: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1.89亿元,同比增长8.73%,海外重点区域如欧洲市场同比增长157% [67][72]
大幅裁员!内镜巨头宣布全球转型,布局AI与机器人
思宇MedTech· 2025-11-10 13:28
战略转型核心 - 公司宣布全球战略转型计划,旨在重塑内镜驱动的医疗未来,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医疗生态系统的融合 [2] - 战略核心是构建智能化内镜生态,公司目标是从硬件制造商转型为以智能、互联与临床解决方案为核心的医疗科技企业 [3] - 新战略的三大支柱包括创新驱动增长、简化高效和责任明确,其中创新驱动增长聚焦AI赋能内镜、手术机器人及云端互联解决方案 [5][6] 组织与成本优化 - 为提升效率与敏捷性,公司将进行全球组织结构优化,预计削减约2000个职位,主要集中于后台支持与非核心管理环节 [2][7] - 通过组织优化,公司预计每年可节省约240亿日元(折合约1.5亿美元)的运营成本 [7] - 节省的资金将主要投入AI算法研发、数字内镜影像系统以及柔性机器人技术等重点项目 [7] 财务目标与资本策略 - 公司设定了至2029财年的财务目标,包括年均收入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以及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0% [10] - 资本分配策略将保持平衡与灵活,重点投向创新投资、股东回报和战略并购 [10] - 战略并购将聚焦微创手术、数字医疗与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 [10] 管理层调整 - 公司宣布多项人事变动以支撑战略执行,Keith Boettiger将自2026年4月1日起出任执行董事兼胃肠解决方案事业部负责人 [10] - Yasuo Takeuchi将于2026年3月底正式卸任执行主席及ESG负责人,结束其40年的任职生涯 [10]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此次转型标志着公司从内镜制造商向智能诊疗生态的再造,AI与机器人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12][13] - 行业层面,对内镜的定义将从观察工具演化为智能诊疗平台,AI算法与机器人组件需求预计将持续上升 [16][17] - 组织重构旨在缩短决策链条,提升全球资源调配效率,为创新投入创造空间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