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

搜索文档
构筑"潜在粮仓" 农发行大庆市分行推动盐碱地改良
证券日报· 2025-07-03 10:02
盐碱地改造是一项涵盖"建立排灌、电力铺设、田块划分、铺设田间道路、深耕平整土地、泵站建设、 喷洒土地改良剂、培肥土壤、农作物种植"在内的综合性工程,资金需求量巨大,迫切需要金融助力。 农发行大庆市分行主动融入大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为盐碱地改造项目提供金融助力,擦亮"农 地银行"品牌。该分行深入分析辖内盐碱地整体情况、治理资金缺口、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开展重点 营销,靶向发力为盐碱地改造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为盐碱地改造项目 审批贷款,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农发行大庆市分行党委委员刘博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我行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新'农 地+'系列融资模式,全力支持盐碱地综合治理,为改造项目赋能增效。" 夏至刚过,恰是农耕好时节。记者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双榆树乡双榆树村见到,在农发行信贷支持 下,当地的盐碱地改造工作如火如荼,经平整后的盐碱土地再经抛洒改良材料、灌水打浆、排水等多道 程序,完成"洗盐洗碱",土壤指标检测数据显示,改造后已达到水稻种植土壤标准。 ■本报记者黄力辉 盐碱地被称为"大地之殇",其治理利用是全球性难题。黑龙江省大庆市域内存在多处盐碱化土地,植 ...
农发行广元市昭化区支行助力打造坚实“耕”基 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证券日报· 2025-06-20 14:46
政策性银行支持耕地保护与农田建设 - 农发行昭化区支行"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农地类贷款12亿元,重点支持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1] - 采用"农地+"融资模式,探索耕地修复、土地开发复垦及耕地质量治理工程,解决耕地流出和违规占用问题[1] - 2023年投放耕地治理与保护贷款1500万元,推动土地整治助"粮田变良田"[1]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针对耕地分布不均和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投放4.2亿元贷款支持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等工程建设[1] - 建成后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良田格局[1] - 智能农机和灌溉系统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改变"望天收"困境为"稳产丰"新景[2] 金融服务优化措施 - 实施"客户满意百分百"计划,组建专业团队提供全流程融资方案设计和贷后管理[3] - 简化线上办贷手续,提升效率,获地方政府高度评价[3] - 未来将持续加码高标准农田和土地综合整治领域信贷投入[3]
差异化金融服务支持“三农”
经济日报· 2025-05-15 05:59
乡村振兴金融政策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提出深化"三农"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增强重点领域金融供给、改善服务质效等要求 [1] - 要求构建层次分明、优势互补、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体系 [2] - 政策性金融、国有大行、中小银行需协同构建多层次差异化服务体系 [4] 政策性银行支持 - 农发行作为唯一农业政策性银行,提供利率优惠、资金充足、期限长的贷款产品 [2] - 截至2025年3月末累计投放农地类贷款1046.9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2] - 2025年将全力保障粮油收储资金供应,巩固粮食收储主渠道地位 [5][6] 国有大行举措 - 建设银行2024年涉农贷款余额3.33万亿元,同比增2513.19亿元(+8.16%) [3] - 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29万亿元,占贷款总额超25%,增速高于全行平均 [3] - 农业银行定位"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县域客户经理达5.5万名,"粮农e贷"产品支持粮食全产业链贷款余额9945亿元(2024年新增1499亿元) [3][6] 中小银行实践 - 龙港农商银行累计走访农户3.68万户,发放涉农贷款133.29亿元 [3] - 北京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024年同比增长19.96%,创历史增量新高 [3] - 乐清农商银行创新"补贴确权即放款"模式,发放春耕贷款4.56亿元支持139户种粮大户 [6] 粮食安全金融保障 - 工商银行2024年涉农贷款新增近8000亿元,联合启动粮食安全行动 [6] - 瑞安农商银行建立助耕贷款绿色通道,实现1个工作日内办结,并提供无还本续贷支持 [6] - 金融机构需聚焦粮食生产、加工、运输全产业链信贷需求,配合千亿斤产能提升工程 [7] 数字金融应用 - 数字化手段降低交易成本,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解决农村信用评级不足问题 [8] - 广西农业企业通过"银税互动"获邮储银行400万元、柳州银行200万元信用贷款 [8] - 农业银行推出"农银e贷"等数字化产品,深化大数据运用优化服务流程 [9]
日本将禁止短期停留的外国人获取农地
日经中文网· 2025-03-08 14:27
日本农林水产省将加严外国人在日本国内获取农地时的条件。自4月起,将要求外国人必须向审 查机构报告在留资格期限。在外国人的在留资格短期内到期等情况下,将不允许获取农地。背后 原因是日本对海外资本和外国人大量持有农地存在担忧…… 背后原因是日本对海外资本和外国人大量持有农地存在担忧。比如,与日本关系紧张的国家的相 关人员获取农地后,如果停止生产,有可能会对日本国内的食品供应造成影响。 日本政府2023年9月要求外国人在新获取农地时,必须报告国籍和海外资本情况。个人需要申报 国籍和在留资格,法人则需要申报主要股东的国籍等信息。 日本农林水产省将加严外国人在日本国内获取农地时的条件。自4月起,将要求外国人必须向审查机构 报告在留资格期限。将从经济安全保障的角度出发加强警惕,以防出现因停止生产而影响日本国内食品 供应等情况。 要获取日本国内的农地,需要向日本市町村的农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无论是哪国国 籍,原则上都要求每年从事农业生产150天以上。企业法人的话,农业相关人员必须占该法人总 表决权的一半以上。 今后,将以外国人为对象,进一步收紧条件。在外国人的在留资格短期内到期等情况下,将不允 许获取农地。无论是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