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安全保障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2026年1月试采南鸟岛海域稀土
日经中文网· 2025-07-01 14:30
日本深海稀土开采计划 - 日本计划使用探测船从海平面下5500米处回收含有稀土的泥土,若成功将成为全球首例 [1] - 中国在全球稀土生产中占到大半份额,日本希望通过开发国产资源减少对外依赖 [1][3] - 日本专属经济区(EEZ)的南鸟岛周边稀土储量达1600万吨,为全球第3大规模 [1] 技术实施与时间表 -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将于2026年1月在南鸟岛海域开始试采,使用地球深部探测船"地球号" [1] - 2022年8~9月已在茨城县近海2500米深度成功试采,此次将在5500米深度验证技术可行性 [2] - 试采原计划2024年度进行,因管道制造延迟推迟至2025年度,实际执行时间为2026年1月 [2] 试采规模与成本 - 2026年试采将持续3周,回收35吨泥土,预计每吨泥土可获得2公斤稀土 [2] - 2027年度计划扩大试采规模,目标回收1000吨泥土,并在南鸟岛建设简易处理设施 [2] - 采购管道及相关设备花费约120亿日元 [2] 资源与经济意义 - 南鸟岛周边海底泥土富含镝(用于EV电机磁铁)和钆(用于反应堆控制材料)等稀土元素 [1] - 日本政府提出"促进在2028年度以后尽早实现社会应用",但需解决深海开采技术和运输成本问题 [1][2] - 尽管盈利性不确定,项目在经济安全保障上具有战略意义 [3] 其他相关开发 - 东京大学和日本财团也在推进回收"锰结核"(含稀有金属的岩石)的计划 [3]
日本讨论成立“国家造船厂”,由政府主导建设和装备造船厂
环球时报· 2025-06-24 05:38
日本政府重振造船业提案 - 日本自民党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本部提交提案,要求今秋前制定包含具体支援措施、实施时间表及预计公私部门投资规模的造船业振兴计划 [1] - 提案核心为"国家造船厂"构想,拟由政府新建/收购造船设施后委托私营运营,依据《防卫生产基础强化法》和《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提供支持 [1] - 计划将船体列为"特定重要物资"以获取财政援助,强化供应链,预计需1万亿日元(约490亿元人民币)投资,政府考虑设立专项基金并纳入2025财年补充预算 [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日本造船业从业人数5年内减少超1万人,2024年降至7.1万人(含外籍劳工) [2] - 全球市场份额从90年代50%跌至当前10%,2024年5月新船订单量同比暴跌48%至88.41万总吨 [3] - 行业面临劳动力短缺、基础设施老化问题,产能萎缩导致市场份额落后于中韩 [2][3] 国际合作与战略目标 - 提案强调与美欧合作,包括技术协作及在日本船厂维修美军舰艇 [2] - 日美正筹备设立造船业振兴基金以吸引投资 [3] - 日本造船工业会提出2030年夺取20%全球市场份额的目标 [3] 行业风险预警 - 丹麦船舶金融公司报告显示,若无法获得大量新订单,日本船厂产能利用率或从2024年50%骤降至2027年20%,威胁工业产出与技术工人保留 [3]
日美将在G7峰会前再次举行关税磋商
日经中文网· 2025-05-31 16:07
日美关税谈判进展 - 日美关税谈判第四轮部长级磋商结束 双方同意在6月中旬G7峰会前再次举行磋商 [1] - 日方谈判负责人赤泽亮正表示"面向达成共识的讨论正在取得进展" [1] - 磋商持续约130分钟 美方出席人员包括财政部长贝森特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 但USTR代表格里亚未出席 [1] 谈判重点议题 - 双方讨论扩大日美贸易、非关税措施及经济安全保障等议题 [1] - 日方再次强烈要求美国重新审视一系列关税措施 [1] - 美方强调应对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扩大投资以及共同应对经济安全保障等事项的重要性 [2] 半导体与稀土领域合作 - 赤泽提及半导体领域 表示日美各自拥有优势 通过互补构建强韧供应链是合作基础 [2] - 稀土被明确列为经济安全保障领域的重要议题 [2] 高层会谈安排 - 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预定在加拿大G7峰会期间举行会谈 [1] - 日方计划配合6月上旬巴黎OECD内阁会议 寻求与USTR代表格里亚展开谈判 [1]
日美首脑举行25分钟电话磋商
日经中文网· 2025-05-30 15:39
石破茂在电话磋商后接受采访(29日深夜,首相官邸,kyodo) 双方讨论了应对美国关税措施以及经济安全保障的问题。在5月30日即将于华盛顿举行的第四轮 日美关税部长级磋商之前,双方交换了认识…… 日本首相石破茂于5月29日晚间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约25分钟的电话磋商。双方讨论了应对 美国关税措施以及经济安全保障的问题。在5月30日即将于华盛顿举行的第四轮日美关税部长级 磋商之前,双方交换了认识。 石破在电话磋商后在首相官邸向媒体表示,此次磋商是应日本方面的请求而实现的。他表示,"进 行了有助于推动日美合作的意见交流"。他强调,"我们彼此敞开心扉,进一步加深了对彼此想法 的了解"。他还表示,"我国的立场没有变化"。 日美首脑计划在6月15~17日于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首脑会议(G7峰会)期间举行会谈。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日经中文网 https://cn.nikkei.com 视频号推荐内容: 石破茂与特朗普通电话是5月以来第二次,上一次是在第三轮部长级磋商之前。 ...
石破与特朗普通电话,确认6月举行首脑会谈
日经中文网· 2025-05-23 15:09
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REUTERS) 双方进行了45分钟的电话磋商。将根据关税谈判的进展,协调石破的访美计划…… 日本首相石破茂5月23日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45分钟的电话磋商。双方就美国关税措施 的应对以及经济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交换了意见,还确认将在6月于加拿大召开的七国集团首 脑会议(G7峰会)期间,举行日美首脑会谈。将根据关税谈判的进展,协调石破的访美计 划。 电话磋商结束后,石破在日本首相官邸向记者团透露,此次通话是应美方提议进行的。石破 就预定于5月23日在华盛顿举行的日美部长级关税磋商称:"已向对方表示希望进行建设性的 磋商,特朗普总统也表示同意"。 G7峰会将于6月15日~17日在加拿大西部的卡纳纳斯基斯(Kananaskis)举行。石破在电话 中表示:"期待进行面对面会谈"。据称,特朗普也表达了同样的意向。 日美已确认将在关税谈判中以最终达成首脑间协议为目标。将根据部长级磋商的进展,探讨 石破在峰会前后访美的可能性。 日本正在商讨通过扩大投资以及创造就业岗位等能对美国经济做出贡献的方案。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日经中文网 htt ...
日方:关税谈判不纳入汽车将无法达成协议
日经中文网· 2025-05-04 13:13
文章核心观点 日美第二轮部长级关税谈判未达成共识,双方立场存在差距,美方提出的框架方案对个别品类关税消极,日方要求调整,双方还讨论了半导体领域合作并启动事务级磋商 [1][2][3] 分组1:关税谈判立场 - 日本经财相赤泽亮正表示不对包括汽车在内的个别品类关税调整,日美关税谈判将无法达成协议,希望美国重新审视所有关税措施 [1] - 日本首相石破茂称正在就所有关税磋商,日美立场有差距,未到能找到共识局面,对美国汽车零部件加征25%附加关税表示遗憾,指示加快研究应对方式 [2] - 美方提出的框架方案聚焦对等关税,但对降低汽车、钢铁和铝等个别品类关税消极,日方反对 [3] 分组2:会谈讨论内容 - 双方就扩大贸易、非关税措施以及经济安全保障方面合作进行深入具体讨论,还讨论了半导体领域合作方案,考虑到中国,力争加强相关供应链 [2][3] 分组3:后续安排 - 第二轮会谈达成共识的事务级磋商于美国当地时间2日在华盛顿启动,日本外务省和经济产业省课长级官员参与,双方将深入磋商并调整5月中旬之后的第三轮部长级会谈 [3]
如果美国对中国集装箱船收入港费
日经中文网· 2025-03-27 11:34
美国对中国船只进行入港管制可能会导致全球海上贸易陷入混乱(洛杉矶港,REUTERS) "这将给业界带来严重后果",特朗普政府提出的中国船只入港限制方案引发业界广泛担忧。中国目 前掌握全球7成的新造船订单以及4成海上贸易。据估算,如果美国启动限制,主要海运企业每年将 增加200亿美元的成本、美国的商品出口将减少12%…… 特朗普在3月4日的施政方针演讲中称:"为了强化支撑国防的基础,要重振民用和军用造船业",并表示 将在政府内设立造船办公室,为美国国内的海事产业提供支援。 美国出口"将减少12%" 不过,将中国船只排除的做法并不现实。在集装箱运输高度依赖中国的情况下,全球的海运企业缺少可 以改换成不依赖中国的船舶和运输的选项。 "这将给业界带来严重后果",全球最大的海运企业"瑞士地中海航运(MSC)"首席执行官(CEO)索伦 ·托夫特(Soren Toft)显示出危机感称,如果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出的入港限制措施付诸实施,海运 行业每年将耗费超过200亿美元的成本。他说,海运企业无法独自承担的成本"最终将不得不由消费者来 支付"。 美国特朗普政府提出的中国船只入港限制方案引发了全球海运及产业界的广泛担忧。美国打 ...
日本将禁止短期停留的外国人获取农地
日经中文网· 2025-03-08 14:27
日本农林水产省将加严外国人在日本国内获取农地时的条件。自4月起,将要求外国人必须向审 查机构报告在留资格期限。在外国人的在留资格短期内到期等情况下,将不允许获取农地。背后 原因是日本对海外资本和外国人大量持有农地存在担忧…… 背后原因是日本对海外资本和外国人大量持有农地存在担忧。比如,与日本关系紧张的国家的相 关人员获取农地后,如果停止生产,有可能会对日本国内的食品供应造成影响。 日本政府2023年9月要求外国人在新获取农地时,必须报告国籍和海外资本情况。个人需要申报 国籍和在留资格,法人则需要申报主要股东的国籍等信息。 日本农林水产省将加严外国人在日本国内获取农地时的条件。自4月起,将要求外国人必须向审查机构 报告在留资格期限。将从经济安全保障的角度出发加强警惕,以防出现因停止生产而影响日本国内食品 供应等情况。 要获取日本国内的农地,需要向日本市町村的农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无论是哪国国 籍,原则上都要求每年从事农业生产150天以上。企业法人的话,农业相关人员必须占该法人总 表决权的一半以上。 今后,将以外国人为对象,进一步收紧条件。在外国人的在留资格短期内到期等情况下,将不允 许获取农地。无论是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