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达压缩机

搜索文档
格力电器战略解读:变与不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7 15:25
核心观点 - 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需平衡战略的"变"与"不变",格力电器通过坚守主业、严控质量、持续研发实现长期增长,同时通过多元化、品牌升级、渠道变革适应时代变化 [1][2][24] 格力的不变:制造业的长期主义 主业不变:聚焦实业 - 公司90%以上资源投向空调主业,拒绝房地产、金融等短期诱惑 [4] - 2014年明确走专业化道路,2017年成为唯一不做房地产的家电企业 [4] - 建立"战略过滤机制",新业务需满足强化空调主业竞争力、技术协同性、5年可持续性三重标准 [5][6] 质量不变:完美质量战略 - 1995年成立行业唯一筛选分厂,对零部件实施"海关式"筛查,维修率降至万分之一 [7][8] - 2005年推出"整机六年保修",2021年升级为行业唯一"10年免费包修"政策 [8] - 高质量策略使美国客户4万台空调仅4台需维修,长期包修政策反成成本最优解 [8][9] 研发不变:掌握核心科技 - 2002年自主研发中国首台数码多联式中央空调,打破日本技术垄断 [11] - 2004年建立压缩机生产基地,凌达压缩机问世使公司成为首家拥有自主压缩机品牌的中国空调企业 [12] - 截至2024年累计申请专利13万件,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技术全球唯一 [12][13] 格力之变:跟随时代起舞 战略之变:相关多元化 - 从空调延伸至生活电器(晶弘、大松品牌)、工业机器人、精密模具、数控机床、芯片等领域 [15] - 多元化基于主业技术协同,如工业制品应用于自身生产线并对外输出 [15] - 遵循"第二增长曲线"理论,在空调顶峰期布局新增长点 [16] 品牌之变:五次理念升级 - 1994年"格力电器,创造良机"→1997年"好空调,格力造"→2010年"掌握核心科技"→2013年"让天空更蓝,大地更绿"→2015年"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17][18] - 品牌升级呼应国家战略(如"中国制造2025")和社会需求(如环保议题) [18][19] 渠道之变:扁平化与场景化 - 2020年启动"去中间化"改革,经销商通过云网批系统直接提货,区域销售公司转型服务商 [20] - 2024年库存周转效率提升,净利润创321亿元历史新高 [21] - 2025年推出"董明珠健康家"体验店,打造"空气-水质-膳食"三大场景化体验区 [22] 行业背景 - 2025年家电行业面临智能化、场景化、生态化浪潮,传统企业处于战略拐点 [2] - 空调行业曾依赖进口部件(核心部件成本占比超60%),2004年能效标准政策加速技术升级 [11][12] - 国际市场竞争格局变化:日系品牌专利申请量下滑,中国技术从跟跑转向领跑 [12][13]
格力电器用财报诠释“技术长期主义者”胜利
凤凰网财经· 2025-05-01 19:34
核心观点 - 格力电器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战略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创造,营收下降6.8%至1900.38亿元但净利润增长10.91%至321.85亿元,体现盈利能力提升[1][3] - 公司通过渠道变革、技术投入和品牌溢价维持34.91%的高毛利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8.5%的利润率[4] - 分红政策每10股派20元现金红利,强化"低风险高回报"标签[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16.39亿元(+13.78%)、净利润59.04亿元(+26.29%)验证战略有效性[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900.38亿元(同比-6.8%),归母净利润321.85亿元(+10.91%)[1][3] - 消费电器业务毛利率34.91%保持行业领先[4]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业务营收占比9.12%,同比增长0.8%[7] - 海外营收增长13.25%,自主品牌占出口70%,"一带一路"市场占比超85%[7] 战略转型 - 从价格战转向技术驱动,拥有48项国际领先技术及13万项专利,中央空调连续13年国内第一[6] - 研发费用逆势增长,推出"董明珠健康家"渠道品牌重构零售价值链[4] - 布局工业核心零部件(凌达压缩机等)及光储空调、储能装备等新赛道[7] 行业影响 - 打破"降价-低质"循环,通过技术代差建立护城河[6][8] - 分体式空调全球零售量第一,中央空调服务大兴机场等超级工程[6] - 自主品牌国际化成效显著,产品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