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口陶瓷
icon
搜索文档
24岁,中国女首富的儿子出山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16 18:27
恒力集团及*ST松发资本运作 - 恒力集团2023年以8715亿元总营收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位,仅次于华为[3] - *ST松发提前近三年启动董事会换届,新提名9名董事中包括24岁的陈汉伦(创始人陈建华之子),原董事会成员无一人留任[3][4][5] - 陈建华、范红卫夫妇以1250亿元身价位列2024年全国富豪榜前20,并保持江苏首富地位(持股市值801.2亿元)[6][7] 家族接班布局 - 创始人子女已进入核心管理层:女儿陈逸婷(1993年生)任恒力石化国际总裁及集团副董事长,儿子陈汉伦(2001年生)任集团副总裁[10] - 陈汉伦拥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应用金融硕士学历,曾任职普华永道新加坡税务咨询[10] *ST松发资本运作历程 - 2018年恒力集团以8.2亿元收购*ST松发29.91%股权(单价21.91元/股),精准规避30%要约收购红线[14][15] - 原控股股东林道藩家族2018年出让股权时市值5.5亿元,交易溢价49%[14][15] - 2024年启动"类借壳"重组:剥离亏损陶瓷业务(2024年亏损0.77亿元),装入估值80亿元的恒力重工,并配套募资40亿元[23][27] - 重组后股价上涨14.7%,市值从401亿元升至460亿元[12] 恒力系资本运作模式 - 恒力石化借壳*ST大橡塑上市:2016年完成更名,累计融资6987.28亿元,市值从45亿元最高涨至3300亿元[19][21] - 采用"先借壳后注资"策略:2017年将亏损的恒力石化注入上市公司,2019年完成更名[20] - 恒力重工收购STX(大连)船厂耗资21.1亿元,延伸至造船业以协同化工运输需求[26] 行业背景与战略 - 恒力从纺织向上游拓展至炼化全产业链:2010年建PTA基地,2014年启动原油炼化项目以解决PX进口依赖(80%靠进口)[17][18] - 造船业务与化工形成协同:特种船舶运输石化原料,装备制造技术互通[26] - 采用"并购六条"新政后首单跨界重组案例,配套融资获瑞银等19家机构认购[27]
24岁,中国女首富的儿子出山了
创业家· 2025-08-14 18:12
恒力集团资本运作与家族接班 - 恒力集团2023年以8715亿元总营收位列民营企业500强第3位,仅次于华为[5] - 创始人陈建华、范红卫夫妇以1250亿元身价跻身2024年全国20大富豪家族,持股市值801.2亿元保持江苏首富地位[5][6] - 00后继承人陈汉伦(2001年生)首次亮相A股,位列*ST松发新提名董事第二位,拥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应用金融硕士学位及普华永道工作经历[5][8] - 家族接班布局已启动:女儿陈逸婷(1993年生)2023年起担任恒力石化国际总裁及集团副董事长[8] *ST松发资本重组 - 董事会提前三年换届,原9名董事全部更换,新提名9人[5] - 股价在公告后5个交易日内从401亿元市值上涨至460亿元,涨幅14.7%[13] - 完成"类借壳"操作:剥离原陶瓷业务,装入估值80亿元的恒力重工资产,并募集40亿元配套资金[24][26] - 2018年以8.2亿元收购29.91%股权(单价21.91元/股),精准规避30%要约收购红线[15][16] 恒力系资本运作历史 - 核心资产恒力石化(600346 SH)通过借壳*ST大橡塑上市,市值从45亿元最高涨至3300亿元[19][20][22] - 借壳上市后累计融资6987亿元,资产负债率长期超70%(2025Q1为76.55%)[22] - 2017年将亏损的化工资产恒力石化注入上市公司,2019年完成更名[20] - 造船业务恒力重工2022年以21.1亿元收购STX大连船厂,形成化工产业链协同[26] 业务转型与产业布局 - 从纺织(1994年收购织造厂)向化纤(全球最大工业丝生产商)、PTA、炼化(2014年启动)全产业链延伸[18][19] - 恒力重工定位化工上游,解决原油运输(油轮)和化工设备制造需求[26] - *ST松发原陶瓷业务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亏损0.77亿元[22] - 2023年曾尝试收购锂电池企业安徽利维能未果[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