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涤纶纤维
icon
搜索文档
24岁,中国女首富的儿子出山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16 18:27
恒力集团及*ST松发资本运作 - 恒力集团2023年以8715亿元总营收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位,仅次于华为[3] - *ST松发提前近三年启动董事会换届,新提名9名董事中包括24岁的陈汉伦(创始人陈建华之子),原董事会成员无一人留任[3][4][5] - 陈建华、范红卫夫妇以1250亿元身价位列2024年全国富豪榜前20,并保持江苏首富地位(持股市值801.2亿元)[6][7] 家族接班布局 - 创始人子女已进入核心管理层:女儿陈逸婷(1993年生)任恒力石化国际总裁及集团副董事长,儿子陈汉伦(2001年生)任集团副总裁[10] - 陈汉伦拥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应用金融硕士学历,曾任职普华永道新加坡税务咨询[10] *ST松发资本运作历程 - 2018年恒力集团以8.2亿元收购*ST松发29.91%股权(单价21.91元/股),精准规避30%要约收购红线[14][15] - 原控股股东林道藩家族2018年出让股权时市值5.5亿元,交易溢价49%[14][15] - 2024年启动"类借壳"重组:剥离亏损陶瓷业务(2024年亏损0.77亿元),装入估值80亿元的恒力重工,并配套募资40亿元[23][27] - 重组后股价上涨14.7%,市值从401亿元升至460亿元[12] 恒力系资本运作模式 - 恒力石化借壳*ST大橡塑上市:2016年完成更名,累计融资6987.28亿元,市值从45亿元最高涨至3300亿元[19][21] - 采用"先借壳后注资"策略:2017年将亏损的恒力石化注入上市公司,2019年完成更名[20] - 恒力重工收购STX(大连)船厂耗资21.1亿元,延伸至造船业以协同化工运输需求[26] 行业背景与战略 - 恒力从纺织向上游拓展至炼化全产业链:2010年建PTA基地,2014年启动原油炼化项目以解决PX进口依赖(80%靠进口)[17][18] - 造船业务与化工形成协同:特种船舶运输石化原料,装备制造技术互通[26] - 采用"并购六条"新政后首单跨界重组案例,配套融资获瑞银等19家机构认购[27]
24岁,中国女首富的儿子出山了
创业家· 2025-08-14 18:12
恒力集团资本运作与家族接班 - 恒力集团2023年以8715亿元总营收位列民营企业500强第3位,仅次于华为[5] - 创始人陈建华、范红卫夫妇以1250亿元身价跻身2024年全国20大富豪家族,持股市值801.2亿元保持江苏首富地位[5][6] - 00后继承人陈汉伦(2001年生)首次亮相A股,位列*ST松发新提名董事第二位,拥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应用金融硕士学位及普华永道工作经历[5][8] - 家族接班布局已启动:女儿陈逸婷(1993年生)2023年起担任恒力石化国际总裁及集团副董事长[8] *ST松发资本重组 - 董事会提前三年换届,原9名董事全部更换,新提名9人[5] - 股价在公告后5个交易日内从401亿元市值上涨至460亿元,涨幅14.7%[13] - 完成"类借壳"操作:剥离原陶瓷业务,装入估值80亿元的恒力重工资产,并募集40亿元配套资金[24][26] - 2018年以8.2亿元收购29.91%股权(单价21.91元/股),精准规避30%要约收购红线[15][16] 恒力系资本运作历史 - 核心资产恒力石化(600346 SH)通过借壳*ST大橡塑上市,市值从45亿元最高涨至3300亿元[19][20][22] - 借壳上市后累计融资6987亿元,资产负债率长期超70%(2025Q1为76.55%)[22] - 2017年将亏损的化工资产恒力石化注入上市公司,2019年完成更名[20] - 造船业务恒力重工2022年以21.1亿元收购STX大连船厂,形成化工产业链协同[26] 业务转型与产业布局 - 从纺织(1994年收购织造厂)向化纤(全球最大工业丝生产商)、PTA、炼化(2014年启动)全产业链延伸[18][19] - 恒力重工定位化工上游,解决原油运输(油轮)和化工设备制造需求[26] - *ST松发原陶瓷业务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亏损0.77亿元[22] - 2023年曾尝试收购锂电池企业安徽利维能未果[23]
福恩股份冲击沪主板,为优衣库、HM面料商,应收账款逐年上升
格隆汇· 2025-07-27 19:38
公司概况 - 福恩股份是杭州萧山区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王内利、王学林、王恩伟直接或间接控制83.89%表决权股份[4][7] - 公司前身福恩有限成立于1997年,初始注册资本100万元,王恩伟持股43.34%,2023年改制为股份公司[3][7] - 2022年现金分红3.81亿元超过同期净利润,大股东获主要收益[7] 业务与产品 - 主营再生环保面料,再生面料营收占比超75%,其中涤粘混纺面料占67%以上[12][13] - 产品使用再生涤纶纤维和环保粘胶纤维,终端客户包括H&M、优衣库、ZARA等快时尚品牌[11][15] - 国内服装用再生面料龙头企业,再生涤粘混纺面料市占率约4%,再生色纺面料市占率6%[2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7.64亿元、15.17亿元、18.1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77亿元、2.29亿元、2.75亿元[22] - 综合毛利率27.79%-29.97%,高于行业均值,境外收入占比45%-53%以美元结算[23] - 应收账款逐年上升至2.74亿元,占流动资产30%[16] 行业与市场 - 全球服装零售额2024年达1.8万亿美元,预计2029年增至2万亿美元[19] - 中国服装市场规模2023年超2.16万亿元,预计2028年达2.57万亿元(CAGR 3.5%)[19] - 纺织纤维中涤纶占合成纤维70%,再生材料产业链尚不成熟存在供应风险[11][15] 募资与风险 - 拟募资12.5亿元用于再生环保面料一体化项目及研究院建设[7] - 前五大终端品牌商贡献70%营收,集中度高[15] - 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风险及贸易政策变动影响[23][24]
银行业护航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15 21:41
政策支持与银行响应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汇集资源帮助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1] - 银行业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迅速响应政策号召,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和优化产品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出海 [1] - 中国银行发布《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暨共建"一带一路"服务方案》,聚焦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新需求,提供全球化、综合化、数智化解决方案 [3] 区域优势与企业案例 - 福建泉州凭借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和民营经济高地的区位优势,为本土民营企业出海提供天然"港口" [1] - 百宏集团作为深耕越南市场的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在越南成立全资子公司开启国际化布局 [1] - 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为百宏集团及上下游5家核心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解决方案,去年累计办理国内证自营福费廷超5亿元 [2] 银行创新服务模式 - 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创新打造"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为跨境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 [1][2] - 针对大型进出口企业提供低风险授信额度,并链式服务上下游企业,利用"智能秒贴"等数字化工具提高服务效率 [2] -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发挥中银集团商投行联动优势,近三年累计承销中资企业离岸债券25笔金额达66亿美元 [3] 跨境金融服务实践 - 邮储银行借助本外币流贷、进出口信用证、进出口押汇等产品加大对进出口企业的信贷支持 [2] -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以浙商"走出去"首选银行为定位,针对企业跨境投资各阶段痛点难点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3] -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联动中银国际为多家浙企赴港上市提供综合服务,未来将持续拓宽全球融资渠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