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分离膜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宇部欲扩大特化品业务
中国化工报· 2025-06-30 10:32
业务结构调整 - 公司将在2028年3月前停止日本宇部市主要工厂的氨和相关产品生产,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多 [1] - 己内酰胺和聚酰胺材料的生产将于2027年3月停止 [1] - 泰国子公司将停止生产环己酮、己内酰胺和硫酸铵,并关闭两条聚酰胺生产线中的一条 [1] - 泰国生产基地将继续扩大复合材料、聚碳酸酯二醇和弹性体业务 [1] - 西班牙工厂将继续生产己内酰胺和聚酰胺,同时扩大回收和生产生物基产品 [1] 特种化学品业务扩张 - 宇部工厂未来将专注于特种化学品业务,包括聚酰亚胺、分离膜、陶瓷、制药和高纯度化学品 [1] - 泰国生产基地将继续扩大复合材料、聚碳酸酯二醇和弹性体业务 [1] -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工厂将生产10万吨/年碳酸二甲酯(DMC)和4万吨/年碳酸甲乙酯(EMC),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溶剂和半导体制造 [2] 可持续发展计划 - 公司预计到2028年将提前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即在2013年基础上减排50% [2] - 西班牙工厂将促进欧洲的碳中和 [1] - 到2030年,公司将继续专注于增长战略,包括加强全球管理和可持续性管理 [2] 产能调整 - 泰国宇部精细化工(亚洲)将停止生产1,6-己二醇和1,5-戊二醇 [1] - 西班牙工厂在完成协调后将停止生产环己烷、1.6-己二醇和1.5-戊二醇 [1] - 美国新工厂预计2026年完工,是生产基地有史以来最大投资 [2]
蓝伟光,香港再造一个“三达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20:34
公司背景与资本历程 - 三达膜创始人蓝伟光以新加坡学者身份在香港推广膜技术应用经验,为后续H股上市埋下伏笔[2] - 公司资本路径独特:2003年新加坡主板上市,2011年退市回归,2019年登陆科创板,2024年启动H股上市计划[3] - 科创板上市首年营收7.42亿元,净利润2.77亿元,2022年营收增至12.59亿元但净利润降至2.18亿元,2023年营收14.51亿元(+15.2%),净利润2.54亿元(+16.5%)[3] - 2024年营收13.91亿元(-4.1%),净利润3.15亿元(+23.97%),扣非净利润2.31亿元[3] 业务结构与经营挑战 - 膜技术主业增长乏力,利润依赖水务及非经常性损益(政府补贴占净利润18%-36.8%)[5] - 四大募投项目全部变更或延期:无机陶瓷纳滤芯项目取消,纳米过滤膜材料产能缩水70%(12条产线仅建成4条)[5] - 应收账款问题突出:2024年水务运营应收账款9亿元,占营收超60%,增速高于营收增速[7] - 转型新能源领域:2022年盐湖提锂订单3.66亿元占营收29%,"吸附+膜"工艺中纳滤膜技术为核心装备[5] 国际化战略布局 - 2023年与卓越新能合资设立新加坡研究院(投资1200万美元),开发膜技术在生物质能源应用[6] - 明确"以新加坡团队为核心拓展东南亚市场"战略,与H股上市形成协同[6] - 创始人蓝伟光通过新中科促会频繁对接香港资源,强调"新港互学互鉴"技术出海理念[8] H股上市战略动因 - 破解A股募资使用效率问题:15.24亿元IPO募资近半项目停滞,H股可缓解新项目及海外扩张资金压力[7] - 优化财务结构:虽有13.6亿元账面现金(2022年),但需应对应收账款激增和研发投入(陶瓷纳滤膜、黑金膜等)[7] - 重塑市场定位:港股有助于纠正市场将其误认为环保工程公司的认知偏差,突显全产业链技术能力[10] - 国际化估值管理:H股可引入国际长线资金,平滑A股散户主导的估值波动,目标东南亚/中东水处理市场[9][10] 双平台发展前景 - 若成功将成为罕见"科创板+H股"膜技术企业,海外收入占比不足10%有望提升[9] - 可对冲A股治理波动:2025年董事及财务总监计划减持41.5万股,H股引入国际投资者稳定治理结构[9] - 技术输出潜力:陶瓷纳滤芯可替代进口反渗透膜,石墨烯黑金膜产能达120万平方米/年[10]
破发股三达膜拟发行H股 2019年上市募资15.24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17 11:09
公司H股上市计划 - 公司拟启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授权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 [1] - 本次H股上市旨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推进海外战略布局 提升品牌形象及资本实力 [1] - 具体上市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需与中介机构商讨推进 [1] - 上市事项尚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 并需取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等监管机构批准 [1] 公司A股上市历史 - 公司于2019年11月15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发行数量8347万股 发行价18.26元/股 保荐机构为长江证券 [2] - 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2]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5.24亿元 净额14.50亿元 较原计划多募集4024.66万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14.10亿元 用于5个项目包括无机陶瓷纳滤芯生产线、纳米过滤膜材料基地等 [2] 发行费用 - 公开发行新股发行费用合计7391.56万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6164.30万元 [3]
深度报告:高性能膜材料产业分析报告(附57页PPT)
材料汇· 2025-06-10 23:13
高性能膜材料基本概况 - 高性能膜材料是新型高效分离技术的核心材料,具有节约能源和环境友好等特征,是解决水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战略性新材料 [4] - 高性能膜材料主要分为水处理膜、特种分离膜、气体分离膜、生物医用膜、电池用膜等 [4] - 膜材料产业年增长速度在15%左右,2019年膜产业规模已近2000亿元 [7] 高性能膜材料分类 - 根据膜制备材料可分为有机膜(纤维素衍生物类、聚酰胺类等)和无机膜(陶瓷膜材料等)[7] - 按照功能可分为分离膜、识别膜、反应膜等,其中分离膜应用最为广泛 [7] - 按照结构可分为平板膜、管状膜、卷状膜和中空纤维膜 [7] 高性能分离膜产业现状 - 我国膜产品市场中反渗透膜和纳滤膜占50%,超滤膜、微滤膜及电渗析膜各占10% [16] - 预计2022年我国膜产业总产值将超过3600亿元,2025年达到5000亿元,2027年将达到5800亿元 [16] - 膜工业总产值中膜材料占15%,膜配套设备占17%,膜设备与服务占27%,工程与应用占28% [16] 光学膜产业 - 2021年国内光学膜产量8.41亿平方米,市场规模309.03亿元,较2020年增长8.83% [33] - 2022年光学膜市场规模约327.23亿元 [30] - 光学膜主要应用于LCD背光模组(增亮膜、扩散膜等)和液晶面板(偏光片、配向膜等)[25] 锂电隔膜产业 - 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同比增长65.3%,达到133.2亿平米 [43] - 湿法隔膜出货量104.8亿平米,干法隔膜出货量28.4亿平米 [43] - 上海恩捷以接近4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星源材质排名第二,两家合计市场份额超50% [43] 铝塑膜产业 - 铝塑膜占软包锂电池成本的18%左右 [49] - 预计2022年我国铝塑膜市场规模达57亿元,2025年达89亿元 [49] - 2020年日本企业全球供应占比73%,其中日本DNP市占率50% [57] 光伏胶膜产业 - 主要产品包括透明EVA胶膜、白色EVA胶膜、POE胶膜和EPE胶膜 [63] - 行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福斯特占据接近50%市场份额 [64] - 光伏胶膜对组件的透光率、收缩率、剥离强度等性能指标至关重要 [63] 质子交换膜产业 - 2022-2025年质子交换膜需求量预计达35.6、86.7、169.1、314.7万平米 [70] - 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47亿元 [70] - 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体系,但存在成本高、尺寸稳定性差等缺点 [73] 特种光学聚酯(PET)膜 - 2021年中国聚酯薄膜产量282万吨,预计2022年将提升至300万吨 [87] - 2021年市场规模354.2亿元,2016-2021年复合增长率5.3% [87] - 高端光学基膜产品市场基本被日韩公司垄断 [91] 柔性聚酰亚胺(PI)膜 - 2021年全球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约22亿美元 [100] - 预计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达24.5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超72亿元 [101] - 高性能电子领域产品进口率85%以上,主要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 [101] 液晶聚合物LCP薄膜 - 全球LCP需求量从2018年7.8万吨增长至2020年7.4万吨 [104] - LCP具有低吸湿性、高耐化性、高阻气性特点,适合毫米波应用 [109] - 从树脂到天线模组需经过LCP树脂-薄膜-FCCL-FPC-天线模组等步骤 [110] 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 - 2022年全球PTFE膜市场规模约81亿元,预计2029年达110亿元 [115] - 中国PTFE产能188000吨/年,占全球总产能309000吨/年的60%以上 [114] - 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116]
唯赛勃: 唯赛勃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合资公司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0 17:30
对外投资设立合资公司 - 公司拟与天津智汇膜科技研究有限公司、上海咫荟管理合伙企业共同投资设立上海唯赛勃智汇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公司出资510万元占比51%,上海咫荟出资150万元占比15%,天津智汇以知识产权和专业技能入股占比34% [1][2] - 合资公司将开展气体分离膜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实现多方战略合作及优势互补 [2] - 本次投资构成关联交易,因公司副总经理樊智锋先生为上海咫荟的控股股东兼执行事务合伙人 [3] 交易目的和背景 - 气体膜分离技术具有资本成本低、寿命长、能耗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氧气分离、氮气回收、碳捕集、工业气体处理等领域 [2] - 全球气体分离膜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中国市场在政策与产业双重驱动下潜力巨大 [2] - 公司深耕高性能卷式分离膜领域20余年,拥有国际先进的全自动涂膜镀膜生产线,产品在细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3] - 天津智汇依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顶尖科研平台,由膜材料领域权威专家王志教授领衔 [3] 合资公司基本情况 - 合资公司名称为上海唯赛勃智汇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为上海市青浦区崧盈路899号 [7] - 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气体分离膜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 [7] - 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唯赛勃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 交易审议程序 - 本次投资事项已经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及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1]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通过,认为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6] - 根据相关规定,本次投资事项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6]
唯赛勃(688718.SH)拟设立合资公司 开展气体分离膜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智通财经网· 2025-06-10 16:26
合资公司设立 - 公司拟与天津智汇、上海咫荟共同出资设立"上海唯赛勃智汇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开展气体分离膜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出资510万元占比51%,上海咫荟出资150万元占比15%,天津智汇以知识产权和专业技能入股占比34% [1] - 本次投资涉及关联交易,因公司高管樊智锋先生为上海咫荟的控股股东 [1] 气体分离膜行业 - 气体膜分离技术具有资本成本低、寿命长、能耗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氧气分离、氮气回收、碳捕集、工业气体处理等领域 [1] - 行业受能源与化工需求驱动、全球环保政策推动、产业升级需求、应用领域拓展等因素影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1] - 全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中国市场在政策与产业双重驱动下潜力巨大 [1] 公司技术优势 - 公司深耕高性能卷式分离膜领域20余年,拥有国际先进的全自动涂膜镀膜生产线 [2] - 构建了从基础配方研发到产业化生产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产品在细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 - 天津智汇依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顶尖科研平台,由膜材料领域权威专家王志教授领衔 [2] 战略合作意义 - 合资有利于发挥双方在技术研发、市场渠道、人才储备等优势 [2] - 将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和场景,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实力 [2]
邹世昌:“两弹一星”与集成电路研制
半导体芯闻· 2025-06-03 18:39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节选自《新民晚报》 。 邹世昌在做学术报告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 在我刚懂事时,"八一三"战争爆发。目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暴行,懂得了我国之所以受侵略遭压 迫,国力不强与技术落后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上海解放后,我开始接触新的思想,迫切追求进 步,决心投身到国家经济建设中去。于是舍近求远,转学唐山交通大学冶金工程系,这是我响应国 家建设与重工业发展的需要做出的一次重要选择。1952年,我从唐山交通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 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开始了我的科研生涯。 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创办数十年来一贯坚持的传统。老一辈科 学家的献身精神和言传身教引导我沿着正确的轨道成长。 协同研制甲种分离膜 1960年8月,苏联专家撤走的前几天,我正在长春出差,一封紧急电报把我召到了北京原子能所。 二 机 部 副 部 长 、 原 子 能 所 所 长 钱 三 强 亲 自 向 我 们 下 达 了 研 制 " 甲 种 分 离 膜 " 的 任 务 。 钱 副 部 长 说:"有人扬言,苏联专家走后,中国的浓缩铀工厂将成为一堆废铜烂铁。其中关键之一就是 ...
马明龙调研推进省市重大产业项目时强调强化项目攻坚 提升项目质效 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镇江日报· 2025-05-16 07:29
句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135万千瓦,安装6台单机容量22.5万千瓦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 全部投产后将为江苏电网增加135万千瓦调峰容量,目前3号机组已投产运行,4号机组整组在调试中。 马明龙实地察看机组运行情况,得知5号和6号机组也将在今年投产运行,肯定项目推进迅速,希望在建 好项目的同时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有效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每到一处,马明龙都叮嘱地方和相关部门为企业项目建设做好服务。他强调,抓发展必须抓产业、 抓产业首先抓项目。要进一步把思想和精力聚焦到抓项目、抓产业、抓发展上来,优化重大项目推进机 制,落实落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保障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要加强实地走访,及时了 解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的需求,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不断擦亮"镇 合意"营商环境服务品牌,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文生参加。(记者 胡建伟) 5月14日,市委书记马明龙调研推进省市重大产业项目,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产业强市不动摇,强 化项目攻坚力度,着力提升项目质效,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提 供有力支撑。 句容凯米膜分 ...
硬刚外资!这家龙头扛起反渗透膜国产替代大旗
市值风云· 2025-05-14 18:02
杜邦被调查事件 - 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因涉嫌违反中国反垄断法被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 [3] - 杜邦中国业务分为五部分:电子科技、下一代汽车、水处理、防护和工业技术 [3] - 杜邦水处理由陶氏水处理与杜邦安全与建筑事业部于2019年4月合并成立,市场地位稳固 [3] 高性能分离膜行业 - 高性能分离膜材料是中国关键战略性材料,产业链自主可控重要性凸显 [3] - 国际政经形势复杂背景下,各环节国产替代进程正在加速 [3] - 存在一家细分领域国产替代的佼佼者公司 [3]
周六扬州见!最新日程+2大CCUS项目参观!第四届中国国际气体分离产业大会邀您共襄盛举!
DT新材料· 2025-05-08 23:36
会议概况 - 第四届气体分离产业大会将于2025年5月10日至13日在扬州望潮楼文化主题酒店举办[2] - 会议包含青年科学家论坛、主论坛及化学吸收/膜分离/吸附分离三大平行专题[11][13][15]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DT新材料 承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和华碳科技(扬州)[10] - 支持单位涵盖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等26家顶尖高校及能源化工企业[10] - 会议冠名商为北京精微高博仪器 晚宴赞助商为北京美斯顿科技开发[10] 学术议程亮点 青年科学家论坛(5月10日) - 聚焦气体分离材料创新 包括甲酸铝(ALF)应用、碳分子筛膜等13项前沿报告[12] - 参与机构含新加坡国立大学、中科院等 报告人90%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12] 主论坛(5月11日) - 开场报告关注CCUS技术趋势与双碳目标下多孔材料创制[13] - 圆桌讨论汇集国家能源集团、中科院等专家探讨中国双碳战略机遇[13] - 专题报告覆盖含氟特气吸附分离、金属有机框架规模化生产等6大方向[13] 平行专题(5月12日) 化学吸收及CCUS专题 - 国家能源集团展示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进展[15] - 中石油安全环保研究院分享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工业化验证[15] 膜分离专题 - 大连理工大学发布分子筛炭膜最新成果[15] - 中科院过程所研发贫氦天然气提氦技术[15] 吸附分离专题 - 国家能源集团开发煤电烟气低压吸附碳捕集技术[16] - 西安交通大学展示柔性多孔框架材料捕获温室气体应用[16] 参会信息 - 主会场扬州望潮楼酒店距扬州东站7.14公里 周边推荐希岸酒店(570米)等4家备选[3][6] - 青年科学家论坛签到时间为5月10日11:00-20:00 主论坛签到为11日08:00-08: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