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进化K1

搜索文档
创造历史!加速进化包揽机器人世界杯冠亚军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2 12:06
北京时间 7 月 20 日 22 点 45 分, 2025 RoboCup 巴西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人形组比赛落下帷幕,成人 组清华火神队和其使用的国产加速进化 T1 机器人创造历史,代表中国战队夺得冠军奖杯!这是自 RoboCup 开赛 28 年以来,中国战队首次在含金量最高的人形组摘金。此外,亚军队伍同样是来自中国、使用加速进 化 T1 机器人的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中国战队在本届世界杯成人组赛事中取得全面胜利,包揽冠亚军!这 是中国战队的胜利,也是中国机器人的胜利! 同时,在小型组决赛中,冠军队伍德国 Boosted HTWK 和亚军清华 TH-MOS 队,所使用的机器人均是来 自加速进化的 K1 。 至此,加速进化 T1 、 K1 双双揽获 RoboCup 世界杯成人组和小型组冠亚军。 德国 Boosted HTWK 与清华 TH-MOS 队在决赛相遇,针对冠军奖杯展开角逐。最终,清华 TH-MOS 以 0:11 的比分遗憾负于德国 Boosted HTWK 队,获得亚军。 虽然中国队伍在小型组失利,但国产的加速进化 K1 则有幸加冕 " 冠军 " 机器人。值得一提的是,加速进化 K1 机器人问世仅 4 ...
中国机器人首夺冠军,目标2050年击败人类世界杯冠军
财联社· 2025-07-22 08:57
赛事成就与行业影响 - 中国战队首次在RoboCup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成人组夺冠,清华大学火神队和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包揽冠亚军[1][2] - 加速进化公司的Booster T1和K1机器人包揽成人组和小型组冠亚军,这是该赛事28年来中国首次在含金量最高的成人组摘金[2][4] - 本届赛事汇聚全球19支顶尖战队,包括中、美、德、韩等国家,人形组(RoboCup humanoid)关注度最高[2] 技术能力与商业化进展 - Booster T1机器人支持全向行走、踢球、抗干扰等能力,关节采用准直驱力控技术,提供高效开发工具[4] - 2024年10月量产交付以来,加速进化已累计交付数百台Booster T1,超50%为全球订单,客户覆盖中、美、阿联酋、德、瑞士等国[4] - 3V3团队赛要求机器人具备实时感知、决策、运动控制和多智能体协作能力,是对全栈技术的综合考验[2] 行业发展趋势与预测 - 科技与体育结合的赛事经济正成为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推动大脑、小脑和硬件全面进步[5] - 足球场景通过高对抗竞技实现算法和硬件的可视化迭代,同时测试稳定性与可靠性,为家庭和工业场景落地奠定基础[5] - 预计2-3年内人形机器人可在低强度训练赛中与人类业余选手竞技,5-10年后整体实力或超越一般职业球队[7] - RoboCup提出的"2050年机器人击败人类世界杯冠军"目标可能提前实现[1][7] 产品应用场景 - 现阶段人形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科研、赛事、展演等场景,进家庭初期将以小型机器人提供情绪价值为主[6] - 加速进化开源运动大模型被所有参赛队伍采用,感知、行走速度、决策等参数一致[6][7] - AI机器人踢足球的核心难点在于运动过程中精准感知并触球,需通过端到端大模型解决[7]
快讯|中国将在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夺冠;人形企业中标9051.15万元订单;日本汽车行业自动化程度创五年新高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1 09:57
优必选中标机器人订单 - 优必选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刷新业内单笔中标金额纪录 [1] - 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业务收获期,此前智元、宇树已拿下中国移动旗下公司1.2亿元订单 [1] 欧洲低重力四足机器人研究 - 挪威科技大学开发的四足机器人Olympus在模拟火星重力(地球重力的1/2.5)环境下测试跳跃能力 [4][5] - 机器人采用四条"双"腿结构,底部带爪状贴片,低重力下跳跃高度显著优于地球环境 [4] - 欧洲航天局ORBIT设施通过浮动平台实现二维微重力模拟 [5] 中国战队机器人足球世界杯突破 - 清华大学火神队和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包揽RoboCup类人组成人尺寸组冠亚军,首次实现中国战队夺冠 [7][9] - 两支战队均使用国产机器人加速进化T1,小型尺寸组决赛由清华大学TH-MOS队(使用国产K1机器人)对阵德国队 [9] maxon集团战略投资 - 瑞士maxon集团收购德国Synapticon少数股权,后者为智能运动控制解决方案供应商 [10][12] - 合作目标为开发集成功能安全的高性能驱动解决方案,现有客户已受益于双方技术组合 [12] 日本汽车行业自动化进展 - 2024年日本汽车行业将部署1.3万台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11%,创2020年以来新高 [13][15] - 日本机器人产量占全球38%,汽车行业机器人密度达1,531台/万名员工,全球第四 [15] - 全球70%机器人安装量集中于日本、中国、德国、美国、韩国五国 [15] 机器人行业企业名录 - 列举工业机器人、服务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等细分领域超80家企业 [20][21][2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