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加速进化K1
icon
搜索文档
成立一年就量产! 中国研发的机器人“出海”迅猛
新京报· 2025-09-05 17:53
公司产品与技术进展 - 加速进化T1人形机器人成为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足球赛项全球赛队共同选择并见证首个5v5纯AI机器人足球赛冠军诞生 [1] - 公司于2024年10月实现量产 今年上半年交付量达数百台 其中50%销往海外市场 [1] - 下半年推出面向家庭教育场景的新产品加速进化K1 预计年底实现交付 [1] 行业落地与商业策略 - 具身智能行业当前普遍面临寻找可落地场景的现实挑战 [1] - 公司精准聚焦教育场景和赛事场景 通过二者结合形成商业闭环 [1]
新质先锋|从足球赛场走向家庭,加速进化机器人“进化”进行时
贝壳财经· 2025-09-03 10:00
公司发展历程与团队背景 - 公司创始人程昊曾为清华火神队队长并参加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 后经创业和互联网大厂工作经历 于ChatGPT出现后创立公司[2] - 团队成员主要来自清华机器人控制实验室及字节跳动、小红书等互联网企业 涵盖机器人研发专家、软硬件技术极客和商业化人才[5] - 2024年10月实现量产 上半年交付量达数百台 其中50%销往海外[4] 产品与技术突破 - T1机器人高1.2米/重30公斤/售价20万元 主要面向科研机构 已与全球100所高校或高中合作[8] - 2025年7月清华火神队使用T1获得RoboCup世界冠军 8月成为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足球赛全球赛队统一选用机型[3] - 机器人具备防水特性 在雨天环境中仍可正常启动 2025年支援巴西赛场的20余台设备均实现本地销售[7] 商业化战略与场景落地 - 聚焦教育+赛事双场景融合形成商业闭环 通过赛事降低参与门槛(参赛者从博士生扩展至中学生)[14][17] - 开放全部硬件接口与操作系统 允许开发者基于足球场景开发能力迁移至生活垂类应用[3] - 计划推出消费级产品K1(高0.95米)面向家庭教育场景 预计2025年底交付[4][9] 行业技术方向判断 - 认为家庭机器人需具备情感交互与全地形移动能力 选择人形形态更易建立情感联结[10] - 排除桌面级机器人技术路线 主张1米左右高度为下一代主流方向 需优先保障安全交付(避免50-60公斤重型机器人碰撞风险)[11][12][13] - 赛事运动项目可解决机器人极限类技术问题 自主起身技术提升足球比赛流畅性与观赏性[15][16]
加速进化将推出面向极客和教育场景的消费级机器人
新京报· 2025-09-01 18:07
公司背景与技术优势 - 核心团队拥有约20年机器人足球比赛研究经验 创始人程昊曾是清华大学火神队队长并带队参加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 [2] - 团队成员主要来自清华大学机器人控制实验室及字节跳动 小红书等互联网企业 形成清华硬核技术加互联网产品思维的复合型架构 [3] - 机器人产品通过雨天等极端环境测试 在RoboCup比赛期间20多台设备于巴西当地售罄 [2] 产品体系与市场定位 - T1型号机器人高1.2米 重30公斤 售价约20万元 主要面向科研机构 已与全球100所高校或高中建立合作 [4] - K1型号面向极客和教育场景 高0.95米 针对家庭场景优先考虑安全交付 避免对人员造成伤害 [5] - 2024年10月实现量产 同年年底成为机器人世界杯RoboCup官方合作伙伴 [2] 商业模式与市场表现 - 通过教育场景结合机器人赛事形成商业闭环 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达数百台 其中50%销往海外 [4][6] - 采用平台化战略 开放所有硬件本体 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接口 允许开发者开发足球场景及生活垂类应用 [2] - 赛事引发行业对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想象 清华大学专家指出运动项目可解决机器人极限技术问题并通过付费观赛验证商业价值 [5] 行业趋势与技术方向 - 人形机器人参与门槛显著降低 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出现中学生代表队 最小参赛工程师仅14岁 [1] - 下一代交互终端将转向AI找人模式 桌面级机器人难以泛化到其他场景 一米左右高度的机器人被视为主流技术方向 [4][5] - 2025年见证重要技术突破:清华火神队使用加速进化T1获得RoboCup巴西世界杯冠军 并支撑首届5V5纯AI机器人足球赛 [1]
经济热力站|加速进化将推出面向极客和教育场景的消费级机器人
贝壳财经· 2025-09-01 17:50
公司技术实力与产品布局 - 公司核心团队拥有20年机器人研发经验 成员来自清华机器人控制实验室及字节跳动、小红书等互联网企业 形成"清华硬核技术+互联网产品思维"复合型架构 [4][7] - 人形机器人T1高1.2米 重30公斤 售价20万元 主要面向科研机构 已与全球100所高校或高中建立合作关系 [9] - 消费级机器人K1高0.95米 将于下半年推出 面向极客和教育场景 公司计划推出更多消费级产品 [5][8][10] 赛事成就与技术验证 - 公司T1机器人助力清华火神队夺得2025年7月RoboCup巴西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冠军 并于8月成为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足球赛项全球赛队共同选择 [2] - 机器人通过足球赛事验证核心能力 包括视觉、运动控制、定位导航和决策能力 在雨天环境下仍能正常开机运行 [6] - 赛事推动技术突破 如快速自主起身功能提升比赛流畅性和观赏性 为商业化提供可能 [11][12] 商业化战略与市场表现 - 2024年10月实现量产 上半年交付量达数百台 其中50%销往海外 [6][8] - 聚焦教育场景与机器人赛事结合形成商业闭环 通过学校合作普及机器人教育 同时满足师生通过比赛证明成绩的需求 [3][13] - 开放所有硬件和软件接口 允许开发者基于足球场景开发垂类应用 目标成为机器人平台级公司 [4][7] 行业趋势与产品理念 - 机器人参与门槛显著降低 从过去以高校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 扩展至本科生和中学生 最小参赛工程师仅14岁 [1] - 下一代家用机器人需具备情感交互和全地形移动能力 公司选择人形设计以增强情感羁绊 并主张AI找人的交互方式 [10] - 认为桌面级机器人难以泛化到其他场景 未来主流家用机器人高度约1米 需从开始选择该市场方向 [10]
中国机器人首夺冠军,目标2050年击败人类世界杯冠军
财联社· 2025-07-22 08:57
赛事成就与行业影响 - 中国战队首次在RoboCup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成人组夺冠,清华大学火神队和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包揽冠亚军[1][2] - 加速进化公司的Booster T1和K1机器人包揽成人组和小型组冠亚军,这是该赛事28年来中国首次在含金量最高的成人组摘金[2][4] - 本届赛事汇聚全球19支顶尖战队,包括中、美、德、韩等国家,人形组(RoboCup humanoid)关注度最高[2] 技术能力与商业化进展 - Booster T1机器人支持全向行走、踢球、抗干扰等能力,关节采用准直驱力控技术,提供高效开发工具[4] - 2024年10月量产交付以来,加速进化已累计交付数百台Booster T1,超50%为全球订单,客户覆盖中、美、阿联酋、德、瑞士等国[4] - 3V3团队赛要求机器人具备实时感知、决策、运动控制和多智能体协作能力,是对全栈技术的综合考验[2] 行业发展趋势与预测 - 科技与体育结合的赛事经济正成为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推动大脑、小脑和硬件全面进步[5] - 足球场景通过高对抗竞技实现算法和硬件的可视化迭代,同时测试稳定性与可靠性,为家庭和工业场景落地奠定基础[5] - 预计2-3年内人形机器人可在低强度训练赛中与人类业余选手竞技,5-10年后整体实力或超越一般职业球队[7] - RoboCup提出的"2050年机器人击败人类世界杯冠军"目标可能提前实现[1][7] 产品应用场景 - 现阶段人形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科研、赛事、展演等场景,进家庭初期将以小型机器人提供情绪价值为主[6] - 加速进化开源运动大模型被所有参赛队伍采用,感知、行走速度、决策等参数一致[6][7] - AI机器人踢足球的核心难点在于运动过程中精准感知并触球,需通过端到端大模型解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