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自动化

搜索文档
总规模470亿港币 晶泰科技创AI药物发现合作订单新纪录
智通财经· 2025-08-06 12:01
合作概况 - 晶泰科技与DoveTree达成总订单规模约470亿港元(59.9亿美元)的管线合作,创下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订单规模新纪录 [1][2] - 合作涉及多款临床前阶段的大分子及小分子创新药资产,DoveTree获得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1] - 晶泰科技已收到首付款约4亿港元(5100万美元),未来还可获得约3.85亿港元(4900万美元)的进一步付款及约462亿港元(58.9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 [1] 合作方背景 - DoveTree由生物制药界传奇企业家Gregory Verdine博士创立,旨在整合中美药物研发优势资源 [3] - Verdine博士已参与创立十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包括超过5家上市公司,主导研发的3款上市药物累计销售额突破百亿美元 [3] - 晶泰科技是业内少数同时具备小分子、大分子、抗体偶联药物和分子胶研发能力的公司 [7] 技术优势 - 晶泰科技融合量子物理、AI与机器人自动化,构建端到端的药物从头发现解决方案 [7] - 在靶点验证方面,晶泰科技的技术可将传统需要三个月的模拟缩短至一周,效率提升10倍以上 [7] - 晶泰科技拥有单日完成数万个化合物亲和力预测的能力,并显著降低计算成本 [8] - 其XtalFold平台是全球首个在大量药物管线中获得充分验证的AI大分子药物结构建模平台 [9] 合作领域 - 合作覆盖肿瘤学、免疫及炎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失调领域的高潜力管线项目 [2] - 双方计划共同推进针对极具挑战性或高价值靶点的新药研发项目 [4] - 晶泰科技计划在分子胶研发领域与Verdine博士深入合作 [9] 行业影响 - 合作标志着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对智能化药物发现模式的高度认可 [2] - AI+机器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改变制药行业的研发能力 [4] - 这种合作模式有望加速创新药物的研发进程,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具临床价值的治疗选择 [2]
总规模470亿港币 晶泰科技(02228)创AI药物发现合作订单新纪录
智通财经· 2025-08-06 09:25
合作概况 - 晶泰科技与DoveTree达成总订单规模约470亿港元(59.9亿美元)的管线合作,并已收到首付款约4亿港元(5100万美元)[1] - 合作涉及多款临床前阶段的大分子及小分子创新药资产,DoveTree享有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1] - 晶泰科技有权获得约3.85亿港元(4900万美元)的进一步付款,以及约462亿港元(58.9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1] 合作意义 - 此次合作创下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订单规模新纪录[2] - 合作将整合DoveTree在生物学机制研究、靶点选择和商业化开发方面的优势与晶泰科技的AI驱动药物研发技术[2] - 合作覆盖肿瘤学、免疫及炎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失调领域的高潜力管线项目[2] 合作伙伴背景 - DoveTree由生物制药界传奇企业家Gregory Verdine博士创立,旨在整合中美药物研发优势资源[3] - Verdine博士已参与创立十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包括超过5家上市公司[3] - Verdine博士主导研发的3款上市药物累计销售额已突破百亿美元[2] 技术优势 - 晶泰科技融合量子物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自动化实验验证,构建端到端的药物从头发现解决方案[6] - 公司在靶点可开发性验证方面可提速10倍以上,一周内完成传统方法需三个月的工作[6] - 晶泰科技拥有单日完成数万个化合物亲和力预测的能力,显著降低计算成本[7] 研发能力 - 晶泰科技具备小分子、大分子、抗体偶联药物和分子胶的"干湿"研发能力[6] - 公司构建了万亿级的Make-on-demand化合物库,可预测化学合成路径[7] - 在大分子领域,晶泰科技的XtalFold®平台是全球首个在大量药物管线中获得验证的AI大分子药物结构建模平台[8] 未来计划 - 双方计划共同推进对极具挑战性或高价值靶点的新药研发项目[4] - 晶泰科技计划在分子胶研发领域与Verdine博士深入合作[8] - 公司已建立适用于多靶点、多场景的分子胶研发平台,能预测潜在分子胶靶点[8]
快讯|中国将在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夺冠;人形企业中标9051.15万元订单;日本汽车行业自动化程度创五年新高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1 09:57
优必选中标机器人订单 - 优必选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刷新业内单笔中标金额纪录 [1] - 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业务收获期,此前智元、宇树已拿下中国移动旗下公司1.2亿元订单 [1] 欧洲低重力四足机器人研究 - 挪威科技大学开发的四足机器人Olympus在模拟火星重力(地球重力的1/2.5)环境下测试跳跃能力 [4][5] - 机器人采用四条"双"腿结构,底部带爪状贴片,低重力下跳跃高度显著优于地球环境 [4] - 欧洲航天局ORBIT设施通过浮动平台实现二维微重力模拟 [5] 中国战队机器人足球世界杯突破 - 清华大学火神队和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包揽RoboCup类人组成人尺寸组冠亚军,首次实现中国战队夺冠 [7][9] - 两支战队均使用国产机器人加速进化T1,小型尺寸组决赛由清华大学TH-MOS队(使用国产K1机器人)对阵德国队 [9] maxon集团战略投资 - 瑞士maxon集团收购德国Synapticon少数股权,后者为智能运动控制解决方案供应商 [10][12] - 合作目标为开发集成功能安全的高性能驱动解决方案,现有客户已受益于双方技术组合 [12] 日本汽车行业自动化进展 - 2024年日本汽车行业将部署1.3万台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11%,创2020年以来新高 [13][15] - 日本机器人产量占全球38%,汽车行业机器人密度达1,531台/万名员工,全球第四 [15] - 全球70%机器人安装量集中于日本、中国、德国、美国、韩国五国 [15] 机器人行业企业名录 - 列举工业机器人、服务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等细分领域超80家企业 [20][21][22][23][24]
亚马逊百万机器人上岗
北京商报· 2025-07-03 00:26
机器人部署与AI技术应用 - 公司已在全球部署第100万台机器人,分布在300多个运营中心,包括固定工位机器人和自主导航搬运机器人,并具备AI能力 [1] - 推出生成式AI基础模型DeepFleet,协调机器人行动,使车队行动时间缩短10%,提升送货速度和降低成本 [1] - 美国纳什维尔运营中心每天处理几十万个包裹,机器人分拣占比达95% [1] - 最新款仓储机器人Vulcan配备双臂和触觉感知功能,可整理库存并抓取物品 [2] 自动化对生产力的影响 - 自2015年以来,公司员工年处理包裹数量从175个增至3870个,生产力大幅提升 [2] - 2023年每个设施平均员工数量降至约670人,为16年来最低值 [2] - 新一代运营中心因机器人技术部署,可靠性维护及工程类岗位需求增长30% [3] 劳动力市场与岗位变化 - 科技进步改变工厂车间,公司可能已达到劳动力岗位需求高峰 [3] - 生成式AI的快速推出可能导致未来某些职位需求减少,但公司仍计划在AI和机器人领域继续招聘 [3] - 自2019年以来,公司通过培训项目帮助70万名员工掌握先进技术应用能力 [3] 财务表现与AI投资 - 2024年公司全年营收6380亿美元(同比+11%),净利润592亿美元(同比+95%) [4] - AI业务实现三位数增长,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约1000个生成式AI应用 [4] - 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超1000亿美元,持续押注AI业务 [4] 供应链与产能挑战 - 面临芯片供应慢、新硬件量产延迟、电力及组件供应不足等问题 [5] - 预计供应不足问题将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缓解 [5]
机器人(300024)6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999.0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6-30 15:5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17.18元,上涨1.9%,换手率2.43%,成交量37.21万手,成交金额6.3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5999.06万元,占成交额9.43%,其中超大单净流入3978.83万元(占比6.25%),大单净流入2020.22万元(占比3.17%) [1] - 中单净流出1005.64万元(占比1.58%),小单净流出4993.41万元(占比7.85%)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6.88亿元,同比减少6.14%,归属净利润5026.64万元,同比减少24.51% [1] - 扣非净利润6510.27万元,同比减少12.16%,流动比率1.365,速动比率0.791,资产负债率61.01%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沈阳市,主营业务为研究和试验发展 [1] - 注册资本156561.995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55021.195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张进 [1] 商业活动与知识产权 - 公司对外投资29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907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91条,专利信息1867条,行政许可60个 [2]
新股速递| 极智嘉,冲刺“全球仓储AMR第一股”,蚂蚁、英特尔等参投,接近盈亏拐点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6-26 11:59
公司简介 - 极智嘉是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已连续六年保持领先地位,并于6月22日通过港交所聆讯,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中金 [1] - 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及产品迭代、销售及服务网络扩张、供应链发展、数字化管理及数据安全等领域 [1] - 公司提供一系列AMR解决方案,旨在提高供应链效率并减少对人工的依赖 [1] 产品解决方案 - Geek+货架到人拣选解决方案:拣选效率高达每工位每小时400件,满足高吞吐量和仓储效率需求 [3] - Geek+货箱到人拣选解决方案:优化货箱拣选操作,效率为每工位每小时300件 [3] - Geek+托盘到人拣选解决方案:高密度、高吞吐量的一体化存储和拣选系统 [3] - 智能分拣解决方案:采用机器人柔性分拣技术(FleetSort),支持中小型包裹高效分拣 [3] - 智能搬运解决方案:覆盖仓库和工厂全流程,应用于电商、零售、物流、医药、汽车等多个行业,客户包括耐克、沃尔玛、丰田等全球700多家企业 [4] 股权结构 - 2016-2022年完成9轮融资,融资金额近40亿元,2021年E1轮投后估值达150亿元 [5] - 投资方包括伊利、海尔、英特尔、蚂蚁集团、高榕创投、摩根士丹利等知名企业和机构 [5] 业绩与运营表现 盈利表现 - 2022-2024年订单量分别为19.96亿元、26.94亿元、31.40亿元,营收分别为14.5亿元、21.4亿元、24.1亿元,增速逐年放缓 [6] - 整体毛利率逐年攀升,分别为17.7%、30.8%、34.8%,2024年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毛利率为39.2%,海外AMR毛利率为46.5% [6][7] - 经调整亏损净额从2022年的8.209亿元大幅减少至2024年的0.922亿元,占收入比重从56.5%降至3.8%,盈利拐点临近 [6] 销售渠道 - 2024年直销收入占比66.8%,直销终端客户从2022年的126家增至2024年的174家 [9] - 2024年拥有301家服务大陆市场的渠道商和64家服务大陆以外市场的渠道商 [9] 行业前景 - 2024年全球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渗透率仅22.5%,预计2024-2029年全球AMR解决方案市场将以33.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1,621亿元 [11] - AMR解决方案在仓储自动化领域的渗透率从2020年的4.4%上升至2024年的8.2%,预计2029年将达到20.2% [11] 护城河 技术壁垒 - 自主研发全球首个机器人通用技术平台Robot Matrix,支持AMR快速迭代与定制化部署 [13] - 自研大规模多机混合调度系统,可同时调度超过5,000台机器人,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低于300台) [13] - 系统部署周期仅1-3个月,远低于行业平均的3个月以上 [13] 全球化能力 - 全球拥有48个服务站点、13个备件中心和305名工程师,实现7×24小时服务体系 [14] - 向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交付5.6万台AMR机器人,部署项目超1500个,服务806家终端客户,包括63家《财富》500强企业 [14] - 2025年第四次荣获RBR50全球机器人Top50创新榜单,与大疆并列成为获奖次数最多的中国企业 [14] 客户黏性 - 2024年客户复购率74.6%,关键客户复购率约84.3% [15] - 美国服饰巨头S&S Activewear三年内五次复购,美国3PL巨擘UPS在多个仓库部署超千台AMR [15] 供应链优势 - 前五大供应商均为国内厂商,2024年合计占总采购额的17.5%,最大供应商占比仅4.4% [16] - 前五大客户来自德国、西班牙、韩国、日本,2024年合计占总收入的42.1% [16] 竞争格局 - 行业高度分散,2024年极智嘉以6.2%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与第一名相差1个百分点 [18] - 极智嘉已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和全球化业务体系,成功跑通可持续增长模型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