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勇闯天涯啤酒
icon
搜索文档
西安市鄠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第21期食品监督抽检产品信息的通告(2025年第21号)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24 16:31
食品安全抽检总体情况 - 西安市鄠邑区市场监管局抽检51批次食品,合格48批次,不合格3批次,合格率94.1% [1][2] - 不合格产品涉及餐饮食品(1批次)和食用农产品(2批次),主要问题为农药残留和添加剂超标 [2][3] - 抽检覆盖14大类食品,其中炒货、食糖、方便食品等12类全部合格 [2] 不合格产品详情 - 回坊楼清真泡馍店的碗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0.019mg/100cm²(标准不得检出) [2][4] - 盛都惠生活超市的生姜毒死蜱含量0.62mg/kg(标准≤0.02mg/kg),超标30倍 [3][4] - 同超市的山药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含量0.462mg/kg(标准≤0.3mg/kg),超标54% [3][4] 合格产品供应链分析 - 华润万家物流科技(陕西)有限公司采购的菜籽油(渭南长安花粮油)、小酒花生(菏泽随园食品)等均合格 [5][6] - 本地食品企业如西安泰升食品(豆香锅巴)、西安尚前食品厂(唐僧肉辣条)通过检测 [6] - 跨省供应链如重庆八方客食品(爽口菜)、深圳雪花啤酒(运城分公司)产品符合标准 [6] 检测机构与执行标准 - 华研检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全部51批次检验工作 [2][4][5] - 检测依据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包括GB 2763-2025(农药残留)和GB 2760-2025(添加剂) [2][3]
21特写|拓荒者侯孝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08:17
行业概况 - 中国啤酒行业是加入WTO后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工业门类,竞争激烈程度远超水、饮料、乳业等快消品,早期曾出现价格战、人海战、资本大战甚至肢体冲突[1][2] - 行业具有两大特征:1)受政府高度重视(尤其西部),因酒类消费税贡献大 2)对外开放早,外资渗透程度深[2][3] - 2013年中国规上啤酒企业产量达历史峰值5000万千升,是美国的2倍多,此后销量持续下滑至2023年的3521万千升,较峰值减少30%[28][31] 华润啤酒发展历程 - 1993年成立时通过控股沈阳啤酒厂获得"雪花"品牌,1994年引入南非啤酒集团SABMiller持股49%进行技术合作[9][11] - 2005年提出"雪花品牌全国第一"目标,同年首创"勇闯天涯"品牌精神,该系列2024年仍是中档酒王牌,曾贡献总销量23%[15][16][17] - 2013年雪花品牌产销量突破1000万吨,带动公司销量超青岛啤酒成为全国第一,雪花品牌630万千升销量成为全球第一[18] - 2024年实现营收近400亿元(较2015年增长超100亿),股东应占溢利47亿元(是2015年3.5倍),中高档酒占比首次过半[44] 战略转型关键举措 - **产能优化**:2017-2021年关闭33家工厂(总数从98减至65),淘汰7000-8000人,产能利用率提升至60%,同步新建百万吨级听装线和高档酒工厂[35][36] - **品牌高端化**:1)2018年推出999元/两瓶的超高端"醴"系列 2)2019年243亿港元收购喜力中国业务,获得品牌授权 3)2023年喜力销量同比增长300%至60万千升[38][47][48] - **啤白融合**:2021-2022年通过并购进入白酒领域,2024年白酒板块营收21亿元,其中金沙摘要品牌销量增35%,但金种子酒亏损扩大至2.6亿元[50][51][52]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华润啤酒以31.1%市占率保持第一,青岛啤酒22.6%、百威亚太19.8%、燕京啤酒10.6%、嘉士伯8%[31] - 利润差距显著缩小:2020年华润与百威亚太净利润差14亿元,2024年缩小至不足5亿元[7][44] - 高端市场竞争:2013年百威亚太占中国高端市场40%份额,华润雪花仅13%,2024年华润毛利率升至42%超越青岛啤酒(40%)[28][48] 管理特色 - 销售体系创新:1)建立"红白区"市场划分标准 2)制定《销售管理手册》标准化流程 3)深度分销团队执行"千街万店"终端覆盖[21][22][23] - 企业文化强调"铁脚板"精神,高管年均出差200+次,基层采用背篓送货等特色配送方式[5][25] - 实施"3+3+3"战略(2017-2025),每三年设定阶段性目标,最终实现从规模到质量的全面超越[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