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喜力啤酒
icon
搜索文档
茅台明晟ESG评级提升至A;泸州老窖下周分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3 11:57
酒业ESG评级 - 贵州茅台MSCI ESG评级从BBB上调至A级 两年内提升三级 在中国饮料行业排名第二[2] 酒企业绩表现 - 百威亚太2025年上半年收入31.36亿美元(内生下降5.6%) 盈利9.83亿美元(内生下降8%) 销量436.3万千升(内生下降6.1%) 但二季度中国市场每百升收入恢复增长[3] - 喜力集团2025年上半年收入169.24亿欧元(同比下滑) 经营利润14.33亿欧元(同比下滑7.1%) 但中国授权啤酒销量增长30%以上 其中喜力星银增长30%以上 红爵销量翻倍[4][5] - 贵州省2025年上半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3.7% 限额以上烟酒类零售额增长7.4%[19] - 广东省2025年上半年啤酒产量241.89万千升(同比下降0.6%) 其中6月单月产量51.35万千升(同比下降6.4%)[18] 酒企资本动态 - 泸州老窖将于8月8日分红67.59亿元 每10股派45.92元[6] - 百润股份实控人刘晓东累计质押7200万股(占总股本6.86%) 最新质押3510万股[7][8] - 金徽酒控股股东亚特集团累计质押8872.3万股(占其持股75.36%) 最新质押1000万股用于补充流动资金[9] 酒企业务动态 - 茅台在上海昆明新增两家文化体验馆 全国已开业67家 定位为"卖生活方式"战略载体[10] - 金徽酒明确无开发啤酒产品或收购啤酒企业计划[11] - 重庆慕尼勃朗酒业一款啤酒被检出含"O-丙基伐地那非" 涉事企业已注销[12] 酒业新品发布 - 会稽山将推出1743原浆鲜黄酒 采用5秒瞬杀和全程冷链技术[13] - 郎酒2025版郎牌郎8月下旬上市 基酒贮存3年以上比例不低于80%[14] 行业监管动态 - 贵阳发布酱香型白酒合规生产经营告诫书 强调八项合规要求[15][16] - 仁怀市酒协撤销冯小宁委员资格 因其涉嫌违反广告法宣传"加30年老酒"等[17] 酒企人事变动 - 舍得酒业董事倪强辞职 曾担任复星系高管及豫园股份副总裁[20] - 古越龙山副总经理吕旦霖离任[21] - 天佑德酒重新聘任鲁水龙为副总经理 负责国内主要市场拓展[22][23]
茅台明晟ESG评级提升至A;泸州老窖下周分红|观酒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3 11:24
酒业上市公司半年报周期 - A股、港股酒业上市公司正式进入半年报周期 [1] ESG评级提升 - 贵州茅台MSCI ESG评级由BBB上调至A级,两年内提升三级,在中国饮料行业排名第二 [2] 百威亚太业绩 - 百威亚太上半年收入31.36亿美元,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9.83亿美元,销量436.3万千升,同比分别下降5.6%、8%、6.1% [3] - 二季度中国市场每百升收入恢复增长,收入、盈利跌幅放缓 [3] 喜力集团业绩 - 喜力集团上半年收入169.24亿欧元,销量1164万千升,经营利润14.33亿欧元,同比分别下滑1.2%、7.1% [4] - 喜力在中国授权啤酒销量增长30%以上,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4] - 喜力独创在中国至少两位数增长,喜力星银销量增长30%以上,红爵销量翻倍 [5] 泸州老窖分红 - 泸州老窖将于8月8日分红67.59亿元,每10股派45.92元人民币 [6] 股份质押情况 - 百润股份实控人刘晓东质押3510万股,累计质押72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6.86% [7] - 金徽酒控股股东亚特集团累计质押8872.3万股,占其持股75.36%,占公司总股本17.49% [8][9] 茅台文化体验馆 - 第53号、47号茅台文化体验馆在上海、昆明开业,全国已有67家投入运营 [10] 金徽酒业务聚焦 - 金徽酒表示聚焦白酒主业,无开发啤酒产品或收购啤酒企业计划 [11] 啤酒安全事件 - 重庆慕尼勃朗酒业一款啤酒被检出类似"伟哥"物质"O-丙基伐地那非",涉事公司已注销 [12] 新品发布 - 会稽山将推出1743原浆鲜黄酒和纯正五年鲜原浆绍兴酒 [13] - 新版郎牌郎将于8月下旬上市,主体基酒贮存3年以上且比例不低于80% [14] 行业监管 - 贵阳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酱香型白酒合规生产经营提醒告诫书 [15] - 仁怀市酒协撤销冯小宁委员资格,因其涉嫌违反广告法 [16][17] 行业数据 - 广东省6月啤酒产量51.35万千升,同比下降6.4%;1-6月累计产量241.89万千升,同比下降0.6% [17] - 贵州省上半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 [18] 人事变动 - 舍得酒业董事倪强辞职,曾担任董事长 [19] - 古越龙山副总经理吕旦霖离任 [20] - 天佑德酒重聘鲁水龙为副总经理 [21]
百威亚太上半年净利大跌24.4%:中国市场遭遇夹击,高端领域“腹背受敌”
华夏时报· 2025-08-02 16:20
酒类分析师蔡学飞对本报记者分析认为,"百威亚太在中国市场业绩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除了行业整体 需求疲软叠加竞争加剧外,还包括过度依赖疲软的夜场和餐饮即饮渠道,非现饮渠道拓展不足,同时其 高端化战略受挫,次高端产品布局较晚,贡献率不高,还有就是过度依赖沿海省份,消费疲软影响更显 著,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同时,新CEO上任后组织架构与渠道策略尚处磨合期等共同导致的。" 遭对手挤压 追溯百威亚太上一次业绩高光,还是在2021年,那一年其营收净利润同比皆获得20%以上的增长,但到 了2022年其净利润开始下滑,2024年该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时下滑,其中营收为62.46亿美元,同比下滑 8.9%;净利润为7.26亿美元,同比下滑14.8%。 市场区域上,百威亚太主要分为亚太地区西部和亚太地区东部两个经营分部,其中亚太地区西部包括中 国、印度、越南及出口业务,亚太地区东部主要为韩国、日本及新西兰。其中中国所属的亚太地区西部 是百威亚太的主要营收来源,2025年上半年,其来自亚太地区西部的营收为25.22亿美元,同比减少 8.3%,营收占比为80.4%。 2025年上半年,百威亚太中国市场表现依旧偏软,销量同比减少8.2%,净 ...
百威亚太上半年净利下滑24.4%;仁怀681家酒企兼并重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2:32
百威亚太业绩下滑 - 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4.09亿美元 同比减少24.4% [1] - 中国市场销量减少8.2% 收入减少9.5% 每百升收入减少1.4% [1] - 产品创新与营销策略调整滞后 市场份额受冲击 [1] 喜力中国市场表现 - 上半年中国高端产品销量增长超30% [1] - 与华润啤酒合作实现渠道共享 营销贴合本土消费趋势 [1] 郎酒产品策略调整 - 2025版郎牌郎8月11日开放订单 8月25日按序发货 [2] - 升级塔基产品应对年轻化、低度化市场需求 [2] 仁怀白酒产业整合 - 累计清理退出632家酒企 完成995家企业"四改一建设" [3] - 681家酒企兼并重组 生产主体数量从1925家压减至868家 [3] - 产业集中度提升 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有望扩大 [3]
多国语言在此汇聚成一句“干杯、青岛”
齐鲁晚报· 2025-07-30 05:31
青岛国际啤酒节发展历程 - 1991年首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在中山公园举办,吸引国内外近百家啤酒厂商参与,十多万市民游客参加[3] - 1994年青岛国际啤酒城建成,引进百威、尔丁、麒麟等国际品牌,吸引50万游客,销售啤酒200吨[4] - 2005年被评为"国际节庆协会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活动"榜首[4] - 2025年举办时间延长至1个月,引入2300余款啤酒创历年之最,实现西海岸、崂山、老城三会场联动[4] 活动规模与经济效益 - 第34届金沙滩会场接待游客636万人次,消费啤酒2800吨,举办500余场演艺活动,线上销售额2300万元[6] - 崂山会场接待游客30万人次,销售啤酒5万升,联动景区带动周边营收3.5亿元[6] - 2025年老城会场前20天吸引客流151.29万人次,啤酒消费34087升,拉动消费2335.5万元[7] 国际化发展 - 啤酒节吸引法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多国游客参与,崂山会场配备中英日韩四语服务[8] - 韩国游客数量同比增长,旅行社推出啤酒博物馆参观、海上啤酒节等定制路线[8] - 国际啤酒节联盟发布《啤酒节主题跨境游合作倡议》,计划串联全球知名啤酒节构建旅游生态圈[9] - 崂山会场汇聚11国18个品牌的93款啤酒,推出国际游客专属优惠套餐和多语种文旅指南[9] 文化影响力 - 从"味蕾享受"升级为"城市文化符号",成为青岛文旅消费的"加油站"[5][6] - 西海岸会场举办"山海匠韵·哈皮手造荟"展览,展示砖刻、漆扇等传统手工艺[7] - 老城会场策划"里院家宴"活动,通过美食美酒串联城市记忆与邻里温情[7] - 啤酒博物馆成为韩国游客打卡地,"Citydrink"引领旅游新风尚[8]
喜力啤酒业绩下行股价大跌8% 中国成增长救星|酒业财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2: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69.24亿欧元、销量1164万千升、经营利润14.33亿欧元,三项数据同比全部下滑,经营利润同比下滑7.1%,收入回落至接近2022年同期水平 [1] - 按BEIA口径计算,上半年净收入有机增长2.1%、每百升收入有机增长3.3%、经营利润有机增长7.4%,相较一季度有所回升 [1] - 全球啤酒销量同比下降1.2%,低于2023年同期水平 [2] 区域市场表现 欧洲市场 - 第一大市场欧洲净收入同比有机下滑4%,销量下滑4.7%,主要因西欧市场与商超渠道谈判未定及波兰、奥地利市场销量下滑 [2] - 法国、荷兰、德国、西班牙等地商超因提价集体下架喜力啤酒 [2] - 二季度欧洲市场销量继续下跌,拖累整体表现 [2] 美洲市场 - 第二大市场美洲净收入同比有机下滑0.8%,销量下滑1.2%,墨西哥增长被巴西下滑和美国市场不利环境抵消 [2] - 二季度美洲市场恢复增长,但表现仍弱于初始预期 [2] 亚太及非洲中东市场 - 非洲中东市场上半年净收入同比大涨19.8%,经营利润同比大涨102.8% [4] - 亚太市场啤酒销量同比有机增长3.1%,越南、印度、缅甸、老挝表现强劲 [4] - 亚太市场授权啤酒销量同比大涨32.1%,远超其他地区 [4] 中国市场表现 - 在华润啤酒运营下,喜力中国授权啤酒销量实现30%以上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4] - 喜力独创在中国至少两位数增长,喜力星银销量增长30%以上,红爵销量翻倍 [4] - 喜力近年加大中国营销力度,赞助"苏超"赛事,策略更接地气 [5] 全年展望 - 预计2025年全年销量将大致持平,主要因欧洲市场客户业务中断及美洲市场表现弱于预期 [2] - 预计全年经营利润将有机增长4%~8%,与此前展望一致 [5]
拓荒者侯孝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2:43
中国啤酒行业概况 - 啤酒行业是中国加入WTO后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早期竞争激烈包括价格战、人海战、资本大战等 [1] - 行业对外开放早,外资渗透程度深,本土企业通过并购或合资学习国际经验 [2][5] - 2013年中国规上啤酒企业产量达历史峰值5000万千升,是美国的2倍多,但此后销量持续下滑,2023年降至3521万千升 [19][34] 华润啤酒发展历程 - 1993年成立,通过控股沈阳啤酒厂引入"雪花"品牌,初期引进南非啤酒集团SABMiller技术合作 [8][10] - 2005年首次提出"雪花"品牌全国第一目标,并提炼"勇闯天涯"品牌精神,该系列2016年销量达300万千升占总销量23% [14][15][18] - 2013年雪花品牌产销量突破1000万吨,成为中国首个千万吨级啤酒品牌 [19] - 2024年营业额近400亿元,股东应占溢利47亿元,较2015年增长3.5倍,中高档酒销量占比首超50% [47] 侯孝海的战略转型 - 2016年提出"3+3+3"战略,目标从规模转向质量,2017-2021年关停33家工厂,产能利用率提升至60% [38][40] - 推动高端化转型,2021年推出超高端产品"醴"(999元/两瓶),带动行业超高端市场竞争 [44][45] - 2018年以243.5亿港元收购喜力中国业务,获得品牌授权实施"4+4"双品牌战略 [52][53] - 跨界布局白酒,2021-2022年收购景芝、金种子、金沙酒业,2023年白酒板块营收21亿元 [55][57] 行业竞争格局 - 2020年华润啤酒与百威亚太净利润差距为14亿元,2024年缩小至不足5亿元 [6] - 2024年燕京啤酒营收追平重庆啤酒,珠江啤酒以45%毛利率领跑行业 [6] - 外资品牌曾占据中国高端市场超50%份额,2023年华润高端酒销量进入行业前列 [34][54] 产品与技术创新 - 开发国产原料供应链,2024年推出完全国产大麦酿造的"垦十四"啤酒 [45] - 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如剪纸、古建筑图案到产品设计,强化文化属性 [43][45] - 采用三段温度发酵等工艺提升品质,延长超高端产品保质期 [44] 渠道与营销策略 - 建立"红白区"市场划分体系,实施"大份额"、"相对垄断"等区域策略 [24] - 深度分销团队覆盖乡村市场,如贵州山区采用背篓配送等特色方式 [30] - 通过赞助国际赛事、创新消费场景提升品牌高端形象 [42]
21特写|拓荒者侯孝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08:17
行业概况 - 中国啤酒行业是加入WTO后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工业门类,竞争激烈程度远超水、饮料、乳业等快消品,早期曾出现价格战、人海战、资本大战甚至肢体冲突[1][2] - 行业具有两大特征:1)受政府高度重视(尤其西部),因酒类消费税贡献大 2)对外开放早,外资渗透程度深[2][3] - 2013年中国规上啤酒企业产量达历史峰值5000万千升,是美国的2倍多,此后销量持续下滑至2023年的3521万千升,较峰值减少30%[28][31] 华润啤酒发展历程 - 1993年成立时通过控股沈阳啤酒厂获得"雪花"品牌,1994年引入南非啤酒集团SABMiller持股49%进行技术合作[9][11] - 2005年提出"雪花品牌全国第一"目标,同年首创"勇闯天涯"品牌精神,该系列2024年仍是中档酒王牌,曾贡献总销量23%[15][16][17] - 2013年雪花品牌产销量突破1000万吨,带动公司销量超青岛啤酒成为全国第一,雪花品牌630万千升销量成为全球第一[18] - 2024年实现营收近400亿元(较2015年增长超100亿),股东应占溢利47亿元(是2015年3.5倍),中高档酒占比首次过半[44] 战略转型关键举措 - **产能优化**:2017-2021年关闭33家工厂(总数从98减至65),淘汰7000-8000人,产能利用率提升至60%,同步新建百万吨级听装线和高档酒工厂[35][36] - **品牌高端化**:1)2018年推出999元/两瓶的超高端"醴"系列 2)2019年243亿港元收购喜力中国业务,获得品牌授权 3)2023年喜力销量同比增长300%至60万千升[38][47][48] - **啤白融合**:2021-2022年通过并购进入白酒领域,2024年白酒板块营收21亿元,其中金沙摘要品牌销量增35%,但金种子酒亏损扩大至2.6亿元[50][51][52]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华润啤酒以31.1%市占率保持第一,青岛啤酒22.6%、百威亚太19.8%、燕京啤酒10.6%、嘉士伯8%[31] - 利润差距显著缩小:2020年华润与百威亚太净利润差14亿元,2024年缩小至不足5亿元[7][44] - 高端市场竞争:2013年百威亚太占中国高端市场40%份额,华润雪花仅13%,2024年华润毛利率升至42%超越青岛啤酒(40%)[28][48] 管理特色 - 销售体系创新:1)建立"红白区"市场划分标准 2)制定《销售管理手册》标准化流程 3)深度分销团队执行"千街万店"终端覆盖[21][22][23] - 企业文化强调"铁脚板"精神,高管年均出差200+次,基层采用背篓送货等特色配送方式[5][25] - 实施"3+3+3"战略(2017-2025),每三年设定阶段性目标,最终实现从规模到质量的全面超越[33]
华润啤酒老帅离场:“勇闯天涯”的开拓者,豪赌白酒留下残局
观察者网· 2025-07-03 14:54
公司高层变动 - 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侯孝海因个人安排辞去所有职务 包括董事会主席 财务委员会主席 执行委员会及购股权总务委员会成员职务 自2024年6月27日起生效 [1] - 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将暂代董事会主席职责 公司正在物色具备专业资质的继任人选 [3] - 侯孝海此前已减持公司股份 2025年5月两次减持合计93.8万股 套现2611.85万港元 持股量从101.8万股降至8万股 减持幅度达92% [12] 侯孝海职业成就 - 主导"勇闯天涯"全国营销活动 2005年雪花单品牌销量达158万千升 创造啤酒行业首个全国性主题推广案例 [5] - 2006年实施"非奥运营销理论" 借世界杯营销助力雪花成为销量第一品牌 获"中国非奥运营销第一人"称号 [7] - 2009年率雪花在四川市场份额从不足30%提升至70% 利润登顶全国区域公司之首 [8] - 2017年提出"3+3+3"高端化战略 2019年以243.5亿港元收购喜力中国业务 补足高端短板 当年净利润增长34.3% [8] - 任职期间公司营业额累计增长超100亿元 净利润增长近4倍 [9] 白酒业务布局 - 2018-2022年累计投入超200亿元收购白酒资产 包括山西汾酒11.45%股权(51.6亿元) 山东景芝40%股权(13亿元) 金种子集团49%股份 金沙酒业55.19%股权(123亿元) [10] - 2023年分设华润雪花和华润酒业事业部 目标白酒业务规模超100亿元 利润20-30亿元 [11] - 2024年白酒业务营业额21.49亿元 未达30%增长目标 其中金种子酒营收同比下降37.04%至9.25亿元 连续四年亏损 金沙酒业营收从2021年36.41亿元降至21.49亿元 [11] 公司经营现状 - 2024年营收405.69亿元(同比下降2.44%) 净利润47.39亿元(同比下降8.03%) 啤酒销量108.74亿升(同比下降2.5%) 为2018年后首次双降 [9] - 截至2024年7月2日收盘价26.05港元/股 总市值845亿港元 动态市盈率16.9倍 每股收益1.55港元 [13][14]
挥别华润,这位老将又要“勇闯天涯”?
核心观点 - 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侯孝海突然离职,引发市场对公司战略延续性的疑虑,尤其是在公司五年首次营收下滑及"3+3+3"战略决胜之年的关键节点 [1][3] - 侯孝海24年职业生涯中主导了"勇闯天涯"品牌营销、高端化转型及白酒业务扩张,但白酒业务表现未达预期 [5][7][9] - 公司面临啤酒高端市场竞争加剧与白酒业务持续亏损的双重挑战,继任者需解决战略平衡问题 [19][21] 人事变动 - 侯孝海辞去所有职务,此前两度减持93.8万股套现2611.85万港元,持股比例骤减92% [3] - 总裁赵春武暂代董事会主席职责,其为2003年加入的"老雪花人",2023年升任总裁 [19] 战略与业绩 - "3+3+3"战略(2017年启动)目标为2025年高端啤酒市场第一,推动毛利率从33.71%升至42.36%,归母净利润从6.29亿元增至47.39亿元(2016-2024年) [7] - 2024年营收下滑0.76%至386.4亿元,营业利润降6.34%至66.34亿元,归母净利润降8.03%至47.39亿元 [13] - 啤酒业务贡献94.43%收入但营业额降1.03%,销量减2.45%至1087.74万千升 [14] 白酒业务 - 2021-2022年收购景芝白酒40%、金种子酒49%及金沙窖酒55.19%(123亿元创纪录),白酒业务仅占集团营收6% [9][10] - 金种子酒2024年营收暴跌37%至9.25亿元,亏损扩大至2.58亿元;金沙酒业营收增4%至21.49亿元(低于40%目标) [9] 市场与竞争 - 高端啤酒市场百威亚太占46%份额,嘉士伯、青岛啤酒分列二三名,喜力品牌认知度不及百威旗下产品 [19] - 欧睿预测2025年中国高端啤酒市场增速8%-10%,摩根士丹利下调华润啤酒2024-2026年净利润预测6%-9% [16][17] 未来计划 - 啤酒业务目标:喜力销量提升至100万-200万吨,雪花纯生同等规模,打造100万吨以上大单品 [21] - 白酒业务目标:规模超100亿元,利润20亿-30亿元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