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溪天然气管道
icon
搜索文档
德媒:意大利法院再次批准引渡“北溪”爆炸案乌克兰籍嫌疑人
中国新闻网· 2025-10-28 12:04
德媒:意大利法院再次批准引渡"北溪"爆炸案乌克兰籍嫌疑人 中新网10月28日电 据德国媒体27日报道,意大利博洛尼亚一家法院当日再次批准将涉嫌参与"北溪"天 然气管道爆炸案的乌克兰籍男子谢尔吉·K(Serhii K)引渡至德国受审。 报道称,意大利警方8月在意大利里米尼省根据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调查法官签发的欧洲逮捕令将该男子 逮捕。根据德国联邦检察院通报,该男子被认为是"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协调人之一,被指控的 罪名包括共同制造爆炸、从事危害宪制秩序的破坏活动以及破坏建筑设施。 博洛尼亚法院曾于今年9月批准引渡决定,但谢尔吉·K的律师随后向意大利最高法院提出上诉。最高法 院在10月中旬以程序瑕疵为由暂时叫停引渡,并将案件发回博洛尼亚重新审理。经重新审查后,博洛尼 亚法院再次作出同意引渡的裁决。 另据报道,今年9月底,另一名乌克兰籍嫌疑人弗拉基米尔·Z(Wolodymyr Z.)在波兰华沙被捕。波兰法院 于10月初决定延长对他的羁押,暂时拒绝将其引渡至德国。乌克兰方面则始终否认与"北溪"爆炸事件有 关。 "北溪"天然气管道东起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2022年9月26日,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 的管 ...
欧盟俩兄弟撕破脸!波兰逼乌克兰炸俄油管道,匈牙利却要死保俄油
搜狐财经· 2025-10-26 13:56
在欧盟内部,波兰和匈牙利之间的冲突已经达到公开对峙的程度,背后涉及的争议不仅是关于俄油的供应,还有对乌克兰支持与能源安全的深刻分歧。 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的呼吁引发了新的争议,他公开点名希望乌克兰无人系统部队的"马扎尔少校"摧毁匈牙利的输油管道。这个"马扎尔少校"其实是匈牙利 裔的乌克兰军官罗伯特·布罗夫迪,他在军中的呼号是"马扎尔"。布罗夫迪原本是一位乌克兰商界大佬,但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他选择参军,并组建了以无 人机为主的"马迪亚尔之鸟"部队,这支部队后来的表现令人瞩目,摧毁了超过5300个俄罗斯目标。由于他在战争中的突出表现,布罗夫迪在乌克兰军中地位 逐渐上升,2025年6月,泽连斯基正式任命他为乌克兰无人系统部队的司令。 波兰外长的言论显然是为了借乌克兰的力量来切断匈牙利与俄罗斯的能源联系,而这条能源生命线便是贯穿中欧的"友谊"输油管道。这个苏联时期的输油管 道系统是俄罗斯向欧洲输送石油的重要通道,而匈牙利几乎完全依赖这条管道供应能源。据数据显示,匈牙利约80%至90%的石油进口都来自"友谊"管道, 2024年通过该管道的石油输送量达478万吨,直接关系到匈牙利的能源价格和工业生产。 波兰外长曾公开呼吁乌 ...
波兰法院决定:立即释放
中国能源报· 2025-10-18 12:07
这名49岁的乌克兰籍男子声称他与"北溪"管道爆炸事件无关,并表示事件发生时他在乌 克兰。 17日下午,波兰总理图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一决定"合理",并称"案件已经结案"。 9月30日,波兰警方根据德国签发的欧洲逮捕令逮捕该男子。10月1日,华沙地区法院批 准 将 其 拘 留 7 天 。 10 月 6 日 , 华 沙 地 区 法 院 决 定 将 其 拘 留 时 间 延 长 40 天 。 图 斯 克 7 日 表 示,起诉或引渡该嫌疑人不符合波兰国家利益,波兰逮捕该男子是按照司法程序,但最终 裁决将由波兰法院作出。 波兰法院决定立即释放"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嫌疑人。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波兰华沙地区法院17日宣布,拒绝将此前逮捕的涉嫌参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 乌克兰籍男子引渡至德国,并撤销针对他的临时拘留措施,裁定立即将其释放。 出品 | 中国能源报(c n e n e rg y) 华沙地区法院法官达留什·武博夫斯基表示,德方提供的证据过于笼统,法院没有依据将 其引渡。 编辑丨闫志强 来源:新华社 End ...
波兰法院延长拘留“北溪”爆炸案嫌疑人40天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7 07:06
目前,该嫌疑人声称爆炸袭击与其无关,事发时其身处乌克兰。 当地时间10月1日,华沙地区法院法官安娜·维尔戈莱夫斯卡宣布,法院已批准检方申请,对涉嫌参 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的乌克兰男子沃洛迪米尔实施为期7天的临时逮捕。(总台记者 沃龙) 责编:卢思宇、姚凯红 当地时间10月6日,波兰华沙地区法院将涉嫌炸毁"北溪"管道的沃洛迪米尔的拘留期限延长了40天。该 嫌疑人是根据德国法院签发的欧洲逮捕令而被通缉的。 嫌疑人的律师表示,"法院没有同意检察官提出的最长100天的拘留请求,而是下令临时逮捕40天。" ...
涉嫌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乌克兰籍男子或被引渡至德国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05:15
"北溪"天然气管道东起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2022年9月26日,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 的管道发生爆炸,泄漏大量天然气。调查发现,4条管道中的3条发生泄漏,共有4个泄漏点。事发后, 丹麦、瑞典和德国分别启动调查。2024年2月,瑞典、丹麦相继宣布结束调查,德国方面仍在继续。 (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柏林9月16日电综合德国媒体16日报道,意大利一家法院下令将涉嫌参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 事件的乌克兰籍男子引渡至德国。该男子否认了相关指控,并对引渡决定提出上诉。 该男子名为谢尔吉·K(Serhii K)。意大利警方8月在意大利里米尼省根据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调查法官签发 的欧洲逮捕令将其逮捕。根据德国联邦检察院通报,该男子被认为是"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协调 人之一,被指控的罪名包括共同制造爆炸、从事危害宪制秩序的破坏活动以及破坏建筑设施。 报道称,意大利博洛尼亚一家法院做出了引渡裁决。谢尔吉·K的辩护律师已向意大利最高法院提出反对 引渡申诉,但成功几率被认为很小。该嫌疑人从意大利引渡后将被送交德国法院审理,目前尚未确定审 理日期。 ...
终于落网!炸毁北溪管道的乌克兰男子被捕,但真相已经不重要了
搜狐财经· 2025-08-31 19:59
事件背景 - 2025年8月21日意大利警方逮捕乌克兰籍男子谢尔吉·K 其被怀疑为2022年北溪管道爆炸案核心协调者之一 [1] - 2022年9月26日瑞典和丹麦海域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 四条管道中三条严重受损 [3] - 爆炸导致大量天然气泄漏 被俄罗斯定性为恐怖袭击 欧洲各国拒绝俄罗斯参与调查 [3] 行动细节 - 爆炸物共四枚 每枚重量14至27公斤 总重超百斤 采用黑索金与奥克托金混合炸药并配备定时装置 [5] - 行动小组租用波兰空壳公司提供的仙女座帆船 装载潜水装备及炸药 由船长 潜水员及爆破专家组成 [5] - 潜水员下潜至波罗的海70-80米海底安置炸药 单次负重近50公斤 需专业训练才可完成 [5][7] - 行动代号"直径" 费用约30万美元 通过私人渠道筹集 据称获乌军总司令批准但总统不知情 [7] 调查进展 - 丹麦瑞典于2024年初结束调查 德国持续追查并确认六人犯罪小组参与 另一核心人物弗拉基米尔在逃 [9] - 谢尔吉因涉及2025年油轮爆炸案在意大利被捕 弗拉基米尔曾使用乌克兰外交牌照在波兰逃脱追捕 [9] - 俄罗斯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 指责德国调查迟缓 乌克兰政府否认直接参与但媒体报道指向乌军高层批准 [11] 能源市场影响 - 爆炸摧毁俄罗斯对欧洲主要天然气出口通道 欧洲被迫以更高价格从美国及其他地区进口天然气 [11][12] - 美国大幅增加对欧天然气出口 获得巨大经济利益及地缘政治影响力 [12] - 北溪2号管道修复费用约5亿欧元 但德国政府已明确拒绝美国资本收购提案 [14] 地缘政治格局 - 事件彻底改变欧洲能源格局 俄罗斯失去能源武器 欧洲摆脱对俄能源依赖 [14] - 美国借机强化在欧洲存在 乌克兰背负炸管道嫌疑成为地缘博弈牺牲者 [14]
俄称对“北溪”爆炸事件调查进展满意 敦促彻查真凶
央视新闻· 2025-08-30 10:24
事件调查进展 - 德国警方确认所有涉嫌参与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人员的身份并向6名乌克兰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 [2] - 破坏行动团队共7人包括组织者谢尔盖·K(已于意大利被捕)、四名潜水员、一名爆炸物专家及一位船长 [3] - 俄总统新闻秘书对德方调查进展表示满意并要求尽快披露事件组织者和执行者身份 [1] 行动细节 - 嫌疑人每人携带两套护照(假罗马尼亚护照和官方签发但姓名造假的乌克兰护照)表明可能接受乌克兰支持 [4] - 团队经波兰入境德国后租用"仙女座"号帆船使用高爆炸药配合定时装置摧毁4条管道中的3条 [4] - 乌克兰士兵弗谢沃洛德·K或在俄乌冲突中死亡其DNA与帆船上痕迹匹配且曾在德国接受军事训练 [5] 调查限制 - 爆炸袭击行动是否由乌克兰政府主导实施目前仍有待证实 [6]
俄要求安理会就“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召开紧急会议
新华网· 2025-08-23 12:41
地缘政治事件进展 - 俄罗斯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就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定于8月26日举行[1] - 俄罗斯指控德国调查存在拖延且对安理会不透明[1] - 一名涉嫌参与爆炸事件的乌克兰男子在意大利被捕 德国联邦检察院确认其担任协调角色[1] 事件背景与影响 - 北溪-1和北溪-2管道于2022年9月26日在丹麦瑞典附近海域发生剧烈爆炸 导致大量天然气泄漏[1] - 调查发现4条管道中的3条发生泄漏 疑遭人为破坏[1] - 该管道系统连通俄罗斯与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 是重要能源基础设施[1]
“北溪”爆炸案有新进展!一乌克兰籍男子被捕!德国披露细节:相关人员伪造身份租赁帆船至事发海域 在水下安装爆炸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00:05
事件调查进展 - 意大利警方在里米尼省逮捕涉嫌参与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乌克兰籍男子谢尔吉·K 该男子被认定为2022年北溪-1和北溪-2管道爆炸案的协调人员之一 [1] - 德国检方指控谢尔吉·K与同伙于2022年9月在波罗的海博恩霍尔姆岛附近安放爆炸装置 作案人员使用伪造身份文件租赁帆船从德国罗斯托克出发 由潜水员水下安装爆炸物 [1] - 2022年9月26日爆炸导致北溪管道严重受损 4条管道中的3条发生泄漏 [2] 法律程序与调查状态 - 德国联邦检察院以涉嫌共同制造爆炸 从事危害宪制秩序的破坏活动及破坏建筑设施罪名指控谢尔吉·K 将寻求引渡至德国并移交联邦法院审理 [2] - 丹麦和瑞典于2024年2月宣布结束调查 德国则表示将继续调查 [2] - 德国总检察长延斯·隆美尔于2024年11月30日确认两名涉嫌破坏北溪管道的人员 但未透露更多细节 [2] 地缘政治与能源政策影响 - 德国总理默茨支持欧盟委员会提议 阻止波罗的海北溪天然气管道恢复运营 将其作为对俄罗斯新制裁的一部分 [2] - 欧盟正在准备针对俄罗斯金融和能源部门的新制裁方案 对北溪管道的制裁旨在消除投资者对该管道的未来兴趣 [3]
欧洲领导人集体赴美,在“撑腰”的外衣下,或有更重要的交易要谈
搜狐财经· 2025-08-18 19:20
地缘政治博弈 - 泽连斯基携欧洲7位高层共同赴美以增强谈判筹码并防止白宫冲突重演[1][3] - 欧洲试图通过集体施压让美国在能源和安全问题上多考虑其利益[10] - 欧洲为乌克兰危机失败做准备并布局在美俄交易中保住自身地位[10] 能源战略动态 - 北溪管道原每年输送550亿立方米天然气且价格显著低于美国液化天然气[5] - 美俄讨论重启北溪管道并可能由美国公司控股运营[3][6] - 若美国控股北溪则俄罗斯天然气对欧售价将上涨且利润由美俄分摊[3][6] 欧洲安全与自主行动 - 欧盟委员会提出8000亿欧元计划以打造欧洲自主防务体系[12] - 欧洲通过集体访美传递准备单干信号以减少对美国安全依赖[12][14] - 欧洲可联合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在能源市场形成新平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