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输油管道
搜索文档
欧盟俩兄弟撕破脸!波兰逼乌克兰炸俄油管道,匈牙利却要死保俄油
搜狐财经· 2025-10-26 13:56
欧盟内部地缘政治冲突 - 波兰与匈牙利因对俄罗斯石油供应及乌克兰支持问题产生公开对峙 [1][3] - 冲突直接表现为波兰外长呼吁乌克兰摧毁向匈牙利输送俄罗斯石油的管道,而匈牙利对此坚决反对并强烈谴责 [3][6] 北溪管道爆炸案引渡争议 - 波兰华沙地区法院于2025年10月16日拒绝将涉嫌破坏北溪管道的乌克兰公民弗拉基米尔·Z引渡至德国并将其释放 [5] - 波兰总理图斯克表示起诉或引渡该嫌疑人“不符合波兰国家利益”,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称破坏敌人设施不算犯罪 [5] - 意大利最高法院亦于10月15日驳回了德国对另一名北溪案嫌疑人的引渡请求,显示欧洲在对俄问题上立场严重分裂 [8] 能源供应与基础设施依赖 - 匈牙利严重依赖贯穿中欧的“友谊”输油管道,约80%至90%的石油进口通过该管道,2024年输送量达478万吨 [13] - 匈牙利因地理位置限制(无出海口)而无法通过海运进口能源,其炼油厂主要依赖俄罗斯乌拉尔原油,更换油种需多年时间和大量资金 [15] - 除匈牙利外,斯洛伐克也仍在使用“友谊”管道进口俄罗斯石油 [15] 波兰的能源战略与地缘政治目标 - 波兰已通过能源来源多元化实现自主供应,视北溪管道和友谊管道为地缘政治威胁 [15] - 波兰认为友谊管道持续输油使俄罗斯获得稳定外汇收入,支持其在乌克兰的战争 [15] - 波兰提出的通过克罗地亚进口能源的替代方案因存在运营问题且过境费用高于俄罗斯进口成本,对匈牙利不具可行性 [15] 欧盟内部分歧与政治碎片化 - 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支持对俄制裁但不愿与匈牙利过度对立,斯洛伐克在能源问题上与匈牙利立场一致 [16] - 分歧亦体现在无人机安全等防务问题上,东欧国家要求更多防务资金而西欧国家希望控制支出 [17] - 各国在能源政策与安全问题上的不同立场加剧了欧盟内部的政治碎片化,所谓的欧盟团结实则脆弱 [19]
突发:俄罗斯遭袭
中国基金报· 2025-09-28 11:00
能源基础设施袭击事件 - 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俄罗斯楚瓦什共和国"友谊"输油管道泵站 造成火灾并导致通过该泵站的石油运输停止[3][4] - "友谊"输油管道是俄罗斯向中东欧输送原油的大型管网系统 该管道及其附属设施近期已多次遭袭[4] - 匈牙利外长表示此次袭击未影响对匈牙利的石油供应[4] 军事行动与防御系统 - 俄罗斯国防部通报过去一周实施一次大规模打击和六次集群打击 目标包括乌军工综合体 能源基础设施 弹药仓库等军用设施[8] - 乌克兰无人系统部队击中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阿菲普斯基炼油厂生产设施 袭击后发生火灾[8] - 乌克兰已运行来自以色列的"爱国者"系统 并将在今年秋季接收两套新系统[9][11] - 德国将向乌克兰再移交2套"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 荷兰将提供5亿欧元美国武器装备包括"爱国者"系统部件[11] 边境争议与外交关系 - 乌克兰外长公布无人机从匈牙利进入乌克兰领空的飞行路线地图作为入侵证据[13] - 匈牙利外长否认乌克兰方面公布的信息 称其为虚假内容[14] - 匈牙利多次批评乌克兰袭击俄"友谊"输油管道 并强烈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14]
乌克兰袭击“友谊”输油管道泵站
中国能源报· 2025-09-28 10:04
袭击事件概述 - 乌克兰国家安全局使用无人机对俄罗斯楚瓦什共和国的"友谊"输油管道一处泵站进行了打击 [1][3] - 乌方称袭击造成火灾并导致通过该泵站的石油运输已停止 [3] - 俄方官员证实袭击但表示未造成严重损失 匈牙利外长称此次袭击未影响对匈牙利的石油供应 [3] 目标设施与行业影响 - 遭袭目标为"友谊"输油管道的泵站 该管道是俄罗斯向中东欧输送原油的大型管网系统 [3] - "友谊"输油管道及其附属设施近期已多次遭到袭击 [3]
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友谊”输油管道泵站
央视新闻· 2025-09-28 07:00
事件概述 - 乌克兰国家安全局无人机对俄罗斯楚瓦什共和国的“友谊”输油管道泵站进行了打击,乌方称袭击造成火灾并导致通过该泵站的石油运输停止 [1] - 俄罗斯楚瓦什共和国官员证实了袭击事件,但表示袭击未造成严重损失 [1] 基础设施影响 - 受袭击的设施为“友谊”输油管道的一处泵站,该管道是俄罗斯向中东欧输送原油的大型管网系统 [1] - 此次袭击是“友谊”输油管道及其附属设施近期遭遇的多次袭击之一 [1] 供应影响 -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表示,此次袭击并未影响对匈牙利的石油供应 [1]
乌克兰宣布报复匈牙利
中国能源报· 2025-09-27 10:09
外交关系与能源安全 - 乌克兰禁止三名匈牙利高级军事官员入境,以回应匈牙利方面此前的相关决定 [1] - 匈牙利政府此前禁止一名乌克兰军官入境,原因是其参与了对"友谊"输油管道的袭击 [3] - 匈牙利谴责乌克兰对"友谊"输油管道的攻击行为,表示此举威胁匈牙利能源安全 [3] 关键能源基础设施 - "友谊"输油管道是俄罗斯向中东欧输送原油的大型管网系统,南线经乌克兰通往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 [3] - 乌克兰通过无人机和导弹多次攻击"友谊"输油管道,导致俄罗斯通往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原油运输中断数天 [3]
乌克兰宣布报复匈牙利
中国基金报· 2025-09-27 00:10
地缘政治与能源安全 - 乌克兰禁止三名匈牙利高级军事官员入境 以回应匈牙利政府此前禁止一名乌克兰军官入境的举措 [1] - 冲突起因是匈牙利方面指控该乌克兰军官参与了针对"友谊"输油管道的袭击 [1] - "友谊"输油管道是俄罗斯向中东欧输送原油的大型管网系统 南线经乌克兰通往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 [1] - 乌克兰近期通过无人机和导弹多次攻击该管道 导致俄罗斯通往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原油运输中断数天 [1] - 匈牙利谴责乌克兰的攻击行为 并表示此举威胁匈牙利能源安全 [1]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 - 美联储发布降息重磅消息 [2]
乌克兰宣布报复匈牙利
中国基金报· 2025-09-26 23:15
地缘政治与能源安全 - 乌克兰禁止三名匈牙利高级军事官员入境 以回应匈牙利政府此前禁止一名乌克兰军官入境的决定[1] - 冲突起因是乌克兰通过无人机和导弹多次攻击"友谊"输油管道 导致俄罗斯通往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原油运输中断数天[1] - "友谊"输油管道是俄罗斯向中东欧输送原油的大型管网系统 南线经乌克兰通往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1]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 - 美联储发布降息重磅消息[2]
乌克兰禁止三名匈牙利高级军官入境 以回应匈相关举措
央视新闻· 2025-09-26 20:48
地缘政治冲突 - 乌克兰禁止三名匈牙利高级军事官员入境 以回应匈牙利此前禁止一名乌克兰军官入境的决策 [2][2] - 冲突起因是乌克兰军官被指参与了对"友谊"输油管道的袭击 匈牙利政府因此作出入境限制 [2][2] 能源基础设施安全 - "友谊"输油管道是俄罗斯向中东欧输送原油的大型管网系统 南线经乌克兰通往捷克 斯洛伐克和匈牙利 [2] - 乌克兰近期通过无人机和导弹多次攻击"友谊"输油管道 导致俄罗斯通往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原油运输中断数天 [2] - 匈牙利谴责乌克兰的攻击行为 表示此举威胁匈牙利能源安全 [2]
欧盟绝不开门,除非乌克兰认错!又一盟友反水,泽连斯基四面楚歌
搜狐财经· 2025-08-30 07:06
乌克兰袭击友谊输油管道事件 - 乌克兰袭击友谊输油管道直接影响匈牙利和波兰等东欧国家的能源利益并加剧外交矛盾[2][5][6] - 该管道是重要能源传输线承载大量俄罗斯原油且贯穿多个中东欧国家[6] 匈牙利对事件的反应 - 匈牙利强烈谴责乌克兰行动称其严重影响能源供应并损害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6][8] - 匈牙利警告若乌克兰继续类似行动将使其外交地位更孤立并影响加入欧盟进程[8] - 匈牙利外交部长声明将在欧盟会议中对乌克兰入欧请求投反对票[15] 波兰对事件的反应 - 波兰对乌克兰行动表示强烈不满并指出其加入欧盟前景愈加模糊[11] - 波兰要求乌克兰承认沃伦大屠杀为种族灭绝并就此道歉否则将反对其入欧申请[17][19] - 波兰总统提议禁止使用班德拉标志直接针对乌克兰新纳粹问题[21] 乌克兰的回应与外交挑战 - 泽连斯基回应强硬称未来与匈牙利关系取决于匈牙利对欧盟进程的支持态度[10] - 乌克兰面临匈牙利和波兰双重外交压力使欧盟之路更加艰难[25][26] - 西方盟友支持减弱使乌克兰外交孤立感增强欧盟入梦可能破灭[28][30] 事件对乌克兰欧盟进程的影响 - 匈牙利和波兰的反对态度已使乌克兰加入欧盟前景渺茫[26][30] - 乌克兰需解决历史问题和能源冲突才能争取国际支持突破外交困境[19][28][30]
“友谊”输油管道遭袭 匈牙利禁止相关乌军人员入境
央视新闻· 2025-08-28 19:29
地缘政治冲突 - 匈牙利禁止参与袭击"友谊"输油管道的乌克兰军官入境匈牙利和申根地区 [1] - 乌克兰通过无人机和导弹多次攻击"友谊"输油管道 [1] - 袭击导致俄罗斯通往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原油运输中断数天 [1] 能源基础设施影响 - "友谊"输油管道是俄罗斯向中东欧输送原油的大型管网系统 [1] - 管道起点位于俄罗斯西南部萨马拉州 北线经白俄罗斯通往波兰和德国 南线经乌克兰通往捷克 斯洛伐克和匈牙利 [1] - 乌克兰方面明知该管道对匈牙利能源安全至关重要仍发动袭击 [1] 能源安全与主权 - 匈牙利谴责乌克兰攻击行为 表示此举威胁匈牙利能源安全 [1] - 匈牙利外长称袭击是对匈牙利主权的侵犯 必须承担相应后果 [1] - 袭击针对的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而非俄罗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