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环线
icon
搜索文档
港铁北环线项目正式启动 将成为北都集体运输骨干
中国新闻网· 2025-10-04 00:07
项目战略定位 - 北环线是北部都会区的集体运输骨干,也是公司正在推展的多个铁路项目中规模最庞大的一个[1] - 项目是北部都会区基建中的标志性项目,被视为打通区域人流、为区域全面发展带来养分的运输动脉[2] - 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铁路一直是香港高效、可靠的集体运输骨干[2] 项目线路规划与功能 - 北环线主线将串联东铁线与屯马线,支线则直通深圳皇岗口岸,成为香港与中国内地间第三条直接过境的铁路连接线[2] - 主线部分将成为北部都会区多个新发展区的公共运输骨干,并与现有东铁线及屯马线形成一个贯通新界和九龙市区的环状铁路[2] - 支线部分将接入新皇岗口岸并提供便捷的"一地两检"通关模式,旨在连通港深地铁网络[2] 项目工程进展与目标 - 随着北环线(第一部分)项目协议签订落实,公司正全速推进主线建造工程,同时开展支线的详细规划及设计工作[2] - 公司目标是不迟于2034年实现北环线主线和支线同步开通[2] - 项目下属的东铁线古洞站整体建造进度良好,预计于今年11月实现结构封顶,目标在2027年开通运营,届时将成为公司的第100个车站[3]
港铁北环线项目正式启动 助力北部都会区建设
新华社· 2025-10-03 22:33
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今天正式启动的北环线,是北都基建中的标 志性项目,更是打通北都人流、为区域全面发展带来养分的运输动脉。主线部分将成为北都多个新发展 区的公共运输骨干,并与现有的东铁线及屯马线形成一个贯通新界和九龙市区的环状铁路,大幅提升铁 路网络的覆盖和韧性;而支线部分更会接入新皇岗口岸并提供便捷的"一地两检"通关模式,连通港深地 铁网络。 港铁公司主席欧阳伯权致辞指出,北都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而铁路一直是香港高效、可靠的集体 运输骨干。北环线项目不仅会显著提升北都的通达性,还将进一步深化香港与内地的跨境联系。港铁会 继续善用创新的技术,并通过高效管理,朝着不迟于2034年北环线主线和支线同步开通的目标推进工 程。 新华社香港10月3日电(记者王昕怡)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3日举行北环线项目启动仪式。北环线 是北部都会区(以下简称"北都")的集体运输骨干,是港铁正在推展的多个铁路项目中规模最庞大的一 个。 港铁表示,北环线主线将串联东铁线与屯马线,支线则直通深圳皇岗口岸,成为香港与内地间第三条直 接过境的铁路连接线。随着北环线(第一部分)项目协议较早前签订落实,港铁正 ...
李家超:香港古洞站和洪水桥站的工程正全速进行 将分别于2027年和2030年竣工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2:21
交通基建项目进展 - 古洞站工程全速进行 将于2027年竣工 [1] - 洪水桥站工程全速进行 将于2030年竣工 [1] - 北环线主线和支线同步推展 目标2034年或之前同步开通 [1] 项目合作模式 - 特区政府与港铁公司签订第一部分项目协议 [1] - 采用新思维合并北环线主线和支线同步推展 [1] 区域发展规划 - 交通基建项目为配合北部都会区发展 [1] - 连接深港两地的交通基建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1]
李家超力推香港北都区提速,深圳有何机会|湾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6-15 21:58
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规划 - 北都区被视为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节点 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占香港1/3) 预计未来居住人口占香港1/3 [1][2] - 特区政府计划提速开发 未来5年建成约6万个房屋单位 第二个5年再增15万个 经济用途总楼面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 [2] - 骨干轨交北环线进展顺利 古洞站2027年启用 洪水桥站2030年完工 主线2034年通车 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今年启动研究 [3] 产业布局与区域规划 - 划分为四大功能区:高端专业服务和物流枢纽(对接前海) 创新科技地带(含河套合作区) 口岸商贸及产业区(对接罗湖等) 蓝绿康乐旅游生态圈(对接盐田) [7]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预计全面完成后年经济贡献达520亿港元 首批科研人员将于今年下半年进驻香港园区 [2][7] - 新田科技城将作为创科枢纽 与深圳园区协同发展 需突破两地制度限制便利要素流动 [8] 政企合作与投资进展 - 85家企业签署支持发展意向书 35家企业参与开发项目 涉及金额超千亿港元 [3] - 生地变熟地流程从13年缩短至7年 小规模工程时间减少1/3 政府计划发行债券支持工程建设 [4][3] - 计划发展大学教育城吸引国际学生 研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口岸旅游购物项目 [4][8] 深港协同发展机遇 - 北都区与深圳福田 罗湖 盐田地理接壤 未来将形成城市融合效应 [7] - 深圳园区已入驻数十家香港科创机构 建议加快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成熟技术"软联通"试点 [7][8] - 口岸经济带将带动先进制造业 绿色产业 医疗食品科技等跨境产业发展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