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会区发展
搜索文档
德勤料香港特区政府本财政年度录得盈余
搜狐财经· 2025-11-17 22:13
德勤对新一份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提出三点期望,包括发展北部都会区作为香港增长的新引擎;加强香 港资本市场;维护香港作为区域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的竞争优势,例如向在北部都会区投资的企业提供 最多50%的投资税务抵免、通过税收优化促进双重上市并推动资本投资。(完) 中新社香港11月17日电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德勤17日表示,香港特区政府本财政年度预计可录得约156亿 港元盈余,财政储备于2026年3月底增至6699亿港元。 德勤表示,2025年4月至9月,香港特区政府录得实际赤字10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主要是由 于今年上半年股票印花税收入和发债收入的增加,香港经济增速加快带动其他营运收入及各款税收增 加。德勤预料2025/2026年度香港特区政府财政有望达至收支平衡。 ...
德勤:料香港财政预算录156亿港元盈余 建议向北部都会区企业提供投资税务抵免
智通财经网· 2025-11-17 13:59
德勤中国香港财政预算案小组主管合伙人尹佩仪表示,建议通过税收优化促进双重上市并推动资本投 资。在吸引更多企业赴港双重上市方面,建议为在香港双重上市的公司提供"安全港",以及将涉及双重 上市公司股份交易的印花税税率下调0.05%。 在完善企业财资中心(CTC)的税收优惠制度方面,尹佩仪表示,建议将利息支出扣除的"实际征税"条件 改为"适用税率"标准,并为CTC 收入提供单方面税收抵免,为支柱二范围内的企业提供15%的优惠税率 选择。 德勤中国香港金融服务业税务主管合伙人潘宗杰表示,期望维护香港作为区域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的竞 争优势,包括为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人提供优惠税收制度,将其相关收入的利得税税率降低至8.25%; 建议为符合条件的持牌数字资产市场参与者提供优惠税制;为符合条件的单一家族办公室提供优惠税收 待遇;进一步提高对FIHV 的免税优惠;以及加强慈善生态系统。 德勤提出2026/27年香港财政预算案的初步建议,德勤中国香港税务技术中心主管合伙人戚维之表示, 建议发展北部都会区作为香港增长的新引擎。在鼓励企业在北部都会区落户和投资方面,建议向在北部 都会区投资的企业提供投资税务抵免、提供投资补贴,以及对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沙特出席未来投资倡议大会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19:50
香港经济发展战略 - 香港特区政府正加快推进北部都会区发展,作为未来经济多元化的引擎和创新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并采取更弹性灵活的方式,包括以更灵活的方式批拨土地和输入人才、共同投资等,以加快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步伐[3] - 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具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不仅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集资和专业服务平台,也是中东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理想门户[3] 香港与中东地区合作 - 中东地区设定了宏大的发展愿景并具强劲发展动能,中国正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双向对外开放,两地(香港与中东)在资金、科技与产业对接方面合作空间庞大[3] - 目前约有300家内地企业正筹备在香港上市,其中不少计划拓展中东市场[3]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 香港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随着中沙贸易更多以本币结算,离岸人民币持有者对人民币计价资产与风险管理产品的需求将持续上升[4] - 香港是亚洲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管理资产总额逾4.5万亿美元,家族办公室生态蓬勃[4]
香港财政司司长:加快推进北都发展对香港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新闻网· 2025-10-26 18:29
文章核心观点 - 香港特区政府将加快推进北部都会区发展作为最重要的政策目标之一 以更积极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1] - 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的平台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 其发展对香港未来至关重要 [1] 政策方向与战略定位 - 香港将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为指导 对接国家发展战略 [1] - 必须锁定方向和目标、保持战略定力 以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创科中心的定位 [2] 发展经验借鉴 - 特区代表团访问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 其规划部署、前瞻视野和发展速度深有启发 [1] - 两地在规划建设管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对北部都会区未来发展有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地方 [1] 关键发展议题 -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拆墙松绑"以提升发展速度和释放潜力 [2] - 灵活制定和运用政策以深度绑定目标产业并汇聚全球人才 [2] - 通过科技应用和数字化加强发展区建设和一体化管理 提升公共服务效率 [2] - 通过纵深规划和充分协调进一步助力推进大湾区城市群的联动发展 [2] - 充分利用"一国两制"优势及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 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对接、创科合作和学术交流 [2]
港铁北环线项目正式启动 将成为北都集体运输骨干
中国新闻网· 2025-10-04 00:07
项目战略定位 - 北环线是北部都会区的集体运输骨干,也是公司正在推展的多个铁路项目中规模最庞大的一个[1] - 项目是北部都会区基建中的标志性项目,被视为打通区域人流、为区域全面发展带来养分的运输动脉[2] - 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铁路一直是香港高效、可靠的集体运输骨干[2] 项目线路规划与功能 - 北环线主线将串联东铁线与屯马线,支线则直通深圳皇岗口岸,成为香港与中国内地间第三条直接过境的铁路连接线[2] - 主线部分将成为北部都会区多个新发展区的公共运输骨干,并与现有东铁线及屯马线形成一个贯通新界和九龙市区的环状铁路[2] - 支线部分将接入新皇岗口岸并提供便捷的"一地两检"通关模式,旨在连通港深地铁网络[2] 项目工程进展与目标 - 随着北环线(第一部分)项目协议签订落实,公司正全速推进主线建造工程,同时开展支线的详细规划及设计工作[2] - 公司目标是不迟于2034年实现北环线主线和支线同步开通[2] - 项目下属的东铁线古洞站整体建造进度良好,预计于今年11月实现结构封顶,目标在2027年开通运营,届时将成为公司的第100个车站[3]
香港“北都发展委员会”召开首次工作会议
新华社· 2025-09-29 21:53
项目战略定位 - 北部都会区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具备独特区位优势 面积和未来人口约占香港整体的三分之一 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经济价值 [1] - 加快推动北部都会区高效建设是香港未来发展的当务之急和战略重点 旨在推动香港经济迈向高增值及高竞争力的新台阶 [1] - 项目将创造大量职位 提升人员收入和香港整体竞争力 [1] 治理结构与领导层级 - 成立由行政长官亲自领导的"北部都会区发展委员会" 以提升决策层次 简化行政流程 拆墙松绑 突破瓶颈 [1] - 委员会下设三个工作组 分别由财政司司长 政务司司长和财政司副司长主持 [2] - 三个工作组将按指示方向全力推进北部都会区加快发展 [1] 工作组职责与任务 - 发展及营运模式设计组由财政司司长主持 专责按北部都会区各指定发展区的性质和规模设计发展及营运模式 [2] - 大学城筹划及建设组由政务司司长主持 以专班研究北部都会区大学城发展模式 [2] - 规划及发展工作组由财政司副司长主持 负责由规划到执行的全流程管理 [2] 近期工作重点与目标 - 聚焦推进北部都会区专属法例工作 协助产业进驻企业落户 敲定大学城发展策略以及加快审批和落实土地建设项目 [2] - 采用新思维达致安全 省钱 省时间的建筑目标 并为加快北部都会区发展订立专项法例 [1] - 三个工作组须尽快召开工作会议 为短期内可推展的项目制定方案并向委员会汇报具体工作计划 [1]
李家超第四份施政报告:香港机遇大于挑战
36氪· 2025-09-18 09:56
施政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主题为"深化改革、心系民生、发挥优势、同创未来",主轴环绕经济和民生,并提出短、中、长期政策 [1] - 强调北部都会区发展具有战略地位,占香港三分一的土地,政府对此发展"心急如焚" [1][4] - 政府致力于拼经济、谋发展,提升经济长远竞争力,为改善民生提供坚实基础 [2] 北部都会区发展 - 成立由行政长官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以简化行政流程并订立专项法例,取代原有的北部都会区督导委员会 [5] - 基本规划已出台,现时是加快发展北都、引入产业和重大项目的最佳衔接期 [1][6] - 容许北都业权人主动交回政府计划征收的土地,以抵销其在北都新发展区原址换地或片区开发所须缴付的金额,此计划针对北都未来3年征收作私人发展的土地 [6] - 推出"按实补价"措施,容许业主初期仅需为至少60%楼面补地价,余下40%楼面可在10年内决定是否发展,先导计划为期3年 [7] - 在北都古洞北及粉岭北发展区预留3幅土地供市区重建局筹建新楼,占地约4公顷,预计总楼面约18.6万平方米,估计2030年前落成 [7] - 展开凹头土地用途检讨,善用北环线发展潜力,将凹头站沙埔一带发展区由16公顷扩大至约30公顷,并由原定全数公营房屋改为私营房屋占较大比例 [8] 土地及房屋政策 - 保障市民基本住屋需求是施政首要任务,政府加速兴建公营房屋并推出"简约公屋" [2] - 以新思维利用新发展土地推动市区重建,容许重建项目未用尽的地积比率跨区转移,转移面积上限为接收地盘的30% [2] - 针对7个指定地区试行适度增加私人重建项目地积比,容许增加批准地积比率最多20%,目标针对楼龄超过50年、地盘面积至少700方米的项目 [3] - 政府希望私人楼宇市场平稳发展,不要"大上大落",并透过提供不同阶梯"上楼"照顾不同阶层市民 [3] 金融及投资措施 - 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港交所已于9月初完成讨论文件,计划明年上半年咨询业界 [9] - 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将住宅成交门坎下调至3000万港元,截至8月底1900宗申请中共有800宗获批 [10] 市场反应 - 会德丰地产对施政报告一系列利好经济措施表示欢迎,相信有助经济市道及楼市持续复苏,并认为其于古洞站旁的项目将受惠于北都发展政策 [8]
详解香港施政报告:北部都会区强力提速 黄金与数字资产抢滩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23:36
北部都会区发展 - 成立北部都会区发展委员会 由行政长官担任主席 下设三个工作组加速发展及项目落地[2][3] - 北部都会区面积约300平方公里 与深圳接壤 面积和未来人口约占香港三分之一 是香港新战略发展区域[2] - 创新发展和融资模式 包括设计专门运营公司和公私合作模式 研究从价高者得转向产业绑定的土地出让方式 设计股票债券政府注资等多元化融资方案[2] - 规划建设大学城 分三批在2026 2028 2030年供应土地 研究吸引顶尖大学入驻 推动香港优势学科与产业深度结合[3] - 简化行政措施 引入快速审批制度 采纳各地优秀建筑方法 结合海外和内地成功建造技术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3] - 订立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专属法例 授权特区政府制订简化法定程序 包括成立法定园区公司 设立专项拨款渠道 管理跨境流动便捷方法[4] 金融市场建设 - 香港股票市场保持强劲态势 恒生指数自年初上涨超过20% 每日平均成交额接近2500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接近翻倍[6] - IPO新股集资额累计超过1300亿港元 同比增长近六倍 位列全球第一[6] - 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 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 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6] - 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 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 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6] - 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 推动黄金仓储以三年超越2000吨为目标 建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8] - 建立香港黄金中央清算系统 为国际标准黄金交易提供高效可信清算服务 邀请上海黄金交易所参与[8] - 落实稳定币发行人制度 就数字资产交易及托管服务制订发牌制度立法建议 研究扩展可提供予专业投资者的数字资产产品和服务类型[9] 住房保障政策 - 总体公营房屋建屋量将达189000个单位 较上任时增加约80% 公屋综合轮候时间已缩短整整1年至5.1年[11] - 加大力度协助基层置业 增加居屋和绿置居单位供应 优化出售及转让安排 协助公屋居民置业[11] - 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购买非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由1000万港元提升至1500万港元 购买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维持1000万港元但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港元下调至3000万港元[12]
详解香港施政报告:北部都会区强力提速,黄金与数字资产抢滩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9:48
北部都会区发展 - 成立由行政长官担任主席的北部都会区发展委员会,下设三个工作组以加速发展、产业引进和项目落地 [2] - 发展及运营模式设计组由财政司司长领导,核心任务包括创新融资模式、研究土地出让方式转变及设计多元化融资方案 [2] - 大学城筹划及建设组由政务司司长领导,计划分三批在2026、2028、2030年供应土地,推动优势学科与产业结合 [3] - 规划及发展工作组由财政司副司长领导,负责全流程统筹管理,设立专案监督办公室以加快工程审批 [3] - 将订立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专属法例,授权特区政府简化法定程序,包括成立法定园区公司和管理跨境流动便捷方法 [4] - 专属法例的制定标志着北部都会区发展从顶层规划转向执行层面,为市场提供清晰路线图 [5] 金融市场建设 - 恒生指数自年初上涨超过20%,每日平均成交额接近250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接近翻倍 [6] - 截至八月底香港IPO新股集资额累计超过1300亿港元,同比增长近六倍,位列全球第一 [6] - 将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规定并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 [6] - 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利用香港与内地独特的互联互通机制作为核心优势 [6] - 缩短结算周期至T+1可缩短资金占用时间、降低交易违约风险并提升市场整体流动性 [7] - 推动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目标三年内黄金仓储超越2000吨,并建立香港黄金中央清算系统 [8] - 将丰富黄金投资工具,协助发行黄金基金及开发代币化黄金投资产品等新产品 [8] 数字资产监管 - 香港正落实稳定币发行人制度,并就数字资产交易及托管服务的发牌制度制订立法建议 [9] - 香港证监会正研究扩展可提供予专业投资者的数字资产产品和服务的类型 [9] - 明确的监管框架标志着加密政策从沙盒试点进入监管落地新阶段,为传统金融机构打开合规进入通道 [9] 住房保障政策 - 2026-27年度起的五年内总体公营房屋建屋量将达189000个单位,较三年前增加约80% [10] - 公屋综合轮候时间已从三年前的6.1年缩短至5.1年,目标在2026-27年度下降至4.5年 [10] - 政策调整加大力度协助基层置业,增加居屋和绿置居单位供应并优化出售及转让安排 [10] - 置业阶梯由"出租"为主转向置业为主,有望加速房屋阶梯流转 [11] - 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将可算入投资额的住宅物业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港元下调至3000万港元 [11]
李家超:加快北部都会区发展 成立“北都发展委员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1:53
施政报告核心观点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北部都会区被视为香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具有非常大的潜质 [1] 北部都会区发展举措 - 香港特区政府将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并成立由行政长官李家超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 [1] - "北都发展委员会"将负责制订北部都会区各发展区的营运模式 [1] 教育与基建规划 - 政府将推动大学城建设,并研究北都大学城的发展模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