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部都会区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李家超:《施政报告》咨询反响热烈 经济转型、北部都会区提速发展获认可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07:46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施政报告》地区咨询会后见记者表示,自《施政报 告》公众咨询于6月开展后,当局已举办超过40场咨询会,接触不同人士包括商界、专业界、同乡组 织、青年代表、宗教界、公务员团体、立法会议员、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连同市民在不同途径提 供意见,至今共收到超过5500份意见书,较去年咨询同期多近10%。 第三是社会重视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李家超表示,市民支持他提出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认同北部都会 区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应以破格思维,只要安全又有效益,无论任何地方的建造方法及用料都可以采 用,要引入新理念、新办法,提速提效发展。 李家超表示,感谢市民踊跃建言献策,意见很多启发性,经过差不多一个多月咨询后,他有3点体会。 第一市民普遍认同本届政府勇于改革,处理多年来老大难问题,咨询期间市民大致认同本届政府积极推 出改革,包括制定简朴房制度、提出规管网约车立法建议等,亦有市民提及香港在很多国际评级方面不 断上升,包括世界竞争力、安全城市等,认为是最客观的成绩表。 李家超表示,现时香港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外围环境仍有很多不确定性,但香港机遇大于挑战。经济转 型不单不能逆转,更是打赢 ...
香港投资推广署:泰柬等地冲突无碍香港贸易发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7-25 14:08
香港股市及新股集资表现 - 今年以来香港股市及新股集资表现非常亮丽 尽管全球其他地区如中东、欧洲及泰柬边境发生冲突导致贸易不稳定 但未影响香港贸易发展及招商引资 [1] - 香港最大优势在于金融发展及融资生态圈 包括家族办公室、私募基金及传统企业 同时投资者也关注香港致力发展创科及成熟的募集资金环境 [1] - 越来越多投资者意识到不能仅依赖与美国贸易 需寻找更多贸易伙伴 香港可发挥双向招商引资作用 提升外企对香港的认知 并加深与东盟、中东、北非、东欧等地的投资合作 [1] 香港投资推广署的成果与目标 - 过去两年半约有1300间公司在香港设立或扩展业务 首年带来1684亿港元投资额 并创造近2万个职位 [1] - 香港投资推广署目标是为香港带来经济效益 并吸引更多不同种类的行业及企业 [1] - 署方去年开始向企业介绍北部都会区发展 已有超过10家企业表达在北都发展的意向 主要涉及创科、物流、旅游等行业 [1] 黄金仓储及金融交易发展 - 香港投资推广署协助核准仓库营运商与本地仓储公司对接 截至7月有8个仓库共5个运营商通过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审批 交割量超过7000吨 [2] - 由于金属用家集中在华南地区 预计未来经香港进行的交割将增加 香港有望在满足仓储需求外 进一步带动大宗商品及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2]
香港投资推广署两年半助1300余家中外企业在港开展业务
搜狐财经· 2025-07-08 14:12
招商引资成果 - 2023年1月至2025年上半年协助超过1300家海外及内地企业在港开设或拓展业务[1][3] - 这些企业首年为香港带来超过1600亿港元直接投资[1] - 创造逾19000个新职位[1] - 过去25年累计协助7700家企业来港发展[4] - 累计创造超过9.5万个职位[4] - 累计直接投资金额超过4400亿港元[4] 招商策略方向 - 推动香港与海内外市场联动[3] - 深耕欧美北亚传统市场[3] - 开拓新兴市场[3] - 聚焦四大产业:金融服务与金融科技、创科、供应链管理与物流、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3] - 紧扣施政报告重点措施如低空经济、烈酒贸易、北部都会区发展[3] 香港定位优势 - 发挥"双向跳板"和枢纽角色[3] - 协助内地企业借港出海[3] - 推广区域贸易与高端物流枢纽优势[3] - 通过文化出海展示软实力吸引投资[3] - 利用稳健资本市场协助企业资本对接[3] - 打造"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平台[3]
香港投资推广署超额完成施政报告绩效指标 引资超过1600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7-07 13:56
香港投资推广署招商引资成果 - 2023年1月至2025年上半年共协助1301间海外及内地企业在港开设或拓展业务,远超1130间的绩效指标 [1] - 这些企业带来1684亿港元外来直接投资,远超770亿港元绩效指标 [1] - 创造19136个新职位,超过15250个的绩效指标 [1] - 累计25年协助超过7700间企业,创造超过95000个职位,直接投资金额累计超过4400亿港元 [3] 企业来源地分布 - 中国内地企业数量最多,达630间 [1] - 其他国家企业671间,其中美国113间、英国89间、新加坡75间、加拿大38间 [1] 行业分布情况 - 金融服务及金融科技行业占比最高,达283间(22%) [2] - 创新及科技行业275间(21%) [2] - 家族办公室179间(14%) [2] - 旅游及款待148间(11%) [2] - 商务及专业服务129间(10%) [2] 未来发展战略 - 聚焦四大策略产业:金融服务与金融科技、创科、供应链管理与物流、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3] - 推动文化出海,展示香港软实力 [3] - 深耕欧美北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 [2] - 紧扣《施政报告》重点措施如低空经济、烈酒贸易、北部都会区发展 [2] 香港枢纽角色 - 发挥"双向跳板"作用,协助内地企业借港出海 [2] - 推广香港作为区域贸易与高端物流枢纽优势 [2] - 通过稳健资本市场协助企业资本对接 [3]
香港发展局:北部都会区增添经济新动能 助力香港创科与大湾区融合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18:26
北都发展规划 - 北都发展将提供3000多公顷新发展土地,突破香港产业发展土地不足瓶颈,创造约50万个新工作职位 [1] - 北都将提供逾50万个新住宅单位,成为未来公私营房屋供应的主要来源,解决香港长期房屋问题 [1] - 北都凭借毗邻深圳的优势,可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现内地与香港优势互补 [1] 新发展区进展 - 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厦村、元朗南及新田科技城四个新发展区已全速开动,涉及超过800公顷土地 [1] - 已收回逾400公顷私人土地,完成80公顷土地平整,用于基建、房屋、学校、生态保育及创科产业建设 [1]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首三座大楼接近建成,首批租户预计2023年下半年入驻 [2] 土地与房屋产出预期 - 未来五年内北都将产出至少570公顷"熟地"、约6万个住宅单位及100万平方米经济楼面面积 [2] - 未来十年内预计产出约1700公顷土地、21万个新住宅单位及逾1000万平方米经济楼面面积 [2] 建设工作重点 - 土地规划阶段已完成各新发展区产业主题和建屋规模制定,未来1-2年将完成城市规划程序 [3] - 工程重点转向收地清拆和"三通一平",政府负责收地赔偿,市场参与基建开发 [3] - 产业落地需政府政策引导与市场参与结合,探索最优分工架构 [3] 产业升级与用地调整 - 洪水桥和元朗两幅产业用地正招标,用于建设多层现代产业大楼推动物流业升级 [2] - 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考虑放宽产业用地用途,增加规划弹性 [3]
李家超: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新田科技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香港园区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11:29
香港未来发展规划 - 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新田科技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创新科技为核心,吸引全球科研人才和创新资源集聚 [1] - 统筹安全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拼经济谋发展,帮助企业升级转型,拓展内外销市场 [1] - 深化国际交往合作,开拓新市场新机遇,强化全供应链服务,做大做深区域贸易,抵消单一市场依赖风险 [1] - 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扩大数字贸易,推动本地企业发展,引进技术和产业,抢人才抢企业,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 [1] 北部都会区发展 - 引入新理念新办法,拆墙松绑,结合市场力量提速提效 [1] 民生改善措施 - 加快公营房屋供应,缩短公屋轮候时间,确保"简约公屋"如期供应,明年三月开始登记合规"简朴房" [2] - 深化医疗体系改革,加强公营和基层医疗服务,实践精准扶贫理念,帮助最需要的人群 [2] - 推进运输基建发展蓝图,推动铁路项目包括洪水桥至前海港深西部铁路、北环线支线和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