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合作

搜索文档
“超级口岸”进化:45年 深圳链动全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23:25
工作日清晨,一辆香港地铁东铁线徐徐驶进罗湖站,拎着小推车的香港市民蜂拥而出,与背着双肩包前 往香港上班的深圳上班族逆向而行。 时针拨回到上世纪60年代,载有鲜活食品的"三趟快车"亦是从此处的罗湖桥驶向香港境内,为香港市民 带去来自上海、武汉、郑州的物资。 罗湖口岸连同其它几座坐落在深港边境的口岸,就如同大树上的年轮一般,一圈圈镌刻下深圳与香港和 国际深度接轨的痕迹:曾经的边陲口岸已成为年客流量破亿人次的"超级枢纽";供港鲜活产品的"生命 线"已然跃升为全球资本、技术、数据呼啸而至的"第一落点"。 站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年的历史坐标回望,深圳口岸数量已从改革开放前的两个增加到现在的16个一 类口岸,实现海陆空全部覆盖;其功能也早已不再局限于物理意义上的"门户",而是成为深圳制度创 新、产业跃迁与城市能级提升的"计量器"。 潮起:口岸丈量深港融合新宽度 1950年,一块"广东省公安厅边防局深圳检查站"的牌子挂在深圳河岸边的一间木板屋上,其不远处仅30 多米长的罗湖桥一头连着深圳一头连着香港,是两地交往的必经之路,也从头见证了深圳的成长。 新中国成立之初,邓稼先、华罗庚、郭永怀等多位科学家从罗湖桥入境,为我国的科 ...
集聚多个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国家战略落子,深圳这区域有新变化
南方都市报· 2025-08-15 11:52
成为镁光灯下的焦点 在深港跨境接壤地带有这样一个地方 这正是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面积仅3.89平方公里 深港正携手在此 却承载着国家战略 续写别样精彩的双城故事 2023年8月8日,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短短两年时间,河套深圳 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令人刮目相看,迸发出强劲活力,一片欣欣向荣。 国家战略,落子河套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面积约3.89平方公里,为"一区两园",包括—— 面积3.02平方公里的深圳园区 面积0.87平方公里的香港园区 两年前,《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由国务院印发,凸显了河套合作区的重要地位 和战略价值。 2024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河套合作区"一区两 园"发展规划完成整体拼图,实现战略协同。 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国务院重磅发文!事关深圳 国家战略,落子河套。河套深圳园区发展定位为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 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河套合作区致力于成为世界级的科研枢纽。 新谋划,新机遇,新希望 河套建设和发展有哪些新进展? 一起来关注 关键词:科技 ...
前海梦工场孵化国高企业79家 “港澳e站通”提供服务事项380项
深圳商报· 2025-08-10 05:44
进出口贸易 -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值达2608 6亿元 同比增长11 5% 占广东省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约三分之二 [1] - 谷歌跨境电商加速中心(深圳)投入运营 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独立站建设及跨境出海等全方位服务 [1] - 前海在消费电子 时尚 机械制造等产业具有集聚生态 海外品牌建设潜力广阔 [1] 现代服务业发展 - 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吸引汇丰 瑞银等400余家金融机构入驻 成为国内港资 外资金融机构集聚度最高区域之一 [2] - 前海新设QFLP基金规模占深圳九成以上 QDIE额度占深圳市八成 [2] - 深港国际法务区引进6家外国律师事务所 共262家法律机构 [2] - 深圳国际仲裁院在册仲裁员2078名 受理案件当事人覆盖143个国家和地区 连续3年仲裁受案金额突破千亿规模 [2] 制度创新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连续四年位居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排名首位 [2] - 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82项 其中104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2] - 通过资质认可 合伙联营等特殊机制推动香港注册税务师 会计师 律师等26类专业人士在前海执业 [3] 深港合作 - "港澳e站通"累计提供服务事项380项 [3] - 前海梦工场在园团队556家 其中香港团队463家 累计培育孵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9家(香港团队39家) [3] - 为香港青年提供免费短期住宿"港青驿站" 一站式通勤专线及跨境巴士服务 [3] - 詠藜園 永年士多 愈欣书店等港资品牌入驻 构建"科创+人文"融合园区生态 [3]
南财观察|十万亿时代,前海探路中国海洋经济“深港样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10:02
南方财经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70多年前,珠江口东岸,一种名为蚝的海产品闻名海内外。从深圳湾一直延绵到沙井交椅湾,养殖面积 曾达10万多亩,与陶瓷、茶叶等一起成为新中国出口换取外汇的最大宗物资之一。 这段少为人知的历史,揭示了深圳这座年轻城市与海洋的关系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早开始人工养 蚝的地区之一,是原初的海洋经济形态渔业养殖的源头之一,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而今,珠三角早已高度城市化,海洋经济呈现一系列新的形态,既是大型海洋邮轮的母港,也是未来海 洋科技诞生的"母港"。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GDP比重7.8%。风口之上,上海、天津、深圳、广 州、青岛等城市先后提出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6月26日,广东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深圳市在会上介绍,2024年深圳海洋经济总产值5409亿 元、占GDP比重14.7%、增长5.8%,集聚涉海经营主体11万家,已建涉海创新平台86个。 在深圳,前海的海洋经济发展迅速,68公里活力海岸带沿线,规划布局了蛇口国际海洋城、大铲湾、海 洋新城等海洋经济核心片区。 "打'港'牌满盘皆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前海分院副 ...
李家超力推香港北都区提速,深圳有何机会|湾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6-15 21:58
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规划 - 北都区被视为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节点 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占香港1/3) 预计未来居住人口占香港1/3 [1][2] - 特区政府计划提速开发 未来5年建成约6万个房屋单位 第二个5年再增15万个 经济用途总楼面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 [2] - 骨干轨交北环线进展顺利 古洞站2027年启用 洪水桥站2030年完工 主线2034年通车 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今年启动研究 [3] 产业布局与区域规划 - 划分为四大功能区:高端专业服务和物流枢纽(对接前海) 创新科技地带(含河套合作区) 口岸商贸及产业区(对接罗湖等) 蓝绿康乐旅游生态圈(对接盐田) [7]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预计全面完成后年经济贡献达520亿港元 首批科研人员将于今年下半年进驻香港园区 [2][7] - 新田科技城将作为创科枢纽 与深圳园区协同发展 需突破两地制度限制便利要素流动 [8] 政企合作与投资进展 - 85家企业签署支持发展意向书 35家企业参与开发项目 涉及金额超千亿港元 [3] - 生地变熟地流程从13年缩短至7年 小规模工程时间减少1/3 政府计划发行债券支持工程建设 [4][3] - 计划发展大学教育城吸引国际学生 研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口岸旅游购物项目 [4][8] 深港协同发展机遇 - 北都区与深圳福田 罗湖 盐田地理接壤 未来将形成城市融合效应 [7] - 深圳园区已入驻数十家香港科创机构 建议加快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成熟技术"软联通"试点 [7][8] - 口岸经济带将带动先进制造业 绿色产业 医疗食品科技等跨境产业发展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