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泰柏瑞量化增强混合A
icon
搜索文档
基金业“接棒潮”!这些公募“老将”相继退休
北京商报· 2025-05-11 20:48
华泰柏瑞基金高管变动 - 华泰柏瑞基金总经理韩勇因工作调整卸任 董事长贾波代行总经理职责 [1][3] - 韩勇任职期间公司管理规模从2011年末134.06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末6162.59亿元 [3] - 韩勇主导推出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从2012年首发329.67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末3387.22亿元 最新规模达3782.93亿元 [3] - 公司副总经理田汉卿因退休卸任 其在管规模32.72亿元 管理时间最长的华泰柏瑞量化增强混合A任职回报达205.51% [4] 公募行业高管新老交替趋势 - 2024年以来多家公募基金出现高管退休案例 包括泓德基金童良发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吴显玲 先锋基金吴越等 [5][6] - 部分"老将"因高管换届或个人原因卸任 如诺安基金杨谷任职18年后卸任 江信基金孙桢磉任职10年后离任 [5][6] - 行业观点认为公募基金发展历程较长 早期高管陆续退休 新老交替成为必然趋势 [1][6] - 年轻高管需要证明能力 在保留公司传统的同时融入新管理理念 适应市场竞争和科技变革需求 [6]
又一公募行业老将退休离任,年内174位新人成为基金经理
环球网· 2025-05-02 10:27
高管变动 - 华泰柏瑞基金副总经理田汉卿因退休离任 离任时间为2025年4月30日 [1][3] - 田汉卿同时卸任华泰柏瑞中证500指数增强等10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 [1] - 该变动依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 [2] 高管背景 - 田汉卿为清华大学经济系学士、硕士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BA CFA持证人 [4] - 2004年加入巴克莱全球投资(BGI) 曾任BGI亚洲(除日本)量化团队主要负责人 [4] - 2012年8月加入华泰柏瑞基金 2013年10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 [4] - 其管理的华泰柏瑞量化增强混合A任职期间回报率达205.51% [4] 行业动态 - 公募基金行业高管/基金经理退休离职现象频发 [4] - 2023年8月交银施罗德基金董事长阮红退休 [4] - 2023年8月诺安基金基金经理王创练退休并卸任5只基金 [4] - 2024年3月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原董事长吴显玲退休 [4] - 行业新人不断涌现 截至2024年4月底 年内已有174位新任基金经理 全行业基金经理总数突破4000人 [4]
知名基金副总经理,退休
中国基金报· 2025-04-29 18:48
华泰柏瑞田汉卿退休事件 - 华泰柏瑞基金副总经理田汉卿因退休卸任10只在管基金,结束超过11年的基金经理职业生涯 [1][2] - 田汉卿离任日期为2025年4月28日,未转任其他岗位,已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 [3] - 田汉卿是公募量化投资领军人物,曾任职于巴克莱全球投资(BGI),2012年加入华泰柏瑞并组建量化团队,2013年起担任副总经理 [5] 田汉卿的职业成就与量化团队 - 田汉卿管理的华泰柏瑞量化增强混合A自2013年8月任职以来回报达205.13%,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136.71%,年化回报约9.98% [5] - 华泰柏瑞量化与海外投资部现有14位成员,包括8名公募基金经理和6名研究人员,团队结构稳定且具备海内外经验 [6] - 量化团队采用"基于基本面的量化投资模型",通过多因子模型追求稳定超额收益,强调团队协作与投研一体化 [5][6] 公募基金行业新老交替现象 - 近年来多位资深基金经理因退休离职,如工银瑞信王筱苓(2023年11月)、诺安基金王创练(2024年8月) [8] - 截至2024年4月29日,全行业基金经理人数突破4000人,年内新增174位基金经理 [1][8] - 行业应对策略包括建立"去明星化"投研体系、完善阶梯培养机制(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强化公司品牌而非个人IP [8] 行业转型趋势 - 基金经理新老交替推动行业向平台化、专业化转型,未来5年兼具产业思维与金融工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主力 [9] - 投资业绩可持续性逐步取代短期排名成为核心评价标准,反映资本市场成熟化进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