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回报严选混合A
搜索文档
换帅背后 博时基金挑战与看点
搜狐财经· 2025-10-21 12:01
核心管理层变更 - 公司董事长江向阳因工作安排辞任,其在任期间公司公募管理规模从1324亿元增长至1.19万亿元,行业排名从第16位提升至第8位 [3][4] - 总经理张东正式接任董事长并代行总经理职务,张东拥有深厚的银行系背景与长达三十年的金融管理经验 [3] - 此次人事变动发生在公募行业竞争加剧、财富管理转型的关键时期 [3] 固收业务表现与人才流失 - 公司债券型基金规模达4601亿元,位居全市场第一,但传统优势的债券基金规模出现下滑,从2024年末的3469.73亿元缩水至3098.47亿元,减少近400亿元 [4][7] - 自2023年起,包括邵凯、陈凯杨在内的多位固收核心骨干“组团式”跳槽至中欧基金,导致公司债券基金规模在3年内累计缩水近700亿元,行业排名从第2位滑落至第4位 [7][10] - 2025年8月,基金经理何平卸任9只债券型基金,其在管总规模为337.01亿元,其离任可能对固收产品收益率产生影响 [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3.56亿元,同比增长6.37%,净利润微增0.13%至7.63亿元 [4] - 2024年公司营收45.89亿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仅微增46.63万元,净利润15.28亿元,同比增长1.12%,整体成长性面临压力 [4] - 横向对比公募基金业绩前十公司,公司营收和净利润规模排名第9,增速排名第7,而排名第10的兴证全球基金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近20%的高增长 [5] 权益类产品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票型基金规模58.85亿元,行业排名第22位,混合型基金规模648.95亿元,行业排名第17位,均未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11] - 混合型基金规模较高点2021年的1473.33亿元缩水过半,这一下滑发生在股票市场整体回暖的背景下 [11] - 部分权益产品业绩欠佳,例如博时工业4.0主题股票基金近6个月收益率为0.87%,近1年收益率为-1.35%,基金经理陈雷任内收益率为-26.66%,而同类产品平均收益为17.77% [13] ETF与被动投资布局 - 公司非货ETF管理规模突破2200亿元,行业排名前十,但权益类ETF规模相对偏低,规模最大的宽基指数产品博时沪深300指数规模仅47.54亿元 [4][17] - 公司前五大ETF产品中有四只为债券类,固收类ETF优势显著,但在宽基指数这一核心增长阵地上与头部同行差距明显 [17][18] - 作为公司规模最大的权益类ETF,博时黄金ETF联接近一年涨幅54.16%,但其跟踪的标的指数涨幅达58.64%,存在显著的收益差距 [19] 战略转型与创新举措 - 公司在科技投资领域前瞻布局,截至2025年上半年旗下科创主题基金数量达75只,总规模突破500亿元 [21] - 公司积极响应浮动费率改革,2025年5月启动首批浮动费率产品博时卓睿成长股票基金的募集 [22] - 公司推进数智化赋能,于2023年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将AI技术全面嵌入投研、风控等核心环节 [24] - 公司在ESG领域持续践行,截至2024年末ESG相关基金规模137.40亿元,绿色债券投资规模提升至174.25亿元 [25]
机构风向标 | 中科金财(002657)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持仓机构仅9家
新浪财经· 2025-08-01 09:13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共有9个机构投资者持有中科金财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1374.88万股占总股本的4.04% [1] - 机构投资者包括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平安沪深300指数增强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等 [1] - 机构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上涨1.38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动态 - 本期较上一期持股增加的公募基金为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持股增加占比小幅上涨 [1] - 本期新披露的公募基金包括博时数字经济混合A、博时成长回报混合A等6只基金 [1] - 本期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为华商优势行业混合 [1] 外资动向 - 本期外资基金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增加占比达0.8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