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原子层沉积设备ALD(阿里山)
icon
搜索文档
新凯来携两家子公司亮相湾芯展,国产技术实现关键领域突破
第一财经· 2025-10-15 18:45
展会表现与市场关注度 - 新凯来在2025湾区半导体芯片展上关注度极高,展台从早上9点起涌入大量观众,被围得水泄不通,并有产业链人士现场洽谈合作[1] - 展会前深圳市发改委主任即预告新凯来子公司将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引发外界高度期待[1] 核心产品与技术展示 - 新凯来展出了光学检测产品、物理与X射线量测设备、刻蚀产品、扩散产品、薄膜产品的模型和介绍[1] - 具体设备包括光学检测BFI产品岳麓山、物理与X射线量测设备XPS赤霞山-XP、刻蚀产品ETCH武夷山、扩散产品EPI峨眉山和RTP三清山、薄膜产品PVD普陀山及ALD阿里山、CVD长白山[4] - EPI外延层技术是先进制程和第三代半导体的关键工艺,ALD则针对原子级薄膜沉积,公司工艺设备可使用非光学技术解决光刻问题[8] 子公司启云方EDA软件突破 - 子公司启云方发布两款国产电子工程EDA设计软件,填补国产高端电子设计工业软件技术空白[9] - 该EDA软件在超大规模、超复杂、并行设计、智能辅助等重要指标上达业界一流水平,产品性能较业界标杆提升30%[9] - 软件支持多人并行协同设计,可使硬件开发周期缩短40%,智能辅助设计一版成功率提升30%[9] - 软件工具兼容多款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平台底座,并可兼容国产基础设施硬件及x86服务器[10] 子公司万里眼高端示波器突破 - 子公司万里眼发布带宽突破90 GHz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将国产示波器性能提升500%,实现多代产品跨越[11][12] - 90GHz带宽可用于3nm及5nm先进制程的研发支撑,该性能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是德的110GHz产品[12] - 万里眼是国内唯一具备80GHz带宽示波器计量资质的单位,90GHz产品已量产,货期5~8周,并已在华为、上海交大等企业或科研单位应用[15] - 此前国内高端示波器市场被是德、泰克、力科等西方厂商垄断,国内厂商最高带宽仅为8GHz~18GHz[10][11] 公司背景与产业生态合作 - 新凯来成立于2021年,由深圳市国资委全资持有[16] - 公司已与至纯科技、利和兴、路维光电、同惠电子、正帆科技、华特气体等多家上市公司建立合作关系[16] - 展会现场多家半导体厂商确认已与新凯来合作或正在洽谈合作,合作领域包括干法刻蚀设备、温控设备、流体系统等[17] - 有竞争对手表示新凯来主要进入半导体设备主流关键环节,产品覆盖范围大,国内能做类似产品的厂商不多[17]
新凯来获超百亿元半导体设备订单!客户包含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
是说芯语· 2025-09-05 14:54
公司概况与背景 - 新凯来技术成立于2021年8月 注册资本15亿元 由深圳市国资委全资控股[7] - 公司前身为华为2012实验室星光工程部 2022年独立并转向半导体设备领域[10] - 采用"国家队+民营企业"合作模式 深圳国资提供产业资本与制造能力 华为注入超3000名核心研发人员及专利技术[4] 业务进展与订单情况 - 当前在手订单超百亿元 客户包括中芯国际 华虹集团 长江存储等头部晶圆厂[1] - 利和兴 国力股份等公司正紧张准备供应链配套以应对量产需求[1] - 已发布5款工艺设备新品 包括外延沉积设备EPI 原子层沉积设备ALD 物理气相沉积设备PVD 刻蚀设备ETCH 薄膜沉积设备CVD[10] - 产品覆盖半导体制造前道设备所有环节 包括制程量测 刻蚀 薄膜沉积等[11] 财务数据与融资计划 - 2024年收入预计达45亿元 2026年达75亿元 2028年达169亿元[1] - 2027年将正式盈利20亿元并启动IPO[1] - 当前进行第二轮对外融资 制造业务(光刻机除外)估值已达650亿元[1] 技术研发与产业协同 - 在上海设立测试晶圆厂加速国产器件测试环节[11] - 与晶圆厂深度绑定实现"研发-验证-量产"快速迭代[11] - 目标生产100%国产化全产业链半导体生产设备[7] 行业背景与市场空间 - 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2024年达496亿美元 同比增长35% 连续五年全球首位[10] - 前道设备关键九类国产化率不足10% 7nm及以下制程国产化率近乎为0[10] - 先进制程设备市场空间广阔 下游晶圆厂新建产能聚焦7nm+制程 预计迎来50%以上超额增速[10] 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 公司定位为解决国内半导体制造连续性问题 促进周边产业成熟[8] - 致力于保障国内半导体及电子制造产业供应链安全[8] - 深圳国资还主导成立鹏芯微(先进制程) 鹏芯旭(成熟制程) 昇维旭(存储芯片)等配套晶圆厂[11]
半导体设备新星新凯来订单额超百亿
观察者网· 2025-09-05 09:5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深圳新凯来半导体设备公司在手订单超过100亿元 客户包括深圳鹏芯微 中芯国际 华虹集团 长江存储等头部晶圆厂 [1] - 公司瞄准高端半导体设备市场空白 覆盖前道设备所有环节包括制程量测 刻蚀 薄膜沉积等 行业评价相当于"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中科飞测+拓荆科技"总和 [3] - 已发布5款工艺设备新品:外延沉积设备EPI 原子层沉积设备ALD 物理气相沉积设备PVD 刻蚀设备ETCH 薄膜沉积设备CVD [3] 财务数据与资本规划 - 预计2024年收入达45亿元 2026年达75亿元 2028年达169亿元 2027年正式盈利20亿元并启动IPO [1] - 当前估值达650亿元(仅工业制造业务 不含光刻机) 正在进行第二轮对外融资 [1] - 半导体设备毛利率约50% 百亿订单中将有约50亿元用于成本采购 [2] 产业链协同效应 - 带动上游供应链发展:精密零部件供应商利和兴预计获得7-8亿元订单 相当于其全年收入 将募资数亿元扩建产线 [2] - 真空电容器供应商国力股份将全面替代海外器件 配合新凯来良率提升和量产需求 [2] - 在上海设立测试晶圆厂加速国产器件验证 与晶圆厂实现"研发-验证-量产"快速迭代 [4] 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 - 前身为华为2012实验室星光工程部 拥有数千人顶尖专家团队 2022年独立运营 [2][4] - 员工规模近2万人 实行三班倒工作制 注重技术底层原理研究 [4] - 已实现100%国产化全产业链半导体生产设备目标 深度参与国内最新消费电子芯片制造 [1][2] 行业背景与发展机遇 - 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2024年达496亿美元 同比增长35% 连续五年全球首位 [3] - 前道设备关键九类国产化率不足10% 7nm及以下制程国产化率近乎为0 高端市场空间广阔 [3] - 深圳国资斥资数百亿扶持半导体产业 同步成立鹏芯微(先进制程) 鹏芯旭(成熟制程) 昇维旭(存储芯片)等配套晶圆厂 [1][4] 区域产业格局 - 深圳半导体产业链逐步缓解燃眉之急 形成"巨龙"级产业集群效应 [4][6] - 华为麒麟9020芯片重现市场 搭载于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 体现产业链协同突破 [5]
深圳半导体新星新凯来订单额超百亿,成立三年估值已近1000亿
新浪财经· 2025-09-05 09:30
公司业务与订单 - 深圳新凯来半导体设备公司在手订单超过100亿元 客户包括深圳鹏芯微 中芯国际 华虹集团和长江存储等晶圆厂[1] - 公司设备已深度参与国内多款最新消费电子芯片制造[1] - 预计2026年收入达75亿元 2028年收入达169亿元 2027年正式盈利20亿元并启动IPO[2] - 公司工业制造业务(光刻机除外)估值已达650亿元 目前进行第二轮对外融资[2] 技术研发与产品 - 已研发出国产化高端制程设备 覆盖半导体制造前道设备所有环节包括制程量测 刻蚀和薄膜沉积等[7] - 2025年3月发布5款工艺设备新品:外延沉积设备EPI 原子层沉积设备ALD 物理气相沉积设备PVD 刻蚀设备ETCH和薄膜沉积设备CVD[7] - 在上海设立测试晶圆厂加速国产器件测试[9] - 与头部晶圆厂深度绑定实现"研发-验证-量产"快速迭代[8] 产业链影响 - 半导体设备毛利率约50% 百亿订单中将有近50亿元用于成本和采购[5] - 精密零部件占半导体设备价值量30% 利和兴预计获得7-8亿元收入 相当于其全年营收[5] - 利和兴将募资数亿元用于精密零部件研发和生产线 未来可能收购半导体产业链公司[6] - 国力股份将全面替代海外公司器件 为新凯来供应真空电容器[6] 市场背景与定位 - 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2024年达496亿美元 同比增长35% 连续五年全球首位[6] - 前道设备关键九类国产化率不足10% 7nm及以下制程国产化率近乎为0[6] - 先进制程设备市场空间广阔 下游晶圆厂新建产能聚焦7nm+制程 预计迎来50%以上超额增速[6] - 公司瞄准高端市场空白快速突进[6] 公司发展历程 - 前身为华为2012实验室星光工程部 2022年数千人团队独立成立新凯来[6] - 员工规模近2万人 实行三班倒工作制 企业文化注重过程追问和底层原理[9][10] - 深圳国资2022年斥资数百亿扶持半导体产业 新凯来作为核心设备环节应运而生[5] 区域产业生态 - 深圳国资主导成立多家晶圆厂:专注先进制程的鹏芯微 专注成熟制程的鹏芯旭 专注存储芯片的昇维旭[11] - 这些项目将为深圳消费电子和汽车产业供应稳定半导体产品[11] - 华为于9月4日发布搭载麒麟9020芯片的三折叠屏手机 麒麟芯片时隔四年重现发布会[11]
新凯来、云天励飞、方正微电子等半导体公司,原来都在深圳的这个区
新浪财经· 2025-05-23 08:33
龙岗区AI与半导体产业发展战略 - 龙岗区宣布实施"All in AI"战略 目标2027年AI技术在80%以上重点行业深度应用 带动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1] - 2025年深圳半导体产业规模目标2500亿元 龙岗区计划实现千亿级产业集群 占全市40%份额 [1] - 龙岗区连续7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 拥有24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9000亿元 [1] 产业基础与龙头企业 - 2024年一季度龙岗区第二产业增加值808.44亿元 占深圳全市27% [3] - 区内聚集华为 比亚迪等世界级企业 昇腾芯片提供基础层技术优势 [3] - 已构建涵盖IC设计 制造 封测 设备 材料等全产业链体系 形成四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3] 核心技术突破与产品应用 - 云天励飞2024年营收超9亿元(同比+81.3%) 消费级业务营收占比近半达4亿元 [4] - 推出五代NPU芯片 采用"算力积木"架构实现国产工艺下算力灵活扩展 [4] - 方正微电子SiC MOS 1200V全系产品填补国产车规级SiC器件空白 [3] 产业链自主化进展 - 深圳新凯来发布5款国产半导体设备 包括外延沉积 原子层沉积等关键设备 [7] - 已完成13类关键量检测产品开发 在国内主要半导体制造企业实现量产应用 [8] - 龙岗区通过专项政策支持EDA工具研发 流片等环节 最高单项资助2000万元 [7] 资本支持与生态建设 - 深圳市设立50亿元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龙岗区引导基金参与发起 [9] - 资金重点支持芯片设计 制造 封测等关键环节 以及高端通用芯片研发 [9] - 区内构建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 协同发展产业生态 专业适配产业空间 [6] 新兴应用场景需求 - AI眼镜对芯片提出算力 功耗 集成度等新要求 推动半导体技术创新 [6] - 云天励飞通过子公司进入华为 荣耀等终端品牌供应链 [5] - 计划推出搭载自研多模态大模型的AI拍学机和AI宠物硬件产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