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变径一号盾构机
icon
搜索文档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锚定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实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央广网· 2025-10-18 11:37
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 -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 科技创新与产业突破 - 世界首台能够在原位实现连续大尺寸直径变化的盾构机"变径一号"成功下线[1] - "天宫"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 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 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飞行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1] - 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48%[2] -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第14位提升到2024年第10位[2] - 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3] - 人工智能 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3] 经济发展成就 - "十四五"前四年经济保持年均5.5%增长速度[3] - 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86.4%[3] -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56.2% 比"十三五"期间提高8.6个百分点[3] - 投资积累的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30.2%[3]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 120万亿元 130万亿元 今年预计达140万亿元左右[3] -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3] 创新基础与产业政策 - 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研发人员队伍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占比全球第一 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2] - 坚持从实际出发 先立后破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发展新质生产力[2] - 有选择推动新产业 新模式 新动能发展 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 -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3]
全球首台原位连续大尺寸可变径盾构机下线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20:07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全球首台原位可变径盾构机“变径一号”下线,实现盾构机直径自由调节,突破“一生一径”固有模式 [1][2] - 设备创新性实现“一站两隧、连续成型”施工,具备原位变径、连续变径和大尺寸变径等功能,各项技术均属国际首创 [2] - 项目团队攻克多刀梁同步伸缩、狭小空间重载变径拼装、系统集成与智能控制等多项世界性难题 [2] 应用与效益 - 该设备实现区间隧道与车站隧道一体化建造,解决传统工法的地面开挖、施工间断和场地占用问题 [1] - 技术特别适合建筑物密集、交通繁忙、征拆困难的城市核心区建设,实现“小创面、低影响、微干扰”的绿色建造 [1] - “变径一号”为全球地下工程提供绿色、安全、集约、高效的新型建造方案,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广泛应用前景 [2] 项目背景与规划 - 设备由广州地铁集团牵头,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等单位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团队自主研制 [1] - “变径一号”将首先应用于芳白城际广州火车站项目,计划从广白盾构井始发,掘进至广州火车站后实施变径施工站台隧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