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绿证)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9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2.29亿个
中国新闻网· 2025-10-30 14:13
绿证核发情况 - 2025年9月核发绿证2.29亿个,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30.65万个,其中可交易绿证1.58亿个,占比68.86% [2] - 2025年1月至9月累计核发绿证21.08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14.35亿个 [2] - 9月核发绿证中,太阳能发电为7324万个,风电为7216万个,常规水电为6876万个,生物质发电为1369万个 [4] - 1月至9月累计核发绿证中,风电以79112万个居首,常规水电为67499万个,太阳能发电为50117万个 [4] 绿证交易情况 - 2025年9月全国交易绿证6512万个,其中绿色电力交易绿证2102万个 [4] - 2025年1月至9月累计交易绿证5.29亿个,其中绿色电力交易绿证1.79亿个 [4] - 9月交易绿证中,太阳能发电为3288万个,风电为2860万个,生物质发电为162万个 [6] - 1月至9月累计交易绿证中,风电为26204万个,太阳能发电为22861万个 [6] 单独交易绿证价格 - 2025年9月全国单独交易绿证4410万个,交易平均价格为4.99元/个,环比下降11.78% [7] - 按电量生产年份划分,2025年生产的绿证交易量为3252万个,平均价格6.46元/个,价格环比下降20.32% [9] - 2024年生产的绿证交易量为319万个,平均价格2.58元/个,价格环比下降6.22% [9] - 2023年及以前生产的绿证交易量为839万个,平均价格0.23元/个,价格环比下降2.98% [9]
山东港口获超2.4万张“绿证”,预计可核减约12477吨碳排
齐鲁晚报网· 2025-10-13 15:33
公司核心事件 - 北京鲁港控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功获得国家能源局核发的24954张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 [1] - 这是山东港口集团获得的首个绿证荣誉 标志着其在绿色港口建设上的里程碑 [1] - 每张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绿色电力 此次获证意味着直接推动2495.4万千瓦时绿电消纳 [1] - 预计此次绿证可核减约12477吨碳排放 相当于替代500万吨集卡车运力 [1] - 公司目前持有绿证总量为24954个 已售出和已购买数量均为0 [2] 绿证的战略意义与作用 - 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官方唯一凭证 是企业落实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的核心依据 [1] - 绿证能赋能企业绿色转型 助力达成节能减排目标 并强化环保品牌形象以构筑市场竞争优势 [2] - 绿证可打通国际绿色链路 帮助外向型企业对接国际绿色采购需求 突破国际贸易绿色壁垒 [2] - 绿证通过多元交易模式激活能源市场活力 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化消纳并凸显其生态与经济价值 [2] 公司战略与未来展望 - 此次成功获证是公司通过内部协同与资源整合 联动山东港口渤海湾港集团 以山港能源发展(潍坊)公司为实施载体的成果 [3] - 公司未来将继续锚定绿色高质量发展方向 加大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布局与投入 [3] - 公司计划持续优化港口能源消费结构 并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路径 旨在为全国港口能源清洁化转型提供样板 [3]
中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百间百答(2025年版)
搜狐财经· 2025-06-18 17:36
绿证概念与意义 - 绿色电力指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生产的电量,绿证是政府或第三方机构核发的电子证书,每1000千瓦时电量对应1个绿证,用于证明环境属性和全生命周期溯源 [2] - 绿证制度意义包括引导绿色电力消费、推动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支撑电碳衔接及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1] - 中国绿证具有唯一性(环境属性唯一证明)、权威性(国家能源局核发)和通用性,通过闭环管理体系实现溯源和避免重复计算 [26][27][28] 绿证核发规则 - 核发机构为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依托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核发前需完成项目建档立卡 [3][19] - 核发范围覆盖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多种可再生能源,按月核发且有效期2年,样式含项目名称、电量等中英文信息 [3][14][32] - 不足1000千瓦时的电量可累计核发,数据来源包括电网企业计量和发电企业报送 [24][25] 绿证交易机制 - 交易模式分单独交易(标的为绿证,全国自由交易)和绿色电力交易(需电网物理连接),价格由市场决定无上下限 [4][41][45] - 境外企业或个人可购买中国绿证,交易主体可委托代理机构参与,支持挂牌和双边协商交易方式 [39][40][43] - 绿证允许多次交易和跨省跨区交易,但交易后不可撤销,收益归发电企业或项目业主所有 [50][51][53] 绿证应用场景 - 用于绿色电力消费声明与核销,可交易与不可交易绿证在应用上无区别,可衔接能耗双控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考核 [55][60][64] - 在碳领域可用于碳排放和碳足迹核算,但暂不能用于全国碳市场配额履约,与CCER存在过渡期衔接安排 [66][68][69] - 国际方面与欧盟GO等制度本质类似,中国参与多项国际标准编制,推动国际互认 [71][74] 系统与核销管理 - 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与建档立卡系统关联,实现核发、交易、核销全流程管理,用户可通过系统验真和查询 [6][29][93] - 核销触发条件包括过期、用于消费声明或对应CCER,核销后生成信息表但不影响能耗双控等场景应用 [79][81][83] - 绿证账户实行"一主体一账户",省级专用账户由省级部门管理,交易平台支持绿证上架与撤销 [84][86][98]
绿证核销功能上线!
中国电力报· 2025-04-24 15:07
绿证核销功能上线意义 - 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销功能在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正式上线,完善了绿证从核发、交易、应用到核销的全周期闭环管理体系 [1] - 核销功能填补了绿证交易的最后一块拼图,确保每一张绿证有始有终,构建完成与国际通用规则衔接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体系 [2] - 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提升了绿证的规范性,让环境权益归属和使用更加精准,为绿证与碳排放碳足迹核算机制衔接奠定基础 [3] 核销机制运作细节 - 系统对绿证进行按月监测,在有效期截止前3个月发送临期提醒,并在超过有效期后自动核销 [3] - 对于选择参与CCER市场的深远海海上风电和光热发电项目,在完成减排量核查和登记后,系统将核销对应绿证,避免项目从绿证和CCER重复获益 [3] - 核销完成后,绿证首页会明确标注已核销状态,并在信息表中注明核销原因,确保每一张绿证的来去轨迹清晰可查 [3] 核销信息表与应用场景 - 核销后持有方可生成核销信息表,包含持有方名称、核销绿证数量、具体应用场景、消费地点及绿色电力消费年月等17项多维度数据 [4] - 核销信息表是证明绿色电力消费的载体,通过扫描溯源二维码可查询绿证编码、项目名称、类型、所在地等详细信息 [4][5] - 核销场景支持个性化填报,以满足经营主体对于各类核销信息声明的多样化需求 [4] 政策衔接与地域管理 - 核销机制有助于更好支撑节能降碳、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等政策的执行 [7] - 用户购买绿证时需选择环境权益归属地,绿证应在该归属地内开展核销,不得跨省核销,便于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精准掌握数据 [7] - 该规定为地方政府考核能耗双控、重点企业落实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提供了可靠依据 [7] 未来推广计划 - 后续中国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也将上线绿证核销功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