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零碳制氢发电车
搜索文档
场景多、成本降,多重利好!氢能从示范走向规模化 “绿色石油”激活万亿市场
央视网· 2025-10-30 11:25
示范项目将生活垃圾在无氧环境下,低温烘焙成碳粉,同时全自动化分拣金属、玻璃等成分。再通过高温高压的气化炉,在1300摄 氏度的高温下,碳粉全部转化为以氢气和一氧化碳为主的合成气,而有害的重金属被永久固化在玻璃体中,变身为安全的建筑材 料。 这里是广东佛山国家能源局氢能示范项目的施工现场,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将生活垃圾通过精细化处理之后,生产出碳粉, 再通过煤制氢技术,最终生产出氢气,年产能能达到6500吨左右。而成本,能控制在10元每公斤,这也具备了大规模应用推广的前 景。 央视网消息:"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具身智能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氢能 的规模化应用备受关注,氢能产业正以多元场景和快速降本走进生产与生活。未来,随着绿氢成本持续下探、产业链协同能力增 强,以及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氢能有望从示范走向规模化,激活万亿市场。 企业负责人赵一楠介绍,他们生产出的碳粉低于200元一吨,在没有任何补贴的情况之下,生产出来比传统石化能源更便宜的绿色能 源,可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和就地消纳。 氢能在城市中的应用也在加速落地。在广东佛山的"丹青苑"人才公寓, ...
奋进“十五五”续写新篇章︱ “十五五”氢能有望实现规模化应用 “绿氢”激活万亿市场
国家能源局· 2025-10-30 08:51
文章核心观点 - 氢能产业正通过技术突破、成本下降和应用场景拓展,从示范阶段走向规模化应用,有望激活万亿级市场 [2][4] - “十五五”规划建议将氢能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行业进入关键发展期 [2] 制氢技术与成本突破 - 广东佛山项目利用生活垃圾制氢,年产能达6500吨,成本可控制在每公斤10元,具备大规模应用前景 [4] - 该项目通过将垃圾转化为碳粉,再气化制取合成气,实现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碳粉成本每吨低于200元 [6][8] - 国家能源集团在宁夏的绿氢项目成本控制在每公斤20至25元 [34] - 电解水制氢成本相较2020年下降近50%,预计2030年绿氢价格可达每公斤10元左右 [48][50] - 2024年绿氢价格预计较去年下降10%以上 [44] 多元化应用场景落地 - 广东佛山建成全国首个燃料电池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示范项目,为1700多户居民供电,二期规划将叠加光伏与氢储能,年均制氢900吨 [10][12] - 全国首台可移动式零碳制氢发电车投入使用,每小时产氢80立方米,可持续发电10小时,可替代柴油发电机 [14] - 浙江宁波氢电耦合示范工程实现电氢双向转换,投运后每天可满足10辆氢能大巴充氢和50辆电动汽车充电 [18] - 氢电耦合技术未来将应用于零碳公路运输、海上综合能源等领域 [20] 交通物流领域规模化应用 - 重庆至南宁沿线已建成四座加氢站,形成跨区域供氢线路,服务氢能重卡 [22] - 氢能重卡百公里能耗7-8公斤氢气,按每公斤25元计算,成本约200元,比柴油车节省近一半 [24] - 加氢站通过技术与补贴将终端氢价控制在每公斤25至30元,日供氢量可达3200千克 [26] - “十四五”期间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从每千瓦近万元降至2000元以内,经济性提升 [28] - 江苏苏州生产线四季度集中交付900台氢燃料电池系统,单台120千瓦系统售价约30万元 [30] - 国家能源集团25辆氢能重卡在宁夏已累计行驶超172万公里,使用光伏电解水制取的绿氢 [32] 工业领域与绿色氢氨醇前景 - 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将于11月底在吉林松原投产,总投资296亿元,构建风光发电、绿电制氢、绿色合成氨醇完整产业链 [38] - 绿色氢氨醇技术可解决风电光伏“弃电弃光”问题,提升项目经济性,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交通、航运等领域,拓展万亿级市场 [40] - 到2035年,中国风电光伏总装机预计达36亿千瓦,尚有19亿千瓦新增空间,绿色氢氨醇是重要消纳路径 [46] - “十五五”是绿色氢氨醇从示范迈向规模化商业化应用的关键过渡期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