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燃料电池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丰田在华接连牵手二家A股上市公司、动力电池将本土化量产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30 14:33
丰田在华氢能布局 - 公司与蜀道装备、蜀道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蜀道丰田氢能科技 注册资本2.36亿元 股权结构为蜀道装备45% 蜀道集团5% 丰田50% 合资公司纳入蜀道装备合并报表范围 [1] - 合资公司业务涵盖氢燃料电池系统、电堆及零部件的生产、销售、研发 重点推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 并拓展氢能发电等领域 [1] - 合资公司已在成都选址建厂 生产线预计2025年Q4投产 技术研发将组建独立团队 实现本地化生产 [2] 氢能技术应用与创新 - 丰田在进博会展示TL Power300燃料电池系统 额定功率300kw 专为重载干线物流开发 已搭载于49T燃料电池牵引车 [2] - 提出"换氢"模式 通过储氢模块租赁降低商用车购车成本 蜀道装备关联公司的高速公路运营经验或助力模式实施 [2][3] - 合资公司产品将聚焦重卡、低空经济无人机、储能等领域 [2] 多元化新能源战略 - 丰田与申能股份合作探索车载镍氢电池在电力调频领域的梯次利用 [3] - 旗下电池子公司PPES在大连新增37亿元投资建设纯电动车动力电池项目 前三期混动电池项目已投产 [3] - 雷克萨斯国产纯电车型将搭载本土化生产的动力电池 [3] 纯电动车业务进展 - 丰田独资设立的雷克萨斯纯电研发生产公司在上海金山落地 项目已开工 预计2026年竣工 2027年投产 年产能10万辆 [4] - 2027年首台国产纯电雷克萨斯下线 [4] 中国市场表现 - 2024年上半年丰田在华销量83.77万辆 同比增长6.8% [4] - 截至7月中旬 丰田在华累计销量突破2500万辆 为首家达成该里程碑的日系车企 [4]
蜀道装备与丰田的氢能源合资公司昨日成立 预计四季度建成投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23:28
合资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蜀道装备与日本丰田合资成立的蜀道丰田氢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于7月28日完成工商登记,注册资本2.36亿元 [1][2] - 合资公司股权结构:蜀道装备持股45%,蜀道集团持股5%,日本丰田持股50%,蜀道集团将5%表决权委托给蜀道装备,合资公司纳入蜀道装备合并报表范围 [2] - 合资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蜀道装备董事长胡圣厦 [2] 合资公司业务与技术规划 - 合资公司将从事氢燃料电池系统、电堆及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及研发,聚焦重卡、低空经济无人机和储能领域 [1][2] - 技术研发方面正在组建独立团队,逐步构建自主产品研发能力;生产制造方面在成都建设生产线实现本地化生产 [2] - 市场拓展以成渝氢走廊应用场景为牵引,重点推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并拓展氢能发电等领域 [2] 项目进展与投产计划 - 合资公司燃料电池生产线已完成成都青白江区厂区选址及厂房设计,建设有序推进,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建成投产 [3] - 各方计划在10个月内完成氢燃料电池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建设并投运 [3] 公司战略与政策支持 - 蜀道装备通过合资整合资源,以"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工具"为起点打通产业链,推动氢能技术商业化及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 [3] - 四川省规划到2027年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超4000辆,建成1-2条氢能轨道交通示范线;截至2024年底已推广超1000辆汽车及18座加氢站 [4][5]
锚定“硬科技”赛道 成都即将发布千亿未来产业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7-23 13:49
未来产业基金发布 - 成都将发布总规模超10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聚焦10个未来产业孵化加速园,采用"园区承载+赛道牵引"模式 [1] - 同步发布"双百"清单(100个产品清单、100个场景清单)及"立园满园·共投未来"政策礼包,提供一站式投资导航 [1] - 活动将聚集飞行汽车、前沿生物、量子科技等24个细分领域的硬科技企业展示最新产品 [1] 成都未来产业布局 - 未来产业定义为具有战略性、引领性和颠覆性的新兴产业,涵盖人工智能、未来交通、数字智能、航空航天等6大方向24个细分赛道 [4] - 氢能产业已形成集群优势,拥有东方氢能、厚普股份等100余家企业及30余个关键产品,全国领先 [4] - 企业选择成都因营商环境优越(如亿华通将西南核心业务落地)、产业基础扎实及人才资源丰富 [4] 基金运作机制与目标 - 基金定位为"产业培育者+资源撬动者",打造"天使+创投"集群,重点投向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 [5][6] - 通过母基金整合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资源,完善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转化的链路 [6] - 基金2.0时代旨在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孵化硬科技企业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6] 产业生态建设案例 - 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四期扩建投产,成为其全球数字化工业制造的核心基地 [4] - 2025年"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曾启动百亿级"链主基金行动计划",通过资本+链主双轮驱动赋能产业升级 [5]
A股五张图:历史新高!英伟达与“银伟大”
选股宝· 2025-07-10 18:31
行情 - 指数集体微涨,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涨0.48%、0.47%、0.22%,市场整体涨跌互半 [4] - 氢能源板块开盘局部大涨,厚普股份、美锦能源、京城股份直线拉板,凯大催化、致远新能等集体走强 [3] - 地产板块单边走强,渝开发4连板,绿地控股、光大嘉宝、华夏幸福等先后涨停 [3] - 新型城镇化午后共振走强,美丽生态、新城市、国义招标集体2连板,广咨国际、东宏股份等涨停 [3] - 稀土板块高开回落后再度拉升,京运通、北方稀土涨停,宁波韵升、中国稀土等走强 [3] - "银伟大"持续大涨,民生银行、工商银行创历史新高 [3] - 有机硅、创新药等板块表现强势,蜜雪冰城概念、稳定币概念等集体重挫 [3] 氢能源 - 板块早盘一度涨超1%,尾盘震荡修复收涨0.8%,资金尝试轮动但号召力不强 [8] - 普拉格能源隔夜美股大涨25%带动A股氢能源板块情绪,但缺乏实质性政策支持 [8] - 厚普股份、美锦能源、京城股份开盘直线涨停,凯大催化、致远新能等跟涨 [7] 房地产 - 板块单边走强收涨2.91%,渝开发4连板,绿地控股、光大嘉宝等先后涨停 [10][11] - 港股龙光集团盘中涨超80%后回落至20.88%,市场解读为债务重组利好 [11] - 资金博弈月底顶层会议政策预期升温,推动板块走强 [11] 新型城镇化 - 板块午后单边反弹收涨1.09%,美丽生态、新城市、国义招标集体2连板 [13] - 发改委提及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四大行动,推动后排股补涨 [13] - 市场传言可能重启棚改,新城市连续两天20CM涨停 [13] 稳定币 - 国泰君安国际预计中期净利润增长161%-202%,带动港股走强并短暂刺激A股相关概念 [14] - 恒宝股份盘中逼近跌停后反弹收跌1%,四方精创、京北方等跳水下跌 [14] - 蚂蚁集团与Circle合作引入USDC稳定币消息刺激Circle盘前走强 [14][15]
发挥功能优势 赋能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金融时报· 2025-06-26 09:47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主责主业,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功能优势,赋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 - 公司紧跟上海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聚焦防范化解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5] 科技金融布局 - 公司加强科技金融顶层设计,健全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瞄准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南商中国成立科技金融领导小组,将科创企业名单引入信贷全流程系统,差异化核定贷款成本,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达93.76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较年初增长超5%) [2] - 公司通过市场化债转股、行业纾困基金等方式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累计投入资金超20亿元,纾困半导体企业20多家 [3] 重点行业支持 - 公司深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行业,投入超2亿元支持人工智能企业,与大模型创新社区"模速空间"合作 [3] - 通过存量资产盘活、市场化债转股等模式支持新经济企业,投入超15亿元助力MEMS智能传感器、光电芯片等专精特新企业 [4] - 南商中国为氢燃料电池领域企业提供5000万元敞口授信,解决其流动资金紧张问题 [4] 城市更新与风险化解 - 公司累计投入24亿元参与低效楼宇盘活,协同系统内单位投入70多亿元纾困黄浦区城市更新项目 [5][6] - 通过债权收购、债务重组投入10.5亿元化解民营企业债务危机,落地16亿元法拍项目盘活烂尾工程 [6] - 南商中国为新能源行业民营企业提供8.3亿元授信,支持其产能扩张与全球化布局 [6] 协同与跨境服务 - 公司连续7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挥外资银行优势提供跨境金融服务 [6]
氢能技术创新突破,促进绿色能源建设
长城证券· 2025-06-18 15: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链发展氢能业务,助力氢能交通推广 鉴于我国持续颁布的氢能源利好政策,氢能产业持续发展 上游电解槽招标项目持续稳定增多,制氢技术有所突破,制氢投资力度加大,建议关注参与电解槽招投标的公司;中游加快氢能输用发展,推动建设加氢站,建议关注具备输氢能力的企业;下游氢能探索多场景应用,促进氢能交通推广,建议关注氢车应用领域的企业 [3][4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氢能行业市场表现 行业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13日,氢能源指数收盘价为2047.76点,本周涨跌幅为0.34%,2025年初至今涨跌幅为15.25% 本周氢能源申万二级行业排名第42位,排名相较上周上升9名 沪深300本周涨跌幅-0.25%,氢能源指数与沪深300指数变动趋势不同 [8] - 截至2025年6月13日,氢能源指数TTM市盈率为24.16倍,MRQ市净率为1.57倍 示范区域4N级以上地区高纯氢价格保持稳定,本周广东、北京、上海、河南地区价格与上周保持持平,河北地区有所下降 [11] 相关个股标的涨跌情况 - 氢能行业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美晨科技、永安药业、恒光股份、ST百利、泛亚微透,涨幅分别为40.96%、26.38%、25.1%、22.89%、22.02% [15] - 氢能行业周跌幅前五的公司为超捷股份、雪人股份、华培动力、中材科技、新迅达,跌幅分别为-23.23%、-14.57%、-9.09%、-8.54%、-8.3% [15] 氢能行业数据回顾 电解槽数据回顾 - 截至2025年6月13日,2025年我国累计电解槽招中标项目已达20个,中标电解槽类型包括碱性、PEM、AEM三种,其中以碱性和PEM为主 [17] - 6月10日,北京绿波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100%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2兆瓦AEM制氢电解槽,为传统碱性电解槽适配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17] FCV相关数据回顾 - 2025年4月份燃料电池车的产量新增342辆,环比减少6.3%;销量新增328辆,环比下降13%;2025年1 - 4月,燃料电池车的累计产量达到了926辆,同比下降22.45%;累计销量达到了957辆,同比下降10.89% [21] - 2025年1 - 4月,燃料电池专用车的新增装机量环比下降了76.6%,同比下降60.8%,累计装机量达到了1121.24MWh;燃料电池客车的新增装机量环比上升了0%,同比下降85.4% [24] - 2025年4月,燃料电池客车平均装车电量(单台车)为88.8kWh,较上月有所上升,燃料电池平均装车电量(单台车)为56.7kWh,较上月有所下降 [24] - 全国首列氢能源文旅有轨列车“氢春号”正式亮相,列车一次加氢续航里程达320公里以上,每公里平均能耗仅为1.5kWh [21] - 6月10日,湖北省首批500台氢能两轮车在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新校区正式投入运营,一次换氢可以行驶90公里 [35] 行业动态及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 国内行业动态:国电投非金属柔性管道输氢技术实现新突破;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总降变电所成功受电;国内首台氢内燃机发电机组在湖北实现商业运营 [36] - 国外行业动态:中俄将共推氢燃料电池车辆标准体系;Plug Power与Allied Green合作推进乌兹别克斯坦绿色氢能项目;氢能和人工智能推动芬兰下一代公共交通 [37][38] - 政策与公告:山东省能源局印发《2025年度山东省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厦门市发改委发布《厦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 - 2027年)(征求意见稿)》 [39] 氢企动态 - 运达股份18万吨邯郸绿色甲醇项目亮相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秸秆综合利用展示会,构建了“能源 + 农业”双循环发展模式 [40] - 阳光氢能数智化柔性制氢全矩阵产品与一站式解决方案亮相全球光伏与氢能盛会,该方案直击海外绿氢项目痛点 [40] - 国氢科技推出“氢涌卓瀚4000”,已完成产品定型,正走向市场化应用 [40]
丰田章男高票连任丰田会长,集团战略转型引发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6-16 13:52
公司治理与股东动态 - 丰田章男以超过96%的得票率连任丰田汽车会长,较2024年72%的历史低点显著回升 [3] - 日本本土散户股东力挺连任,抵消了海外投资者对4.7万亿日元(约330亿美元)收购丰田工业计划的质疑 [3] - 代理顾问机构Glass Lewis和ISS今年转为支持连任,主要因丰田章男推动集团重组及个人投资10亿日元参与收购 [3] - 收购丰田工业将使公司直接控制其9.1%的丰田汽车股权及5.41%的电装公司股份,强化供应链整合 [4] 战略收购与业务整合 - 丰田汽车计划以每股16300日元的价格私有化丰田工业,旨在整合发动机、电子设备及纺织机械等核心业务 [3][4] - 海外股东认为报价低估丰田工业价值,但公司解释称私有化有助于长期技术投入如氢燃料电池与固态电池研发 [4] - 丰田工业是集团"发源企业",曾孵化丰田汽车前身,收购将为电动化转型铺路 [4] 电动化技术布局 - 计划2026年量产固态电池,目标实现10分钟快充及1200公里续航,较现有锂离子电池技术显著提升 [6] - 第二代Mirai氢燃料电池车在中国上市,续航达850公里,计划2030年前在华建成1000座加氢站 [6] - 与中国企业合作推动氢能基础设施,并自主研发氢燃料电池系统 [6] 中国市场表现与策略 - 2024年在华销量同比下降6.9%至177.6万辆,广汽丰田下滑14.5%,一汽丰田勉强持平 [6] - 2025年5月销量企稳回升:广汽丰田环比增长7.5%至64541台,一汽丰田同比增长24%至68127台 [7] - 加速本土化战略,如与广汽联合开发铂智3X,明年推出首款搭载华为鸿蒙智能座舱的铂智7电动轿车 [6] 财务与转型资源 - 2024财年营收同比增长6.5%至48.37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0.4%至4.8万亿日元,净利润下降3.6%至4.765万亿日元 [7] - 公司持有8.98万亿日元现金储备,为转型计划提供资金支持 [7] - 中国市场需求转向智能化和电动化,公司强调需以"中国速度"创新应对竞争 [6]
重磅!这一商用车氢动力系统工厂投产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0 14:24
氢能战略布局 - 公司氢动力系统工厂正式投产,标志着氢能商用车全产业链布局进入新阶段,整合氢燃料发动机、电驱桥、储氢系统等全自主制造能力 [1] - 工厂深度承接公司氢能源技术资源,链合国际先进工艺,定位为商用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储氢技术领域的核心驱动力 [1] 智能制造体系 - 工厂建成三大专业化生产线: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线(300kW产能)、重型电驱桥生产线、车载储氢系统生产线,配备拧紧电枪、可视化操作系统及智慧物流AGV配送系统 [2] - 通过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覆盖智能生产调度、能耗监控等环节,构建零碳化智慧物流工厂标杆 [4] 氢能技术突破 - 公司氢燃料商用车累计推广3200多辆,运营里程超1.2亿公里,服务奥运会等国家级项目 [5] - 在液氢制取、储运、加注及车载储氢等关键技术实现突破,推动"制-储-加-用"液氢产业链完善 [6] - 掌握燃料电池发动机八大核心技术,产品矩阵覆盖80kW-300kW功率段,年产能规划5000台,适配重卡/轻卡等多场景需求 [8] 行业动态 - 5月重卡行业竞争格局变化,解放/重汽领衔,乘龙进入前三 [12] - 解放实现单月销量破万辆里程碑 [12] - 东风柳汽发布三项重大战略举措 [12] - 新能源重卡领域出现单笔50辆交付及100辆订单签约 [12] - 纯电动公交车招标规模达10760万元对应80辆 [12]
大洋电机(002249) - 002249大洋电机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6
2025-06-09 09:06
公司业务介绍 - 公司董事会秘书介绍公司发展历程、三大产业布局、2024 年各业务板块发展情况及全球产业布局 [2] BHM 事业部情况 2024 年营收情况 - 2024 年 BHM 事业部营收 70.11 亿元,同比增长 13.88%,产销量突破 7000 万台,客户涵盖全球暖通行业主要品牌 [2] 业务增长来源 - 国内抓住国家能效升级和补贴政策机遇,凭借产品优势使业务订单量增长;国外一是深化挖掘存量市场,二是拓展新市场与新客户 [2][3] 未来业绩驱动因素 - 深耕现有核心业务,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国内外市场;开展数智化管理,推进“以机代人”等项目;拓展新应用场景和客户,发力新能源领域 [4]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业务情况 2024 年营收下降原因 - 行业竞争激烈,公司聚焦核心客户,受配套车型销量未达预期和新增定点产品量产周期长等因素影响 [4][5][6] 市场拓展成果 - 2024 年新增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量产新项目定点 30 余项,将保障未来销售增长 [6] 全球化布局 - 推进泰国和摩洛哥新生产基地建设,促进海外新能源汽车电驱动业务发展 [6] 下游客户 - 乘用车客户包括北汽、长安等;商用车客户包括福田欧辉、江淮等 [7] 公司产能情况 目前产能 - 具备年产超 8000 万台套建筑通风及家居电器电机、800 万台车辆旋转电器、100 万台套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以及 3000 套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生产能力 [8] 未来规划 - 在建工厂(重庆、泰国、摩洛哥)陆续投产将提升产能,根据国际贸易政策动态优化全球产能配置 [8][9]
基石解禁在即,实际流通筹码仅约3%的重塑能源(02570)何以应对新挑战?
智通财经网· 2025-05-30 11:13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上市后4个月内从发行价147港元最高涨至316.2港元,累计涨幅达115.1% [1] - 随后13个交易日内股价从316.2港元跌至118港元,跌幅达62.68%,较发行价下跌近20% [3] - 触及118港元低位后再次上涨,不到2个月最高涨至267.4港元,涨幅达115.19% [3] - 近期四个交易日累计下跌超20%,跌破10日均线 [3] 流通股情况 - IPO发售股份仅占总股份的5.6%,实际流通筹码约3% [4][5] - 基石投资者九江鼎创持股占已发行股份2.53%,将于6月6日解禁 [4][5] - 流通筹码稀缺导致股价波动远大于恒生指数 [4][5]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氢燃料电池系统(50.95%)和零部件(36.31%),合计占比近90% [6] - 2024年海外收入5840万元,同比增长151.7% [9] - 非车用场景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额5410万元,同比增长132.6% [9]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收入复合增速30.77%,经调整净亏损从-6.23亿收窄至-4.71亿 [7] - 2024年收入6.49亿元,同比下降27.5% [7] - 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4.17亿元,同比收窄11.5%,主要因三费开支减少22.93% [7] 行业环境 - 氢能行业正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补贴收缩导致需求疲软 [8] - 2024年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上险量同比下降0.9%至7171辆,12月单月销量同比暴跌68.8% [8] - 行业价格战加剧,企业为争夺订单被迫降价 [8] 客户结构 - 2021-2023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75%、71.7%、69.3% [8] - 2024年前三大客户收入占比仍高达50.2%,最大客户占比22.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