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网络

搜索文档
5G商用牌照发放六周年 差异化连接释放5G-A商业潜能
中国经营报· 2025-06-04 17:41
5G商用六周年发展现状 - 5G技术从试点阶段快速成长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实现了从标准制定到商用部署的跨越,并催生丰富应用场景[1] - 截至2025年4月末,中国5G基站总数达443.9万个,较2021年末增加超300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81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比例近60%[1] - 运营商普遍面临"增量不增收"困境,全球5G流量增长未能有效转化为收入,行业需向平台化网络连接转型[1][2] 运营商5G用户与收入表现 - 2025年Q1中国移动5G用户达5.78亿(总用户10.03亿),中国电信2.66亿(总用户4.29亿),中国联通2.04亿(总用户3.49亿)[2] - 5G套餐ARPU仅比4G高约10%,部分用户通过低价套餐升级使用5G,未带来显著收入提升[2] - 全球运营商面临"管道化"困境,出现增量减收现象,差异化连接策略成为行业转型共识[2] 差异化连接战略实施 - 差异化连接需针对不同应用、用户需求定制服务,例如基础套餐、高质量视频专项订阅、低时延游戏套餐等[2] - 爱立信提出通过应用端到端视角体现网络差异,商业场景与休闲浏览的数据价值不同[2] - 可编程网络是实现差异化的技术基础,需从5G独立组网逐步过渡至5G Advanced网络[4] 可编程网络技术发展 - 高性能可编程网络突破传统能耗限制,提供卓越速率体验并优化TCO,其核心为高性能与可编程性[3] - 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和网络切片技术,运营商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降低30%运维成本并开辟新收入来源[4] - 5G-A时代目标是通过意图驱动网络实现业务快速上线,将复杂业务逻辑自动化,根本性提升运维效率[4][5]
爱立信破解运营商“管道化”困局:可编程网络与AI双轮驱动
环球网· 2025-06-03 20:0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全球电信行业面临"增量不增收"的发展瓶颈,5G网络建设持续推进但运营商陷入"管道化"困境,网络流量增长未能转化为相应收入提升,甚至出现"增量减收"现象 [1] - 传统网络服务模式同质化问题突出,标准化的连接服务难以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高价值业务与普通业务无法在网络资源分配中体现差异 [1] 差异化连接解决方案 - "差异化连接"成为行业共识,通过技术手段识别不同业务价值,为高优先级应用提供定制化网络保障,实现资源动态高效调度 [3] - 新加坡电信(Singtel)通过5G+新商业模式将用户需求分层,提供不同速率等级服务套餐,类似航空业舱位分级,实现从流量提供者到"服务价值定义者"的转型 [3] - 在音乐会等高密度场景中,新加坡电信实现网络切片动态调度,VIP用户在拥堵时段保持4倍于普通用户的带宽保障,创造"钻石级服务"溢价空间 [3] 可编程网络与5G-A技术 - 可编程网络是5G-A核心发展目标,通过SDN与NFV技术实现网络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配置,缩短新业务上线周期并降低运维成本 [5] - 5G-A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支撑5G商业化的关键引擎,通过差异化服务创造新收入来源,如低空经济、通感一体等新增能力 [5] - 中国移动在核心网领域实现L4级自智网络,通过意图驱动网络编排系统将新业务上线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72小时 [7] AI技术应用 - AI技术融入网络管理,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革新,未来自智网络将实现全栈自主决策,从L3有限条件自动化迈向L5全域自治 [5] - 爱立信采用"集中式与分布式AI协同"架构,毫秒级实时AI用于基站侧无线资源调度,分钟级至数周级AI用于跨网络协同与运维优化 [7] - AI与可编程网络深度融合,通过自然语言解析用户需求并转换为网络可执行参数,降低应用开发门槛,使网络成为"智能服务平台" [7] 生态构建与全球化布局 - 爱立信通过开放生态吸引第三方开发者,RAN生态系统已汇聚56个成员,包括12家运营商与44家独立软件开发商 [8] - 通过收购Vonage与成立Aduna构建覆盖140万开发者的CPaaS生态,与Google合作可触达超10万开发者,推动AI眼镜、智能机器人等设备与5G融合 [8] - 5G-A发展面临挑战,如欧洲5G SA部署策略延缓推广进程,新型终端渗透率低,企业用户对5G价值认知不足,海外市场存在监管疑虑 [8] 未来发展方向 - 爱立信提出双轨发展策略,提升5G-A基础能力(如增强AI赋能、扩展低空经济场景)并联合运营商推动端到端差异化服务落地 [9] - 5G笔记本在安全、移动性方面的优势将催生新企业级市场,未来两年内5G与XR设备、智能眼镜的融合成为重要增长点 [9] - 电信行业处于"从管道到平台"转型临界点,5G-A目标是让网络成为社会数字化智能底座,使AI、云与移动技术形成协同效应 [9]
对话爱立信高管:5G走向差异化服务,AI融合提升服务效率
贝壳财经· 2025-05-29 21:40
5G差异化服务与平台化转型 - 通信行业正经历关键转型,5G需通过差异化和平台化实现商业增长,AI推动网络向可编程化、自智化演进 [1] - 过去15年行业提供无差别网络连接服务,但运营商营收下降促使向差异化连接服务转型,覆盖消费者和企业市场 [2] - 企业市场需更可预测、可靠的连接支持关键业务,AI技术可赋能生产力提升,运营商因此获得更高收入 [2] - 消费者市场付费意愿有限,需通过差异化连接提升体验,如分层套餐设计(基础包、视频通话专用包、游戏低时延包)和高价值场景捆绑(AR眼镜低时延服务) [3] 爱立信的差异化服务解决方案 - 基于性能的差异化服务(如网络切片)帮助运营商向按需优化连接转变 [2] - AI与网络结合开发灵活高效的无线接入解决方案,支持AI驱动的服务识别和网络优化 [2] - 推动API标准化和开放,降低开发者应用开发门槛 [2] AI与网络的融合应用 - AI赋能网络运维效率提升,超过85%的无线网络功能已具备意图驱动和服务需求识别能力 [4] - AI为边缘和端侧计算提供低延迟连接,支持手机AI助手、AR眼镜等终端数据交互 [4] - 与丰田、英伟达、谷歌合作推动云渲染、自动驾驶等AI与5G网络的集成应用 [4] - 高阶自主网络面临AI数据挑战,需确保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并避免AI幻觉 [4] 6G研发与未来方向 - 差异化连接能力深度融入6G研发,6G将支持更多特定用途的网络连接需求 [4] - AI与6G深度集成实现自优化意图解析和动态资源分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