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教育综合改革构建铸魂育人新格局
新华社· 2025-08-19 19:26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题:教育综合改革构建铸魂育人新格局 新华社记者王鹏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十四五"期间,教育系统站在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化 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系列务实举措和发展成果,彰显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 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塑造立德树人新气象 正值暑期,河北邢台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展厅里,"太行山上思政课"系列红色研学活动 如火如荼开展。 参观陈列馆、走进抗大旧址寨上村……河北柏乡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师生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 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十四五"期间,教育系统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着 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体制机制不断筑牢—— 通过高质量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系统完善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标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 化改革创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建设根基 ...
《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印发—— 数字红利将惠及更多乡村
经济日报· 2025-06-04 06:08
数字乡村发展政策 -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部署9方面26项重点任务,目标到2025年底显著提升数字技术在粮食安全和防返贫中的作用 [1] - 明确2025年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率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 [1] - 政策延续"夯基础、拓应用、促融合、惠民生"主线,既巩固前期成果又前瞻布局"十五五",应对老龄化和县域经济转型挑战 [1] 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 - 2024年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65.6%,网民规模3.13亿人,互联网已成为农村主要生活方式 [2] - 农村水利、交通、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速,涉农数据资源集成共享水平提升 [2] - 重点打造农业生产、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商业可持续性强、居民感知度高的数据应用场景 [2] 农机装备数字化升级 - 农机装备存在高端智能与丘陵山区适用装备供给不足问题,将实施高质量发展行动 [2] - 推进5G、工业互联网、AI与农机装备深度融合,探索新能源动力系统创新应用 [3] 乡村数字治理体系 - 乡村数字服务平台快速发展,"一网通办"向基层下沉,形成防返贫监测、资产管理等数字化治理机制 [3] - 建设覆盖所有农村人口的防返贫大数据平台,升级原有监测系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3] - 需打通多部门数据壁垒,加快政务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 [3] 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 - 提升乡村教育数字化水平,推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实施"网联优教"项目加快脱贫地区建设 [4] - 数字技术低成本导入城市优质教育、医疗、金融资源,远程教学平台共享城市课程,金融科技破解农户融资难题 [4]
【活力中国·数字教育 智启未来】人工智能解锁教育新范式
央视网· 2025-05-18 06:42
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成果 -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三年以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升级迭代,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启动,推动互联、开放、共享、个性化的数智教育热潮 [1] - AI教师助手在高中数学课堂应用,将知识点拆解为问题链,实时分析学生薄弱点并推送针对性练习,显著提升学生知识点掌握和成绩 [1] - AI教师助手采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可视化数据,帮助教师精准优化问题设置、学生参与度均衡性和教学时间分配 [1] - 上海市长宁区近80%教师使用智能工具,累计开发近1000个应用 [1] 基础教育数字化应用案例 - 青海西宁市阳光小学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供剪纸、刺绣等50多种数字化特色课程,解决乡村学生资源不足问题 [2] - 深圳市初中学生通过脑电波头环设备驱动机械手运动,体验人工智能实验,培养拆解任务、分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2] - 深圳市南山区二外海德学校开发6个人工智能特色课程,为不同年龄段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平台,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全国教育数字化进展 - 全国已遴选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 [3] - 教育部构建未来学习教育体系,一体推进人工智能改变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科学研究和教育治理,全面赋能教育变革转型 [3]
从惠民举措看数字教育红利加速释放
新华网· 2025-05-17 08:58
数字教育平台发展 -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累计注册用户突破1.64亿 [3]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0智能版发布,终身教育功能全面升级 [3] - 平台提供多类型、多层次、多样态学习资源和智能化服务 [3] 教育资源普惠 - 海南乡村小规模学校通过"同步/专递课堂"项目受益学生近25万名 [14] - "慕课西部行计划"向中西部高校提供20.7万门慕课及在线课程服务 [17] - 东西部高校开展936万门次混合式教学,西部受益学生达5.9亿人次 [17] 技术创新应用 - 国家平台AI试验场推出数字解题助手、代码纠错助手等工具 [30] - 浙江大学研发教育专用大模型"智海—三乐",提供智能问答等服务 [36] - 中国联通利用"5G+AI"技术开展专递课堂,案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典型 [39] 教学模式创新 - 北京打造"空中课堂"平台支持学生按需点播 [17] - 云南利用5G技术推动城区与乡村校结对开展"1+N"同步课堂 [17] - 浙江借助虚拟仿真实训技术实现全流程场景化教学 [17] 教育服务优化 - 国家平台服务大厅集成就业、考试、学历等7大类服务 [27] - 上海教育数据接入"一网通办"平台,家长可在线办理入学等业务 [29] - 四川省级教育大数据平台通过AI分析生成区域教育质量报告 [29] 人工智能赋能 - 全国遴选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35] - 发布50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35] - 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创新试点,成立跨区域联盟 [35] 特殊教育与乡村教育 - 湖北襄阳特殊教育学校应用脑电波技术定制个性化课程 [39] - 中国联通"5G+AI"专递课堂让丹江口茶文化进入乡村学校 [39] - 家校社联动模式开展茶农技能数字化培训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