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厢
搜索文档
从单一造车到修造并举,武汉轨交基地产业链不断延伸
长江日报· 2025-11-07 08:29
11月6日,位于黄陂区的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有序装配生产12号线地铁车厢。同样位于武汉轨道 交通基地车辆段检修车间内,维修工人们正围着地铁列车进行仔细检查。手持专业工具的工人们俯身作业,仔细检测着每一个零部件的磨 损情况。 据了解,武汉轨交基地园区目前入驻企业92家,其中过半企业已涉足维保业务,从单一造新车到新造和维保并举,这个基地的产业链 正不断延伸。 前不久,基地内的两家企业武汉今创和朗进科技同时接到维保订单: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4号线、6号线的部分车辆已经到了大检修 的时间,两家企业分别负责管通道维保和空调维保。 在检修现场,技术人员讲解了列车维修的精细流程,并向记者展示了武汉轨道交通各列车的维保时间。地铁、轻轨列车都需要严格按 照周期进行维护保养,以保证正常运转:每日检查、双日检、周检、月检、半年检和年检,以及3年定修、6年架修、10年大修。 "在列车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维修价格是新车价格的两倍。与新造市场相比,维保业务更具持续性和稳定性。"武汉轨交基地招商部部 长段犇介绍,武汉轨道交通基地是武汉市地铁车厢的重要生产基地,目前已有65%的地铁车厢源自该基地。 他向记者算了一 ...
一年办件量超30万 江苏“一件事”改革为大件运输扫清障碍
新华日报· 2025-08-25 18:30
文章核心观点 - 江苏省通过"一件事"改革实现大件运输审批智能化与高效化 审批量从2018年0.2万件飙升至2024年31.2万件 通过智能系统实现90%以上申请1分钟内办结 显著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并提升运输效率 [1][2][3][4] 审批效率提升 - 全国首创大件运输审批全流程智能化模块于6月1日上线 实现每年超10万件省内许可100%智能审批 其中90%以上1分钟内完成审批 [3] - 非工作日审批服务实现全时段在线 截至8月20日非工作日办结8726件 占省内办结量的17.1% [4] - 中车浦镇车辆厂省内件许可时间从2-3个工作日缩至1-1.5个工作日 年节约费用超500万元 [4] - 徐工集团省内运输件实现"即刻办结" 年省仓储费近千万元 [4] 技术创新应用 - 智能选线功能自动完成路线安全评价 申请人输入起讫点即可获取系统推荐路线 审批环节自动快速完成 [3] - "信用+远程核查"机制累计实施3800余次 信用良好企业可自行测量车货尺寸并在线提交 [5] - 扬州市腾达物流通过远程核查使每批次运输成本降低30% 传统核查等待时间从4-5天降至零等待 [6] 跨部门协同服务 - 建立多部门联合工作群实现数据共享 收费站核验效率提升超70% 188吨重变压器通过收费站仅需1分钟 [7] - 针对固定路线及装载方式实施"信用+承诺+批量"审批模式 上半年累计办理批量许可7300余件 [6] 基础设施升级 - 2024年完成10个高速公路超宽车道改造 2025年计划新增10个 确保每个设区市至少拥有1条5米以上超宽车道 [10] - 扬州港1-6月大件作业量180多万方 港内中转车次1200余次 高速公路转运车次500余次 同比均增长60% [9] 定制化运输保障 - 通过拆除护栏、调整信号灯等定制化措施保障超限货物通行 如102米长风叶运输全程仅用15天 [8] - 执法车辆以20公里时速全程护航 在各交叉道口实时指挥疏导交通 [8]
一年办件量超30万,我省“一件事”改革为大件运输扫清障碍——“巨无霸”上路,也能收获丝滑体验
新华日报· 2025-08-25 07:12
大件运输审批改革 - 大件运输审批量从2018年0.2万件飙升至2024年31.2万件 [1] - 全国首创全流程智能化审批模块实现每年超10万件省内许可100%智能审批 其中90%以上1分钟内完成 [3] - 非工作日办结8726件 占省内办结件17.1% [4] 智能化系统应用 - 线上申请实现1分钟内领证 需提交材料从18份大幅简化 [2] - 智能选线功能自动推荐安全评价路线 系统自动完成路线审查 [3] - 现场核查件办结用时从3.28个工作日缩短至约1.6个工作日 [3] 企业成本效益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厂省内件许可时间从2-3个工作日缩至1-1.5个工作日 年节约费用超500万元 [4] - 徐工集团省内件许可从2个工作日变为即刻办结 年省仓储费近千万元 [4] - 腾达物流通过信用+远程核查使每批次运输成本至少降低30% [6] 信用+审批创新 - 信用+远程核查机制累计实施3800余次 实现核查零等待 [5] - 信用+承诺+批量审批模式上半年办理7300余件 降低退件风险 [6] - 多部门数据共享使收费站核验效率提升超70% 188吨大件车辆通行耗时不超过1分钟 [7] 基础设施升级 - 2024年完成10个超宽车道改造 2025年计划新增10个 确保每个设区市至少有一条5米以上超宽车道 [10] - 扬州港1-6月大件作业量180多万方 港内中转车次1200余次 高速公路转运车次500余次 同比均增长60% [9] - 拆除护栏、调整信号灯等定制化服务保障102米风电叶片运输 [8] 行业协同发展 - 构建产业链、物流链、供应链三链融合发展新模式 [9] - 推动长三角交通信用互认和大件运输全链条治理 [11] - 加强省域间审批合作 建立跨省沟通合作机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