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500智驾版

搜索文档
越野车也有端到端智驾,坦克500智驾版35.5万元起上市
雷峰网· 2025-08-28 16:14
产品发布与定位 - 坦克500智驾版正式上市 定位全场景智能豪华越野SUV 旨在拓展更多用户群体[2][4][5] - 推出两个版本 Hi4-Z智享版售价37.5万元 Hi4-T智享版售价35.5万元[4] - 车身尺寸5078×1934×1905mm 轴距2850mm 提供5座布局[5] 智能驾驶系统 - 搭载第三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Coffee Pilot Ultra 采用英伟达Orin X芯片 与元戎启行合作算法[6] - 基于九州超算中心 总算力达3 EFLOPS 配合SEE端到端大模型 具备泛化与自学习能力[6] - 全车布置27个传感器 含激光雷达 支持无车道线行驶 高速制动避险 对静止车/行人/锥桶刹停速度分别达120/100/90km/h[8] - 支持复杂场景处理 如收费岗亭 待转区 掉头 环岛 以及200多种车位识别 3km记忆泊车 跨楼层泊入泊出[9] 智能座舱与交互 - 搭载Coffee OS 3智慧空间系统 基于自研座舱域控平台V4 采用高通8295芯片[11] - 提供6屏互联 含中控 仪表 HUD 后排娱乐屏 支持多应用分屏与三指滑屏跨屏共享[11][20] - 内置Coffee GPT大模型 支持四音区语音交互 唤醒速度0.298s 覆盖300+功能指令[13] - 支持Coffee Air Touch红外手势控制 后排可隔空操作娱乐屏 以及Coffee Link覆盖95%以上国产手机互联[13] 动力与续航 - Hi4-Z版搭载59.05kWh三元锂电池 WLTC纯电续航201km 综合续航1096km 零百加速4.6秒 综合油耗0.76L/100km[4][16] - Hi4-T版峰值功率130kW 峰值扭矩495Nm 快充时间16分钟 充电速度提升30%[4][16] - 提供三种动力架构 覆盖插混 增程与燃油 满足不同使用场景[16] 舒适性与配置 - 内饰采用天然NAPPA真皮 二排支持大角度调节和纯平放倒 最大储物空间1489L 前后排配备通风 加热 按摩功能[18] - 配备5.4L冷暖冰箱 温度调节范围-6℃至50℃ 以及Coffee AI Sound音响系统 12+2扬声器配合960W功放[22] - 提供50W双无线快充 多接口电源 怀挡设计 以及新增Coffee Night Vision远红外夜视系统 夜间识别120米内车辆 90米内行人[13][22] 市场背景与战略 - 坦克品牌1-7月累计销量123680辆 较去年同期134720辆同比下降8.19%[23] - 通过端到端智驾和冰箱彩电大沙发等升级 旨在拓展用户群体 吸引城市通勤用户[23]
长城汽车35周年开放日:见证“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
齐鲁晚报· 2025-08-21 10:35
公司技术实力与研发投入 - 公司是中国唯一、全球唯二实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全产业链布局的车企 [3] - 2024年研发费用达104亿元 占销售额比重5.2% 远超3.1%的行业平均水平 [6] - 焊接车间机器人焊接率达100% 白车身骨架精度合格率96% 冲压线每分钟完成12次高精度冲压 [4] 全球产能与市场拓展 - 在泰国 巴西建成3个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 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 [8] - 累计出口量突破200万辆 巴西工厂预计创造1300个直接就业岗位 带动超5000个间接就业机会 [8] - 零部件子公司跻身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单 成为宝马 大众等国际一线车企核心供应商 [3] 产品与技术特色 - 实现汽油 柴油 混动 纯电 插电混动和氢能全覆盖 推出Hi4技术体系 [6] - Hi4技术让四驱车型价格下探至15万元区间 哈弗枭龙MAX WLTC综合油耗0.97L/100km 纯电续航超100公里 [13] - 坦克500智驾版实现毫秒级扭矩分配 通过交叉轴 炮弹坑等复杂路况 [13] 品质控制与安全体系 - 投资5亿元建成亚洲最大独立汽车安全试验室 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 [7] - "五区八轨"测试平台模拟9000种道路状况 配备34个高精度假人 单个Thor假人价值超千万元 [7][10] - 配备每秒4000帧高速摄影设备 NVH实验室模拟-40℃至85℃极端环境 风洞实验室风速达250km/h [10][11] 人才发展与组织建设 - 2024年向全体员工发放40亿元奖金 人均超4.7万元 创行业纪录 [16] - 80后高管占比超30% 2024年1200余名基层技术人员通过内部竞聘进入核心研发团队 [16] - 提供低于市场价30%的人才公寓 15年一贯制教育体系 自建三甲标准社区医院 [17] 企业发展历程与规模 - 从年产不足千辆的小厂发展为拥有8.2万名员工 年销量超百万辆的大型车企 [14][20] - 历经35年发展 从技术引进迈向标准输出 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化进程代表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