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斑蝥胶囊

搜索文档
益佰制药涉商业贿赂年市场费达9亿 近五年亏1.88亿公司及高管频被监管
长江商报· 2025-06-23 08:51
商业贿赂问题 - 益佰制药因商业贿赂被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通报,是25家涉事企业中唯一上市主体 [1][3] - 2023年6月公司收到上交所监管函,被问询销售费用中是否存在变相利益输送,涉及学术推广等市场费用8.33亿元(占销售费用69.65%) [5] - 2023-2024年市场费用持续高企,分别为9.66亿元和8.81亿元,占销售费用比例升至77.98%和80.33% [6]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从34.13亿元降至21.74亿元,归母净利润波动剧烈,其中2022年亏损4.38亿元,2024年亏损3.17亿元 [9][10] - 2024年一季度仍亏损0.09亿元,但同比减亏86.29% [11] - 2022年计提商誉减值6.13亿元,与收购标的业绩未达预期有关 [11] 研发与销售投入失衡 - 研发投入连续四年下降,从2021年1.36亿元缩减至2024年1.01亿元,较2017年峰值2.20亿元缩水54% [8] - 同期市场费用维持在8.33-9.75亿元高位,2020-2024年累计市场费用达44.13亿元 [8][6] 监管违规记录 - 2024年因艾迪注射液生产工序违规被贵州省药监局行政处罚 [12] - 同月因未及时披露主要产品停产信息被贵州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12] - 6月18日再因信披问题被上交所监管警示 [12]
益佰制药、华润医药等药企涉商业贿赂案被通报
经济观察网· 2025-06-21 11:43
医药商业贿赂案件曝光 - 益佰制药、华润医药、海王生物因涉医药商业贿赂案件被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曝光 [2] - 相关企业需领取《价格招采信用评价评级函》 [2] - 涉及企业包括贵州益佰制药、华润安徽医药、华润滁州医药、安徽海王国安医药等 [2] - 华润安徽医药和华润滁州医药为华润医药商业集团下属公司 [2] - 安徽海王国安医药为海王生物子公司 [2] 益佰制药业务及产品 - 公司业务涵盖医药工业、医疗服务和大健康产业 [2] - 医药工业板块包括化学药、中成药和生物药 [2] - 产品涉及肿瘤、心脑血管、妇科、儿科、骨科和呼吸等多个治疗领域 [2] - 抗肿瘤药品2024年营收6.12亿元,毛利率88.38% [3] - 抗肿瘤用药包括注射用洛铂(独家品种、原研药、一类新药)和复方斑蝥胶囊、艾愈胶囊等中药产品 [3] 益佰制药财务数据 - 2024年销售费用10.97亿元,同比下降11.44%,占营收50.45% [3] - 销售费用中学术推广、营销平台建设等市场费用占比约80% [3] - 2024年研发费用1亿元,同比下降10.38%,占营收4.62% [3] 益佰制药营销体系 - 设立中药肿瘤产品、化药肿瘤产品、心脑血管、妇儿、综合产品等专业学术推广条线 [3] - 构建"五纵一横"专业营销体系,覆盖医院、零售药店和第三终端 [3] 益佰制药生产违规事件 - 2024年4月因不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被要求暂停生产、销售艾迪注射液 [4] - 艾迪注射液用于肝癌、肺癌、直肠癌等治疗,2023年销售量超2900万支 [4]
核心中药注射液停产引发业绩“雪崩”:益佰制药2024年由盈转亏3.17亿元,研发费用不及销售费用十分之一折射创新困境
华夏时报· 2025-05-10 20:5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21.74亿元,同比下降22.92%,归母净利润亏损3.17亿元,同比下降406.79% [2][7]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3.23亿元,同比下降579.10%,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687万元,同比下降76.99% [3][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01亿元,同比下降12.43%,归母净利润亏损938.57万元,但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收窄 [8] 核心产品影响 - 艾迪注射液2024年4月因生产违规被停产,导致抗肿瘤产品收入6.12亿元,同比下降50.30% [6][7] - 艾迪注射液2020-2023年营收分别为7.37亿、6.93亿、4.80亿、4.73亿,占公司营收比例从21.61%降至16.77% [12] - 该产品被取消广东联盟集采中选资格,影响2020-2023年区域营收约4.99亿元 [6] 业务板块分析 - 医药工业板块2024年收入16.84亿元,同比下降28.36%,是营收下滑主因 [7] - 医疗服务板块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1.88%,大健康产业板块贡献较小 [7] - 销售费用10.97亿元,费用率从43.91%升至50.45%,研发费用1.005亿元同比下降10.38% [12][13] 公司战略与研发 - 公司推进注射用阿扎胞苷、普乐沙福注射液等新药研发,创新药YBR-8002处于临床前研究 [12] - 研发投入营收占比4.62%,较上年提升,但绝对值低于行业优秀企业水平 [12][14] - 销售模式转型为管理区板块模式,加强院外和民营医院市场开拓 [13] 历史财务波动 - 2018年因商誉减值亏损7.25亿元,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亿、2.29亿、2.44亿 [9] - 2022年再次亏损4.26亿元,主因计提子公司商誉减值5.37亿元 [9][11]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09:00
公司财务与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17亿元,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2.81亿元,未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3] - 2024年公司实施股份回购金额为2499万元,视同现金分红纳入年度分红计算 [3] - 公司主要产品艾迪注射液停止生产对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未来是否复产存在不确定性 [43] 医药行业整体发展 - 2024年中国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2.53万亿元,利润总额3421亿元,同比下降1.1%,行业增速放缓 [8] - 中药市场规模2023年达4818亿元(+6.9%),预计2024年增至5102亿元,政策推动中药创新药IND申请达100件 [13] - 卫生总费用2023年达9.06万亿元,占GDP比重7.2%,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GDP6%),2035年预计达30万亿元 [4][11][16] 政策环境与改革 - 药品集采常态化,第十批化药集采引入1.8倍熔断机制,累计采购品种达500个,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26] - DRG/DIP支付改革覆盖全国90%统筹地区,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新增47个抗癌药及罕见病药,平均降价61.7% [19][20] - 《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出台,计划制定30项国际标准,推动中药全产业链标准化 [24] 公司业务结构 - 医药工业板块覆盖化药(注射用洛铂)、中成药(复方斑蝥胶囊)和生物药(注射用瑞替普酶),涉及肿瘤、心脑血管等治疗领域 [33] - 医疗服务板块运营绵阳富临医院等3家医疗机构,大健康板块开发苗药特色产品并通过电商渠道拓展 [34][35] - 采购模式建立集团价格审核中心,生产执行GMP标准并设药品安全委员会,销售采用自营团队与院外市场拓展结合 [36][38][39] 技术创新与行业趋势 - AI技术渗透药物研发与慢病管理,"互联网+AI+医疗健康"模式推动远程医疗和智能诊断新业态 [6][12] - 创新药研发获政策支持,《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强化医保支付、投融资等配套措施 [24] - 中医药国际化加速,推动道地药材标准化和ISO认证,中药企业通过并购整合提升竞争力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