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智能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工业母机营收超1.5万亿元,下阶段主战场在哪里?
第一财经· 2025-07-24 16:41
2025.07. 24 本文字数:2372,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周芳 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产业对我国工业母机提出更高要求,为产业发展带 来新机遇。 7月22至24日,2025"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在武汉举行。华中数控(300161.SZ)、 华工科技(000988.SZ)、科德数控(688305.SH)、铂力特(688333.SH)等多家上市公司发 布了高端工业母机新技术和新产品。 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在会上表示,人工智能将给工业母机带来历 史性变革,下一阶段的方向是智能数控机床,主战场是高质量数控机床和产线。未来十年将是我国智 能数控机床发展关键期。 规模连续13年居全球第一 工业母机是"制器之器""自强之基",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近年来,我国 工业母机产业取得长足进步,产业规模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产业营收超过1.5万亿元。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涌现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余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30余家,辽鲁、江浙、陕甘、粤鄂等地区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据了解, ...
我国工业母机营收超1.5万亿元,下阶段主战场在哪里?
第一财经· 2025-07-24 13:03
人工智能与工业母机融合 - 人工智能将给工业母机带来历史性变革,未来十年是智能数控机床发展的关键期,主战场是高质量数控机床和产线 [1] - 人工智能赋能数控机床可增强感知、决策、学习认知能力,形成竞争新优势 [7] - 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对工业母机提出更高要求,推动产业升级 [1][7] 行业规模与现状 - 中国工业母机产业规模连续13年全球第一,2024年营收超1.5万亿元,产业链韧性提升 [3] - 行业涌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余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0余家,形成辽鲁、江浙等多地产业集群 [3] - 国内70%高档数控系统依赖进口,存在高端市场竞争力弱、基础件配套能力不足等"大而不强"问题 [6][7]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华中数控推出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提升加工效率10%,精度达50% [5] - 华工科技发布国内首台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装备,加工效率达国外同类产品的200% [5] - 北京精雕五轴高速铣车复合加工系统实现纳米级表面效果,打破日德垄断 [5] - 铂力特S1300设备提升材料利用率70%以上,制造周期缩短50%以上 [5] 政策与资本支持 - 工信部将加快建立工业母机发展体制机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迭代升级 [7][8] - 科创板"1+6"新政增强对工业母机企业的包容性,优化融资机制 [8] - 国家开发银行累计发放工业母机贷款超200亿元,未来将推动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9] - 中咨资本建议通过产业基金、超长期国债等"耐心资本"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8] 产需对接与市场拓展 - "工业母机+"产需对接活动已促成近百个项目签约,覆盖减材/等材/增材制造三大类及新能源汽车等需求端 [4] - 活动计划持续至2027年,推动工业母机从"能用"向"好用"升级 [4] - 行业将构建"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研发体系,加速国产化迭代 [8]
多家上市公司发布高端工业母机新技术,产业升级路径明确
证券时报网· 2025-07-23 21:19
工业母机新技术发布 - 华中数控推出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 该系统融合人工智能与数控技术 采用"一个智能底座 两条数字主线 三个功能子系统"架构 使机床具备感知 学习 互动能力 [1] - 该系统与创世纪合作提升手机粗加工效率10% 与江西佳时特联合研制智能立式五轴加工中心 精度提高50% 智能故障诊断模块达到三年工龄维修工程师水平 [1] - 华工科技发布国内首台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智能装备 采用全反射曲面三维共形扫描振镜技术和形状自适应激光空间扫描刻蚀技术 加工效率达国外同类产品200% [1] 工业母机应用与政策支持 - 新装备实现精度 效率 幅面三大突破 可应用于消费电子 汽车制造 光伏新能源 航空航天等领域任意材料曲面加工 [2] - 工信部将加快建立工业母机产业发展体制机制 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组织实施工业母机重大专项 支持重点用户和制造企业担任双链主 [2] - 构建先进产品研发体系 加强标准引领 支持企业建立"生产一代 研制一代 预研一代 探索一代"的研发格局 [2] 行业发展趋势与金融支持 - 人工智能将推动工业母机历史性变革 未来十年是智能数控机床发展关键期 主战场为高质量数控机床和产线 [3] -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耐心资本"支持 可通过政策性资金 产业基金 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工具提供稳定资金保障 [3] - 国家开发银行2008年以来累计发放工业母机行业贷款超200亿元 重点支持通用技术集团 秦川机床等企业 未来将深化产业链服务 [3]
华工科技发布国内首台激光除草机 聚焦三大业务一季度营收增52%
长江商报· 2025-07-01 08:00
核心观点 - 华工科技推出国内首台全天时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引领中国光电子产业创新 [1] - 公司在激光除草、光模块、高端设备制造等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产品自主化率超90% [2][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3.55亿元(+52.28%),归母净利润4.10亿元(+40.88%),业绩持续高增长 [1][6] - 研发投入累计超100亿元,2024年研发人员2483人(占员工总数28.14%),研发费用9.93亿元 [3][4] - 三大核心业务(智能制造、联接、感知)2024年营收分别增长9.45%、23.75%、26.08% [6] 技术创新 - 激光除草机器人搭载32个激光头,每小时除草32万棵,效率较人工提升4-8倍,清除率超95% [2] -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品进入田间验证阶段,预计2026年量产 [2] - 首发3.2T光模块/CPO光引擎等8项尖端产品,1.6T光模块业界第一梯队 [2][3] - 5G-A光模块已商用,6G光模块及人形机器人光网络研究同步推进 [3] - 累计创造70多项"全球首款"技术,牵头制定中国激光行业首个国际标准 [3] 研发投入 - 2020-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3.31亿、4.51亿、6.08亿、7.83亿、9.93亿元,年均不低于营收5% [3] - 中央研究院3年研发投入增长147%,拥有420多件专利,200余名骨干研发人员 [4] - 海外设3个研发中心,研发人员2483人(+14.11%),占员工总数28.14% [3][4] 业务表现 - 2024年智能制造/联接/感知业务营收34.92亿(+9.45%)、39.75亿(+23.75%)、40.95亿(+26.08%) [6] - 国内数通AI光模块月发货量第一,6月发货80万只,Q3起月均100万只 [7] - 海外800G硅光LPO模块即将批量出货,1.6T模块获美中客户送样 [8] - 海外工厂投产,800G/1.6T模块7月产能10万只,8月达20万只,拟建4万平新厂房 [7][8] 市场关注 - 年内获315家机构调研,调研次数已与2023年全年持平 [1] - 6月22日接受58家机构调研,联接业务受重点关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