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

搜索文档
工业母机高端化进程加速 业界呼唤“耐心资本”和特色融资模式
中国经营报· 2025-07-28 13:49
工业母机行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 我国工业母机行业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七大高端新技术新产品在湖北首发,其中华中数控研发的全球首款嵌入AI芯片和大模型的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可实现自主学习加工数据、优化工艺参数 [1] - 湖北省工业母机产业2024年营收约500亿元(全国第五),计划2027年达1000亿元,2030年冲刺全国前三并建成世界级产业高地 [1] - 国家工业母机创新研究中心(湖北)揭牌,提出"三个三"战略:打造三款标志性产品、培育三家世界级企业、分三步实现产业发展目标 [3] 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产业升级 - 数控机床迈入"AI+"时代,智能数控机床成为主攻方向,未来10年是关键发展期,需通过创新实现弯道超车并进军国际市场 [3] - 华中10型系统采用"智能底座+双数据主线"架构,实现智能工艺编程/精度提升/健康保障三大功能,加工效率与精度显著提升,其智能故障诊断模块达到3年工龄工程师水平 [4] - 国内70%高档数控系统仍依赖进口,行业存在"大而不强"问题,需通过AI等技术突破"卡脖子"难题 [6] 产业链融资与资本支持 - 工业母机行业需"耐心资本"支持,政策性资金/产业基金/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工具可提供稳定资金保障 [2] - 国家开发银行2008年以来累计发放超200亿元贷款支持行业研发与产能建设,并推出最长10年期的研发专项贷款覆盖技术全周期 [6] - 上交所科创板"1+6"新政增强对工业母机等硬科技企业包容性,优化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机制 [6] - 中咨资本与产业投资基金合作采用"智库+投行"模式,提供战略规划与资金双重赋能 [7] 龙头企业技术突破与产能 - 华中数控具备年产3.3万台中高档数控装置和2万台高性能伺服装备能力,中高档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约30% [4] - 公司与江西佳时特联合研制的智能立式五轴加工中心已实现AI自主决策,使机床从"执行者"升级为"思考者" [4]
七大高端工业母机新技术新产品在武汉首发
中国经济网· 2025-07-25 10:54
工业母机产业发展动态 - 7月23日2025"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在湖北武汉启动 七大高端工业母机新技术新产品首次发布 [1] - 活动以"让工业母机创新产品进入百行万企"为永久主题 以"'工业母机+'共促应用发展新生态"为年度主题 [1] - 活动期间举办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整零对接 技术对接 产融对接等多项对接活动 [1]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10年将是我国智能数控机床发展关键期 主战场是高质量数控机床和产线 [1] - 人工智能将给工业母机带来历史性变革 下一阶段方向是智能数控机床 [1] - 需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和制造优势 以创新为根本动力 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技术路径 [1] 湖北工业母机产业布局 - 国家工业母机创新研究中心(湖北)正式揭牌 将打造三款标志性产品 培育三家世界级企业 [2] - 湖北省工业母机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一批重大项目进行现场签约 [2] - 湖北工业母机产业营业收入约500亿元 位居全国第五 [3] 企业动态 - 华中数控占据高中档国产数控系统大头 武重集团稳坐重型机床龙头 华工激光实现激光机床核心部件国产化 [2] - 三款"湖北造"世界级标志性工业母机产品首发 包括集成AI芯片与AI大模型的智能数控系统等 [3] 产业规划 - 湖北组织完成武汉新城万亩工业母机产业园规划方案 打造"一中心、三片区" [3] - 推动总投资100亿元的武汉新隆泰工业母机产业基地项目建设 已与50余家企业达成入驻协议 [3] - 湖北将工业母机作为"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千亿产业之一 打造全国高端工业母机战略基地 [2]
我国工业母机营收超1.5万亿元,下阶段主战场在哪里?
第一财经· 2025-07-24 16:41
工业母机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工业母机产业规模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产业营收超过1.5万亿元 [4] - 产业链涌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余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0余家 [4] - 辽鲁、江浙、陕甘、粤鄂等地区已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4] 技术创新成果 - 华中数控推出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手机粗加工效率提升约10%,智能立式五轴加工中心精度提高到50% [5] - 华工科技发布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智能装备,加工效率达国外同类产品200% [5] - 北京精雕五轴高速铣车复合加工系统实现纳米级表面加工,打破日德企业垄断 [5] - 铂力特S1300设备使材料利用率提升70%以上,制造周期缩短50%以上 [6] 行业现存挑战 - 国内70%高档数控系统依赖进口 [7] - 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支撑能力偏弱 [6] - 基础件和关键元器件、工业软件系统配套能力薄弱 [6] 未来发展方向 - 重点突破高速高精、多轴复合、系统集成、智能升级四大领域 [9] - 人工智能赋能数控机床将成为主要技术路线 [9] - 建立"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研发格局 [10] 政策与资本支持 - 工信部将加快建立工业母机产业发展体制机制 [9] - 科创板"1+6"新政增强对工业母机等"硬科技"企业的包容性 [11] - 国家开发银行累计发放工业母机行业贷款超200亿元 [11]
我国工业母机营收超1.5万亿元,下阶段主战场在哪里?
第一财经· 2025-07-24 13:03
人工智能与工业母机融合 - 人工智能将给工业母机带来历史性变革,未来十年是智能数控机床发展的关键期,主战场是高质量数控机床和产线 [1] - 人工智能赋能数控机床可增强感知、决策、学习认知能力,形成竞争新优势 [7] - 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对工业母机提出更高要求,推动产业升级 [1][7] 行业规模与现状 - 中国工业母机产业规模连续13年全球第一,2024年营收超1.5万亿元,产业链韧性提升 [3] - 行业涌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余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0余家,形成辽鲁、江浙等多地产业集群 [3] - 国内70%高档数控系统依赖进口,存在高端市场竞争力弱、基础件配套能力不足等"大而不强"问题 [6][7]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华中数控推出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提升加工效率10%,精度达50% [5] - 华工科技发布国内首台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装备,加工效率达国外同类产品的200% [5] - 北京精雕五轴高速铣车复合加工系统实现纳米级表面效果,打破日德垄断 [5] - 铂力特S1300设备提升材料利用率70%以上,制造周期缩短50%以上 [5] 政策与资本支持 - 工信部将加快建立工业母机发展体制机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迭代升级 [7][8] - 科创板"1+6"新政增强对工业母机企业的包容性,优化融资机制 [8] - 国家开发银行累计发放工业母机贷款超200亿元,未来将推动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9] - 中咨资本建议通过产业基金、超长期国债等"耐心资本"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8] 产需对接与市场拓展 - "工业母机+"产需对接活动已促成近百个项目签约,覆盖减材/等材/增材制造三大类及新能源汽车等需求端 [4] - 活动计划持续至2027年,推动工业母机从"能用"向"好用"升级 [4] - 行业将构建"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研发体系,加速国产化迭代 [8]
国产工业母机如何“弯道超车”?AI大模型或成新引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21:24
工业母机智能化升级 - 国产工业母机面临"低端内卷、中端争夺、高端缺位"困境,AI融合成为破局关键 [1] - 中国在AI领域拥有开源大模型优势,正加速工业母机智能化升级,最新智能数控系统和机床已接入大模型 [1] - 未来十年是"智能数控机床"发展关键窗口期,需集中力量进行智能升级战略决战 [1] 智能数控系统突破 - 湖北发布世界首台集成AI芯片与大模型的"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 [2] - 华中数控联合18家机床企业研制出首批20台智能数控机床工程样机 [2] - 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基于HCPS2.0架构,具备学习认知能力,实现从数字一代到智能一代的根本转变 [2][3] 技术应用创新 - 智能数控系统通过记录正样本数据实现自主学习,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3] - 系统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具备自主产生知识的能力 [3] - 终端用户需配合投入资源共同研发,以优化智能机床性能 [4] 产业应用现状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国产机床金额占比从较低水平提升至近80% [4] - 国产机床仍存在精度稳定性不足和智能化研究欠缺等问题 [4] 政策支持方向 - 工信部将实施工业母机重大专项,支持用户与制造企业双"链主"模式 [6] - 构建"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研发体系 [6] - 培育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促进产业链协同 [6] - 开放应用场景推动国产工业母机迭代和产业融合 [6]
多家上市公司发布高端工业母机新技术,产业升级路径明确
证券时报网· 2025-07-23 21:19
工业母机新技术发布 - 华中数控推出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 该系统融合人工智能与数控技术 采用"一个智能底座 两条数字主线 三个功能子系统"架构 使机床具备感知 学习 互动能力 [1] - 该系统与创世纪合作提升手机粗加工效率10% 与江西佳时特联合研制智能立式五轴加工中心 精度提高50% 智能故障诊断模块达到三年工龄维修工程师水平 [1] - 华工科技发布国内首台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智能装备 采用全反射曲面三维共形扫描振镜技术和形状自适应激光空间扫描刻蚀技术 加工效率达国外同类产品200% [1] 工业母机应用与政策支持 - 新装备实现精度 效率 幅面三大突破 可应用于消费电子 汽车制造 光伏新能源 航空航天等领域任意材料曲面加工 [2] - 工信部将加快建立工业母机产业发展体制机制 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组织实施工业母机重大专项 支持重点用户和制造企业担任双链主 [2] - 构建先进产品研发体系 加强标准引领 支持企业建立"生产一代 研制一代 预研一代 探索一代"的研发格局 [2] 行业发展趋势与金融支持 - 人工智能将推动工业母机历史性变革 未来十年是智能数控机床发展关键期 主战场为高质量数控机床和产线 [3] -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耐心资本"支持 可通过政策性资金 产业基金 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工具提供稳定资金保障 [3] - 国家开发银行2008年以来累计发放工业母机行业贷款超200亿元 重点支持通用技术集团 秦川机床等企业 未来将深化产业链服务 [3]
助企帮扶“实招”“硬招”不断支持民营企业敢闯敢拼
上海证券报· 2025-05-13 02:53
政府助企政策 - 多地政府部门召开座谈会倾听企业诉求 实打实破解发展难题 一系列财政 金融 产业政策将协同发力 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2] - 河北省发展改革委每月至少召开一场现场办公会 通过部门联席会议机制 民营企业诉求能第一时间直达省有关部门 [3] - 湖南省怀化市强调强化服务保障 持续推进降本增效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3] - 贵阳贵安要求各级部门用心用情为民营企业做好服务保障 在双向奔赴中开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4] - 深圳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 80条重点任务护航民营企业发展 山东印发20条措施加快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4] 政策支持措施 - 司法部将建立完善涉企行政执法监督长效机制 研究起草行政执法监督条例 健全监督体制机制 [5] - 金融监管总局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融资对接工作机制 形成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 指导银行自主对接融资服务 [5]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清单进一步缩短 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5月20日正式实施 激励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大胆发展 [6] 企业创新发展 - 华中数控和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研制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 实现人工智能在工业母机领域系统性创新应用 [7] - 新希望集团积极运用生物科技 数字AI科技解决种源国产化和周期应对等"卡脖子"问题 [7] - 金融监管总局开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 支持科技创新企业 推动建设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 [8] - 面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开展保险补偿试点 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万亿元 [8] 服务体系建设 -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将开展服务机构能力提升贯标推广工作 2025年在不少于10个重点省市培育50家标准化服务试点 [9] - 试点覆盖数字化转型 管理咨询 技术创新 融资促进 创业辅导等重点服务领域 [9] - 民营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占比有较大提升 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9]
拔节生长见未来——民营企业加快技术突破和转型升级
经济日报· 2025-05-12 05:5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 一季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设民营企业9.4万户,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设4.6万户,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类新设25.4万户 [1] - 民营企业瞄准技术突破、产业创新、数智赋能、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1] - 工业民间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民营企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2] 高技术领域突破与创新 - 高德红外成功研发500万像素HOT全中波制冷红外探测器,打破外国技术封锁和产品禁运,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2] - 高德红外通过持续迭代核心技术,将产品性能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 [2] - 华中数控研制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使机床具备自我感知、自主学习和深度交互能力,加工效率明显提升 [3] 新兴产业与低空经济发展 - 普宙科技联合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打造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186架无人机服务于55类AI算法场景 [2] - 低空经济产业在城市场景丰富、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的条件下快速发展 [5] - 第一季度全国新设"四新"经济民营企业83.6万户,占同期新设民营企业总量的四成以上 [5] 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 - 华中数控在数控系统领域打破国际巨头垄断,避免陷入技术代差陷阱 [3] - 正泰集团在广东汕头建设550MW渔光互补项目,实现"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生态友好型升级 [3] - 正泰集团发布2030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全流程 [6]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策略 - 民营企业通过灵活高效的组织体系快速调整生产策略和转型升级方向 [6] - 高德红外组建专业工程师团队,经过上千次试验验证历时一千多个日夜突破技术难题 [6] - 民营企业以链主企业为引擎推动"链式升级",促进产业链整体发展 [6] 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 智能制造领域复合型人才缺口大,同时掌握机械、控制、AI技术的工程师不足10% [8] - 民营企业面临技术突破与资金投入的双重挑战,中小企业容易因资金链紧张缩减研发投入 [9] - 国际技术封锁、全球供应链重构等新问题加重企业经营压力 [8]
华中数控(300161) - 300161华中数控调研活动信息20250507
2025-05-07 19:30
会议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电话会议 [2] - 参与单位众多,包含上信睿衡信托、五矿信托等上百家单位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30 日 9:00 - 10:20,地点为线上交流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陈吉红和董事会秘书陈程 [3] 2024 年公司经营情况 营收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 178,243.53 万元,较 2023 年下降 15.71% [3] - 数控系统与机床领域收入 97,945.88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 9.82% [3] - 工业机器人与智能产线领域收入 71,124.03 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36.39%,原因是被美国列入 SDN 清单,部分海外项目交付、验收及结算不及预期 [3] - 特种装备业务收入 5,391.49 万元,新能源汽车配套及其他业务收入 3,782.13 万元 [3]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 4.01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22.51%,2022 - 2024 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重为 20.90% [3] 市场表现 - 2024 年 11 月 5 日,华中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作为湖北工业母机标志性成果向总书记汇报 [3] - CCMT2024 上海国际机床展,国内机床配套华中数控系统达 135 台,配套五轴数控系统数量仅次于西门子 [3] 公司产品成果 - 2025 年 4 月 21 日在北京国际机床展发布华中 10 型智能数控系统,采用“1 + 2 + 3”创新架构,使机床具备自我感知等能力,可让工业母机加工精度提升 30%,加工效率提升 5% - 10% [3][4] - 华数机器人在细分领域发展良好,长安汽车主机厂重载机器人批量交付,重载机器人进入玻璃行业,焊接机器人发货增长,2024 年推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应用平台,2025 年 4 月北京国际机床展推出两款新产品 [5] 互动交流环节 关税战对下游订单的影响 - 公司坚持“一核三军”战略,构建完整产业链,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对冲关税战不利影响 [5] - 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对高端数控设备需求增加,国家支持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市场需求增长 [5][6] 数控系统技术难点与公司优势 - 数控系统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科技产品,实现高性能等功能难度大,应用需适应各种工况环境 [7] - 公司深耕数控领域,坚持自主创新,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全套解决方案能力,高研发投入积累使其具备技术竞争优势 [7] - 公司产品功能和性能达进口产品水平,部分产品加工效率略胜一筹,性价比优势明显 [8] - 华中 8 型高档数控系统攻克关键技术,实现进口替代和产业化 [8] - 华中 10 型智能数控系统实现从“刚性控制”到智能闭环的跨越,是行业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突破 [8][9]
民营经济活力提升
经济日报· 2025-05-07 06:21
民营经济整体表现 - 一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197.9万户 同比增长7.1% 超过过去3年平均增速 [1] - 民间投资增速转正 一季度同比增长0.4% 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9.7%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9.3% [2] - 民营企业进出口量质齐升 一季度进出口额同比增长5.8% 占进出口总额比重提升至56.8% [4][5] 投资领域亮点 - 杭绍台铁路作为首条民营控股高铁 2024年运输清算收入超8亿元 同比增长18% 近3年复合增长率42.9% [2] - 数字经济成为民间投资热点 一季度新设"数字经济"民企27.4万户 占新设总量13.9% 其中数字产品服务业增速最快 [3] - 新兴领域投资活跃 一季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设民企9.4万户 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设4.6万户 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类新设25.4万户 [7] 外贸领域突破 - 一季度有进出口实绩民企达45.5万家 创历史同期新高 占比86.1% [4] - 民营企业对全球近180个国家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 对东盟增长7.4% 非洲增长9.6% 拉美增长5.2% [4] - 高技术产品出口创新高 一季度民企进出口高技术产品规模接近1万亿元 [5] 技术创新成果 - 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发布 实现工业母机领域AI系统性创新应用 [6][7]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信息传输软件业增加值增长10.3% [7] - 民营企业创新优势包括需求驱动快速迭代 跨界融合打造"技术+场景"模式 轻资产试错优势 [7]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民企开放 打破市场准入壁垒 [2] - "揭榜挂帅"机制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措施为创新提供保障 [8] - 创新产品需求旺盛 为民企前沿成果提供丰富应用场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