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夸克AI志愿填报助手
icon
搜索文档
高考AI填志愿“平替”张雪峰,靠谱吗?
36氪· 2025-06-24 08:50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现状 - 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335万,志愿填报需求庞大[1] - 互联网热梗如"新闻学已死""土木建筑是时代的眼泪"加剧选择焦虑[2] - 市场存在2000余所高校和1000多个专业的选择难题[4] AI志愿填报工具发展 - 百度数据显示2023年6月25日单日超1000万用户使用AI志愿助手[4] - 主流产品分为三类: - 互联网头部企业产品(夸克/百度/QQ浏览器/抖音),提供免费基础服务[7] - 数据服务企业开发的付费工具(价格98-980元)[7] - 教育部官方平台"阳光高考"免费开放[8] - 夸克案例显示系统可生成600所高校或4000个专业选项,支持8项偏好设置[6][7] 传统机构服务模式 - 张雪峰机构2023年定价11999/17999元服务2万名额售罄,3小时收入达2亿[10] - 2024年同款服务涨价1000元,20分钟内售罄[10] - 新东方提供6590-7500元套餐,含4-5次面谈服务[11] - 行业存在培训周期短(数月)、兼职人员多的乱象[11] 新高考改革影响 - "3+3""3+2+1"科目模式取代文理分科,增加专业限制条件(如物理化学必修)[14] - 志愿数量激增:辽宁达112个(原36个),贵州96个,多数省份超80个[16] - 报考指南超千页,山区家庭尤其依赖AI实现"技术平权"[20] AI工具优劣势分析 **优势** - 秒级生成冲/稳/保三档方案,降低信息不对称[7][23] - 可结合地域/职业倾向等8类偏好定制报告[6] **局限性** - 不同系统录取率差异悬殊(29% vs 99%),推荐结果量差3-4倍[24] - 依赖历史数据质量,无法捕捉非公开社会规则[26][27] 填报策略建议 - 采用排除法+打分法(设置权重)缩小选择范围[28][29] - 高分考生建议优先名校,普通分数需匹配地区就业资源[30] - 需结合多款AI工具交叉验证,人工咨询补充细节[26][27] 行业长期趋势 - 志愿填报不存在"永久正确"选择,需动态评估兴趣/就业/职业规划[32] - 终身学习能力比单一选择更重要,专业冷热存在周期变化[33]
高考AI填志愿“平替”张雪峰,靠谱吗?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23 12:29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概况 - 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335万人,志愿填报需求庞大[1] - 考生面临2000余所高校和1000多个专业的选择困境,互联网热梗加剧焦虑[2] - 志愿填报辅助服务需求旺盛,包括AI工具和线下机构两类主要形式[4] AI志愿填报工具发展现状 - 百度数据显示2023年6月25日单日超1000万用户使用AI志愿助手[5] - 主流AI工具可秒级生成志愿方案,如夸克系统能提供600所高校或4000个专业的选择[7][9] - 市场主要分为三类产品:互联网巨头推出的免费工具(夸克、百度等)、数据服务企业的付费产品(98-980元)、教育部官方免费平台[9][11] 传统志愿填报机构运营情况 - 头部机构如张雪峰服务定价11999-17999元,2023年2万个名额迅速售罄,2024年涨价后仍供不应求[14] - 新东方提供6590-7500元不等的服务套餐,包含多次面谈但"不包过"[15] - 行业存在良莠不齐现象,部分规划师仅接受短期培训即上岗[16] 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 - "3+3"/"3+2+1"选科模式取代文理分科,使专业限制条件更复杂[20] - 志愿数量大幅增加,如辽宁从36个增至112个,贵州达96个[22] - 政策复杂性催生辅助服务需求,尤其对资源匮乏家庭更具吸引力[26][27] AI工具的优势与局限性 - 优势:快速生成志愿表、减少信息差、实现技术平权[28][30] - 局限性:不同系统结果差异大(录取率预测从29%到99%不等),数据质量和模型可靠性存疑[31][33] - 建议多工具交叉验证,结合人工调研,仅作为辅助而非决策工具[35] 志愿填报方法论 - 排除法:先剔除明确不考虑的选项[36] - 打分法:按权重对剩余选项评分排序[37] - 择校策略:高分考生优先学校声誉,普通分数考生侧重专业与就业匹配度[38] 行业发展趋势 - AI工具渗透率快速提升但无法替代人工服务[35] - 技术普惠性帮助资源匮乏家庭缩小信息鸿沟[27] - 终身学习能力比单一志愿选择更重要[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