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志愿填报
icon
搜索文档
高考志愿填报,信张雪峰还是信AI?
36氪· 2025-07-02 18:50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概况 - 2024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10.2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12亿元,2016-2024年市场规模从1.3亿元飙升至超十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6.8% [1] -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作为考后经济关键入口,链接着大学教育、考研培训、职业规划等超千亿衍生市场 [9] - 88.1%的高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需求持续爆发 [9] 行业竞争格局 - 张雪峰团队在志愿填报细分市场份额可能超过50%,其服务套餐价格高达12999-18999元仍供不应求,近3年个人指导名额已满 [4] - 张雪峰直播间单月打赏收入超300万元,品牌广告报价每条10万元,团队还推出百元至数千元不等的课程产品 [9] - 阿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大厂及高途、作业帮等教育机构相继推出免费AI志愿填报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 [10][12] 大厂AI产品布局 - 夸克发布首个自研高考志愿大模型,去年超3000万用户使用其高考产品 [14] - 百度"AI志愿助手"参考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近三年数据,每年高考相关搜索超百亿人次 [14] - 腾讯QQ浏览器发布行业首个高考领域智能体产品"AI高考通" [10] - 教育机构产品多附带历年真题、政策解读等内容,大厂产品主要内置于自家APP生态中 [12] AI产品现状与挑战 - 不同AI产品因算法逻辑和数据差异(如参考1-3年不等录取数据)导致建议结果完全不同 [14] - 用户反馈产品存在模板化、提问呆板等问题,需反复调试才能获得理想答案 [16] - 行业存在为抢关注度匆忙上线现象,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真实需求洞察不足 [16][17] - 高考志愿填报数据可反哺大模型训练,提升服务精准度和个性化水平 [14] 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 - 大厂布局旨在抢占教育数字化入口,培育未来AI应用场景的产品心智 [15] - 高考志愿填报既是流量池(3000万用户规模),也是大模型应用落地的重要场景 [14][16] - 行业竞争转向应用落地与商业化,需解决技术、应用、场景的匹配问题 [16][17]
【西街观察】AI志愿填报不宜被神化
北京商报· 2025-06-26 21:08
行业动态 - AI志愿填报成为高考季热门领域,百度、夸克、快手、腾讯、豆包、科大讯飞、华为、高途、作业帮等公司纷纷布局 [1] - 百度AI志愿助手累计用户超千万,夸克、快手与志愿填报名师张雪峰合作 [1] - 主流搜索引擎在"AI志愿"搜索结果中置顶自家产品,同时为竞品打广告 [1] 商业模式 - AI志愿填报兼具公益属性和商业本质,免费和付费模式并存 [2] - 该领域被类比为"高考双11",成为互联网公司的重要营销节点 [1] 技术应用 - AI志愿填报核心功能是基于历史数据预测分数线和提供院校专业推荐 [2] - 各公司强调算法和数据清洗能力,但数据精准性无法达到100% [2] - 多数产品基于各省市"大厚本"数据进行二次处理,未直接接入考试院和院校数据源 [2] 产品局限 - AI可能出现"幻觉",过分强调数据分析可能导致"分数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专业适配性 [2] - 个性推荐功能纳入主观因素后可能产生不合理建议,且难以验证 [2] - AI产品可能放大人类名师的"情绪化渲染"倾向 [2] 用户建议 - AI适合弥补客观信息差,但对"保录取、包录取"类产品需保持警惕 [3] - 志愿填报是复杂决策,应以人工为主、AI工具为辅 [3] - 高价人工服务和免费AI产品都需理性看待 [4]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师”半个月可拿证,用好AI 工具比速成专家靠谱
第一财经· 2025-06-25 15:42
行业趋势 - 互联网大厂纷纷布局AI志愿填报工具市场,包括夸克、百度、QQ浏览器、字节、华为、讯飞星火等公司,推出多种AI志愿填报产品[2] - 2025年被视为智能体元年,AI高考产品普遍采用智能体形态,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并提升精准度[9] - 使用AI志愿填报工具的考生数量显著增长,百度数据显示2023年6月25日单日有超过1000万用户使用AI志愿助手,夸克自2019年以来已服务1.2亿用户[2] 产品特点 - 2025年AI志愿填报工具在数据库、复杂推理能力和个性化体验方面升级,差异化逐渐显现[3] - 夸克增加高考知识库数据建设,整合招生院校和官方平台数据,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数据清洗[3] - 百度升级"AI聊(高考)志愿智能体",讯飞星火推出"高考志愿咨询师"等产品,支持考生定制专属智能体[3] 用户行为 - 考生选择AI志愿填报工具的主要原因是"免费"、"方便"和"AI擅长数据处理",多数考生会使用多款产品对比[2] - 50%以上的夸克高考用户来自三、四、五线城市,显示AI工具在下沉市场的普及[2] - 考生在填报时往往仅提供基本信息如分数、选科、省份等,缺乏明确的专业倾向[6] 技术发展 - AI志愿填报工具从搜索功能向推理、反思调度演进,走向"专家化"[5] - 产品设计融入个性化决策元素,如夸克的个人档案和MBTI测试嵌入,引导考生自主选择[7] - 智能体形态简化用户操作,考生无需学习复杂提示词技巧即可获得专业结果[9] 产品优化方向 - 当前竞争聚焦于精准度、速度、易用性和个性化体验的综合比拼[4] - 考生对大模型生成的志愿报告中部分专业和院校存在困惑,未来需增强生成逻辑透明度和交互性[10] - 中外合作专业推荐策略已调整,从早期优先排序变为仅在匹配用户情况时推荐[7] 市场机会 - 志愿填报服务市场仍处于入局良机,考生对新产品持开放态度[2] - AI产品与志愿填报专家水平相当,清华大学测评显示部分AI产品表现与专家报告可比[1] - 行业通过高考产品渗透Z世代群体,开辟年轻化、专业化、场景化的增长路径[8]
大厂AI“围剿”张雪峰
36氪· 2025-06-25 08:17
大厂AI布局高考志愿填报赛道 - 夸克推出高考志愿大模型,号称"能像志愿专家一样思考" [1] - QQ浏览器上线行业首个高考Agent"AI高考通",可自动调用工具和数据 [1] - 百度上线"AI志愿助手"等系列产品,基于文心一言大模型打造 [5] - 字节跳动在豆包和AI抖音App上线"志愿预测助手"功能 [6] - 阿里主推夸克App的"夸克高考"服务,并邀请张雪峰等名师代言 [7] - 腾讯混元App推出"智选高考志愿"功能,但输出形式为纯文字表格 [9][10] AI志愿填报功能对比 - 百度"AI志愿助手"可按院校优先/专业优先分层推荐,提供高校综合实力评估 [6] - 夸克增加填写兴趣偏好选项,包括目标院校、地域偏好等,匹配更精准 [8] - 腾讯混元输出结果缺乏直观性,无院校具体介绍界面 [10] - 字节跳动使用第三方平台中教智网的技术,功能与百度类似 [6] 张雪峰团队业务现状 - 旗下"峰学未来"推出12999元"梦想卡"和18999元"圆梦卡"已售罄 [1] - 2025届高考填报咨询名额全部售罄,2026/2027届各省名额也已售罄 [12] - 在快手平台每天直播观看人数超10万,家长咨询需求旺盛 [12] - 相比2024届,2025届服务价格上涨1000元 [12] 市场反馈与用户选择 - 家长普遍倾向选择张雪峰团队而非AI,认为其提供人生规划而不仅是数据 [17] - 部分经济条件有限的考生选择免费AI工具进行初步筛选 [18] - 有考生采用"AI初步筛选+老师深度指导"的双轨模式 [18] - 张雪峰团队能提供基于经验的独特路径规划,预判专业冷热变化 [18]
高考AI填志愿“平替”张雪峰,靠谱吗?
36氪· 2025-06-24 08:50
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335万人。 这1335万考生,即将面临选学校、选专业的难题。 有人说"选择大于努力",有人说"三分考、七分报",加上互联网上"劝人学医,天打雷劈""新闻学已死""状元进金融,毕业即失业""土木建筑,时代的眼 泪"等热梗的流传,使得高考填报志愿,成了许多考生与家长的"心头病"。 面对2000余所普通高校、1000多个专业的选择,究竟怎么选才不会后悔?如今大火的AI填志愿,靠谱吗?而动辄10000元的诸如"张雪峰"之类的机构志愿 指导,又是否可全信? 辅助填报志愿依然是香饽饽 其二,由各类数据信息服务企业研发的 AI 高考志愿填报工具,呈现形式丰富多元,涵盖 APP、微信小程序等载体,多数产品为付费服务,价格区间在 98 元至 980 元不等。 其三,官方主导推出的 AI 高考志愿填报平台。例如教育部 "阳光高考" 信息平台已正式投入使用,面向高考生免费开放。该平台依托招生数据、就业信 息、调研结果、测评分析等大数据资源,可提供志愿推荐、专业详情介绍、心理测评分析、就业去向及前景查询等多项服务。 除了这些线上平台,早些年更受欢迎的,是线下"张雪峰"式的志愿填报机构,他们主打真人、 ...
高考填志愿之前,不如先百度一下
36氪· 2025-06-16 21:06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现状 - 新高考改革导致志愿填报难度大幅提升 平行志愿数量增至45个 部分省份志愿总数超100个 如辽宁达112个[4] - 传统填报方式存在信息鸿沟 考生需在96小时内消化300多页报考指南 错误选择风险高[5] - 高价咨询服务兴起 头部机构定制套餐定价达11999-17999元 但市场鱼龙混杂存在错题等质量问题[7] AI志愿填报技术应用 - 百度推出免费AI志愿助手 3秒生成90个志愿推荐 含可冲击/稳妥/保底三档 并计算录取概率[20][21] - 系统整合5年录取数据 支持多维度筛选 包括城市偏好/就业方向等个性化需求[23][24] - 采用多模型架构 默认文心大模型外接DeepSeek R1等第三方模型 提升结果多样性[26] 大数据与职业测评功能 - 独家就业大数据显示人工智能连续两年居热门专业榜首 提供薪酬/行业分布等关键指标[31] - 专业对比功能可视化差异 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平均薪酬20.3k 显著高于新闻学10.8k[42] - 引入MBTI职业测评 通过90题生成性格分析报告 联动推荐适配院校专业[44] 生态构建与商业模式 - 真人服务作为补充 整合2万+贴吧学长问答/500+高校直播/2000+官方智能体[58] - 坚持免费策略 日均处理200万考生咨询 2024年服务超1000万用户 覆盖率近80%[59][61] - 依托搜索入口优势 利用日均数十亿次查询数据构建信息壁垒[59]
教育早餐荟 | 教育部:今年“双一流”高校本科扩招;北京中考将于6月24日—25日进行
北京商报· 2025-06-11 09:47
高等教育扩招 - 教育部宣布2025年"双一流"高校本科将实施扩招 这一政策对刚参加完高考的考生形成利好 [1] 教育信息化进展 - 北京纸鸢未来教育科技推出免费AI志愿填报系统"高考纸鸢" 该系统新增"三位一体"功能 整合志愿填报 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路径 帮助考生制定四年成长路线图 [5] 教育上市公司动态 - 佳发教育股东陈大强计划减持公司股份 拟减持数量不超过1198.54万股 占总股本3% 目前该股东持有1875.31万股 占比4.694% [6]
高考志愿填报 “AI算命”?数据时代如何避免被算法绑架人生
36氪· 2025-06-10 19:46
蝉鸣攀上树梢,热风裹着试卷翻动的沙沙声,在六月的火热里渐渐沉寂。又一年高考落下帷幕,无数个挑灯夜战的日子,化作考场里笔尖与试卷的私语, 那些关于理想的憧憬、对未来的忐忑,都随着合上笔盖的清脆声响,暂时定格成青春里独特的注脚。 高考,对许多中国家庭而言承载着特殊的记忆。自1977年恢复以来,无数人通过勤奋学习考入心仪学府,改写了人生轨迹。而在这代高考生的记忆中, AI的印记正悄然浮现。 01 AI押题的迷雾,数据狂欢下的理性审视 今年高考前夕,"AI押题" 成为热议话题。这些宣称 "神奇" 的AI押题卷,究竟是科技赋能的利器,还是营销包装的泡沫? 一方面,市面上一些中小机构或者个人,通过DeepSeek等国产AI软件生成高考预测卷,趁机收割部分焦虑的家长。 另一方面,一些国产大厂也纷纷推出自家的"高考AI"产品。QQ浏览器、夸克搜索、讯飞星火等应用上线"高考AI"相关功能,有的强调"秒懂解析",有的 主打"精准押题",也有的立志打造"全科讲题私教"。 考前,有人曾提问"预测2025年高考作文最可能出现的话题,并说明理由"。其中QQ浏览器的预测话题较为宽泛,结合往年资料,提供10个备选方向;夸 克AI则是结合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