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嫦娥探月
icon
搜索文档
两千人被裁,NASA航天梦,遭遇前所未有冲击
搜狐财经· 2025-07-11 14:40
美国政府为何要采取如此激烈的削减措施?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和财政压力下,特朗普政府选择将有限 资源向国防等其他领域倾斜,缩减科学领域支出成为"牺牲品"。这一政策选择反映出美国国内政治博弈 的现实,而科学发展却成为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种短视的财政策略忽略了科学技术对国家长远安全与 发展的基础作用。 对公众而言,NASA曾是激励无数年轻人投身科学、工程、技术的灯塔。阿波罗登月任务、国际空间 站、火星车探测,每一次突破都点燃梦想。如今裁员风暴不仅打击了科研人员,也削弱了公众对航天事 业的信心。未来,如果美国航天探索的脚步停滞,全球民众可能失去一扇了解宇宙奥秘的窗口。 文︱陆弃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宣布将裁减超过两千名高级别员工,这一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 震动全球航天与科学界。作为美国科技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象征,NASA在过去数十年一直引领着人类 对太空的探索和认知,其作用不可替代。然而,随着当前美国政治和财政环境的变化,NASA正面临前 所未有的裁员与预算紧缩,数十个科学项目被迫取消,甚至可能将美国航天事业推入低谷。这一局面不 仅是美国内部政策的体现,也折射出全球科技竞争格局的微妙变化。 从政策层面看 ...
学有所悟丨书写无愧于青春的答卷
以创新实干笃行,在攻坚克难中突破自我。时代浪潮奔涌向前,创新实干是青年担当的必备素质,也是 勇立潮头的坚实支撑。面对全球竞争的挑战,唯有以创新破局、以实干开路,才能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在航天领域,神舟载人航天和嫦娥探月团队平均年龄为33岁,他们夜以继日扎根实验室,时刻不停监测 数据,以科技创新成果实现"嫦娥"落月、"神舟"问天,推动中国航天跻身世界前列。在乡村振兴一线, 基层青年干部深入调研,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思维,创新打造农产品直播带货、乡村文旅融合等产业模 式。他们逐户动员村民,耐心传授技术经验,用沾满泥土的裤脚和布满老茧的双手,为乡村发展注入生 机活力。新时代青年以创新为帆、实干为桨,在攻克"卡脖子"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不断奋 进,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以开放包容致远,在文明互鉴中拓展格局。在全球化浪潮下,开放包容是青年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是在 文明互鉴中拓展格局的前提。年轻博主用短视频向世界展示传统榫卯技艺的精妙,以生动语言讲述书 法、武术、刺绣等传统文化的内涵,让中华文明在国际舞台绽放光彩;青年留学生们跨越山海,走进异 国课堂,不仅汲取西方文明,而且积极分享东方智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在国 ...
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人民日报· 2025-06-19 05:53
科技创新战略布局 - 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依赖科技现代化和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1] -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加强科技创新,解决国家发展安全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 [1] - 中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国务院国资委在业绩考核、薪酬分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给予科技创新强有力支持 [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中央企业2022—2024年研发投入连续三年突破万亿元,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79% [1] - 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比重达到8.8% [1] - 截至2024年底,中央企业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474个,科研人员144.3万人、同比提高5.5% [1] 重大科技任务与原创技术 - 中央企业牵头3个、参与19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国家级攻关任务和科技创新重大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2] - 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数量占同类奖项54%,并获得全部3项科技进步特等奖 [2] - 优化形成8大类60个领域201个方向的原创技术策源地布局,首批45个策源地已形成121项标志性成果 [2] 前沿领域突破与科技成果 - 在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等领域新建52个策源地,在可控核聚变、6G网络架构、二氧化碳捕集等前沿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2] - 神舟系列飞船、嫦娥探月工程、"奋斗者"号、"梦想"号、深地塔科1井等高端装备研制实现重大突破 [2] - 建成深中通道、南极秦岭站等一系列重大工程 [2] 创新体系与产学研合作 - 中央企业在我国创新链条中处于关键枢纽环节,在新型举国体制中发挥特殊重要作用 [3] - 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3] - 在核心电子元器件、高端数控机床等领域组建24个创新联合体,86家中央企业带动800余家高校院所、国企民企推进1000多个项目 [3]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 截至2024年底,中央企业牵头国家及地方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479家,建设孵化器平台及科技产业园区155个 [4] - 2024年35家中央企业面向全社会开展"揭榜挂帅",累计发布榜单210个,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2.5万个,实际支出经费274.2亿元 [4] - 累计建设中试验证平台205个、成果转化机构76个,2024年实现1232项自主攻关成果应用推广,合同金额达758.4亿元 [4] 产业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关键是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5][6] - 中央企业通过设备改造、技术攻关、工艺升级、产品打造等途径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6] - 2024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8%,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2.4% [6] 新兴产业集群与未来产业 - 2024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占总投资的比重首次突破40% [7] - 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11万亿元,占比接近30% [7] - 累计成立未来产业相关企业79家,2024年发布全球首台算力路由器,新一代"人造太阳"突破离子电子"双亿度" [7] 下一步发展方向 - 加快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8] - 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促进高效率成果转化,建设高水平创新生态 [8] - 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沿技术,争当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