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腾e.MAS 7
搜索文档
两国领导人见证,一场跨越八年的中马汽车合作跃迁
经济观察网· 2025-10-29 18:40
中马合作与吉利-宝腾项目 - 中国国务院总理与马来西亚总理共同参观吉利和宝腾的创新成果,全新宝腾Saga和宝腾e.MAS 5首次公开亮相 [1] - 此次亮相是马来西亚“国宝级汽车”宝腾焕新之路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马两国深化产业协作的生动缩影 [1] - 马来西亚总理指出,两款车型是马中亲密友谊的象征,体现双方深化汽车发展和技术创新领域战略合作的承诺 [1] - 合作伙伴关系反映双方决心在汽车行业进步,并致力于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和智能化交通等新兴领域取得进展 [1] - 吉利与宝腾的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马产业共赢的标杆项目 [3] - 合作已超越一般商业范畴,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马战略合作的象征,为国际产能合作提供可借鉴范例 [4] 宝腾汽车的经营转型 - 宝腾从连年亏损的民族品牌,转变为稳居马来西亚市场第二、电动转型步伐坚定的强势车企 [1] - 2017年,吉利控股集团收购宝腾汽车49.9%的股份,并全面主导经营管理 [3] - 吉利通过输出产品、技术、人才和管理模式,推动宝腾全面改革,使其在2019年实现扭亏为盈 [3] - 2018年至2024年,宝腾连续六年在马来西亚市场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 [3] - 2025年前三季度,宝腾累计销量达12.09万辆,市场份额稳固在第二位 [3] 汽车高科技谷(AHTV)与产业链升级 - 吉利与宝腾在霹雳州丹戎马林共建汽车高科技谷(AHTV),目标到2035年形成50万辆整车年产能和100万套零部件供应链体系 [3] - AHTV被马来西亚政府列为“第十三个马来西亚计划”重点项目,将吸引大规模外商投资,成长为下一代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高地 [4] - AHTV的平台是开放和协同的,计划引入吉利旗下品牌及其他国际汽车品牌,或提供代工制造服务,以汇聚全球产业资源 [5] - AHTV正在重塑东盟地区汽车产业价值链,旨在构建辐射区域乃至全球的汽车产业生态体系 [4] - 预计到2035年,AHTV形成的整车生产能力中50%将用于出口,体现其作为区域性制造和出口中心的定位 [4] - 吉利与宝腾的合作已为当地提供超过15万个价值链就业岗位,预计随着AHTV推进将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 [4] 宝腾的电动化转型与产品布局 - 宝腾正通过双平台战略、电动化转型和研发本土化,实现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车的全链条升级 [6] - 2024年,宝腾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型e.MAS 7,标志着马来西亚电动出行时代的开启 [6] - e.MAS 7连续三个月蝉联马来西亚电动车销量冠军,单车型市场占有率高达26% [6] - 2025年9月,宝腾在霹雳州丹戎马林建成马来西亚首座纯电动汽车工厂,并正式投产e.MAS 7,初期年产能2万辆,未来可扩展至4.5万辆 [6] - e.MAS 5作为该系列第二款产品,是马来西亚首款面向大众市场的“可负担电动车”,标志着宝腾电动化战略进入规模化阶段 [6] - 2024年,宝腾中国研发中心在宁波前湾新区正式开园,致力于加速宝腾品牌由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的转型 [7] 供应链与技术协同发展 - 宝腾共拥有238家供应商,2018年以来有28家包括中国供应商在内的全球供应商参与合作,带来10余项新技术 [7] - 合作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推动马来西亚汽车产业链向高科技领域转型 [7] - 吉利高度重视本土人才培养和供应链转型升级,积极引进全球高质量供应商在马来西亚进行长期化、本地化发展 [8] 吉利的全球化战略 - 吉利的全球化战略已从产品出口升级为涵盖产品、技术、人才、管理的全价值链输出 [8] - 吉利在全球拥有20家海外工厂,产能布局采用“区域中心+本地生产”的双轨模式 [8] - 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自由贸易区核心成员国,其工厂可辐射新加坡、泰国、印尼等周边国家,享受区域内关税减免优惠 [8] - 通过宝腾在马来西亚的两大工厂,吉利形成合计33万辆的产能布局,使其成为重要的右舵车生产基地 [8] - 2024年5月,吉利与法国雷诺合资成立HORSE Powertrain Limited,双方各持股50%,新公司整合雷诺全球17家动力总成工厂、5个研发中心及1.9万名员工,预计年产能达500万套动力总成装置 [10] - 吉利汽车集团CEO强调,公司秉持“全球协同”和“区域深耕”策略推进国际化发展,海外发展列入集团优先级大战略 [10]
在马来西亚“狙击”日系的三种姿势
虎嗅· 2025-10-12 12:19
东南亚汽车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上半年马来西亚汽车销量达39.68万辆,首次超越印度尼西亚的39.05万辆,成为东南亚最大汽车市场 [1] 马来西亚新能源汽车政策 - 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电动汽车销量占比提升至15%,到2040年提升至38% [2] - 目标在2025年前建成1万个公共充电设施 [2] 马来西亚市场特殊性 - 华人占总人口约20%,但创造了80%的财富,是除中国外唯一拥有完整中文教育体系的国家 [6] - 作为产油国,燃油价格低廉,每升约3元人民币,导致2025年上半年燃油车占比高达92% [12] - 拥有自主汽车品牌Perodua和宝腾,两者合计市场份额接近60% [14] 中国车企在马来西亚战略 长城汽车策略 - 采用多能源路线结合智能化,并实施高溢价策略,坦克300高配版售价43万元,坦克500 HEV售价56万元 [21][22] - 2025年上半年在马来西亚销量已超2024年全年,成为当地增长最快品牌 [18] - 目标客户为高收入华人群体,占比80%,通过影响富裕阶层带动普通消费者 [22][23] 奇瑞汽车策略 - 目标成为马来西亚第三大国民品牌,目前在所有品牌中排名第五 [30] - 通过Chery、Jeacoo、Icaur四个品牌和三个渠道运营,全国销售网点超100个,远超长城的20多个和比亚迪的40多个 [32] - 在莎阿南布局具备四大工艺的新工厂,作为奇瑞国际右舵市场研发与测试枢纽 [36] 吉利通过宝腾布局 - 2017年收购宝腾49.9%股份,基于吉利车型推出宝腾S70和X50等车型 [42] - 首款纯电车型e.MAS 7基于银河E5打造,上市后霸榜当地纯电销量榜,单车型销量抵过比亚迪多款车型总和 [43] - 未来计划借助宝腾的关税和政治宗教优势,征战墨西哥、印度等对中国品牌敏感的市场 [52] 市场挑战与质量要求 - 马来西亚消费者对车辆耐用性要求极高,当地没有汽车报废政策,可见40年老车在路上行驶 [60][61] - 日系车凭借皮实耐用占据市场,有“一车传三代,人走车还在”的俗语 [60] - 中国车企需坚守质量红线,避免重蹈历史上中国摩托车因价格战导致质量下降而退出市场的覆辙 [56][63]